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雕刻的龙头拐杖
人物:手艺人陈正松,75岁。
地点:峨眉山万年寺。
从峨眉山采来的树根或木头,经过手工雕刻和打磨之后,成为一根龙杖。
陈正松坐在自己屋檐下,打量着手中的一根木头。他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铁刀,思忖片刻,刻了下去,手指娴熟地变换角度,力道时轻时重,木屑便飞了出来。这时,一阵山风吹过来,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等待一个浑然天成的作品。
每一段木头都是孤本,每一根龙杖都不相同,一刀下去,全赖胸有成龙。
这些年来,陈正松从书本上、从房屋建筑上、从民间传说中,去揣摩各种龙形,有的工具,也是自己设计自己打造的。一根龙杖,最快七天才能做,慢的话要做上一两个月。单龙、双龙、五龙、九龙,各式各样的龙杖,都从木头本身的天然形状和纹理中自然得来。
在40岁之前,陈正松做木工和石工,40岁后,他开始迷恋几近失传的手工雕刻龙杖。现在,陈正松75岁了,是峨眉山龙头拐杖传承人,手艺了得。“做手艺不是能挣钱的事,等你学会了,也已经老了。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木头上,雕好了心里就很愉快。”陈正松说,虽是粗茶淡饭的生活,他的精神世界却很快乐。
地点:峨眉山万年寺。
![]() |
从峨眉山采来的树根或木头,经过手工雕刻和打磨之后,成为一根龙杖。
![]() |
陈正松坐在自己屋檐下,打量着手中的一根木头。他手里拿着一把锋利的铁刀,思忖片刻,刻了下去,手指娴熟地变换角度,力道时轻时重,木屑便飞了出来。这时,一阵山风吹过来,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等待一个浑然天成的作品。
![]() |
每一段木头都是孤本,每一根龙杖都不相同,一刀下去,全赖胸有成龙。
![]() |
这些年来,陈正松从书本上、从房屋建筑上、从民间传说中,去揣摩各种龙形,有的工具,也是自己设计自己打造的。一根龙杖,最快七天才能做,慢的话要做上一两个月。单龙、双龙、五龙、九龙,各式各样的龙杖,都从木头本身的天然形状和纹理中自然得来。
![]() |
在40岁之前,陈正松做木工和石工,40岁后,他开始迷恋几近失传的手工雕刻龙杖。现在,陈正松75岁了,是峨眉山龙头拐杖传承人,手艺了得。“做手艺不是能挣钱的事,等你学会了,也已经老了。我所有的精力都在木头上,雕好了心里就很愉快。”陈正松说,虽是粗茶淡饭的生活,他的精神世界却很快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