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古典
【第一章 你是不是安全感的奴隶】
1.“如果你没有活着,你不过是在死去。”
2.不期待的行动是活在当下,无行动的期待则是拖延死去。
(——《开启的世界》东方心灵开启导师 阿勋)
3.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它就会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它也不会再来。
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它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开始准备和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4.“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高晓松)
5.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国内房产业大佬 王石)
6.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香港人32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人都是租房。ps: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毕竟,在这个大城市,有一个栖身之地,会让人觉得心里踏实。但是”安全感“真的来源于一套房子吗?这正是我们要拆掉的”思维之墙“。
7.经济不独立就一定意味着梦想不独立。
8.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强大的柱子,用一个看不见的牢房来囚禁它的奴隶们,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被安全感囚禁的人被隐性的墙隔绝于世界,哪里也去不了。
9.”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张爱玲)
10.爱有两种:一种是死死抓住,你紧张他也紧张;一种是轻轻托住,你舒服爱他也舒服。
11.与自己独处的能力。“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在你身边的只有你自己。”(李欣频,台湾文案圈最知名的创意者之一。被誉为“文案天后”)
12.你想要在婚姻上得到的东西,你一定要有能力自己给自己,如果不能,这样的婚姻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13.你可以爱爸爸妈妈,爱她和他,爱小猫小狗,但是这一切都从爱自己开始。因为所有的爱都是从你身上表达出来的。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伤人者、自残者、伟大牺牲者,没有发现,那其实不是爱,而是恐惧。
14.这个世界没有谁都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15.喜欢是指向行为的,而爱则是指向一个人的本身。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喜欢,但是这个世界,却是所有人都可爱。你可以不喜欢你朋友抽烟,不喜欢他的一些想法。但是要记得,你可以讨厌一些行为,同时你可以爱着这个人。
——2015.2.8 23:40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一、小范围地冒险
1、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特蕾莎修女)
二、远离太容易活得的安全感
1、如果抓回来的鸟野性太足,千万不要一下子关起来。你需要把小鸟关在一个软的网里,让小鸟无法休息,也无法撞死。等小鸟力竭掉在网底的时候,慢慢给它一些食物,如果还是不从,就放弃驯养。
2、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要害一个人,让一个人恐惧,没有自信,就给他提供一个无需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安全感,这实在太有效了。
三、珍爱生命,远离恐惧
1、站在阳光里,你会慢慢晒走黑暗。
四、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1、我曾经担心的那些东西,几乎从未发生过。
五、做成功日志,你就成为牛人
1、启动安全感的核心是——你的自信。
2、成功日志就是一个启动自信心的方式——每天告诉自己,我曾经有多好。
3、你最好每天都做这件事,每天至少写五条你个人的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
4、你最好现在就大声发誓,从现在开始,不间断记录你的成功日志,并且不间断设想你的未来。而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这么做。
5.一个人虽然害怕但仍勇于前进,这才叫勇敢。
六、面对恐惧,触底反弹
1. 当故事一旦被讲出,过去的事情就会被汤平在生命的衣服上,不会像空中的幽灵一样袭击着你。
2. 恐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恐惧事件本身,第二个恐惧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第三个层次才是真正的恐惧,觉得你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3. Fuck you ! That is me,anyway!
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它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准备跟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必问自己两个触底反弹的问题
1. 如果我失败了,新来的那个家伙,他会怎么办?
2.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补这样做呢?(既然坚持没有希望,为什么不放弃?)
安全感不是拿回来的,而是给回来的
*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地方,吴天健得去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失败。
* 如果你受了伤,你要帮他人减轻伤痛。如果你感到痛苦,你要帮他人减轻痛苦。如果你的生活一团糟,让自己去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第二章 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1. 兴趣就是以最高级的形式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去。就是让你完全身在事物之中。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单卑微,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地投入你的呼吸——这个你做个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无穷的乐趣。
2. 有源律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慧海:“用功。”
有:“如何用功?”
大:“饥来吃饭困来眠。”
有:“一切人总如同师父用功否?”
大:“不同。”
有:“何故不同?”
大:“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3、 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带来快乐。
4、 有趣之人,生命开始对你感兴趣。
5、 什么是快乐?就是做事情既快,又乐!
