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姐(二)
上大学意味着人生中真正自由快乐的生活开始了,不用再遮掩自己的欲望,尽情释放心中的压抑,而能够挣脱父母大大小小、各种有理无理的管束,才是最值得庆祝的事情。
既然成长是必然的,按照自己意愿有所追求才是真正意义的长大。
这时候的呆姐,或许也怀着雀跃的心情,开始了她崭新的生活吧。
说起呆姐填写高考志愿,也颇有意思,在那个偏僻闭塞的小县城里,呆父呆母打听着怎么报考才能上心仪的学校,一共五个志愿,据说只有前两个志愿会有人看,如果都录取不到,只有最后那个志愿才有可能会被考虑了。带着这样的讯息,呆父呆母一股脑把志愿书填满了,然后就忐忑地等着结果。当然,呆姐被成功录取了,但是看到录取的学校,呆父呆母都大吃一惊,没填啊,怎么录上的,重点高校,提前批录取,没有走后门,怎么回事?!这时,呆姐才幽幽地说了句:这是第四志愿,你们没想到填哪个,我自己写了……
自!己!写!了!
呆父当时也是凌乱了,然后长叹一声:命啊,长大了由不了爹娘了。在历史事件上,这绝对可以称的上改写人生篇章的转折点。
新的生活一页页打开,
身着迷彩,踢起正步,绿荫下,一道阳光洒下,呆姐英姿飒爽;
莫愁湖畔、秦淮河边,笑语如珠,翩翩然便似只粉碟,破茧而出。
只凭着照片和书信了解呆姐的生活成了呆呆唯一和姐姐交流的方式,而呆呆父母反复能说得,也无非那几句: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从不谈及女儿的心事。进入一个呆姐不为人知的世界,也许就只有偷看日记了,呆呆不光知道了他们班几乎所有人的外号,还知道呆姐因为当生了生活委员,经常安排娱乐活动而深受班级同学喜爱,特别是男同学,不但封她为班花,还说呆姐的声音是“午夜电台女声?”,这帮淫虫,整整YY了四年!
天知道呆呆是否也曾那样嫉妒着这个女子:同为一母所生,她拥有了姣好的面容,温婉如玉的性格,男女通杀的良好人缘……呆呆毫不怀疑,幸福一定会像潮水一般向她袭来。而呆姐却在狂蜂浪蝶的包围中突围了,她与一众男孩保持着朋友非恋人的关系,女神塑造成功。有追不到,酸溜溜的甚至封她一个称号“大众情人”,或许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让人不禁怀疑究竟是清纯还是世故。而对于呆姐,是否真有动了心的,也便成了一个谜。
没有在大学找个男友,成了呆呆父母认为很遗憾的事情,但也不好意思去过问。其实错过了了解他们孩子的一个时机,此后便一错再错。
或许,对于呆呆父母来说这些问题他们也不得其法:面对追求,如何判断;面对爱,接受或拒绝,但不伤害;面对不爱,是否应该勇于追求;对了,在这些问题之前,是否清楚:自己要的是怎样的幸福。
呆姐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国家取消分配的政策,虽然企事业单位也会到学校来招聘,但是能择出哪家单位、哪个职位更优确是难之又难得事情,呆呆父母一边埋怨着突然取消包分配的事实,一边庆幸开放带来的自由选择机会,一边又为怎么选择效益好的单位而一筹莫展,最后只能下命令找个“铁饭碗”就行。听到呆姐说已经找好某家知名国企时,便算心愿达成了。
可呆呆父母没料到的是,单位是国企,呆姐也是作为技术人才引进,但却偶遇“损人”,走上了销售的不归之路(没有贬损销售这个职业),这是呆姐在她人生中做出的第二个重要选择。年轻一辈,痛恨僵硬单调的国企,平淡无奇的工作,一成不变的生活,而销售的未知恰恰能打破了这种枯燥、四平八稳日子。
对于当年放弃专业技术的大学生来说,这种选择看起来是勇气,但非常鲁莽。虽然多年以后,依然声称无悔,但心里自明,不过是自我慰藉:因为不管不顾的选择,所以注定要走下去。
既然成长是必然的,按照自己意愿有所追求才是真正意义的长大。
这时候的呆姐,或许也怀着雀跃的心情,开始了她崭新的生活吧。
说起呆姐填写高考志愿,也颇有意思,在那个偏僻闭塞的小县城里,呆父呆母打听着怎么报考才能上心仪的学校,一共五个志愿,据说只有前两个志愿会有人看,如果都录取不到,只有最后那个志愿才有可能会被考虑了。带着这样的讯息,呆父呆母一股脑把志愿书填满了,然后就忐忑地等着结果。当然,呆姐被成功录取了,但是看到录取的学校,呆父呆母都大吃一惊,没填啊,怎么录上的,重点高校,提前批录取,没有走后门,怎么回事?!这时,呆姐才幽幽地说了句:这是第四志愿,你们没想到填哪个,我自己写了……
自!己!写!了!
