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其一
他是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在一座城市,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坐上了今天的位置。
他还是单身,无房无车,头上顶着“中产阶级”“白领”“单身贵族”等多种称号。
他是80后,年届三十。
他相亲无数,无一成功。他从心里抵触相亲,拗不过家人、朋友的好意,只好次次屈从,也次次应付,终于不再有人来打扰他。
他的朋友圈如今晒孩子的成堆,晒幸福的一片。他只能不断抛弃QQ、微信这些社交软件,常常一个人躲在豆瓣、知乎上寻找灵魂的净土。或写上两笔,或看上一部经典影片,或听上一下午古典音乐。
他有几个高中哥们,至今都保持联系,称得上是铁哥们,生死之交的那种。
老马留守县城,作为哥几个回乡聚会的大本营和联络人,虽然收入不高,但房子是自己家的,如今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其乐融融。
老郭盘踞省会,苦心经营三五载,如今成为财务领域的佼佼者,体会着初为人父的甜蜜。正计划跳槽到更高的平台发展。
老葛定居杭州,当年的文科前三从高考失意到大学落魄到如今房产公司独当一面的区域经理,年薪数十万,有房有车有妻儿,算得上是功德圆满了。
想到这些,他打定主意过年不再回家。
临放假前夕,他收到一条短信:回来么?我想见你。
第二日上班,他抱着万分期望打开12306网站,输入城市到县城的地址后,竟然还有硬座票。他算了下日子,然后就订好了往返车票。
那是十年前,他刚考上大学。
这是一所省内都排不上名的不入流大学,他选择的专业是新闻。准确地说不是他选择专业,而是专业选择了他。这个专业那一年刚刚设立本科,或不幸或幸运的他成了这所大学这个专业里50人中的一员。
他还记得自己一直以来有多么幸运。
小升初那年,镇里为提高升学率开办三个重点班,从全镇选拔了前150名开班教学,他有幸赶上了,并以全镇前30名的成绩考上了,而且数学成绩全镇第一。
初中升高中的时候,许多同学拼了命都要进一中、四中这两所县城最好的高中,尤其四中,是全县唯一一所省示范重点高中。许多家长想靠关系走后门都不行,衡量能不能上四中的唯一标准就是中考分数。
当年,他考入镇上的重点班后,因为早恋几乎荒废了两年的学业,最后被迫转学。
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在他即将读初三的时候,就开始操心他的终身大事了。
他知道后,终于醒悟:要想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转学后的那一年,成为他心里最沉重的回忆,以后许多年里从未对人提及。
留存在许多人记忆中的画面的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他穿着短褂,趿拉着人字拖正在家里啃西瓜,忽听到外面有鞭炮声,正要出去看个究竟,看到一大拨人朝着他家涌来。
他考上了四中。
学校老师特意开着车来送录取通知书。
这种能让大半个村子的人出动的盛况,除了婚丧嫁娶外,就是他考上省重点高中这件事了,即便后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不及。
他是以超过四中分数线2分的幸运考上的。
考大学那会儿,他第一年落榜,同宿舍的只有老马第一年走掉了。他、老葛、老郭复读。第二年,他以超过二本线7分的成绩进入大学。而失意的老葛以高分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老郭也顺利进入省会一所大学就读。
大学第一年的寒假,因为暴雪,他没有回家。
按照学校宿舍管理规定,他与另外没有回家的三个人凑在了一个宿舍,那三个人分别来自教育学院、音乐学院与外语学院。
“同年级没回家的还有一个人”来自教育学院的那个男生神秘地说。
这时候,他正趴在阳台上看漫天的大雪。
寒假的校园,没有一个行人。
雪已经积了有十几厘米深,宿舍大楼前面的空地上一排自行车,落满了雪,旁边不知是谁堆了一个雪人,头上还盖了一个脸盆。
“还有人?”来自外语学院的男生停下正在读的英文小说抬头问道。
“嗯,是我们院花。”教育学院男生有点沾沾自喜地说。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音乐学院的男生弹着吉他唱着歌,并不理会另外两个男生的对话。
音乐学院男生戴着眼镜,穿着朴素,后来才知道他也来自农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后来女孩没有考上大学,两个人约好在大学见。但后来女孩在家人的催逼下定了亲,男生知道后退了票,发誓再不回乡,整日唱着老狼的那首《同桌的你》。
“大一女生都回家了,就颜晓一个女生没回家,想想都激动呢。”教育学院男生说。
“哎,同学,既然住一起了,就是缘分,咱们互相认识下吧,到现在还不知道各自的名字呢。”外语学院男生提议到。
四个人算是认识了。两个来自城市,两个来自农村。教育学院男生叫崔明,外语学院男生叫张浩,音乐学院男生叫秦亮。
