新年
新年
华北平原的腊月最多风。日出的时候,拉开帘子,如果听得枯枝摆动的悠悠声,伴有鹊鸟的鸣吟和晨练老人收音机的嘶响,那便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而若风声沉闷,如同陈破的胶皮反复拉伸,楼下阳台的鸽子匆匆踱步,间或扑一下翅膀,那半数是要下雪的。癸未年腊月二十三的早晨,我被闹钟叫醒,起来洗漱,看炉灶上已经热好了奶,用布子闷着,热气不透丝毫,而祖母仍未回来,便知道是难得的好天气。
依旧点开灯,昨晚余下的半套数学卷子尚在桌上摊着,我坐下来,觉得每个符号都睡眼惺忪。“晨不宜数学。”我自言道,笔转了十分钟,才听得踏踏的脚步清晰起来。
“又早起做题了?”祖母放下手里的一袋油条,卸了背上太极剑的红缎套子,“喊你爸妈起来,先吃饭。”
主卧里空气浑浊,窗帘拉得严:父亲睡觉时畏光,所以选了最密实的布帘,上面金盏花的纹样绣得高明,在晦暗中也依稀可辨。我径去把电视打开,调到早新闻:国人讨薪的路还在继续,而据说一场瑞雪也将到来。声音加了三格,父母都在床头柜上摸眼镜了——这是新的一天。
腊月二十三对效绩不佳的国企员工而言是紧要的一天。若无领取更多粮油的资格,又不居机要的岗位,这一天起,便算是理所当然的年假了。
父母要去采买年货,布袋子拎了三个,我本是要去的,而母亲说祖母要打蛋糕,留我帮忙。祖母好甜食,又总嫌买的蛋糕不实惠,于是百般访求,终于知道爱民道西头的小区里,有一家打蛋糕的作坊,头一次去,拿了三斤鸡蛋,吩咐强壮的老板娘保质保量,两天后拿回,果然色彩金黄,蛋香浓郁,祖母吃得高兴,赶上小年时候,便要去打上十斤了。
十斤蛋难拿,分了三个袋子,我左右手各一拿个,祖母自己拿一个。我可感到每走一步,蛋便相互碰撞,发出咯咯的低响,这令我紧张。祖母靛蓝色的三轮车自手术以后便不骑了,初时放在楼下,做了三楼爱种花的宋老太松土的器皿,黑土绿叶,倒也增色不少。后来宋老太匆匆故去,三轮车也没了踪影。想来是老太的儿女将它当作遗物,一并处理了。我儿时最爱骑着三轮车冲下小区中的坡道,直到一天下午,我拉下车闸惊起了上百只麻雀,那魔鬼暴起般的场面令我放弃了这项爱好——而如今,我却愈思念这架车了。
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打蛋糕家,老板娘吩咐刚上小学的女儿给我们倒了水,仔细地量了鸡蛋。她的围裙上满是蜡黑的蛋渍,本来的梅花纹多数漫漶了,而边角的几朵花则更为打眼。她的肤色却是极白的,大约是长年与蒸汽为伴的缘故,而双手洗得干净——这让祖母放心。约了三天后来取,老板娘又送了我们两袋自家做的麻糖,互祝了小年的吉祥。
祖母炖上了羊肉丸子冬瓜汤,父母回来,炒货放入客厅的盆子,鱼虾入冰箱,而糖果也散在了各处。大伙儿清点购物小票,生活尽显富足。天气预报还在循环播送下雪的讯息,而办新衣的日子近了,一场雪当来得正好。
“羊肉不好,”祖母抱怨,“熬的汤总没有前两年香了。”我一面洒着胡椒粉,一面点头附和。“你知道原来的羊肉什么味儿吗?”母亲嘲笑我。父亲却忽然说,小叔要去内蒙买羊肉了。
“是单位组织的?”