呆父当时也是凌乱了,然后长叹一声:命啊,长大了由不了爹娘了。在历史事件上,这绝对可以称的上改写人生篇章的转折点。
新的生活一页页打开,
身着迷彩,踢起正步,绿荫下,一道阳光洒下,呆姐英姿飒爽;
莫愁湖畔、秦淮河边,笑语如珠,翩翩然便似只粉碟,破茧而出。
只凭着照片和书信了解呆姐的生活成了呆呆唯一和姐姐交流的方式,而呆呆父母反复能说得,也无非那几句: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从不谈及女儿的心事。进入一个呆姐不为人知的世界,也许就只有偷看日记了,呆呆不光知道了他们班几乎所有人的外号,还知道呆姐因为当生了生活委员,经常安排娱乐活动而深受班级同学喜爱,特别是男同学,不但封她为班花,还说呆姐的声音是“午夜电台女声?”,这帮淫虫,整整YY了四年!
天知道呆呆是否也曾那样嫉妒着这个女子:同为一母所生,她拥有了姣好的面容,温婉如玉的性格,男女通杀的良好人缘……呆呆毫不怀疑,幸福一定会像潮水一般向她袭来。而呆姐却在狂蜂浪蝶的包围中突围了,她与一众男孩保持着朋友非恋人的关系,女神塑造成功。有追不到,酸溜溜的甚至封她一个称号“大众情人”,或许这种暧昧不清的态度,让人不禁怀疑究竟是清纯还是世故。而对于呆姐,是否真有动了心的,也便成了一个谜。
没有在大学找个男友,成了呆呆父母认为很遗憾的事情,但也不好意思去过问。其实错过了了解他们孩子的一个时机,此后便一错再错。
或许,对于呆呆父母来说这些问题他们也不得其法:面对追求,如何判断;面对爱,接受或拒绝,但不伤害;面对不爱,是否应该勇于追求;对了,在这些问题之前,是否清楚:自己要的是怎样的幸福。
呆姐大学毕业那年,正赶上国家取消分配的政策,虽然企事业单位也会到学校来招聘,但是能择出哪家单位、哪个职位更优确是难之又难得事情,呆呆父母一边埋怨着突然取消包分配的事实,一边庆幸开放带来的自由选择机会,一边又为怎么选择效益好的单位而一筹莫展,最后只能下命令找个“铁饭碗”就行。听到呆姐说已经找好某家知名国企时,便算心愿达成了。
可呆呆父母没料到的是,单位是国企,呆姐也是作为技术人才引进,但却偶遇“损人”,走上了销售的不归之路(没有贬损销售这个职业),这是呆姐在她人生中做出的第二个重要选择。年轻一辈,痛恨僵硬单调的国企,平淡无奇的工作,一成不变的生活,而销售的未知恰恰能打破了这种枯燥、四平八稳日子。
对于当年放弃专业技术的大学生来说,这种选择看起来是勇气,但非常鲁莽。虽然多年以后,依然声称无悔,但心里自明,不过是自我慰藉:因为不管不顾的选择,所以注定要走下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