轮到他介绍自己的时候,他说,我来自传媒学院新闻专业,我叫钟琪。
“既然一年级只有我们五个人没回家,要不今天我们一起出去聚聚?”张浩说。
“可以啊,但是颜晓我们都不认识,怎么联系她呢?”崔明说。
“她不是你们院的吗?你不认识?”张浩吃惊地问。
“我靠,她是院花,谁不认识啊?我们又不一个班!”崔明有点抱怨地说。
“对。。。对。。。对不起,我。。。我就不。。。去了。”秦亮并不结巴,这种情况只有紧张的时候才会发生。
“如果你们真打算喊那个什么晓,我有办法。”他胸有成竹地说。
他们三人到离女生宿舍门口很近的一家小卖部蹲点。小卖部今天是最后一天营业,下午就要关门。老板娘是位很干练的女人,约莫30上下。
“沈姐,不回家?”崔明轻车熟路地跟老板娘打招呼,显然他是这里的常客。
“矮油,明明,你怎么也不回家?”老板娘亲切地招呼他。
“这不暴雪封路了么?车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走,想想索性就不走了。”崔明一脸轻松的表情。
“你小子可以啊,连老板娘都勾搭。”张浩对着崔明耳语了一句。
“哟,这两位你朋友?也不回家?”老板娘的眼睛果然很毒。
“嗯呢,都不回家的主儿,挤一宿舍,就认识啦。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外语学院的张浩,这位是。。。”崔明介绍到钟琪的时候突然忘记了钟琪的个人资料,愣在那里。
“姐姐你好,我是传媒学院的钟琪,我也常在你这买东西。”钟琪自我介绍道。
“你们不出去吃饭?”美女老板娘微笑着回应了我们,转脸问崔明。
“出去啊,这不正等人呢嘛!”崔明说。
“哦?还有不回去的么?大过年的。”老板娘问道。
“有啊,一个大美女。”张浩抢先道。
“哦,我懂了。你们这是守株待美女呢”老板娘一语中的。
他们与老板娘闲聊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胃里一阵翻滚,肚子一阵一阵的疼痛。
可能是中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他心里想,然后不得不回宿舍,只剩下崔明和张浩两人。
回到宿舍,秦亮不在。
他会去哪儿呢。他心里想着,艰难地爬上床躺着。
秦亮在他们三人走后,一个人抱着吉他去了学校后面的一片小树林。他在那里静静地弹唱一首歌,边唱边流泪,不管风雪,也不擦拭,不知道他在那片树林了坐了多久。
秦亮回到宿舍,沉睡的他只是翻个身。闻到香味,他醒了过来。看到秦亮正在吃泡面。
崔明和张浩还没有回来,看来他们已经约到了那个女孩。他心里这样想着,摸摸肚子不疼了,却饿了。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照旧。只是出现了明显的两个阵营。崔明、张浩这两个来自城市的富家子弟每天外出。他和秦亮成了好朋友,自幼对音乐感兴趣的他甘愿做秦亮的学生,学起了吉他。而他也教秦亮如何拍电影。
他第一次见到颜晓,是在五天后。
他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是腊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
“颜晓邀请我们几个明天一起过小年呢”崔明张浩他们前一天晚上回来对着他说。
“我们?”他指着自己和秦亮问道。
“对啊。天天我们三个人玩也没意思,有点冷清。加你们俩,四五个人一起玩多热闹。”张浩抢话道。
“对。。。不起。。。”秦亮刚一开口就被崔明打断了。
“哎,你别说对不起,这次不许不去,大家都认识这么久了,你一个人在宿舍整天唱歌多没意思,要唱我们一起出去唱。”崔明说。
“就是啊,钟琪,你也别推辞。要不是你出主意,我们到现在都还不认识颜晓呢。”张浩一脸感激地说完,对着崔明挑了下眉毛。
“就是,你不知道,那天你肚子不舒服回去后,我们怎么跟女神搭讪的。”崔明道。
那天他不舒服回去后不久,颜晓就出现了。
崔明张浩紧张的不得了,女神啊,怎么搭讪啊?后来,俩人合计出了一计。
张浩快速飞奔出小卖部,算好颜晓的必经之路,然后佯装倒地,等女神来扶。
“这地真他妈冷啊。腿好疼啊。”张浩为了逼真,真摔了一下,趴在地上嘀咕道。
没想到女神径直走进了小卖部,伺机出动的崔明正埋伏在此。
A计划失利,只有启动B计划。崔明心里一边盘算着,一边给倒在路边雪地里的张浩打手势,示意他起来围攻小卖部。
老板娘知道这就是崔明他们等的姑娘,但并不知道他们还不认识。对于他俩的计划,她也一直没搞明白怎么回事。直到张浩摔倒后才明白过来的,打算帮崔明一把。
“姑娘,没回家啊?有两个同学一直等你呢!”老板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啊?”颜晓还没反应过来。
“明明,出来啊?都一个学校的,还害羞啊?”老板娘对着里面喊道。
崔明只能硬着头皮出来了。
“你好,美女,我是教育学院的,我们同院不同班。我叫崔明,很高兴。。。”崔明有点难为情地说。
“我叫张浩。外语学院的。”崔明还没说完,就被赶来围攻的张浩抢了话。张浩斜靠在小卖部的门框上,挑着眉毛对女神说。
就这样,落落大方的颜晓并没有被吓到,三个人算是认识了。
当听完崔明和张浩绘声绘色的讲完他们与女神的第一次“偶遇”后,他心里想,如果当初没有回宿舍,他会怎么介绍自己呢?
