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藏 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
唔,昨天去看的。上班第一天闲闲无事正好整理一下~ 先吐槽下这个展的名字。 说是三大博物馆合展,我昨天全程都在找上博的东西,结果一件也无(过完年去上博溜了一圈,发现董元《夏山图》、任仁发《秋水凫骛图》、倪瓒《渔庄秋霁图》、戴进《仿燕文贵山水图》这几个都在,少说也有五个月在那儿搁着,就觉得南博这个面子不太大嘛);结合网上流传的展品清单和前两天换展的新闻来看,估计上博的东西都撤走了,于是南博只能把自家的东西拿出来凑数。 说是合璧展,结果一百件也不到(嘛,虽然凭良心说,这个数量怎么也轻松战胜苏博明四家这种小家子气的展览了),更别说展览前言提到的《虚斋名画录》538件、《虚斋名画续录》206件,还不如叫”何必展“,反正也是”随便展“。。。 接着吐槽下这个展的布展。 一走进展厅,我就凌乱了。这,该从哪看起?整个展厅与其说是古画展,反而有点像什么售楼处展销会之类的。参观流线不明确到令人流泪。不过看着看着我才终于领悟:从整体效果来看(请打开上帝视角,对,没错,要用俯视。什么?你说天花板不够高,没地方站?傻,上帝可以站在天上,然后用透视,想透到几楼就透到几楼好吗),这个展览是对称布置的:无论是展品也好——哪怕把八联屏风拆开,也要让它们对称,必须对称!于是只见我从这头跑到那头,一会儿又奔回来。。。或者是展览介绍也好——居然和领导献辞分列展厅门口两侧,,到底哪里开始哪里结束?给跪了好吗。 还有灯光。 最惊悚的是沈周《东庄图》上方∏形的灯,那反光真是惨不忍睹。再加上凡是低矮展柜上方都有的简直无处不在的点点射灯,嗯,是不是有小伙伴觉得这样很好?即使爱拍照的拍回去也是瞎?呵呵,怎么不先想想被直接照到的是谁啊?就是这些画啊混蛋!看看除了南博还有哪个敢直接用强光长时间照着画的?也许是冷光源?照多久都没问题?好吧,那就我瞎了,没事。 顺提,看展当日,禁止摄影的标识是没有的,只有温柔的工作人员提醒不能打闪光,然后和谐的观众道歉说对不起。。。于是我大胆地拍了好多没射灯的册页,以及某些挂轴的局部,以弥补买不起要价680昂贵图录的遗憾。 特别提示一下,照片肯定有色差,尤其南宋那几幅扇面,黄成一片,啥也看不到,我都给调亮了。。。 鉴于展览分类的名称实在太中二了(比如“非晋唐宋元我不要”这样的说法,作为展览的引导合适么),我还是按照时间重新整理了一下,作品名称、时代、尺寸等描述均保留南博现场摆放的牌牌来,实在太离谱的我会吐槽。详细目录如下。 序号 名称 装裱形式 朝代(时间) 作者 质地 设色情况 尺寸 现藏地 01 猎犬图 页 南宋(1197) 李迪 绢本 设色 24.2×25.5 北京故宫博物院