6、 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
7、 每天问问自己,你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
8、 生命就好像镜子,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生命也开始躲开他。
9、 跳舞,像没有人看着那样。热恋,像从未受伤一样。唱歌,像无人听着那样。活着,就把人间当天堂。(马克吐温)
10、 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地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乐趣接踵而来。
11、 只有那些不能被满足的兴趣,才是不会消退的兴趣。
12、你已经拥有很少人能够拥有的东西——确切地知道自己每一天在做什么,而且很确定应该怎么做。
【第三章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1. 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
2. 人们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相信自己是被骗的。
3. 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4. 我们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再我们脑子里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
5. 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这是我们大脑工作的原理。
6. 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一切的心智模型对于你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我们把这个称为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或”思维定势“。这个看不见的镜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维程序所搭建的内在世界模型,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
7. 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世界,这个自建的真实世界,又反过来应证这个模式给我们看。你觉得世上没一个好男人,那么你遇到的都是一系列流着坏水的男人。
8. 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再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
9. 一旦意识到一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么接下来的只是技术和时间问题。
10. 我们必须找到内心世界中柔软可以改变的部分,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重新塑造我们更喜欢的世界。
11. 我很喜欢一段著名的祈祷词:愿上帝赐我一个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
12. 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思维里面看不见的墙。
13. 我们的内心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感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14. 人们常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15. 心态是一种”态“,就好像水有液态有气态。
16.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说:学心智生,学心态死。
17. 作为一种心态,双赢不总是对的。每一个心智模式背后都有相对的对世界的假定,也有着相对的局限性。世界上不存在总是对的道理和心态,当然,包括我这句。
18. 对待漩涡的最好方式不是往外游,而是游向中心,潜入底部再游出来。
19. 一切我们奉为真理的思维模式都会有局限性。
20. 我们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努力方向错误。(ps:缺乏的不是努力,是科学。)
21. 野外生存专家告诉我们,陷入流沙的探险者应该做的不是努力挣扎,而是安静不动,等到下陷趋势停止,然后以尽可能慢的动作爬出来。如果我们按照原来的方式努力挣扎,反而会越陷越深,最后把自己吞没。
22.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
23. 对一切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
24. 即使是金子,它的常态就是不发光。(慢慢来)
25.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发光的金子。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误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找到发光的方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三顾茅庐的时代,今天的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响力。
26. 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那些三年前帮助你成功的心智模式,现在也许正阻碍你三年后的成功。(适时而变,适地而变。)
27.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对于我们对过去的看法。这才是心智模式的伟大之处。不管你的过去怎么样,我们完全有能力调整我们的心智模式,重新认识我们的过去,改变我们的未来。
28. 混沌——察觉——醒觉——超越,四个步骤是心智模式升级的必经之路。
【第四章 成功学不能学】
1. 成功永远只是小概率事件。
2. 心态能改变一些,但不能改变一切。
3.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确认出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然后拿出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4. 成功学的故事只是传奇,不是故事。
5. 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看清楚成功背后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
6. 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
7. 大部分的矛盾和冲突,就是因为双方都在坚持自己的形式,而不是结果。打着爱的旗号伤人,而且还有坚持不懈。佛教中的三毒之一”痴“,就是指这种执着于形式而不是结果的行为。你是在坚持结果,还只是在坚持方式?
8. 当你真正开始实践,才发现很多东西是无法模仿的,这就是生活的逻辑。
9. 多花点时间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少听成功学的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
10. 成功的真正本义是——越走越近。
11. 人生的真正目标,就是那些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目标。加入外界条件突然改变,我是不是还会追求我现在设定的目标?
