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无面筋饮食 中国的幸运还是落后
![]() |
欢迎关注[西语西寻]——在西班牙留学和欧洲生活旅游的过程中,找寻,发现,感悟与分享。
记得以前班上有一位同学,每次我想把带来的零食(面包,饼干之类)分给她吃,她总是拒绝。一开始我以为她只是出于礼貌,但后来问她,她说是因为她不能乱吃含有麦麸的食物,会导致过敏。我当时觉得很好奇,在国内普遍听过对花粉,对尘埃,对海鲜还有对高富帅和美富白过敏的,却从没听过对面包,意大利面,饼干,蛋糕,起司,pizza过敏的,尤其在主食以面包和面条为主的欧洲,那她平时究竟吃什么。。。不知道的童鞋,就承认你和我一样又孤陋了吧。
原来这种现象在欧洲并不罕见,后来我在生活中也渐渐发现了很多很多自己无意选择的食品中(饼干,糕点,零食,奶制品,糖果等几乎涵盖食品的所有品类)都标有“sin gluten”(gluten-free)的标记。这种由于食用广泛存在于大麦,小麦,燕麦,黑麦,各种麦及其衍生物中的面筋蛋白而引起过敏和身体不适的疾病被称为“麸质过敏症”(西语:La enfermedad celíaca),又称乳糜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小吃,打火锅时我最爱点的“面筋球”的主要成分就是面筋蛋白。莫名的恐惧感来袭。。。
![]() |
研究显示,成年人被诊断出这种疾病或被诊断出对面筋蛋白过敏的人数每年递增。到目前为止,麸质过敏症是无法治疗的,他们的饮食中必须百分之百避免这种物质,因为只需一点点,就足以引发症状。
对于小孩子来说,麸质过敏症主要表现为跟消化功能有关的症状。比如,腹胀、慢性腹泻、呕吐、便秘等等。对于成人来说,麸质过敏症的表现更加多样。可能的症状有缺铁性嗜睡,疲劳,与关节有关的疾病比如关节痛、关节炎和骨质疏松;忧郁、焦虑、手足麻木,口疮以及癫痫等;对于成年女性,还有月经不准、不孕以及反复自然流产等等。
由于它的症状跟别的疾病一样,很容易被当作别的疾病处理而被误诊。传统上说,麸质过敏症在西欧人中发生率比较高。以前,人们认为美国人中的发生率很低,可能只有万分之二,但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发现美国人中的患者越来越多,2009年统计出的发生率在1%左右。在2003年的时候,美国大约有135种食品是“无面筋蛋白(gluten-free)”的,到了2008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832种。在西班牙,英国,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已经有专门为这群人提供不含麦麸餐饮的面包店和餐厅。
![]() |
但并不是说只有对麸质过敏的人才能食用带有”gluten-free”标示的食物。在欧美,不含麦麸的食品常常被一些明星及运动员当做减肥健身食品食用。例如著名网球明星诺瓦克·德约科维奇,因为被诊断出麸质过敏,被逼改变饮食习惯,减轻了体重,移动也更加灵活。事实上,无麸质饮食对健康有很多积极的方面,包括:体重明显减轻,降低胆固醇和提高能量。无麸质的饮食不仅让腹腔疾病的人减轻痛苦,也让患有关节痛,自动免疫和神经失常的患者受益。
现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和日本等地区的人群中发生率很低。但是,需要认清的一点是我们的医生,医院并没有很丰富的经验来诊断这种病。所以说目前的“低发生率”,究竟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仅仅因为很多人没有被诊断出来,就像美国以前的情况呢?国内目前“无麸质”食品品类极少味道不佳,未来应该有大的发展空间。
欢迎提出你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本平台的意见,感谢你的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