02 湖山春晓图 页 南宋(1235) 陈清波 绢本 设色 25×26.7 北京故宫博物院

03 风雨归舟图 页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5.6×25.7 北京故宫博物院

04 雪江卖鱼图 页 南宋 李东 绢本 墨笔 23.2×25.4 北京故宫博物院

05 青山白云图 页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3×24 北京故宫博物院


06 莲塘泛艇图 页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4.5×26 北京故宫博物院


07 松荫闲憩图 页 南宋 佚名 绢本 墨笔 24.2×25.5 北京故宫博物院


08 鸲鹆图 轴 北宋 赵佶 纸本 墨笔 88.2×52 南京博物院

09 灞桥风雪图 轴 南宋 夏珪 绢本 设色 91.3×30.1 南京博物院

10 群鱼戏藻图 页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4.2×25.5 北京故宫博物院

11 斗雀图 页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4.2×25.5 北京故宫博物院


12 红蓼水禽图 页 南宋 佚名 绢本 设色 24.2×25.5 北京故宫博物院


13 荷亭对弈图 页 元 佚名 绢本 设色 23.4×24 北京故宫博物院

14 深山塔院图 页 元 佚名 绢本 墨笔 29.4×22.1 北京故宫博物院

15 富春大岭图 轴 元 黄公望 纸本 墨笔 74.7×36 南京博物院

16 古木丛篁图 轴 元(1369) 倪瓒 纸本 墨笔 102.9×43.9 南京博物院

17 松泉图 卷 元 吴镇 纸本 墨笔 105.4×31.7 南京博物院 18 飞鸣宿食雁图 轴 元 佚名 绢本 墨笔 154.8×68 南京博物院 19 秋江渔隐图 轴 明(1476) 姚绶 纸本 设色 126.5×59 北京故宫博物院 20 落花诗意图 卷 明 沈周 纸本 设色 35.9×60.2 南京博物院 21 东庄图 册 明 沈周 纸本 设色 28.6×33 南京博物院 22 中庭步月图 轴 明(1532) 文徵明 纸本 墨笔 149.6×50.5 南京博物院 这画在苏博文徵明特展见过。大图也放过了。 23 万壑争流图 轴 明(1550) 文徵明 纸本 墨笔 132.4×35.2 南京博物院 同上。另一幅相配的《千岩竞秀图》在台北故宫,也是文徵明特展见过了。啊哈哈,突然觉得我是面条的人生赢家啊。

24 吴中纪游图 卷 明(1553) 文徵明 纸本 墨笔 24.5×327.6 南京博物院 25 前后赤壁赋书画合卷 卷 明 文徵明、文嘉、莫是龙 纸本 墨笔 21.1×74.2,29×61.2,29×64 南京博物院 按照装裱的情况来看,实际上是文彭题“赤壁”二字,文嘉、莫是龙各绘赤壁图一幅,后接文徵明书前后赤壁赋。


26 捣衣图 轴 明 仇英 纸本 墨笔 95.2×28 南京博物院 27 临溪水阁图 页 明 仇英 绢本 设色 31.5×26.3 北京故宫博物院 28 携琴访友图 轴 明 周官 纸本 墨笔 97.1×35.3 南京博物院

29 平安连瑞图 轴 明(1546) 陈栝 纸本 设色 90.4×46.4 南京博物院 南博的牌牌告诉我作者是 CHEN TIAN,不服不行啊。。。 这幅瓶花图的花瓶画得很后现代,整幅画拿出来说是当代作品也不足为奇。

30 天池晚眺图 卷 明(1553) 陆治 纸本 设色 29.3×110.2 南京博物院 31 梵林图 卷 明 项元汴 纸本 设色 25.6×86 南京博物院 32 太湖图 轴 明(1569) 文伯仁 纸本 墨笔 60.5×41.5 北京故宫博物院 33 兰花图 轴 明(1579) 周天球 纸本 墨笔 50.3×24.2 南京博物院 34 山水图 页 明 恽向 纸本 墨笔 27.7×20.8 北京故宫博物院

35 幽兰秀石图 轴 明(1615) 杜大绶 纸本 设色 110.3×32.8 南京博物院 36 仿古山水图 册 明(1621) 董其昌 纸本 墨笔 26.2×25.3 北京故宫博物院 37 仿郭恕先山水图 轴 明 董其昌 纸本 墨笔 134.5×46.6 南京博物院 38 仿古山水图 册 明(1627) 李流芳 纸本 墨笔 26.4×41.8 南京博物院










39 仿古山水图 册 明(1634) 卞文瑜 纸本 设色 22×30.8 南京博物院









40 终南楼台图 扇 明 陈祼 金笺 设色 16.5×50 南京博物院 41 雁岩八景图 册 明 杨文骢 纸本 墨笔 24.5×17.5 南京博物院 42 山水图 页 明 林之蕃 纸本 墨笔 25.4×30.5 北京故宫博物院 43 寒林钟馗图 轴 明(1773) 文嘉 纸本 墨笔 54.7×23.1 南京博物院 44 答菊图 轴 清(1664) 王时敏 纸本 墨笔 128.4×57.2 南京博物院 45 仿大痴山水图 轴 清(1669) 王时敏 纸本 墨笔 155.4×72.5 南京博物院 46 仿古山水图 卷 清(1675) 王时敏 纸本 墨笔 26.8×35.7 南京博物院


47 仿古山水图 册 清(1666) 吴历 纸本 墨笔、设色 45.8×30.1 南京博物院 48 静深秋晓图 轴 清(1702) 吴历 纸本 设色 95.6×241 南京博物院 49 溪色棹声图 轴 清(1671) 王鉴 纸本 墨笔 118×61.9 南京博物院 50 仿古山水图 屏 清 王鉴 绢本 设色 198.4×54.2 南京博物院 51 锦石秋花图 轴 清(1682) 恽寿平 纸本 设色 140.5×58.6 南京博物院

52 古松云岳图 轴 清(1682) 恽寿平 纸本 设色 153.2×72.7 南京博物院 53 花卉竹石图 册 清 恽寿平 纸本 设色 23.5×30.8 南京博物院










