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梅奔寺(East Mebon)
东梅奔寺(East Mebon),柬埔寨吴哥地区的10世纪寺庙,国王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统治期间所建,坐落在如今已干涸的东湖(East Baray)蓄水池的湖心人工岛上。
东梅奔寺供奉印度教天神湿婆(Shiva),并用以荣耀国王的双亲。它的地理位置反映了高棉建筑师们对于朝向和基本方位的高度关注。东梅奔寺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的国庙比粒寺(Pre Rup)建于同一南北轴线上,前者位于后者以南1,200米,恰好在东湖之外;而它又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的另一杰作,王宫寺庙“空中宫殿(Phimeanakas)”建于同一东西轴线上,在其以西6,800米的位置。
东梅奔寺于公元953年完工,与比粒寺风格大致相同。它有两道回廊墙,分为三层。它同时使用了所有坚固耐久的高棉建筑材料:砂岩、砖、红土和泥灰。位于正方形平台最顶端的是中央塔,周围是四座略小的庙塔,位于平台的四角。庙塔用砖块制成,上面还留有用来固定泥灰的小孔。
东梅奔寺的雕刻五花八门,别具一格,其中就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平台四角上两米高的独立石头象。所刻画的宗教场景包括骑在三头神象爱罗婆多(Airavata)身上的天神因陀罗(Indra),以及骑在神牛南迪(Nandi)身上的湿婆。横梁上的雕刻尤为精美。
如今,站在上层眺望的游客只能靠想象来填补寺庙周围的广阔水域。底层的四条栈桥也证明了从前的人们是靠划船抵达寺庙的。
一、图库
(完)
东梅奔寺供奉印度教天神湿婆(Shiva),并用以荣耀国王的双亲。它的地理位置反映了高棉建筑师们对于朝向和基本方位的高度关注。东梅奔寺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的国庙比粒寺(Pre Rup)建于同一南北轴线上,前者位于后者以南1,200米,恰好在东湖之外;而它又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的另一杰作,王宫寺庙“空中宫殿(Phimeanakas)”建于同一东西轴线上,在其以西6,800米的位置。
东梅奔寺于公元953年完工,与比粒寺风格大致相同。它有两道回廊墙,分为三层。它同时使用了所有坚固耐久的高棉建筑材料:砂岩、砖、红土和泥灰。位于正方形平台最顶端的是中央塔,周围是四座略小的庙塔,位于平台的四角。庙塔用砖块制成,上面还留有用来固定泥灰的小孔。
东梅奔寺的雕刻五花八门,别具一格,其中就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平台四角上两米高的独立石头象。所刻画的宗教场景包括骑在三头神象爱罗婆多(Airavata)身上的天神因陀罗(Indra),以及骑在神牛南迪(Nandi)身上的湿婆。横梁上的雕刻尤为精美。
如今,站在上层眺望的游客只能靠想象来填补寺庙周围的广阔水域。底层的四条栈桥也证明了从前的人们是靠划船抵达寺庙的。
![]() |
东梅奔寺 |
一、图库
![]() |
横梁雕刻——骑着爱罗婆多的因陀罗 |
![]() |
东梅奔寺的大象雕塑 |
![]() |
守卫东梅奔寺的石象 |
![]() |
正门 |
![]() |
细部 |
![]() |
有大象雕塑的底层平台 |
(完)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