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早期生活,其夫赵明诚还是太学生时,“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讲到两人虽然贫寒,至于需要典当衣物,但仍有共同的爱好,即金石之文。其中的“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当时民风淳朴,人们恬淡自足。如在《五柳先生传》里,陶渊明借其妻之口讲自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也自称是“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李清照赵明诚夫妇在之后的日子里,虽然过着“饭疏衣练”的简朴日子,仍然要“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有觅得“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也真是闻道而忘忧、不改其乐的日子。
后来赵明诚去官返乡,夫妇二人在青州十余年,更是竭其俸入以寻金石之文。“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夫妇在饭后休憩时分还有充满趣味的游戏,即在煮茶的时候,对着堆积的史书,猜某史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胜负为饮茶先后。而往往是“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便是有名的“赌书泼茶”的典故。清代纳兰性德有《浣溪沙》曰:“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是否也同其妻子“赌书泼茶”,自然不得而知,多半是以赵、李夫妇之谐以自比。而当初以为是寻常不过的日子,如今怀念起来似乎每一刻都是那般弥足珍贵。一句“只道是寻常”,写尽了阴阳两隔的哀思。李清照在记《金石录后序》的时候,正值战乱流离彷徨之时,回忆起夫妇当初的生活,大概也会有“当时只道是寻常”之叹。
待得靖康丙午年间,即是金兵大举南下,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走的那一年。赵明诚在外做官,当李清照得知金兵迫近,不得不迁往南方的时候,面对的是“盈箱溢箧”,都是二人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器物字画。而她一个弱女子,又是逃难途中,哪里容得下这般辎重。面对多年心血,作者“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于是只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仍然“载书十五车”,在青州故地摆满了十余间屋子。等到青州沦陷,“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之后便是丈夫病故,没有留下遗嘱。作者不断的辗转途中,收藏不断的丢失。一艘艘载满古籍的过江之船,“散为云烟”。家中所有的青铜器,被官军收叛卒时夺去。最后仅剩下的五六筐书画墨宝,珍爱无比,常放在卧榻之下,竟然被邻人挖洞偷去五筐。李清照悲恸不已,立重金收赎。看到邻人拿来十八轴求赏(敲诈),心里明明知道盗贼就在眼前,但孤身一女子,却只得忍气吞声。
呜呼,两宋大概是中华历史最灿烂的文明了,面对外族的入侵,不知有多少文化珍宝被付之一炬,散为云烟,几千年的文明在铁蹄践踏下只残有灰烬。有学者曾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虽有言过,大概也是痛心疾首于中华文明之被摧毁再难复原。李清照的晚年之凄苦,正如宋朝江山之沦陷,玉山倾倒再难扶,而曾经文明的辉煌已如水东流,一去不返了。
后来赵明诚去官返乡,夫妇二人在青州十余年,更是竭其俸入以寻金石之文。“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夫妇在饭后休憩时分还有充满趣味的游戏,即在煮茶的时候,对着堆积的史书,猜某史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胜负为饮茶先后。而往往是“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便是有名的“赌书泼茶”的典故。清代纳兰性德有《浣溪沙》曰:“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是否也同其妻子“赌书泼茶”,自然不得而知,多半是以赵、李夫妇之谐以自比。而当初以为是寻常不过的日子,如今怀念起来似乎每一刻都是那般弥足珍贵。一句“只道是寻常”,写尽了阴阳两隔的哀思。李清照在记《金石录后序》的时候,正值战乱流离彷徨之时,回忆起夫妇当初的生活,大概也会有“当时只道是寻常”之叹。
待得靖康丙午年间,即是金兵大举南下,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走的那一年。赵明诚在外做官,当李清照得知金兵迫近,不得不迁往南方的时候,面对的是“盈箱溢箧”,都是二人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器物字画。而她一个弱女子,又是逃难途中,哪里容得下这般辎重。面对多年心血,作者“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于是只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仍然“载书十五车”,在青州故地摆满了十余间屋子。等到青州沦陷,“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之后便是丈夫病故,没有留下遗嘱。作者不断的辗转途中,收藏不断的丢失。一艘艘载满古籍的过江之船,“散为云烟”。家中所有的青铜器,被官军收叛卒时夺去。最后仅剩下的五六筐书画墨宝,珍爱无比,常放在卧榻之下,竟然被邻人挖洞偷去五筐。李清照悲恸不已,立重金收赎。看到邻人拿来十八轴求赏(敲诈),心里明明知道盗贼就在眼前,但孤身一女子,却只得忍气吞声。
呜呼,两宋大概是中华历史最灿烂的文明了,面对外族的入侵,不知有多少文化珍宝被付之一炬,散为云烟,几千年的文明在铁蹄践踏下只残有灰烬。有学者曾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虽有言过,大概也是痛心疾首于中华文明之被摧毁再难复原。李清照的晚年之凄苦,正如宋朝江山之沦陷,玉山倾倒再难扶,而曾经文明的辉煌已如水东流,一去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