时间定在晚上6点,就是学校门口的醉西风酒楼,张浩与那儿的老板特熟。说是老乡。
好说歹说,他终于劝动了秦亮。
四个人提前到了酒楼二楼的包间,很精致的装修。
张浩说老板是处女座,有强迫症,有洁癖,所以无论酒馆生意多繁忙多清闲,从来都一丝不苟。做菜的厨师也是花高价钱请的,算是学校周边比较高端的酒馆了。一般学生不会到这里来。来这里的只有两种人,老师和有钱的学生。张浩自然在列。
崔明手机响了,出门去接电话。
一会儿开门露出个脑袋。
“哥几个精神点儿,女神就要到了,我去接一下。”崔明欢快地说完关门,只听到下楼的声音。
“这边”他隐约听到上楼的脚步声和崔明的引路声。
崔明推开门的一刹那,一个脚蹬长靴,身穿风衣,披肩散发的女孩,拎着包出现在所有人面前。他和秦亮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颜晓,这边坐。”张浩起身招呼。
坐定后,张浩下去点菜,崔明介绍大家认识。
介绍秦亮的时候,他本来见陌生人就紧张,见到陌生女孩就更是紧张到说不出话来,脸红了很久。
介绍到他的时候,他们才彼此近距离看清对方的脸。
“是你!”两个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你们认识?”崔明有点惊讶。
“嗯。”两个人同时点头坐下。
“想不到啊,想不到啊。”崔明对着他一直咬牙切齿地重复着。
大一新生入学那天,天还很炎热。许多同学是第一次出远门,都是父母陪伴,有的甚至爷爷奶奶都跟来了。
他从初中开始寄宿,一个人习惯了。于是入学那天也是一个人去学校报到。他记得从他家县城到大学所在城市只有每天早上八点的一班车,而他家到县城还要一个小时。
车上挤满了人,是老式的那种汽车,后面有一块空地是专门放行李的。因为人多没位子,他只有坐在一大堆行李上。一路上,颠簸的不行,好在他并不晕车,下车的时候,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第一天,他一个人很顺利地办了入学手续,交了费,领了生活用品,进了宿舍。
第二天,闲着没事,他准备到处逛逛熟悉下校园环境,接下来这将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要待的地方。
依然有很多学生在报名。
不远处,他看到一个女生很用力的在拖一个箱子。
他鼓足勇气走过去。
“同学,我帮你吧。”他从那个女孩手里接过行李箱。原来是滑轮坏了。
“谢谢。”女孩很礼貌地说。
“不用客气,互相帮助。”他说道。
“你是大一的吗?”女孩问道。
“嗯,我昨天刚报的名。我读新闻传播学院。”他自报家门。
女孩没有搭话。
“你一个人来的?”他问道。
“嗯。”
那天,他帮着女孩办入学手续,领生活用品,一切都安顿好以后,女孩过意不去,要请他吃饭。
“举手之劳而已,不用这么客气”他再三推辞。
“好吧。非常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一个人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女孩带着感激和歉意说。
那时候,他还没有手机。也想不到要宿舍电话,即便留了,他又找什么理由去打电话呢,他后来那么想。再后来,他在一件衣服兜里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号码,他也不确定是不是女孩留了电话号码他忘记了。总之没有再联系过。
于是,几乎连女孩名字都还不知道的时候,两个人就这么又各自回到各自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军训异常辛苦。大一课程也很繁重。渐渐地,他忘记了那个女孩,忘记了开学报到的一切,因为那一天与大学四年发生许多故事相比,不值一提。
“搜戴斯乃”晚上回到宿舍,他讲述了与颜晓的初次见面后,张浩用日语发出一声怪叫。
“看不出来啊,原来你小子比我们早了那么久认识女神。”崔明酸酸地说。
“前辈,您搭讪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请受我们一拜。”张浩一本正经地抱拳鞠躬。
“哪有什么搭讪,就觉得人需要帮助而已。”他解释道。
“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啊。”崔明依然酸酸的。
秦亮从没喝过酒,唱歌的人都要保护好嗓子。可那晚喝了不少,本来说好去KTV,最后因为太晚了,就没去。
“他失恋了吧?”回去的路上,颜晓指着秦亮问他。
“嗯。”他一边搀着半梦半醉的秦亮,一边说。
“女神,您看着给治治呗。”张浩玩笑说。
“我哪里会治。不过我知道,想要一个人忘记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感情。”颜晓很认真地说。
“哇哦,颜晓你是理论派还是实践派?”崔明好奇地旁敲侧击。
崔明张浩俩人似乎都对颜晓有点意思,但都不敢说,毕竟是院花。弄不好连朋友都做不成,与其表白被拒成陌生人,还不如保持朋友关系,起码能朝夕相处。
“我家家教极严,我爸说大学四年都不许恋爱”颜晓说。
“这都什么年代了啊?”张浩打抱不平地说。
“对啊,大学不谈恋爱,人生多黑暗呢。”崔明说。
“我不觉得啊,读书很有意思。”颜晓一句话就堵住了两人的嘴巴。
回宿舍前颜晓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明天请你吃饭,135xxxxxxxx。
他心里激动,但隐忍着没有表现出来,怕崔明张浩两个人一阵挖苦讽刺的。接着他又悲伤起来。
他来自农村,读一个大学,学费都还是父母好不容易凑齐的。生活费并不宽裕,哪里有钱去买手机?就是打公用电话也不舍得。人家女孩子请吃饭怎么好意思让人家付钱?