“好像是,他们从保定直接开车去,说有一个小卡。昨天还说要买半只羊,直接就回家了,弟妹也跟着他去内蒙,赶二十五六一齐回来。”
“这俩孩子就知道野。”祖母说道,父母随之沉默了。小叔小婶至今没有孩子,这是祖母挂念已久的事,纵是吵架也有两三次了。
腊月二十四,该是扫除的日子。我却拿了中考当幌子,躲在书房里做题。外面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我关上门,戴上耳机做听力,依旧是约会的时间与算不清楚的零钱,令人郁躁。一会儿工夫,已过了正午。父亲进来让我和祖母出去走走,一是清扫的工程该及书房了,二是屋子里暴土扬尘,祖母总是咳嗽。这是解放的机由。
廊城的小区里最爱种的树是梧桐,而最常点缀的是松树,原因大概是为了隆冬之际,园子里也有些可喜的绿色。可惜这些松树多生得不好,许多已经作了棕黄。祖母说,这是栽的土太密,养分供不上,于是渐渐枯了。
这些树短的也有十个年头,无论如何,都是粗壮的。我小学的时候,附近流传着恐怖的传闻,说树上生了一种有毒的肉虫,常从叶子上落下来,落在人身上,咬上一口便要威胁性命。当年宋老太是最深信的,几乎一年时间,她都不从树下走,而一定要溜着楼沿,免得毒虫被风一吹,乱了方向。然而一天有一个花盆从楼上跌下,正砸在宋老太的前面,这令她惊恐万分,坐在地上便如孩童一般嚎啕。那时我也怕毒虫,而祖母却常捉弄我,拿了树枝故意放在我肩上,后来一天夜里,我梦到自己被毒虫咬了,医生要切掉我的一块肉,便惊醒了。正遇到祖母晨练回来,她给我倒了一杯热奶,加了些糖,听我了讲了梦境,只说道,“别想了,是假的。”而莫名的,我便不再害怕树木了。
晚上回去时候,天已经阴下来。
二十五一早,大雪。新闻里说道,内蒙古与河北北部的降雪已然成灾。父亲起来给小叔打电话,他说在路上,马上便到张家口。问雪大吗,小叔只是说还好,便匆匆挂了。中午时候,接了小婶的电话,说卡车被困在张北,大雪封路,估计要晚一些到廊城了。祖母心下着急,便让父亲再多问,而父亲说,不要再费手机的电,以防万一。“以防万一”四字出来,一家人的阴霾更盛,大家只是打扫,吃饭和做题。傍晚时候,祖母坐着看电视。灾情的信息多是塞北的牛羊,而路上的归人并无人提到。再打电话,小叔已经关机了。十点多钟,祖母并未睡下,她从抽屉里取了些药,拿着杯里的茶,便要服下,母亲过来忙拦住,又取杯子倒了一杯开水,可惜水烫了一些,祖母没有拿住,径掉在地上,碎了。杯子上的一对鸳鸯碎成三片,凄凄惨惨,兀自望着半空,而水文却仿佛毫无断裂,与淡蓝色瓷砖的纹理搭配一起,反而更似一池冬日的水了。
“岁岁平安。”父亲说道。祖母而母亲却都不做声,我知道,这组鸳鸯杯,是父母结婚时候买的,至今已经十几年了。
二十六,廊城的雪停了,华北平原的冬天,雪后的太阳是橙黄色的,温暖而严峻。姑姑也从北京回来了,她听说小叔的事情,却只说,“没关系的,都是什么时候了,最多在路上堵两天,估计还有周围村子的人卖方便面发财呢。”祖母听了,面有愠色。
吃过饭,父亲和姑姑便径去书房旁聊天,看我要做题,便把门拉上,书房门后挂着一副山居图,是当年祖父买的,画上重山峻秀,又有春花飞鸟,很是风雅,但不知为何,却被放在门后,若不关门,全露不出来。两人的话只依稀可闻,听到父亲说,当年他还小的时候,祖父的一个同事曾经冬天里上坝,被雪困住,死在了尚义,因此祖母现在特别焦心。姑姑说,毕竟二三十年前的事情,现在交通和通信都发达,再不至于出这样的事了;父亲说是,他又问了祖母身体的事情,我心里奇怪,祖母毕竟是和我们住的,为什么要问姑姑呢?后来想起,大约手术之后,大夫的嘱托依然要靠身在北京的姑姑传达吧,而于此时,两人的声音我也听不清楚了。
该去取蛋糕。祖母换了一件紫色的羽绒服,大身上有暗花,领口袖口有绣,看起来颇为贵气,大约是姑姑买回的,姑父还在上班,二十八的时候她也要回去,从北京同回江苏。祖母也想着尽早把蛋糕拿回来,让她也带些给表弟。
“您来了。”老板娘招呼道,她女儿却不在家。
“小姑娘呢?”祖母问道。
“和我爱人回老家了,我照顾生意,明儿回去。”
“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不一起回去?”
