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走越南(三)——旅行是为了学会与美好告别
全部图集参加这里:越走越南
越走越南(一)
越走越南(二)
有了从西贡到大叻的坐大巴经历,从大叻到芽庄的大巴就显得相当轻松惬意了,当傍晚抵达芽庄,看到一路上的车水马龙熙攘人群,我们都在感慨,相比大叻,这里真是一个大城市噢!和在大叻一样,我们选择了一套家庭旅社,闹中取静非常舒适,设施也要比在大叻时更加现代化。
安顿好之后,我们也急忙换下厚重的春装,换上轻便的短袖短裤,因为你的感觉就像是一下子从昆明来到了三亚,没错,芽庄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像三亚,但是要显得比三亚更加繁华,西方面孔的外国人要远远多于亚洲人,乍一看完全是一副国际城市的模样。我们住的地方距离海边只有五分钟的步行路程,周围是各种各样的酒吧和餐馆,沿着海边走则是各种高档酒店和商场林立。
朋友提议去海边解决晚餐,说是有一个“虾婆婆”很是有名,于是我们踏上了寻找虾婆婆之路。因为一来觉得太热,二是觉得既然是国际大都市那就可以穿的随意一点,于是穿了一条齐X短裤出门,可没想到我还是高估了这里人的接受能力,路边两个女生指着我裆部捂嘴笑着对我说:You are so big!我害羞的躲开了。然后两个西方小伙拦住了我,闲聊了几句问我 r u from Japan? 我说No,Korea? No,然后他们恍然大悟,说,oh,CHINA!我点头,心想怎么不说新加坡了。后来他们才说道正题说是这个酒吧是他们开的,晚上会有很多人来一起看足球比赛,说我有时间可以来。我说噢,然后就走了,心想这么直男的BAR我还是算了。
于是我们走到了海边,没想到还很幸运,很快找到了从海里走过来的虾婆婆,我也不知道朋友怎么断定是她的,难道是因为她弯着腰走路的姿势很像虾?反正后来一顿砍价后我们就坐在海边等着吃了,价格好像不是很便宜,味道也中规中矩,不过享受夜里海风的舒爽让我们顾不得别的。
芽庄第二日我们决定去附近的集市上买些生鲜自己做菜吃,在向房东老板娘询问路后我们决定徒步前往,芽庄整个城市都是依海而建,没走多久就到了当地最大的农贸市场,真是各种生鲜蔬菜海产品应有尽有目不暇接,各种采购之后用自己从北京带的佐料做了一顿异常美味的海鲜大餐,准确的说是两顿,因为实在太多了吃不完,我们还送了几份给房东和前台小妹,总共才花了好像200RMB左右,真是太值得了。所以来芽庄住的久的话,选个家庭式酒店自己做饭实在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晚上在街边吃了几碗米粉,午饭我们几乎都是这么解决的。
吃完午饭,下午约了个当地有名的泥浆浴,这个距离市中心有些远,不过打车也没花多少钱,在这里遇到太多中国人,特别是游泳时还遇到一个四川来的旅行团,看到一个长得很像EX的男孩完全不会游泳,用个救生圈的样子真是又逗又可爱,后来我故意和他同行的两个人搭话,唯独没有和他搭话,他终于还是没忍住主动和我搭讪了几句,嘻嘻。
晚上一个当地的小哥约我出来,看到他照片真的好像阿亮学长,于是我犹豫了再三还是答应他出来了,第一次在国外约会也是蛮紧张,不过那一晚着实perfect,他带我在海边的酒吧看音乐演出喝啤酒,然后又在海边的沙滩散步聊天,一切美的就像在梦中。他说自己在旅行社工作,还夸我英文讲得好,说是平时遇到的中国人基本不会说英文,我心想大概是因为旅行团的都是广场舞大妈吧,没想到他也用微信,我们互加了,回国之后还有一段时间经常互发一些肉麻的话,他的英文表达也是很神奇,比如:I love u but I am lonely here,还有什么cry here,不过最终这段浪漫的异国恋曲还是没有敌过时间和距离,cry here。
第三天,朋友们太累都在熟睡的功夫,我自己打了个摩的去芽庄的几个知名大景点包括那个庙(名字很拗口,感兴趣的自行百度)和拍《情人》的那个海滩逛了一圈,沿着大海享受速度和美景,我突然觉得自己像风一样的男子,虽然我已经因为海边的天气变得水肿的像个猪头,但还是觉得不虚此行。