12. 我不能停止呼吸,因为明天,当太阳升起,谁知道潮水能带来什么?《荒岛余生》
13.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什么的时候,他们就想要告诉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努力五争取。就这样。
14. 成功的意义在于遇到很多好的问题。是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成长,长成你自己的样子。
15. 我的事业就是要穷尽人生的一切可能性。
【第五章 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1. 尝试是冒险的,而不尝试是最大的冒险。
2. 兴趣有三种境界:兴趣、乐趣、志趣。兴趣让你好奇,觉得可以一试。乐趣让你乐在其中。志趣让你找到价值,终身投入。
3. 最好的方式是,年轻的时候可以一见钟情,但是到了年纪就该两情相悦一段,然后选择和一个人白头偕老。最糟糕的方式莫过于这样,年轻的时候你遇见谁都想白头偕老,年老的时候,你还是看到谁都一见钟情。
4. 我们都很容易陷入”后来“模式。
5. 每一个职业都没有你想的那么美丽。
6. 别相信有完美的东西。如一个东西过于完美,那么一定是有问题。
7. 看看卸妆照。
8. 论坛精华帖。专业论坛泡好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9. 优秀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品质——愿意帮助人。A.对于我这样一个人,如果要进入这个职业,您会给我什么建议?B 什么时候我会知道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10. 别这么说,因为生活会听见的,它会吝啬地给你好运。
11. 生命给我的规划远远比我想象的美好,我深深感激它。
12. 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灯。你永远只能看到你所在之处的一百米处,一百米开外的地方怎么样你并不清楚。你呢过听见很多传奇和故事,但是无法做确切的计划。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你需要精细计划,在你听说范围之内,你需要大方向规划。而在那些你连听都没听到过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13. 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你现在判断的价值,而取决于在未来情况中的价值,这就叫做未来价值。对于年轻人,考虑一份职业未来的价值,远远重要过考虑它当下的价值。
14. 一份适合你的工作的未来价值远远高于你现在的专业。
15. 平台、资源、眼界、机会、失败的经验,这都是未来升值的潜力生命股票,年轻的时候,即使牺牲点什么立即可得的利益,也要购买这些东西,它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增值百倍。
16. 一段好的工作经历,未来价值无限。一段坏的人生经历,未来价值也无限。从这个家督老说,早失败比晚失败好,晚成功比早成功强。
17. 懂得静观大地开花结果的人,绝不会为失去的一切而痛心。(勒内.夏尔)
18. 一个手里拿着水杯,他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水杯有什么关系?
19. 如果一份工作、一段感情,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该怎么办?最佳答案是——用尽全力,用最快的方式放弃。
20. 在失去太阳的时候,主动去拥抱星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21. 为什么有的人能力很强,脑子不笨,手脚不慢,却一直么有大发展?因为他们只知道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却么有思考过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第六章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1. 受害者习惯把痛苦和快乐放在别人手中。你很容易从人群中辨认他们,因为他们面带怨气,讲话时使用虚拟语气加过去完成时:就是因为他,如果不是...我早就.../那个时候我太小了,所以.../他怎么可以这样?/他都这样做了,我们只好....
2. 不管外界怎么样,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能找到当下更好的方法。
3. 对生命屈服有很多种,最可怕的是那种喜欢被奴役。
4.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也没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能为这些事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和自怜中。
5. 慢慢你会了解到,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6. 不管你跑到哪里,世界都是不公平的。我们既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盖茨对青年人10条忠告的第一条就是——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7. 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找到那个能让你改变的不公平,用你的方式去影响他们。
8. 问问自己,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没有掌控感,最没有力量,那就是你的受害者模式。
【第七章 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1. 只有坚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你才会真正幸福起来。
2. 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幸福,而且拥有自己的幸福。他们只是想要看到你的那条路的希望。所以让父母停止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开始你的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
3. 在人生的董事会上,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
4. 我们的幸福,很大部分就是在这种”比你更好“的比较中流失。
【第八章 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要你尝试】
1.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2. 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在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战胜拖拉》尼尔.菲奥
3. 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你在激动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根本不足让你坚持做下去。
4. 72小时之内,你对对方的感情都只是生理冲动和激情。但是如果,两天后,你还是情不自禁,那么就好好投入这段感情吧。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认真的开始,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然后再等一次,最后才真正开始。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能够等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
5. 开始是这么一个东西,它让人可以丢下不满的现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希望中去。但正是因为全新,所以你会损失很多过去。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购买一个未来,这正是一个开始的价值。
6. 在每个开始中都有过去,在每个过去中,都有开始。
7. 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好,而完美的开始,永远不会来到。
【第九章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1. 价值让人感到生活的意义,让人活得幸福。
2. 贵的饭店不一定好吃,有钱的男人不一定适合你,名牌的衣服不一定好看,关键是不是适合你的内心,你要清晰地知道,你要什么价值。
3. 有些人不用社会意义的成功,也能很好的走完职业的所有阶段,在普通的职位上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4. 有很多东西属于幸福系统:梦想、爱情、成就感、贡献......这些东西是无法用成功系统的东西来量化的。一旦你开始用金钱来代表成就,用价格来代表爱情,用秤来称感情,生活的幸福被你毁灭,是理所当然。
5.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会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他会觉得身边的其他人也觉得自己缺。他不断表达的东西就是自己最缺乏的——这个法则我把它命名为口是心非法则。你看一个人觉得自己缺什么,就看他不断强调什么就好了。
6. 是的,所有人都是愚者。
7. 对自己最专业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内心——它拥有强大的行为数据,而且如果你认真听,它了解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8. 向自己的生命发问: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包括最喜欢的十个形容词,以及一定要做的十件事。抛开所有别人觉得“应该”的想法,去真正问自己,你这样一个人,活到今天,到底是什么在支持你?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9. 放弃,并不是简单的事,有时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10.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11. 毕竟,生活是属于自己的。
12. 如果别人的羡慕和头顶的光环,不能够兑换成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又有什么价值呢?
