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一)
梁文道用“我读”这个题目 出了一系列的书。
我用这个题目着实心虚。
海燕和爸爸说:“J读的书很多.....”
听到这,我的背脊一凉。是的,背脊一凉。心虚了。
我读的书真的不多。
但仍想分享一些这段时间读书与生活的随想。
从初中开始就喜欢三毛。是 很喜欢。
看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后,就毫不犹豫地“大手笔”地买下了一整套。然后一个暑假就狼吞虎咽地将她读完了。那时对三毛是狂热的,一年里就读一个作家的书,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书上写了很多的字,问了三毛很多问题。每一次的作文我都会提到她,这个素材根本不需要准备。
而现在,对她已不是狂热了,而是向往。身边有很多朋友也读了三毛,Eva喜欢上了她。lang和我说觉得三毛很亲切。是的,她很亲切。她的文字很真,很动人。让我向往,去爱,去流浪,去珍惜....但我现在不可能成为三毛的。我没那么洒脱,没那么疯狂,没那么感性,我也没有荷西。三毛有时也让人觉得不真实。因为她太真实了,她太感性了。我几次在书上“骂”她,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她那么感性。或许是我的火候还没到吧。但还是很喜欢三毛。
终于决定放下三毛,把她放在家里,自己走出去看看其他作家。遇见了简媜,毕淑敏,张晓风,龙应台,巴金.... 都是散文。喜欢看散文,因为轻松。看多了,会发现每个作家的风格都很是可爱。巴金,读得不多,但总觉得他一篇短短的文章总蕴含着,暗喻着太多。毕淑敏的散文很轻松,多故事。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感动得我都想给弟弟写本书了。
但读太多散文,会“傻”。所以我跑去读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然后我发现我好像疯了。
这是本好书,你会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或许我们才是傻子,而那些精神病人并没有疯,只是太聪明了。
有一段时间特别想看日本文学。
就去找了川端康成的书。
一个下午就看完了。
很美。但我没懂。
历史学到了魔幻现实主义,于是又想到《百年孤独》。
初三开始看。一直到现在都没看完。也一直都没看懂。
czp和我推荐了《海边的卡夫卡》。他说虽然其中有些不好的片段,但他有一种美术生必须看的“流年的宿命之感”。我会去买的。以前看过卡夫卡的的《城堡》,初二的水平...算了。
我用这个题目着实心虚。
海燕和爸爸说:“J读的书很多.....”
听到这,我的背脊一凉。是的,背脊一凉。心虚了。
我读的书真的不多。
但仍想分享一些这段时间读书与生活的随想。
从初中开始就喜欢三毛。是 很喜欢。
看了《梦里花落知多少》后,就毫不犹豫地“大手笔”地买下了一整套。然后一个暑假就狼吞虎咽地将她读完了。那时对三毛是狂热的,一年里就读一个作家的书,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书上写了很多的字,问了三毛很多问题。每一次的作文我都会提到她,这个素材根本不需要准备。
而现在,对她已不是狂热了,而是向往。身边有很多朋友也读了三毛,Eva喜欢上了她。lang和我说觉得三毛很亲切。是的,她很亲切。她的文字很真,很动人。让我向往,去爱,去流浪,去珍惜....但我现在不可能成为三毛的。我没那么洒脱,没那么疯狂,没那么感性,我也没有荷西。三毛有时也让人觉得不真实。因为她太真实了,她太感性了。我几次在书上“骂”她,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她那么感性。或许是我的火候还没到吧。但还是很喜欢三毛。
终于决定放下三毛,把她放在家里,自己走出去看看其他作家。遇见了简媜,毕淑敏,张晓风,龙应台,巴金.... 都是散文。喜欢看散文,因为轻松。看多了,会发现每个作家的风格都很是可爱。巴金,读得不多,但总觉得他一篇短短的文章总蕴含着,暗喻着太多。毕淑敏的散文很轻松,多故事。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感动得我都想给弟弟写本书了。
但读太多散文,会“傻”。所以我跑去读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然后我发现我好像疯了。
这是本好书,你会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或许我们才是傻子,而那些精神病人并没有疯,只是太聪明了。
有一段时间特别想看日本文学。
就去找了川端康成的书。
一个下午就看完了。
很美。但我没懂。
历史学到了魔幻现实主义,于是又想到《百年孤独》。
初三开始看。一直到现在都没看完。也一直都没看懂。
czp和我推荐了《海边的卡夫卡》。他说虽然其中有些不好的片段,但他有一种美术生必须看的“流年的宿命之感”。我会去买的。以前看过卡夫卡的的《城堡》,初二的水平...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