当天下午我们准备飞回胡志明,临行前,照例和前台小妹合影留念,在共同合影完后,小妹还要单独和我拍照,并对我的朋友说:he is a handsome man,听的我心花怒放,不过心想如果这两天不是水肿的话应该是beautiful man吧,555。老板娘说她女儿八月份要去北京读书,到时候可以一起出来喝咖啡云云,我们欣喜的答应了。
再回到胡志明后,除了吃和在市里暴走外,还有几个奇葩的经历,因为市区并不大,我们距离大教堂和中心邮局、边青市场什么的都是可以步行前往,那天打了个赶早跑去看教堂,还完整的听了一场弥撒,这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弥撒结束后要给募捐箱里捐款,我所有的越南盾都花完了,只好放了20RMB,之后大家排好队接受神父的一个什么仪式,轮到我时,他就问我你是外国人吗,你第一次来吗,请你在旁边等一下。我真心好奇怪,前边也有好多外国人他怎么就看出我第一次来?我不知道他要干嘛,于是偷偷的跑掉了。回去的路上碰到几个当地的大学生,说是他们在做一个课外作业,就是教外国人唱越南歌并录制下来,OMG饶了我吧,不过我还是答应了,他们说这首歌是讲关于“花”的,拍完后我还叮嘱他们回头把视频发给我。对了,那家安贡馆蛮好吃的,中国游客很多。
回国后不久,越南似乎就爆发了反华游行,联想到几个月前去的那个友好的过度,实在无法与新闻中的联系起来,我想大概因为这个所以芽庄的那个女房东来了北京也不会再联系我们了吧,但我们还是把照片发给了大叻和芽庄的前台小妹,那个越南的大学生也把视频发给了我,虽然那个下载的网站被天朝封了最终没能下载下来,但还是感谢她遵守了自己的承诺。这次回来之后,我似乎并没有像过去的假期结束后迟迟无法恢复平静重归现实生活,而是很快就回到自己最初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并开始计划下一次出行,当然越南的经历还会不时的出现在记忆里,但这次旅行教给我最多的就是你时刻做好了与美好邂逅的准备,这个并不难,难的是学会如何准备好随时与它告别,总是在不停的相遇,又不停的离开,终有一天离开后不再感伤,马不停蹄的奔赴下一个战场。
越走越南(一)
越走越南(二)
有了从西贡到大叻的坐大巴经历,从大叻到芽庄的大巴就显得相当轻松惬意了,当傍晚抵达芽庄,看到一路上的车水马龙熙攘人群,我们都在感慨,相比大叻,这里真是一个大城市噢!和在大叻一样,我们选择了一套家庭旅社,闹中取静非常舒适,设施也要比在大叻时更加现代化。
安顿好之后,我们也急忙换下厚重的春装,换上轻便的短袖短裤,因为你的感觉就像是一下子从昆明来到了三亚,没错,芽庄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像三亚,但是要显得比三亚更加繁华,西方面孔的外国人要远远多于亚洲人,乍一看完全是一副国际城市的模样。我们住的地方距离海边只有五分钟的步行路程,周围是各种各样的酒吧和餐馆,沿着海边走则是各种高档酒店和商场林立。
朋友提议去海边解决晚餐,说是有一个“虾婆婆”很是有名,于是我们踏上了寻找虾婆婆之路。因为一来觉得太热,二是觉得既然是国际大都市那就可以穿的随意一点,于是穿了一条齐X短裤出门,可没想到我还是高估了这里人的接受能力,路边两个女生指着我裆部捂嘴笑着对我说:You are so big!我害羞的躲开了。然后两个西方小伙拦住了我,闲聊了几句问我 r u from Japan? 我说No,Korea? No,然后他们恍然大悟,说,oh,CHINA!我点头,心想怎么不说新加坡了。后来他们才说道正题说是这个酒吧是他们开的,晚上会有很多人来一起看足球比赛,说我有时间可以来。我说噢,然后就走了,心想这么直男的BAR我还是算了。
于是我们走到了海边,没想到还很幸运,很快找到了从海里走过来的虾婆婆,我也不知道朋友怎么断定是她的,难道是因为她弯着腰走路的姿势很像虾?反正后来一顿砍价后我们就坐在海边等着吃了,价格好像不是很便宜,味道也中规中矩,不过享受夜里海风的舒爽让我们顾不得别的。