13. 杨澜说:“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
14. 成功是我们在群体里玩的一种游戏,成功的标准由社会评定,标准而单一。所以成功不可能是大部分的出路,成功作为一种比较结果,永远是小众的、不民主的、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一种社会标准。成功作为一个集体游戏,永远是少数欢笑,多数哭泣。
15. 什么是成长?那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觉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长成什么样子,就像一颗橡树籽,无需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我们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的左右资源。
16. 我们这个世界无法承担更多单一的成功,它需要全新的方式去滋养更多的人,让他们更加快乐。那就是让每个人摆脱固有的成功定义,真正享受作为一个独特的自己的快乐,因为到了那一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对方存在的乐趣而不是竞争。
17. 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所不同,我因为这个世界而更加精彩,这就是这个世纪的价值观。
18.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我有什么”到“我是谁”的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成功到成长的世界。一定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的世界。
19. 爱不是给出去的,而是溢出来的。只有充满自己的心灵,然后还溢出来的,那才是爱。
20. 最好的投资幸福的几个阶段:1.结婚前两年,投资感情。2.孩子0——3岁,14——18岁,投资家庭。3.父母亲70岁以后。
21. 在对你重要的人80岁以后,每年抽出时间来陪陪他们,即使每年五天,也只需要花你一生不到两个月的世界,你会有一辈子的宁静。
22.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焦虑浮躁,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在轮下》德国作家 赫尔曼.黑塞
23. 调整心态,天天傻乐,那是一种罪恶。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身处的这个社会,真的可以通过你我的努力,再好一些。
24. 佛教的一个核心观念“慈悲”,只有先“慈爱”,才能去“悲”,而所有的爱,从爱你自己开始,然后爱才会从内心溢出来,流向那些没有爱的地方,变成对世界痛入骨髓的“悲”。
25. 基督教的“福杯满溢”:先好好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后慢慢地爱更多的人。
26. 三种激情,简单而热烈,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可承受的悲悯。(罗素)
27. 凡走过的必有痕迹。
2015.2.17
1.“如果你没有活着,你不过是在死去。”
2.不期待的行动是活在当下,无行动的期待则是拖延死去。
(——《开启的世界》东方心灵开启导师 阿勋)
3.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它,它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不信任它,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它就会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它也不会再来。
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它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开始准备和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4.“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下一个角落是我的。”(高晓松)
5.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国内房产业大佬 王石)
6.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香港人32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人都是租房。ps: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毕竟,在这个大城市,有一个栖身之地,会让人觉得心里踏实。但是”安全感“真的来源于一套房子吗?这正是我们要拆掉的”思维之墙“。
7.经济不独立就一定意味着梦想不独立。
8.安全感是一个力量强大的柱子,用一个看不见的牢房来囚禁它的奴隶们,这个房间用恐惧做墙,用恶毒的信念做水泥。被安全感囚禁的人被隐性的墙隔绝于世界,哪里也去不了。
9.”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上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张爱玲)