54 仿古山水图 册 清 王翚 纸本 设色 30.7×47.6 南京博物院 共八开。南博的牌牌列为“王翚”所作,当时也未细想,只觉“南田草衣”不就是恽寿平么,于是直接就将这错误归到办展不仔细上头了。而没看过恽寿平多少山水画的我,当时的感觉是“相比他的花花都华丽丽的,山水真是相当清淡啊”。经友邻提示,才知里头大有玄机。

第一开。

茅阁久留高士卧,鹿皮梦破石床苔。半林曙色生岩牖,山鸟不来山雨来。南田。钤印一:白文“南田草衣”。 崖壁溪林,法画倪米,荒荒逸趣,自足移情。九月廿一夜又题。钤印二:白文“正叔”、朱文“寿平”。

第二开。

湖风吹面酒初醒,却爱玄都夜景清。闲听云边吹玉笛,月中珠树起秋声。九月寒窗对月戏题。钤联珠印一:朱文“恽”、白文“寿平”。 离披树影,苍范亭榭,烟中点一月,便觉满婚皆荒寒之色。南田。钤印一:朱文“园客”。

第三开。

神皋方丈室,初地盍簪盟。花雨翻空界,松涛杂梵声。钤印一:朱文“叔平”。 谡谡寒声古殿松,来从天竺饱霜封。将因问法调狂象,怪底非时起蛰龙。松阴石壁。戏书董宗伯句。寿平。钤联珠印一:朱文“恽”、白文“寿平”。

第四开。

身在松风流水间,携琴心与碧云闲。大谷忽看岚雾起,半天遮断隔溪山。携琴听泉图摹李晞古。寿平题于吴门百花里。钤印一:白文“南田小隐”。

第五开。

飞絮游丝点客衣,高楼人远绿荫肥。关心最是红桥路,宝马钿车乱后稀。乌目山人绿堤春柳。南田寿平题。钤印二:朱文“园客”、白文“寿平之印”。

第六开。

烟城夜色,景象泠然荒远。此景极似马和之。钤联珠印一:“恽”、“寿平”。

第七开。

竹外泉声合,秋空山影寒。黄陵泊舟处,愁下鹧鸪滩。柯敬仲疏篁石濑。寿平。钤印二:朱文“叔平”、白文“南田小隐”。

第八开。

烟岚湿翠影朦胧,犹许花源有路通。云护溪堂人迹少。著书深卧桂花丛。庚申秋八月南田寿平题。钤印一:朱文“寿平”。

55 仿古山水图 册 清(1696) 王原祁 纸本 墨笔 29.5×35.9 南京博物院 56 九日适成图 卷 清(1701) 王原祁 纸本 墨笔 27.3×662 南京博物院

57 乔松修竹图 轴 清(1702) 王原祁 纸本 墨笔 83×43 南京博物院 58 古木奇峰图 轴 清(1703) 王翚 纸本 设色 126.1×42.8 南京博物院 59 山水图 屏 清 朱耷 纸本 设色 97.6×210.4 南京博物院 60 花卉图 轴 清(1909) 陆恢 纸本 设色 206.3×44.5 南京博物院




61 梅雀图 扇 清 蒋廷锡 纸本 设色 16.2×50.1 南京博物院 62 密树疏篁图 扇 清 戴熙 纸本 墨笔 17.1×52.2 南京博物院 63 山水图 扇 清 戴熙 纸本 设色 16.7×47.7 南京博物院 64 山水图 扇 清 瑛宝 纸本 设色 19.81×60.3 南京博物院 和网上的展品清单相比,缺了如下(信息不全,凑合看吧): 01 (传) 南宋 马远 松下闲吟图 页 02 (传) 南宋 李嵩 西湖图 卷 03 元 王蒙 丹山瀛海图 卷 04 元 倪瓒 竹石双柯图 轴 05 元 张中 吴淞春水图 轴 06 明 戴进 春山积翠图 轴 07 明 沈周 疏树西风图 扇页 08 明 文徵明 石湖清胜图 卷 09 明 唐寅 春山伴侣图 轴 10 明 唐寅 牡丹图 扇页 11 明 仇英 采菱图 扇页 12 明 董其昌 秋兴八景图 册 13 清 恽寿平 残荷芦草图 轴 14 清 杨普 紫薇图 扇页 15 清 华嵒 壶园读画图 折扇 16 清 高凤翰 香流幽谷图 轴 17 清 钱维城 罂粟斗艳图 折扇 18 清 罗聘 古木霜筠图 轴 19 清 汤贻汾 石城送别图 卷 20 清 汤贻汾 柱石图 轴 21 清 戴熙 寒峰岌嶪图 轴 22 清 戴熙 水竹居图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