第二天,他没有拨那个电话,但号码早已被记在了心里。
下午五点,三个人在宿舍各忙各的,秦亮又去了小树林,崔明在打游戏,张浩在看电影,他躺在床上看书。
有人敲门。
“颜晓,你怎么来了?”游戏正打到关键时刻的崔明逼着张浩去开门,张浩一边骂着“你妹的”一边去开门。
听到“颜晓”这两个字,他的心里一阵悸动,再也看不下书,但又装作看书的样子,因为他不确切地知道张浩是不是故意整他们。
“嗯,天冷嘛。想着你们应该都还没出去,我就跑出去买了点吃的,喝的,咱们在宿舍吃。”颜晓说着,用眼睛扫描着屋里的一切,最后目光停在了他的背影上。
“哦,还真饿了,快进来。”张浩把颜晓让进宿舍。
崔明听到颜晓两个字的时候,早就不管游戏通不通关,一下子蹦起来了。又是搬椅子又是倒水的。他确认真的是颜晓来了,这才放下书,转身下床,用微笑算是打了招呼。
“我记得还有一个男生呢?”颜晓发现少了一个人后问道。
“哦,秦亮他去小树林了。”张浩抢着说道。
颜晓并没有坐下,她把东西放下后就四处转了起来。
“你们男生都喜欢玩游戏啊?”颜晓看着崔明的电脑说。
“我就不玩,我觉得太浪费时间,而且都是虚拟的。看电影就不一样,它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能培养人的素养,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的世界观。”张浩打压别人的同时不忘为自己辩解。
“钟琪,你刚刚读的什么书?”颜晓突然转向他问道。
“哦,刚从网上买的,《穆斯林的葬礼》”
“啥?《穆斯林的葬礼》?钟琪,你没事儿吧,大过年的看什么葬礼,你也不嫌晦气。”崔明明显一肚子火没处发。
颜晓从他手里接过书,随意翻了起来。
“能借我看看吗?”她对他说。
“嗯。”他答道。
“颜晓,我这好多电影呢,要不要看?我拷给你。”张浩赶紧献殷勤。
“不用啦,我也没电脑。”颜晓笑着说。
“没事儿,你把我电脑搬过去看,随便看。”张浩大方地拍着胸脯。
“得了吧你,麻烦借给人家看之前,先清理下电脑。”崔明终于找到反攻的机会。
“颜晓,我教你玩游戏,很好玩的,也不难。”崔明也来献殷勤。
“不用啦,谢谢你们,我喜欢安静一点的生活。电影和游戏都太吵了,我不太喜欢。”颜晓又是一口回绝了两人。
“好啦,你们谁把秦亮喊回来,我们在宿舍好好庆祝。。。”颜晓无意间说漏了嘴。
“庆祝?”崔明、张浩异口同声。
“庆祝新年嘛!”颜晓随机应变。
因为女神在宿舍,俩人都不愿意下去喊秦亮。
“我去吧。”他说。
“我看行!”两人一起对他竖起大拇指说。
“我跟你一起。”颜晓把书放到桌子上说。
两个人后悔不迭,但也不好再反悔了。
“你怎么不打我电话?说好的今天我请你吃饭!”下楼的时候颜晓问他。
“今天是不是你生日?”他没有回答颜晓的问题。
“你怎么知道?”
“刚刚你说庆祝。。。”
“就算是,别打岔,你还没回答我问题。”
“如果你是想谢谢我之前帮你,我说过了,不用的,举手之劳而已。”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那如果我只是说想找个借口跟你一起吃个饭呢?”颜晓狡黠地问道。
他有点激动,虽然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但两个人也才认识不到两天,怎么看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心里这么想。
“她不会喜欢我吧?”他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赶紧又极力否认。自己身无长物,放到人堆里半天找不出来,谁会看上他啊,当然,除非是个瞎子。
“哎,我问你话呢。”颜晓继续追问。
“我没有手机,学校小卖部也关门了,打不了电话,又不想出去,所以。。。”他在试图解释。
“那你可以来宿舍找我啊。”颜晓一语戳穿了他的谎言。
他沉默不语,走在前面。
“我就知道你不会打我电话,也不会来找我,所以我来找你了。”颜晓有点调皮地说。
今天颜晓戴着毛线织的粉红色帽子,穿着一件长长的淡蓝色羽绒服,背着双手,在后面一蹦一跳的走着,特别可爱。
远远地就听到悲伤的歌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伴随着一阵哭泣声。
“秦亮自从知道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与别人定亲后就一直这样,每天重复弹唱着这一首歌,我曾劝了他很多次,但没用。”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颜晓说。
“也许等到开学后,他遇到新的女孩,开始新的恋情,就会忘掉过去的一切。”颜晓说。
“可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哪是那么容易就忘掉的。有些人注定会在你的心里被珍藏一生,哪怕你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直到老去。就像。。。就像《泰坦尼克号》”他说。
“嗯,但至少不会像他现在这样,意志消沉,悲伤过度,毕竟,我们都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长的人生需要我们去经历。”颜晓说。
