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在幼儿园17 小班寒假
2015.2.10
上周,我参加了公司的年底大盘库,每天回到家都是又脏又累。原本以为我是再也没有力气跟CC玩儿了,可是一见到她,就感觉能跟她玩儿哪怕一小会儿都是对她的补偿,对我自己的奖励。
我跟着她,按照她的思路,玩着她想象中的过家家。
她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边弹着钢琴,一边一句一句地教我唱歌。她要所有的玩具都排排坐好,而我是她“班里”最聪明的学生,跟着她学一首关于冬天的儿歌,听起来朗朗上口、道理充分,是教小孩子在冬天也要多运动的意思。
我一遍学不会,她就小声地提醒我,悄悄地把头埋在她和“钢琴”之间,发出小小的但是充满善意的声音,意思是“我是偷偷告诉你的,所以不敢太大声,你听到了吗?”我立刻会意,重复她刚才的那一句。
我表面上跟她一样若无其事,心里却已经笑了,那种开心是一种一颤一颤的感觉,瞬间散开在全身,驱散白天的灰头土脸和筋疲力尽。
CC读过的《南瓜汤》和《小女巫》,里面都有对巫婆的描述。她对“巫婆”感到既神秘又害怕。
我们家有个会发光的地球仪,我们常常拿来转一转,玩一玩。我跟她玩腻了医生病人的游戏,就说我来扮演巫婆,然后像模像样地摸摸我的球,虽然不是水晶的,但也能提示给我很多东西。
我问她怎么了,她说不舒服,于是我转转地球仪,正好停在非洲的板图,于是我对她说:“你应该去暖和美丽的地方,到那里,你很快就会好。”
她想了想,说:“啊,你是说去三亚吧。嗯好的,我会去的。”
我心里又是一阵欣喜,她根据我的描述,说出了她曾经去过的那个暖和美丽的地方,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虽然我是看着非洲说的“暖和”“美丽”这两个形容词,可是她却因此找到了一个她所知道的体验过的这样一个最贴近的地方。如果她以后去非洲领过那里的风光,一定会有更加精彩的描述。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而且,这次我跟她玩巫婆的游戏,我闭着眼睛,故作神秘,可是偶然一睁开就看到她正用那种有点迷惑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问我,“难道我真的是个巫婆吗?”或者“难道巫婆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她发现我在看她,立刻抿着嘴笑起来,然后要求这次由她来当巫婆,继而她就学着我的样子扮演一个新的小女巫。她渐渐觉得巫婆也是可以触及的词语,是可以拿来扮演的角色,没那么可怕了。而这就是游戏的意义。
由于太累了,我要求游戏一定要让我躺着陪她玩儿。她把所有的娃娃都搬到床上来,分成两组,一组是她的“小助手”,而另一组她挑剩下的,就是我的伙伴了。
我们要分头挑出一个来彼此过招,她总是大声招呼说:“我们来理论一下。”然后就派出一个娃娃来跟我的“打架”。
可是没打起来呢,我就用我的娃娃去亲了她的一下,说:“你好,我们一起玩好吗?”她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好,可是又不忍心破坏这友好的气氛,于是只好说:“嗯,好的啊。”
我们玩玩具的时候,她有时候会耍赖,比如让我在猜拳的时候故意输给她,或者强行抢过来她舍不得给我的玩具。
每每她这样的时候,我都会很委屈地表示不想继续玩儿了,因为这对我很不公平。然后她就会无可奈何地看着我,说:“好吧好吧,你玩一会儿就给我玩啊。”然后就很认真地等在一旁看着我,只过一下下,她就真的要回去了,认为我没理由再跟她闹意见了。
因为我闹咽炎,所以足有一个月没怎么给她讲故事,而是让广播故事代替。其实我心理很担心,这样的效果可能不会好,毕竟是隔了空间和时间,传达的意思总是缺了一些感觉吧。
可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听到她提到在那个广播里听到过的很多故事名字,她说她很喜欢听西奥多的故事、魔奇魔奇树的故事、蜡笔的故事。。。。。。但也觉得苏和的白马的故事实在太悲伤了。
她说的都是很平常的感受,可是在疲惫的我听来却是非常甘甜,我觉得她好像能够体量我的苦衷,即使我找广播代替,她也欣然接受了。真让我觉得安慰。
CC跟我说昨天中午,她们明明是在小二班睡觉的,可是醒来就不是这个班了,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
据说就他们班的孩子还稍多,其他俩班都没什么人了。到了这个时候,幼儿园里的每个人都心里长了草,想要回家休假了。
那么,CC从今天就开始休寒假吧,一直到春节后。她要跟可心暂时分开了。我问她你要有一段时间看不到她,提前跟她说了吗?她迟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
谁也想不到,昨天没有道别,今天开始就暂时见不到了。小孩儿总是决定不了自己的日程,也无从计划,有时候连个短暂的再见都来不及说。
希望她的好朋友也休假了,不必在幼儿园里,悄悄地不断地在心里问:“她怎么还不来啊?”