10.爱有两种:一种是死死抓住,你紧张他也紧张;一种是轻轻托住,你舒服爱他也舒服。
11.与自己独处的能力。“人在最痛苦的时候,在你身边的只有你自己。”(李欣频,台湾文案圈最知名的创意者之一。被誉为“文案天后”)
12.你想要在婚姻上得到的东西,你一定要有能力自己给自己,如果不能,这样的婚姻基本上都是失败的。
13.你可以爱爸爸妈妈,爱她和他,爱小猫小狗,但是这一切都从爱自己开始。因为所有的爱都是从你身上表达出来的。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伤人者、自残者、伟大牺牲者,没有发现,那其实不是爱,而是恐惧。
14.这个世界没有谁都能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15.喜欢是指向行为的,而爱则是指向一个人的本身。不是所有行为都值得喜欢,但是这个世界,却是所有人都可爱。你可以不喜欢你朋友抽烟,不喜欢他的一些想法。但是要记得,你可以讨厌一些行为,同时你可以爱着这个人。
——2015.2.8 23:40
6招快速提升安全感
一、小范围地冒险
1、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尝试。(特蕾莎修女)
二、远离太容易活得的安全感
1、如果抓回来的鸟野性太足,千万不要一下子关起来。你需要把小鸟关在一个软的网里,让小鸟无法休息,也无法撞死。等小鸟力竭掉在网底的时候,慢慢给它一些食物,如果还是不从,就放弃驯养。
2、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要害一个人,让一个人恐惧,没有自信,就给他提供一个无需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安全感,这实在太有效了。
三、珍爱生命,远离恐惧
1、站在阳光里,你会慢慢晒走黑暗。
四、做一个恐惧保险箱
1、我曾经担心的那些东西,几乎从未发生过。
五、做成功日志,你就成为牛人
1、启动安全感的核心是——你的自信。
2、成功日志就是一个启动自信心的方式——每天告诉自己,我曾经有多好。
3、你最好每天都做这件事,每天至少写五条你个人的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
4、你最好现在就大声发誓,从现在开始,不间断记录你的成功日志,并且不间断设想你的未来。而且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这么做。
5.一个人虽然害怕但仍勇于前进,这才叫勇敢。
六、面对恐惧,触底反弹
1. 当故事一旦被讲出,过去的事情就会被汤平在生命的衣服上,不会像空中的幽灵一样袭击着你。
2. 恐惧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恐惧事件本身,第二个恐惧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第三个层次才是真正的恐惧,觉得你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3. Fuck you ! That is me,anyway!
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它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准备跟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必问自己两个触底反弹的问题
1. 如果我失败了,新来的那个家伙,他会怎么办?
2.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补这样做呢?(既然坚持没有希望,为什么不放弃?)
安全感不是拿回来的,而是给回来的
*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惧的地方,吴天健得去支持一个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持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它永远不会失败。
* 如果你受了伤,你要帮他人减轻伤痛。如果你感到痛苦,你要帮他人减轻痛苦。如果你的生活一团糟,让自己去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第二章 让有趣的生命扑面而来】
1. 兴趣就是以最高级的形式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之中去。就是让你完全身在事物之中。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单卑微,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地投入你的呼吸——这个你做个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无穷的乐趣。
2. 有源律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慧海:“用功。”
有:“如何用功?”
大:“饥来吃饭困来眠。”
有:“一切人总如同师父用功否?”
大:“不同。”
有:“何故不同?”
大:“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3、 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带来快乐。
4、 有趣之人,生命开始对你感兴趣。
5、 什么是快乐?就是做事情既快,又乐!