“也许你说的对,希望过了这个寒假,他会好起来。虽然我们几个是因为不回家认识,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有些人在你身边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走进你的生活,有些人只是出现了那么一次,却再也没离开过。”他像一个超脱的高士,又像是一个看破红尘的僧人。
雪越下越深。
“亮子。。。”他喊道。
哭泣声逐渐小了下去,直到停止。
“走吧,天都黑了,太冷了,回宿舍吃饭。”看到秦亮出来,他走过去搂着秦亮的肩膀说到。也许这时候,秦亮最需要的不是安慰,只是一个友好的动作,一些除了琴声、歌声、哭泣声之外的其他声响。
“你。。。好。”秦亮看到颜晓,勉强露出微笑打了个招呼。
“走吧,我们赶紧上去吧。”颜晓似乎很懂得人的心思,微笑点头回应后,帮着下了一个决定。
“不许告诉他们今天我生日。”回宿舍的路上,颜晓对他下了一个“警告”。
“嗯。”他没有问为什么就答应了。
“你过得是阳历还是阴历?”他小声问颜晓。
三个人像小学生放学排队一般,他走在最前面,颜晓走在中间,秦亮在最后,像是一个掉队的孩子,与他们拉开了一段距离。
“当然是阴历啊,谁过阳历生日。”颜晓俏皮地回答。
他“哦”了一生,永远地记住了那一天,农历腊月二十五,他后来称为中国的圣诞节,圣女诞生的节日。
他还是单身,无房无车,头上顶着“中产阶级”“白领”“单身贵族”等多种称号。
他是80后,年届三十。
他相亲无数,无一成功。他从心里抵触相亲,拗不过家人、朋友的好意,只好次次屈从,也次次应付,终于不再有人来打扰他。
他的朋友圈如今晒孩子的成堆,晒幸福的一片。他只能不断抛弃QQ、微信这些社交软件,常常一个人躲在豆瓣、知乎上寻找灵魂的净土。或写上两笔,或看上一部经典影片,或听上一下午古典音乐。
他有几个高中哥们,至今都保持联系,称得上是铁哥们,生死之交的那种。
老马留守县城,作为哥几个回乡聚会的大本营和联络人,虽然收入不高,但房子是自己家的,如今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其乐融融。
老郭盘踞省会,苦心经营三五载,如今成为财务领域的佼佼者,体会着初为人父的甜蜜。正计划跳槽到更高的平台发展。
老葛定居杭州,当年的文科前三从高考失意到大学落魄到如今房产公司独当一面的区域经理,年薪数十万,有房有车有妻儿,算得上是功德圆满了。
想到这些,他打定主意过年不再回家。
临放假前夕,他收到一条短信:回来么?我想见你。
第二日上班,他抱着万分期望打开12306网站,输入城市到县城的地址后,竟然还有硬座票。他算了下日子,然后就订好了往返车票。
那是十年前,他刚考上大学。
这是一所省内都排不上名的不入流大学,他选择的专业是新闻。准确地说不是他选择专业,而是专业选择了他。这个专业那一年刚刚设立本科,或不幸或幸运的他成了这所大学这个专业里50人中的一员。
他还记得自己一直以来有多么幸运。
小升初那年,镇里为提高升学率开办三个重点班,从全镇选拔了前150名开班教学,他有幸赶上了,并以全镇前30名的成绩考上了,而且数学成绩全镇第一。
初中升高中的时候,许多同学拼了命都要进一中、四中这两所县城最好的高中,尤其四中,是全县唯一一所省示范重点高中。许多家长想靠关系走后门都不行,衡量能不能上四中的唯一标准就是中考分数。
当年,他考入镇上的重点班后,因为早恋几乎荒废了两年的学业,最后被迫转学。
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在他即将读初三的时候,就开始操心他的终身大事了。
他知道后,终于醒悟:要想改变命运,只有靠自己。转学后的那一年,成为他心里最沉重的回忆,以后许多年里从未对人提及。
留存在许多人记忆中的画面的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他穿着短褂,趿拉着人字拖正在家里啃西瓜,忽听到外面有鞭炮声,正要出去看个究竟,看到一大拨人朝着他家涌来。
他考上了四中。
学校老师特意开着车来送录取通知书。
这种能让大半个村子的人出动的盛况,除了婚丧嫁娶外,就是他考上省重点高中这件事了,即便后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不及。
他是以超过四中分数线2分的幸运考上的。
考大学那会儿,他第一年落榜,同宿舍的只有老马第一年走掉了。他、老葛、老郭复读。第二年,他以超过二本线7分的成绩进入大学。而失意的老葛以高分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老郭也顺利进入省会一所大学就读。
大学第一年的寒假,因为暴雪,他没有回家。
按照学校宿舍管理规定,他与另外没有回家的三个人凑在了一个宿舍,那三个人分别来自教育学院、音乐学院与外语学院。
“同年级没回家的还有一个人”来自教育学院的那个男生神秘地说。
这时候,他正趴在阳台上看漫天的大雪。
寒假的校园,没有一个行人。
雪已经积了有十几厘米深,宿舍大楼前面的空地上一排自行车,落满了雪,旁边不知是谁堆了一个雪人,头上还盖了一个脸盆。
“还有人?”来自外语学院的男生停下正在读的英文小说抬头问道。
“嗯,是我们院花。”教育学院男生有点沾沾自喜地说。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音乐学院的男生弹着吉他唱着歌,并不理会另外两个男生的对话。
音乐学院男生戴着眼镜,穿着朴素,后来才知道他也来自农村,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后来女孩没有考上大学,两个人约好在大学见。但后来女孩在家人的催逼下定了亲,男生知道后退了票,发誓再不回乡,整日唱着老狼的那首《同桌的你》。