老板娘却未答话,转身进去,把一大包蛋糕取了出来,她比三天前显得更白了,围裙也洗过,穿着一件大粉色的毛衣,看来也是新的。
“不瞒您说,我公公生了些病,最近不大好,所以他们先回去了。”一句话出来,却见她消沉了很多。祖母看见,让我把蛋糕放下,先出去玩一会儿。
回来路上,祖母一言不发。只见了父亲,才说道,给了老板娘五百块的过年钱。父亲听了,盯着我看,我尽力做出茫然的眼神,跑回书房——按照要求,今天该练两篇作文了。
每一年的腊月底,都会有一天反常地温暖,今年便是今天了。
敲门声响得急,我被吵醒时,按亮闹钟看,刚刚凌晨四点半。祖母却已经冲到门口,接着便听到小叔疲惫的声音和放下重物的闷响。可惜困意不可遏止,我又翻身睡下了。
二十七一早,一家人却已如吃年饭一般围坐在圆桌前,桌上有一堆鸡蛋、一盆八宝蒸饭、七八块蛋糕、五六个豆沙包、一小锅鲜奶和一碟腌菜。小叔说,他们路上遇到了大堵车,活活堵了一天,手机的电也用完了。后来天气转好,道路逐渐通顺,一进宣化城,小叔和小婶好好吃了一顿,顾不上充电,便和同事们一路疾驰回到廊城。说好的半只羊也买了回来,刚刚切了几块,暂放在阳台。计划外的还有一条牛骨髓,说要过年时候炒油茶——祖母喜欢这种香腻的饮品。
“还有一件事。”小叔忽然说道,“我们在保定养了只狗!过年交给同事管了,下次有机会一定带回来!”
“你呀,还是先想想孩子的事吧!”姑姑接话道。
“不用催,该有的时候肯定有的。”祖母说道,父母一齐望向她,又惊异地对视。
小叔哈哈一笑,两口吃下了一块蛋糕,说道,“快困死了,我先去睡会儿。”
“别着急,再喝点奶。”祖母说,“一家人聚起来不容易,你平安回来,我们高兴。”
“妈,看您说的,这还没到年夜饭呢。”
“还有啊,我看最近小孙子读书也用功,要是他爷爷见了,也要高兴。”
“您这怎么说呢。”姑姑说,“您别想这些了,今儿起得早,大伙儿都去补补觉好了。”
“别啊,我今天还有卷子要做呢。”我说。
毕竟,按照老师的寒假计划,卷子要做到二十九。到了三十,才是真正的年来了。那时候炮声爆响,客人上门,任是谁,都要把余务放下,在一个小轮回的末尾,尽心地热闹吧。
华北平原的腊月最多风。日出的时候,拉开帘子,如果听得枯枝摆动的悠悠声,伴有鹊鸟的鸣吟和晨练老人收音机的嘶响,那便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而若风声沉闷,如同陈破的胶皮反复拉伸,楼下阳台的鸽子匆匆踱步,间或扑一下翅膀,那半数是要下雪的。癸未年腊月二十三的早晨,我被闹钟叫醒,起来洗漱,看炉灶上已经热好了奶,用布子闷着,热气不透丝毫,而祖母仍未回来,便知道是难得的好天气。
依旧点开灯,昨晚余下的半套数学卷子尚在桌上摊着,我坐下来,觉得每个符号都睡眼惺忪。“晨不宜数学。”我自言道,笔转了十分钟,才听得踏踏的脚步清晰起来。
“又早起做题了?”祖母放下手里的一袋油条,卸了背上太极剑的红缎套子,“喊你爸妈起来,先吃饭。”
主卧里空气浑浊,窗帘拉得严:父亲睡觉时畏光,所以选了最密实的布帘,上面金盏花的纹样绣得高明,在晦暗中也依稀可辨。我径去把电视打开,调到早新闻:国人讨薪的路还在继续,而据说一场瑞雪也将到来。声音加了三格,父母都在床头柜上摸眼镜了——这是新的一天。
腊月二十三对效绩不佳的国企员工而言是紧要的一天。若无领取更多粮油的资格,又不居机要的岗位,这一天起,便算是理所当然的年假了。
父母要去采买年货,布袋子拎了三个,我本是要去的,而母亲说祖母要打蛋糕,留我帮忙。祖母好甜食,又总嫌买的蛋糕不实惠,于是百般访求,终于知道爱民道西头的小区里,有一家打蛋糕的作坊,头一次去,拿了三斤鸡蛋,吩咐强壮的老板娘保质保量,两天后拿回,果然色彩金黄,蛋香浓郁,祖母吃得高兴,赶上小年时候,便要去打上十斤了。