6、 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
7、 每天问问自己,你到底是没有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
8、 生命就好像镜子,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生命也开始躲开他。
9、 跳舞,像没有人看着那样。热恋,像从未受伤一样。唱歌,像无人听着那样。活着,就把人间当天堂。(马克吐温)
10、 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地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乐趣接踵而来。
11、 只有那些不能被满足的兴趣,才是不会消退的兴趣。
12、你已经拥有很少人能够拥有的东西——确切地知道自己每一天在做什么,而且很确定应该怎么做。
【第三章 心智模式决定我们的命运】
1. 人们真的会变成自己觉得“应该成为”的人。
2. 人们宁愿自我欺骗,也不愿相信自己是被骗的。
3. 你永远只能看到真实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4. 我们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我们看到的部分世界,然后再我们脑子里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
5. 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模型,然后根据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生活。这是我们大脑工作的原理。
6. 一切真实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型,一切的心智模型对于你来说,都是实在的世界。我们把这个称为每个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或”思维定势“。这个看不见的镜片加上一套固定的思维程序所搭建的内在世界模型,就是我们的心智模式。
7. 我们的心智模式决定了我们能看到什么世界,这个自建的真实世界,又反过来应证这个模式给我们看。你觉得世上没一个好男人,那么你遇到的都是一系列流着坏水的男人。
8. 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再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
9. 一旦意识到一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么接下来的只是技术和时间问题。
10. 我们必须找到内心世界中柔软可以改变的部分,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观察重新塑造我们更喜欢的世界。
11. 我很喜欢一段著名的祈祷词:愿上帝赐我一个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
12. 真正限制我们的,是思维里面看不见的墙。
13. 我们的内心模式决定我们看到什么、感到些什么,如何思考以及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14. 人们常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其实优秀是一套心智模式。
15. 心态是一种”态“,就好像水有液态有气态。
16.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说:学心智生,学心态死。
17. 作为一种心态,双赢不总是对的。每一个心智模式背后都有相对的对世界的假定,也有着相对的局限性。世界上不存在总是对的道理和心态,当然,包括我这句。
18. 对待漩涡的最好方式不是往外游,而是游向中心,潜入底部再游出来。
19. 一切我们奉为真理的思维模式都会有局限性。
20. 我们很多时候往往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努力方向错误。(ps:缺乏的不是努力,是科学。)
21. 野外生存专家告诉我们,陷入流沙的探险者应该做的不是努力挣扎,而是安静不动,等到下陷趋势停止,然后以尽可能慢的动作爬出来。如果我们按照原来的方式努力挣扎,反而会越陷越深,最后把自己吞没。
22.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错误的努力比不努力还要可怕。
23. 对一切进行充分规划永远都是一个好想法,但一定要记得写下来的时候用铅笔,而且手边还要有块橡皮。
24. 即使是金子,它的常态就是不发光。(慢慢来)
25. 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发光的金子。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误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找到发光的方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三顾茅庐的时代,今天的诸葛亮需要博客,微博和影响力。
26. 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那些三年前帮助你成功的心智模式,现在也许正阻碍你三年后的成功。(适时而变,适地而变。)
27.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改变对于我们对过去的看法。这才是心智模式的伟大之处。不管你的过去怎么样,我们完全有能力调整我们的心智模式,重新认识我们的过去,改变我们的未来。
28. 混沌——察觉——醒觉——超越,四个步骤是心智模式升级的必经之路。
【第四章 成功学不能学】
1. 成功永远只是小概率事件。
2. 心态能改变一些,但不能改变一切。
3.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确认出什么对你是最重要的,然后拿出行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4. 成功学的故事只是传奇,不是故事。
5. 坚持不等于成功,坚持只是成功的必要工具之一。放弃也是成功的必要工具。看清楚成功背后的东西才是最关键的。
6. 坚持的是结果,放弃的是方式。
7. 大部分的矛盾和冲突,就是因为双方都在坚持自己的形式,而不是结果。打着爱的旗号伤人,而且还有坚持不懈。佛教中的三毒之一”痴“,就是指这种执着于形式而不是结果的行为。你是在坚持结果,还只是在坚持方式?
8. 当你真正开始实践,才发现很多东西是无法模仿的,这就是生活的逻辑。
9. 多花点时间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就一两个点。少听成功学的讲座,真正的成功学是用心感受的。
10. 成功的真正本义是——越走越近。
11. 人生的真正目标,就是那些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目标。加入外界条件突然改变,我是不是还会追求我现在设定的目标?