“大一女生都回家了,就颜晓一个女生没回家,想想都激动呢。”教育学院男生说。
“哎,同学,既然住一起了,就是缘分,咱们互相认识下吧,到现在还不知道各自的名字呢。”外语学院男生提议到。
四个人算是认识了。两个来自城市,两个来自农村。教育学院男生叫崔明,外语学院男生叫张浩,音乐学院男生叫秦亮。
轮到他介绍自己的时候,他说,我来自传媒学院新闻专业,我叫钟琪。
“既然一年级只有我们五个人没回家,要不今天我们一起出去聚聚?”张浩说。
“可以啊,但是颜晓我们都不认识,怎么联系她呢?”崔明说。
“她不是你们院的吗?你不认识?”张浩吃惊地问。
“我靠,她是院花,谁不认识啊?我们又不一个班!”崔明有点抱怨地说。
“对。。。对。。。对不起,我。。。我就不。。。去了。”秦亮并不结巴,这种情况只有紧张的时候才会发生。
“如果你们真打算喊那个什么晓,我有办法。”他胸有成竹地说。
他们三人到离女生宿舍门口很近的一家小卖部蹲点。小卖部今天是最后一天营业,下午就要关门。老板娘是位很干练的女人,约莫30上下。
“沈姐,不回家?”崔明轻车熟路地跟老板娘打招呼,显然他是这里的常客。
“矮油,明明,你怎么也不回家?”老板娘亲切地招呼他。
“这不暴雪封路了么?车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走,想想索性就不走了。”崔明一脸轻松的表情。
“你小子可以啊,连老板娘都勾搭。”张浩对着崔明耳语了一句。
“哟,这两位你朋友?也不回家?”老板娘的眼睛果然很毒。
“嗯呢,都不回家的主儿,挤一宿舍,就认识啦。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外语学院的张浩,这位是。。。”崔明介绍到钟琪的时候突然忘记了钟琪的个人资料,愣在那里。
“姐姐你好,我是传媒学院的钟琪,我也常在你这买东西。”钟琪自我介绍道。
“你们不出去吃饭?”美女老板娘微笑着回应了我们,转脸问崔明。
“出去啊,这不正等人呢嘛!”崔明说。
“哦?还有不回去的么?大过年的。”老板娘问道。
“有啊,一个大美女。”张浩抢先道。
“哦,我懂了。你们这是守株待美女呢”老板娘一语中的。
他们与老板娘闲聊的时候,他突然感到胃里一阵翻滚,肚子一阵一阵的疼痛。
可能是中午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他心里想,然后不得不回宿舍,只剩下崔明和张浩两人。
回到宿舍,秦亮不在。
他会去哪儿呢。他心里想着,艰难地爬上床躺着。
秦亮在他们三人走后,一个人抱着吉他去了学校后面的一片小树林。他在那里静静地弹唱一首歌,边唱边流泪,不管风雪,也不擦拭,不知道他在那片树林了坐了多久。
秦亮回到宿舍,沉睡的他只是翻个身。闻到香味,他醒了过来。看到秦亮正在吃泡面。
崔明和张浩还没有回来,看来他们已经约到了那个女孩。他心里这样想着,摸摸肚子不疼了,却饿了。
接下来的几天,日子照旧。只是出现了明显的两个阵营。崔明、张浩这两个来自城市的富家子弟每天外出。他和秦亮成了好朋友,自幼对音乐感兴趣的他甘愿做秦亮的学生,学起了吉他。而他也教秦亮如何拍电影。
他第一次见到颜晓,是在五天后。
他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是腊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
“颜晓邀请我们几个明天一起过小年呢”崔明张浩他们前一天晚上回来对着他说。
“我们?”他指着自己和秦亮问道。
“对啊。天天我们三个人玩也没意思,有点冷清。加你们俩,四五个人一起玩多热闹。”张浩抢话道。
“对。。。不起。。。”秦亮刚一开口就被崔明打断了。
“哎,你别说对不起,这次不许不去,大家都认识这么久了,你一个人在宿舍整天唱歌多没意思,要唱我们一起出去唱。”崔明说。
“就是啊,钟琪,你也别推辞。要不是你出主意,我们到现在都还不认识颜晓呢。”张浩一脸感激地说完,对着崔明挑了下眉毛。
“就是,你不知道,那天你肚子不舒服回去后,我们怎么跟女神搭讪的。”崔明道。
那天他不舒服回去后不久,颜晓就出现了。
崔明张浩紧张的不得了,女神啊,怎么搭讪啊?后来,俩人合计出了一计。
张浩快速飞奔出小卖部,算好颜晓的必经之路,然后佯装倒地,等女神来扶。
“这地真他妈冷啊。腿好疼啊。”张浩为了逼真,真摔了一下,趴在地上嘀咕道。
没想到女神径直走进了小卖部,伺机出动的崔明正埋伏在此。
A计划失利,只有启动B计划。崔明心里一边盘算着,一边给倒在路边雪地里的张浩打手势,示意他起来围攻小卖部。
老板娘知道这就是崔明他们等的姑娘,但并不知道他们还不认识。对于他俩的计划,她也一直没搞明白怎么回事。直到张浩摔倒后才明白过来的,打算帮崔明一把。
“姑娘,没回家啊?有两个同学一直等你呢!”老板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啊?”颜晓还没反应过来。
“明明,出来啊?都一个学校的,还害羞啊?”老板娘对着里面喊道。
崔明只能硬着头皮出来了。
“你好,美女,我是教育学院的,我们同院不同班。我叫崔明,很高兴。。。”崔明有点难为情地说。
“我叫张浩。外语学院的。”崔明还没说完,就被赶来围攻的张浩抢了话。张浩斜靠在小卖部的门框上,挑着眉毛对女神说。
就这样,落落大方的颜晓并没有被吓到,三个人算是认识了。
当听完崔明和张浩绘声绘色的讲完他们与女神的第一次“偶遇”后,他心里想,如果当初没有回宿舍,他会怎么介绍自己呢?