十斤蛋难拿,分了三个袋子,我左右手各一拿个,祖母自己拿一个。我可感到每走一步,蛋便相互碰撞,发出咯咯的低响,这令我紧张。祖母靛蓝色的三轮车自手术以后便不骑了,初时放在楼下,做了三楼爱种花的宋老太松土的器皿,黑土绿叶,倒也增色不少。后来宋老太匆匆故去,三轮车也没了踪影。想来是老太的儿女将它当作遗物,一并处理了。我儿时最爱骑着三轮车冲下小区中的坡道,直到一天下午,我拉下车闸惊起了上百只麻雀,那魔鬼暴起般的场面令我放弃了这项爱好——而如今,我却愈思念这架车了。
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了打蛋糕家,老板娘吩咐刚上小学的女儿给我们倒了水,仔细地量了鸡蛋。她的围裙上满是蜡黑的蛋渍,本来的梅花纹多数漫漶了,而边角的几朵花则更为打眼。她的肤色却是极白的,大约是长年与蒸汽为伴的缘故,而双手洗得干净——这让祖母放心。约了三天后来取,老板娘又送了我们两袋自家做的麻糖,互祝了小年的吉祥。
祖母炖上了羊肉丸子冬瓜汤,父母回来,炒货放入客厅的盆子,鱼虾入冰箱,而糖果也散在了各处。大伙儿清点购物小票,生活尽显富足。天气预报还在循环播送下雪的讯息,而办新衣的日子近了,一场雪当来得正好。
“羊肉不好,”祖母抱怨,“熬的汤总没有前两年香了。”我一面洒着胡椒粉,一面点头附和。“你知道原来的羊肉什么味儿吗?”母亲嘲笑我。父亲却忽然说,小叔要去内蒙买羊肉了。
“是单位组织的?”
“好像是,他们从保定直接开车去,说有一个小卡。昨天还说要买半只羊,直接就回家了,弟妹也跟着他去内蒙,赶二十五六一齐回来。”
“这俩孩子就知道野。”祖母说道,父母随之沉默了。小叔小婶至今没有孩子,这是祖母挂念已久的事,纵是吵架也有两三次了。
腊月二十四,该是扫除的日子。我却拿了中考当幌子,躲在书房里做题。外面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我关上门,戴上耳机做听力,依旧是约会的时间与算不清楚的零钱,令人郁躁。一会儿工夫,已过了正午。父亲进来让我和祖母出去走走,一是清扫的工程该及书房了,二是屋子里暴土扬尘,祖母总是咳嗽。这是解放的机由。
廊城的小区里最爱种的树是梧桐,而最常点缀的是松树,原因大概是为了隆冬之际,园子里也有些可喜的绿色。可惜这些松树多生得不好,许多已经作了棕黄。祖母说,这是栽的土太密,养分供不上,于是渐渐枯了。
这些树短的也有十个年头,无论如何,都是粗壮的。我小学的时候,附近流传着恐怖的传闻,说树上生了一种有毒的肉虫,常从叶子上落下来,落在人身上,咬上一口便要威胁性命。当年宋老太是最深信的,几乎一年时间,她都不从树下走,而一定要溜着楼沿,免得毒虫被风一吹,乱了方向。然而一天有一个花盆从楼上跌下,正砸在宋老太的前面,这令她惊恐万分,坐在地上便如孩童一般嚎啕。那时我也怕毒虫,而祖母却常捉弄我,拿了树枝故意放在我肩上,后来一天夜里,我梦到自己被毒虫咬了,医生要切掉我的一块肉,便惊醒了。正遇到祖母晨练回来,她给我倒了一杯热奶,加了些糖,听我了讲了梦境,只说道,“别想了,是假的。”而莫名的,我便不再害怕树木了。
晚上回去时候,天已经阴下来。
二十五一早,大雪。新闻里说道,内蒙古与河北北部的降雪已然成灾。父亲起来给小叔打电话,他说在路上,马上便到张家口。问雪大吗,小叔只是说还好,便匆匆挂了。中午时候,接了小婶的电话,说卡车被困在张北,大雪封路,估计要晚一些到廊城了。祖母心下着急,便让父亲再多问,而父亲说,不要再费手机的电,以防万一。“以防万一”四字出来,一家人的阴霾更盛,大家只是打扫,吃饭和做题。傍晚时候,祖母坐着看电视。灾情的信息多是塞北的牛羊,而路上的归人并无人提到。再打电话,小叔已经关机了。十点多钟,祖母并未睡下,她从抽屉里取了些药,拿着杯里的茶,便要服下,母亲过来忙拦住,又取杯子倒了一杯开水,可惜水烫了一些,祖母没有拿住,径掉在地上,碎了。杯子上的一对鸳鸯碎成三片,凄凄惨惨,兀自望着半空,而水文却仿佛毫无断裂,与淡蓝色瓷砖的纹理搭配一起,反而更似一池冬日的水了。