12. 我不能停止呼吸,因为明天,当太阳升起,谁知道潮水能带来什么?《荒岛余生》
13. 如果你有梦想的话,就要去捍卫它。当别人做不到什么的时候,他们就想要告诉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什么,就努力五争取。就这样。
14. 成功的意义在于遇到很多好的问题。是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成长,长成你自己的样子。
15. 我的事业就是要穷尽人生的一切可能性。
【第五章 如何找到热衷一生的事业】
1. 尝试是冒险的,而不尝试是最大的冒险。
2. 兴趣有三种境界:兴趣、乐趣、志趣。兴趣让你好奇,觉得可以一试。乐趣让你乐在其中。志趣让你找到价值,终身投入。
3. 最好的方式是,年轻的时候可以一见钟情,但是到了年纪就该两情相悦一段,然后选择和一个人白头偕老。最糟糕的方式莫过于这样,年轻的时候你遇见谁都想白头偕老,年老的时候,你还是看到谁都一见钟情。
4. 我们都很容易陷入”后来“模式。
5. 每一个职业都没有你想的那么美丽。
6. 别相信有完美的东西。如一个东西过于完美,那么一定是有问题。
7. 看看卸妆照。
8. 论坛精华帖。专业论坛泡好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
9. 优秀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品质——愿意帮助人。A.对于我这样一个人,如果要进入这个职业,您会给我什么建议?B 什么时候我会知道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10. 别这么说,因为生活会听见的,它会吝啬地给你好运。
11. 生命给我的规划远远比我想象的美好,我深深感激它。
12. 如果生命是旅途,你的眼睛就好像探照灯。你永远只能看到你所在之处的一百米处,一百米开外的地方怎么样你并不清楚。你呢过听见很多传奇和故事,但是无法做确切的计划。在你的视野范围之内,你需要精细计划,在你听说范围之内,你需要大方向规划。而在那些你连听都没听到过的地方,你需要的是相信。
13. 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你现在判断的价值,而取决于在未来情况中的价值,这就叫做未来价值。对于年轻人,考虑一份职业未来的价值,远远重要过考虑它当下的价值。
14. 一份适合你的工作的未来价值远远高于你现在的专业。
15. 平台、资源、眼界、机会、失败的经验,这都是未来升值的潜力生命股票,年轻的时候,即使牺牲点什么立即可得的利益,也要购买这些东西,它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增值百倍。
16. 一段好的工作经历,未来价值无限。一段坏的人生经历,未来价值也无限。从这个家督老说,早失败比晚失败好,晚成功比早成功强。
17. 懂得静观大地开花结果的人,绝不会为失去的一切而痛心。(勒内.夏尔)
18. 一个手里拿着水杯,他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和水杯有什么关系?
19. 如果一份工作、一段感情,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该怎么办?最佳答案是——用尽全力,用最快的方式放弃。
20. 在失去太阳的时候,主动去拥抱星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21. 为什么有的人能力很强,脑子不笨,手脚不慢,却一直么有大发展?因为他们只知道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却么有思考过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第六章 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1. 受害者习惯把痛苦和快乐放在别人手中。你很容易从人群中辨认他们,因为他们面带怨气,讲话时使用虚拟语气加过去完成时:就是因为他,如果不是...我早就.../那个时候我太小了,所以.../他怎么可以这样?/他都这样做了,我们只好....
2. 不管外界怎么样,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能找到当下更好的方法。
3. 对生命屈服有很多种,最可怕的是那种喜欢被奴役。
4. 如果你愿意,你总是可以掌控些什么。你没必要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也没必要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如果你愿意,你现在就能为这些事做些什么,除非你的受害者模式让你深深陷入抱怨和自怜中。
5. 慢慢你会了解到,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6. 不管你跑到哪里,世界都是不公平的。我们既无法让这个世界永远公平,也找不到一个永远公平的地方。盖茨对青年人10条忠告的第一条就是——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7. 学会如何面对不公平,远比学会如何评价不公平重要。找到那个能让你改变的不公平,用你的方式去影响他们。
8. 问问自己,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最没有掌控感,最没有力量,那就是你的受害者模式。
【第七章 幸福是一种转换力】
1. 只有坚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你才会真正幸福起来。
2. 我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幸福,而且拥有自己的幸福。他们只是想要看到你的那条路的希望。所以让父母停止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开始你的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
3. 在人生的董事会上,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
4. 我们的幸福,很大部分就是在这种”比你更好“的比较中流失。
【第八章 上天不需要你成功,它只要你尝试】
1. 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2. 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在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战胜拖拉》尼尔.菲奥