时间定在晚上6点,就是学校门口的醉西风酒楼,张浩与那儿的老板特熟。说是老乡。
好说歹说,他终于劝动了秦亮。
四个人提前到了酒楼二楼的包间,很精致的装修。
张浩说老板是处女座,有强迫症,有洁癖,所以无论酒馆生意多繁忙多清闲,从来都一丝不苟。做菜的厨师也是花高价钱请的,算是学校周边比较高端的酒馆了。一般学生不会到这里来。来这里的只有两种人,老师和有钱的学生。张浩自然在列。
崔明手机响了,出门去接电话。
一会儿开门露出个脑袋。
“哥几个精神点儿,女神就要到了,我去接一下。”崔明欢快地说完关门,只听到下楼的声音。
“这边”他隐约听到上楼的脚步声和崔明的引路声。
崔明推开门的一刹那,一个脚蹬长靴,身穿风衣,披肩散发的女孩,拎着包出现在所有人面前。他和秦亮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
“颜晓,这边坐。”张浩起身招呼。
坐定后,张浩下去点菜,崔明介绍大家认识。
介绍秦亮的时候,他本来见陌生人就紧张,见到陌生女孩就更是紧张到说不出话来,脸红了很久。
介绍到他的时候,他们才彼此近距离看清对方的脸。
“是你!”两个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你们认识?”崔明有点惊讶。
“嗯。”两个人同时点头坐下。
“想不到啊,想不到啊。”崔明对着他一直咬牙切齿地重复着。
大一新生入学那天,天还很炎热。许多同学是第一次出远门,都是父母陪伴,有的甚至爷爷奶奶都跟来了。
他从初中开始寄宿,一个人习惯了。于是入学那天也是一个人去学校报到。他记得从他家县城到大学所在城市只有每天早上八点的一班车,而他家到县城还要一个小时。
车上挤满了人,是老式的那种汽车,后面有一块空地是专门放行李的。因为人多没位子,他只有坐在一大堆行李上。一路上,颠簸的不行,好在他并不晕车,下车的时候,整个人都快散架了。
第一天,他一个人很顺利地办了入学手续,交了费,领了生活用品,进了宿舍。
第二天,闲着没事,他准备到处逛逛熟悉下校园环境,接下来这将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要待的地方。
依然有很多学生在报名。
不远处,他看到一个女生很用力的在拖一个箱子。
他鼓足勇气走过去。
“同学,我帮你吧。”他从那个女孩手里接过行李箱。原来是滑轮坏了。
“谢谢。”女孩很礼貌地说。
“不用客气,互相帮助。”他说道。
“你是大一的吗?”女孩问道。
“嗯,我昨天刚报的名。我读新闻传播学院。”他自报家门。
女孩没有搭话。
“你一个人来的?”他问道。
“嗯。”
那天,他帮着女孩办入学手续,领生活用品,一切都安顿好以后,女孩过意不去,要请他吃饭。
“举手之劳而已,不用这么客气”他再三推辞。
“好吧。非常谢谢你,要不是你,我一个人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女孩带着感激和歉意说。
那时候,他还没有手机。也想不到要宿舍电话,即便留了,他又找什么理由去打电话呢,他后来那么想。再后来,他在一件衣服兜里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串号码,他也不确定是不是女孩留了电话号码他忘记了。总之没有再联系过。
于是,几乎连女孩名字都还不知道的时候,两个人就这么又各自回到各自的世界里,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军训异常辛苦。大一课程也很繁重。渐渐地,他忘记了那个女孩,忘记了开学报到的一切,因为那一天与大学四年发生许多故事相比,不值一提。
“搜戴斯乃”晚上回到宿舍,他讲述了与颜晓的初次见面后,张浩用日语发出一声怪叫。
“看不出来啊,原来你小子比我们早了那么久认识女神。”崔明酸酸地说。
“前辈,您搭讪的技巧值得我们学习,请受我们一拜。”张浩一本正经地抱拳鞠躬。
“哪有什么搭讪,就觉得人需要帮助而已。”他解释道。
“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啊。”崔明依然酸酸的。
秦亮从没喝过酒,唱歌的人都要保护好嗓子。可那晚喝了不少,本来说好去KTV,最后因为太晚了,就没去。
“他失恋了吧?”回去的路上,颜晓指着秦亮问他。
“嗯。”他一边搀着半梦半醉的秦亮,一边说。
“女神,您看着给治治呗。”张浩玩笑说。
“我哪里会治。不过我知道,想要一个人忘记一段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始一段新的感情。”颜晓很认真地说。
“哇哦,颜晓你是理论派还是实践派?”崔明好奇地旁敲侧击。
崔明张浩俩人似乎都对颜晓有点意思,但都不敢说,毕竟是院花。弄不好连朋友都做不成,与其表白被拒成陌生人,还不如保持朋友关系,起码能朝夕相处。
“我家家教极严,我爸说大学四年都不许恋爱”颜晓说。
“这都什么年代了啊?”张浩打抱不平地说。
“对啊,大学不谈恋爱,人生多黑暗呢。”崔明说。
“我不觉得啊,读书很有意思。”颜晓一句话就堵住了两人的嘴巴。
回宿舍前颜晓偷偷塞给他一张纸条:明天请你吃饭,135xxxxxxxx。
他心里激动,但隐忍着没有表现出来,怕崔明张浩两个人一阵挖苦讽刺的。接着他又悲伤起来。
他来自农村,读一个大学,学费都还是父母好不容易凑齐的。生活费并不宽裕,哪里有钱去买手机?就是打公用电话也不舍得。人家女孩子请吃饭怎么好意思让人家付钱?