“岁岁平安。”父亲说道。祖母而母亲却都不做声,我知道,这组鸳鸯杯,是父母结婚时候买的,至今已经十几年了。
二十六,廊城的雪停了,华北平原的冬天,雪后的太阳是橙黄色的,温暖而严峻。姑姑也从北京回来了,她听说小叔的事情,却只说,“没关系的,都是什么时候了,最多在路上堵两天,估计还有周围村子的人卖方便面发财呢。”祖母听了,面有愠色。
吃过饭,父亲和姑姑便径去书房旁聊天,看我要做题,便把门拉上,书房门后挂着一副山居图,是当年祖父买的,画上重山峻秀,又有春花飞鸟,很是风雅,但不知为何,却被放在门后,若不关门,全露不出来。两人的话只依稀可闻,听到父亲说,当年他还小的时候,祖父的一个同事曾经冬天里上坝,被雪困住,死在了尚义,因此祖母现在特别焦心。姑姑说,毕竟二三十年前的事情,现在交通和通信都发达,再不至于出这样的事了;父亲说是,他又问了祖母身体的事情,我心里奇怪,祖母毕竟是和我们住的,为什么要问姑姑呢?后来想起,大约手术之后,大夫的嘱托依然要靠身在北京的姑姑传达吧,而于此时,两人的声音我也听不清楚了。
该去取蛋糕。祖母换了一件紫色的羽绒服,大身上有暗花,领口袖口有绣,看起来颇为贵气,大约是姑姑买回的,姑父还在上班,二十八的时候她也要回去,从北京同回江苏。祖母也想着尽早把蛋糕拿回来,让她也带些给表弟。
“您来了。”老板娘招呼道,她女儿却不在家。
“小姑娘呢?”祖母问道。
“和我爱人回老家了,我照顾生意,明儿回去。”
“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不一起回去?”
老板娘却未答话,转身进去,把一大包蛋糕取了出来,她比三天前显得更白了,围裙也洗过,穿着一件大粉色的毛衣,看来也是新的。
“不瞒您说,我公公生了些病,最近不大好,所以他们先回去了。”一句话出来,却见她消沉了很多。祖母看见,让我把蛋糕放下,先出去玩一会儿。
回来路上,祖母一言不发。只见了父亲,才说道,给了老板娘五百块的过年钱。父亲听了,盯着我看,我尽力做出茫然的眼神,跑回书房——按照要求,今天该练两篇作文了。
每一年的腊月底,都会有一天反常地温暖,今年便是今天了。
敲门声响得急,我被吵醒时,按亮闹钟看,刚刚凌晨四点半。祖母却已经冲到门口,接着便听到小叔疲惫的声音和放下重物的闷响。可惜困意不可遏止,我又翻身睡下了。
二十七一早,一家人却已如吃年饭一般围坐在圆桌前,桌上有一堆鸡蛋、一盆八宝蒸饭、七八块蛋糕、五六个豆沙包、一小锅鲜奶和一碟腌菜。小叔说,他们路上遇到了大堵车,活活堵了一天,手机的电也用完了。后来天气转好,道路逐渐通顺,一进宣化城,小叔和小婶好好吃了一顿,顾不上充电,便和同事们一路疾驰回到廊城。说好的半只羊也买了回来,刚刚切了几块,暂放在阳台。计划外的还有一条牛骨髓,说要过年时候炒油茶——祖母喜欢这种香腻的饮品。
“还有一件事。”小叔忽然说道,“我们在保定养了只狗!过年交给同事管了,下次有机会一定带回来!”
“你呀,还是先想想孩子的事吧!”姑姑接话道。
“不用催,该有的时候肯定有的。”祖母说道,父母一齐望向她,又惊异地对视。
小叔哈哈一笑,两口吃下了一块蛋糕,说道,“快困死了,我先去睡会儿。”
“别着急,再喝点奶。”祖母说,“一家人聚起来不容易,你平安回来,我们高兴。”
“妈,看您说的,这还没到年夜饭呢。”
“还有啊,我看最近小孙子读书也用功,要是他爷爷见了,也要高兴。”
“您这怎么说呢。”姑姑说,“您别想这些了,今儿起得早,大伙儿都去补补觉好了。”
“别啊,我今天还有卷子要做呢。”我说。
毕竟,按照老师的寒假计划,卷子要做到二十九。到了三十,才是真正的年来了。那时候炮声爆响,客人上门,任是谁,都要把余务放下,在一个小轮回的末尾,尽心地热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