芽庄第二日我们决定去附近的集市上买些生鲜自己做菜吃,在向房东老板娘询问路后我们决定徒步前往,芽庄整个城市都是依海而建,没走多久就到了当地最大的农贸市场,真是各种生鲜蔬菜海产品应有尽有目不暇接,各种采购之后用自己从北京带的佐料做了一顿异常美味的海鲜大餐,准确的说是两顿,因为实在太多了吃不完,我们还送了几份给房东和前台小妹,总共才花了好像200RMB左右,真是太值得了。所以来芽庄住的久的话,选个家庭式酒店自己做饭实在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晚上在街边吃了几碗米粉,午饭我们几乎都是这么解决的。
吃完午饭,下午约了个当地有名的泥浆浴,这个距离市中心有些远,不过打车也没花多少钱,在这里遇到太多中国人,特别是游泳时还遇到一个四川来的旅行团,看到一个长得很像EX的男孩完全不会游泳,用个救生圈的样子真是又逗又可爱,后来我故意和他同行的两个人搭话,唯独没有和他搭话,他终于还是没忍住主动和我搭讪了几句,嘻嘻。
晚上一个当地的小哥约我出来,看到他照片真的好像阿亮学长,于是我犹豫了再三还是答应他出来了,第一次在国外约会也是蛮紧张,不过那一晚着实perfect,他带我在海边的酒吧看音乐演出喝啤酒,然后又在海边的沙滩散步聊天,一切美的就像在梦中。他说自己在旅行社工作,还夸我英文讲得好,说是平时遇到的中国人基本不会说英文,我心想大概是因为旅行团的都是广场舞大妈吧,没想到他也用微信,我们互加了,回国之后还有一段时间经常互发一些肉麻的话,他的英文表达也是很神奇,比如:I love u but I am lonely here,还有什么cry here,不过最终这段浪漫的异国恋曲还是没有敌过时间和距离,cry here。
第三天,朋友们太累都在熟睡的功夫,我自己打了个摩的去芽庄的几个知名大景点包括那个庙(名字很拗口,感兴趣的自行百度)和拍《情人》的那个海滩逛了一圈,沿着大海享受速度和美景,我突然觉得自己像风一样的男子,虽然我已经因为海边的天气变得水肿的像个猪头,但还是觉得不虚此行。
当天下午我们准备飞回胡志明,临行前,照例和前台小妹合影留念,在共同合影完后,小妹还要单独和我拍照,并对我的朋友说:he is a handsome man,听的我心花怒放,不过心想如果这两天不是水肿的话应该是beautiful man吧,555。老板娘说她女儿八月份要去北京读书,到时候可以一起出来喝咖啡云云,我们欣喜的答应了。
再回到胡志明后,除了吃和在市里暴走外,还有几个奇葩的经历,因为市区并不大,我们距离大教堂和中心邮局、边青市场什么的都是可以步行前往,那天打了个赶早跑去看教堂,还完整的听了一场弥撒,这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弥撒结束后要给募捐箱里捐款,我所有的越南盾都花完了,只好放了20RMB,之后大家排好队接受神父的一个什么仪式,轮到我时,他就问我你是外国人吗,你第一次来吗,请你在旁边等一下。我真心好奇怪,前边也有好多外国人他怎么就看出我第一次来?我不知道他要干嘛,于是偷偷的跑掉了。回去的路上碰到几个当地的大学生,说是他们在做一个课外作业,就是教外国人唱越南歌并录制下来,OMG饶了我吧,不过我还是答应了,他们说这首歌是讲关于“花”的,拍完后我还叮嘱他们回头把视频发给我。对了,那家安贡馆蛮好吃的,中国游客很多。
回国后不久,越南似乎就爆发了反华游行,联想到几个月前去的那个友好的过度,实在无法与新闻中的联系起来,我想大概因为这个所以芽庄的那个女房东来了北京也不会再联系我们了吧,但我们还是把照片发给了大叻和芽庄的前台小妹,那个越南的大学生也把视频发给了我,虽然那个下载的网站被天朝封了最终没能下载下来,但还是感谢她遵守了自己的承诺。这次回来之后,我似乎并没有像过去的假期结束后迟迟无法恢复平静重归现实生活,而是很快就回到自己最初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并开始计划下一次出行,当然越南的经历还会不时的出现在记忆里,但这次旅行教给我最多的就是你时刻做好了与美好邂逅的准备,这个并不难,难的是学会如何准备好随时与它告别,总是在不停的相遇,又不停的离开,终有一天离开后不再感伤,马不停蹄的奔赴下一个战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