第二天,他没有拨那个电话,但号码早已被记在了心里。
下午五点,三个人在宿舍各忙各的,秦亮又去了小树林,崔明在打游戏,张浩在看电影,他躺在床上看书。
有人敲门。
“颜晓,你怎么来了?”游戏正打到关键时刻的崔明逼着张浩去开门,张浩一边骂着“你妹的”一边去开门。
听到“颜晓”这两个字,他的心里一阵悸动,再也看不下书,但又装作看书的样子,因为他不确切地知道张浩是不是故意整他们。
“嗯,天冷嘛。想着你们应该都还没出去,我就跑出去买了点吃的,喝的,咱们在宿舍吃。”颜晓说着,用眼睛扫描着屋里的一切,最后目光停在了他的背影上。
“哦,还真饿了,快进来。”张浩把颜晓让进宿舍。
崔明听到颜晓两个字的时候,早就不管游戏通不通关,一下子蹦起来了。又是搬椅子又是倒水的。他确认真的是颜晓来了,这才放下书,转身下床,用微笑算是打了招呼。
“我记得还有一个男生呢?”颜晓发现少了一个人后问道。
“哦,秦亮他去小树林了。”张浩抢着说道。
颜晓并没有坐下,她把东西放下后就四处转了起来。
“你们男生都喜欢玩游戏啊?”颜晓看着崔明的电脑说。
“我就不玩,我觉得太浪费时间,而且都是虚拟的。看电影就不一样,它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能培养人的素养,陶冶人的情操,开阔人的世界观。”张浩打压别人的同时不忘为自己辩解。
“钟琪,你刚刚读的什么书?”颜晓突然转向他问道。
“哦,刚从网上买的,《穆斯林的葬礼》”
“啥?《穆斯林的葬礼》?钟琪,你没事儿吧,大过年的看什么葬礼,你也不嫌晦气。”崔明明显一肚子火没处发。
颜晓从他手里接过书,随意翻了起来。
“能借我看看吗?”她对他说。
“嗯。”他答道。
“颜晓,我这好多电影呢,要不要看?我拷给你。”张浩赶紧献殷勤。
“不用啦,我也没电脑。”颜晓笑着说。
“没事儿,你把我电脑搬过去看,随便看。”张浩大方地拍着胸脯。
“得了吧你,麻烦借给人家看之前,先清理下电脑。”崔明终于找到反攻的机会。
“颜晓,我教你玩游戏,很好玩的,也不难。”崔明也来献殷勤。
“不用啦,谢谢你们,我喜欢安静一点的生活。电影和游戏都太吵了,我不太喜欢。”颜晓又是一口回绝了两人。
“好啦,你们谁把秦亮喊回来,我们在宿舍好好庆祝。。。”颜晓无意间说漏了嘴。
“庆祝?”崔明、张浩异口同声。
“庆祝新年嘛!”颜晓随机应变。
因为女神在宿舍,俩人都不愿意下去喊秦亮。
“我去吧。”他说。
“我看行!”两人一起对他竖起大拇指说。
“我跟你一起。”颜晓把书放到桌子上说。
两个人后悔不迭,但也不好再反悔了。
“你怎么不打我电话?说好的今天我请你吃饭!”下楼的时候颜晓问他。
“今天是不是你生日?”他没有回答颜晓的问题。
“你怎么知道?”
“刚刚你说庆祝。。。”
“就算是,别打岔,你还没回答我问题。”
“如果你是想谢谢我之前帮你,我说过了,不用的,举手之劳而已。”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那如果我只是说想找个借口跟你一起吃个饭呢?”颜晓狡黠地问道。
他有点激动,虽然之前有过一面之缘,但两个人也才认识不到两天,怎么看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心里这么想。
“她不会喜欢我吧?”他突然冒出这样一个念头,赶紧又极力否认。自己身无长物,放到人堆里半天找不出来,谁会看上他啊,当然,除非是个瞎子。
“哎,我问你话呢。”颜晓继续追问。
“我没有手机,学校小卖部也关门了,打不了电话,又不想出去,所以。。。”他在试图解释。
“那你可以来宿舍找我啊。”颜晓一语戳穿了他的谎言。
他沉默不语,走在前面。
“我就知道你不会打我电话,也不会来找我,所以我来找你了。”颜晓有点调皮地说。
今天颜晓戴着毛线织的粉红色帽子,穿着一件长长的淡蓝色羽绒服,背着双手,在后面一蹦一跳的走着,特别可爱。
远远地就听到悲伤的歌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伴随着一阵哭泣声。
“秦亮自从知道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与别人定亲后就一直这样,每天重复弹唱着这一首歌,我曾劝了他很多次,但没用。”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着颜晓说。
“也许等到开学后,他遇到新的女孩,开始新的恋情,就会忘掉过去的一切。”颜晓说。
“可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哪是那么容易就忘掉的。有些人注定会在你的心里被珍藏一生,哪怕你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直到老去。就像。。。就像《泰坦尼克号》”他说。
“嗯,但至少不会像他现在这样,意志消沉,悲伤过度,毕竟,我们都还很年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长的人生需要我们去经历。”颜晓说。
“也许你说的对,希望过了这个寒假,他会好起来。虽然我们几个是因为不回家认识,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有些人在你身边一辈子可能都无法走进你的生活,有些人只是出现了那么一次,却再也没离开过。”他像一个超脱的高士,又像是一个看破红尘的僧人。
雪越下越深。
“亮子。。。”他喊道。
哭泣声逐渐小了下去,直到停止。
“走吧,天都黑了,太冷了,回宿舍吃饭。”看到秦亮出来,他走过去搂着秦亮的肩膀说到。也许这时候,秦亮最需要的不是安慰,只是一个友好的动作,一些除了琴声、歌声、哭泣声之外的其他声响。
“你。。。好。”秦亮看到颜晓,勉强露出微笑打了个招呼。
“走吧,我们赶紧上去吧。”颜晓似乎很懂得人的心思,微笑点头回应后,帮着下了一个决定。
“不许告诉他们今天我生日。”回宿舍的路上,颜晓对他下了一个“警告”。
“嗯。”他没有问为什么就答应了。
“你过得是阳历还是阴历?”他小声问颜晓。
三个人像小学生放学排队一般,他走在最前面,颜晓走在中间,秦亮在最后,像是一个掉队的孩子,与他们拉开了一段距离。
“当然是阴历啊,谁过阳历生日。”颜晓俏皮地回答。
他“哦”了一生,永远地记住了那一天,农历腊月二十五,他后来称为中国的圣诞节,圣女诞生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