3. 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你在激动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根本不足让你坚持做下去。
4. 72小时之内,你对对方的感情都只是生理冲动和激情。但是如果,两天后,你还是情不自禁,那么就好好投入这段感情吧。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一个认真的开始,那一定要让自己等一等,然后再等一次,最后才真正开始。只有那种不可抑制想开始的开始,才是有结果的开始,而那种能够等几次就没有了的开始,基本上属于冲动。
5. 开始是这么一个东西,它让人可以丢下不满的现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希望中去。但正是因为全新,所以你会损失很多过去。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购买一个未来,这正是一个开始的价值。
6. 在每个开始中都有过去,在每个过去中,都有开始。
7. 一个坏的开始,总比没有开始好,而完美的开始,永远不会来到。
【第九章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1. 价值让人感到生活的意义,让人活得幸福。
2. 贵的饭店不一定好吃,有钱的男人不一定适合你,名牌的衣服不一定好看,关键是不是适合你的内心,你要清晰地知道,你要什么价值。
3. 有些人不用社会意义的成功,也能很好的走完职业的所有阶段,在普通的职位上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4. 有很多东西属于幸福系统:梦想、爱情、成就感、贡献......这些东西是无法用成功系统的东西来量化的。一旦你开始用金钱来代表成就,用价格来代表爱情,用秤来称感情,生活的幸福被你毁灭,是理所当然。
5.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越是缺什么,就会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他会觉得身边的其他人也觉得自己缺。他不断表达的东西就是自己最缺乏的——这个法则我把它命名为口是心非法则。你看一个人觉得自己缺什么,就看他不断强调什么就好了。
6. 是的,所有人都是愚者。
7. 对自己最专业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内心——它拥有强大的行为数据,而且如果你认真听,它了解自己的每一个想法。
8. 向自己的生命发问:我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把答案写在笔记本上,包括最喜欢的十个形容词,以及一定要做的十件事。抛开所有别人觉得“应该”的想法,去真正问自己,你这样一个人,活到今天,到底是什么在支持你?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9. 放弃,并不是简单的事,有时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10.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11. 毕竟,生活是属于自己的。
12. 如果别人的羡慕和头顶的光环,不能够兑换成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又有什么价值呢?
13. 杨澜说:“你可以不成功,但你不能不成长。”
14. 成功是我们在群体里玩的一种游戏,成功的标准由社会评定,标准而单一。所以成功不可能是大部分的出路,成功作为一种比较结果,永远是小众的、不民主的、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一种社会标准。成功作为一个集体游戏,永远是少数欢笑,多数哭泣。
15. 什么是成长?那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觉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长成什么样子,就像一颗橡树籽,无需教导,也会成长为一棵挺拔的橡树。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我们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的左右资源。
16. 我们这个世界无法承担更多单一的成功,它需要全新的方式去滋养更多的人,让他们更加快乐。那就是让每个人摆脱固有的成功定义,真正享受作为一个独特的自己的快乐,因为到了那一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对方存在的乐趣而不是竞争。
17. 这个世界因为我而有所不同,我因为这个世界而更加精彩,这就是这个世纪的价值观。
18. 这个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我有什么”到“我是谁”的世界。一定是一个从成功到成长的世界。一定是一个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自己的样子的世界。
19. 爱不是给出去的,而是溢出来的。只有充满自己的心灵,然后还溢出来的,那才是爱。
20. 最好的投资幸福的几个阶段:1.结婚前两年,投资感情。2.孩子0——3岁,14——18岁,投资家庭。3.父母亲70岁以后。
21. 在对你重要的人80岁以后,每年抽出时间来陪陪他们,即使每年五天,也只需要花你一生不到两个月的世界,你会有一辈子的宁静。
22.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焦虑浮躁,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在轮下》德国作家 赫尔曼.黑塞
23. 调整心态,天天傻乐,那是一种罪恶。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身处的这个社会,真的可以通过你我的努力,再好一些。
24. 佛教的一个核心观念“慈悲”,只有先“慈爱”,才能去“悲”,而所有的爱,从爱你自己开始,然后爱才会从内心溢出来,流向那些没有爱的地方,变成对世界痛入骨髓的“悲”。
25. 基督教的“福杯满溢”:先好好爱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然后慢慢地爱更多的人。
26. 三种激情,简单而热烈,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无可承受的悲悯。(罗素)
27. 凡走过的必有痕迹。
20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