上周,我参加了公司的年底大盘库,每天回到家都是又脏又累。原本以为我是再也没有力气跟CC玩儿了,可是一见到她,就感觉能跟她玩儿哪怕一小会儿都是对她的补偿,对我自己的奖励。
我跟着她,按照她的思路,玩着她想象中的过家家。
她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边弹着钢琴,一边一句一句地教我唱歌。她要所有的玩具都排排坐好,而我是她“班里”最聪明的学生,跟着她学一首关于冬天的儿歌,听起来朗朗上口、道理充分,是教小孩子在冬天也要多运动的意思。
我一遍学不会,她就小声地提醒我,悄悄地把头埋在她和“钢琴”之间,发出小小的但是充满善意的声音,意思是“我是偷偷告诉你的,所以不敢太大声,你听到了吗?”我立刻会意,重复她刚才的那一句。
我表面上跟她一样若无其事,心里却已经笑了,那种开心是一种一颤一颤的感觉,瞬间散开在全身,驱散白天的灰头土脸和筋疲力尽。
CC读过的《南瓜汤》和《小女巫》,里面都有对巫婆的描述。她对“巫婆”感到既神秘又害怕。
我们家有个会发光的地球仪,我们常常拿来转一转,玩一玩。我跟她玩腻了医生病人的游戏,就说我来扮演巫婆,然后像模像样地摸摸我的球,虽然不是水晶的,但也能提示给我很多东西。
我问她怎么了,她说不舒服,于是我转转地球仪,正好停在非洲的板图,于是我对她说:“你应该去暖和美丽的地方,到那里,你很快就会好。”
她想了想,说:“啊,你是说去三亚吧。嗯好的,我会去的。”
我心里又是一阵欣喜,她根据我的描述,说出了她曾经去过的那个暖和美丽的地方,对这个地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虽然我是看着非洲说的“暖和”“美丽”这两个形容词,可是她却因此找到了一个她所知道的体验过的这样一个最贴近的地方。如果她以后去非洲领过那里的风光,一定会有更加精彩的描述。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而且,这次我跟她玩巫婆的游戏,我闭着眼睛,故作神秘,可是偶然一睁开就看到她正用那种有点迷惑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问我,“难道我真的是个巫婆吗?”或者“难道巫婆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她发现我在看她,立刻抿着嘴笑起来,然后要求这次由她来当巫婆,继而她就学着我的样子扮演一个新的小女巫。她渐渐觉得巫婆也是可以触及的词语,是可以拿来扮演的角色,没那么可怕了。而这就是游戏的意义。
由于太累了,我要求游戏一定要让我躺着陪她玩儿。她把所有的娃娃都搬到床上来,分成两组,一组是她的“小助手”,而另一组她挑剩下的,就是我的伙伴了。
我们要分头挑出一个来彼此过招,她总是大声招呼说:“我们来理论一下。”然后就派出一个娃娃来跟我的“打架”。
可是没打起来呢,我就用我的娃娃去亲了她的一下,说:“你好,我们一起玩好吗?”她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好,可是又不忍心破坏这友好的气氛,于是只好说:“嗯,好的啊。”
我们玩玩具的时候,她有时候会耍赖,比如让我在猜拳的时候故意输给她,或者强行抢过来她舍不得给我的玩具。
每每她这样的时候,我都会很委屈地表示不想继续玩儿了,因为这对我很不公平。然后她就会无可奈何地看着我,说:“好吧好吧,你玩一会儿就给我玩啊。”然后就很认真地等在一旁看着我,只过一下下,她就真的要回去了,认为我没理由再跟她闹意见了。
因为我闹咽炎,所以足有一个月没怎么给她讲故事,而是让广播故事代替。其实我心理很担心,这样的效果可能不会好,毕竟是隔了空间和时间,传达的意思总是缺了一些感觉吧。
可是,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听到她提到在那个广播里听到过的很多故事名字,她说她很喜欢听西奥多的故事、魔奇魔奇树的故事、蜡笔的故事。。。。。。但也觉得苏和的白马的故事实在太悲伤了。
她说的都是很平常的感受,可是在疲惫的我听来却是非常甘甜,我觉得她好像能够体量我的苦衷,即使我找广播代替,她也欣然接受了。真让我觉得安慰。
CC跟我说昨天中午,她们明明是在小二班睡觉的,可是醒来就不是这个班了,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哪里。
据说就他们班的孩子还稍多,其他俩班都没什么人了。到了这个时候,幼儿园里的每个人都心里长了草,想要回家休假了。
那么,CC从今天就开始休寒假吧,一直到春节后。她要跟可心暂时分开了。我问她你要有一段时间看不到她,提前跟她说了吗?她迟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
谁也想不到,昨天没有道别,今天开始就暂时见不到了。小孩儿总是决定不了自己的日程,也无从计划,有时候连个短暂的再见都来不及说。
希望她的好朋友也休假了,不必在幼儿园里,悄悄地不断地在心里问:“她怎么还不来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