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苍穹之下》我的想法
辩论了半天,整理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个片子的弱点在哪里?
1,不该拿自己孩子未出生就得肿瘤做噱头。闹这么大一个噱头,人就会有一个印象,因为你吸入雾霾,所以你孩子没出生就得病了。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儿,无关的事情尽量别瞎联系,这个片子为什么争议这么多,很多是被这些瞎联系造成的不快--没有的事儿你说个什么劲儿?
另外,这么小的孩子,又生了肿瘤,最需要的就是妈妈的怀抱,而不是自己的妈妈手持火炬去拯救世界。多花些时间陪陪生病的孩子,而不要满世界招摇孩子的病。我想象中孩子病成这个样子了,亲妈还满世界拿着自个儿的肿瘤去满世界招摇,蛮心寒的。当然孩子其实没有什么意见,白纸一张,假如就此孩子被教育成也认为这就是成功,也蛮悲哀的。
满口说着心疼孩子,却扔下孩子在孩子最需要呵护的时候去作秀,即便是一个伟大事业,也不和精英阶层的价值观吧,美国英雄们往往为了个人而放弃伟大事业,再伟大的事业也是为了一个个个人的幸福。我们的精英阶层质问别人时往往用这种价值观,但到了自己又往往抱着不放。
2,认为这个片子推动了一些东西。其实雾霾这个问题人们已经很重视了,并不缺乏这种认识。所以这个时候大张旗鼓,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
3,煽情和说理掺和在一起,是一个不好的策略,爱的爱死,讨厌的讨厌死。明明说理就能说明的事情,瞎煽情干什么,好像理亏 了进行找补一样?但是如果没有其特色的煽情,这张牌就泯于众人了,这大概是两难吧。《每周质量报告》也不乏煽情,但是人家材料新鲜,观众不觉得煽情很过。雾霾是个不新的题材,煽情就应该尽量控制,凸显片子的客观性,尤其在前期宣传上。
4,一百万自费拍片被当成慈善,免费的馒头。其实意思是,你跟着沾光就完了,空气好了,你不也得益么。我觉得一百块钱的馒头可能真是慈善,壹佰万元的馒头做慈善,不太相信。在一股巨浪中,芸芸众生肯定是受益最少的,往往还有可能是被损害的。所以,别想那么多,想说什么就说出来就是了。
说的很近,就事论事。一个不新的题材能博这么多眼球,是其成功之处,但是厌恶和追捧半对半,客观上被争论的最多的是柴静,私心里是其初衷,但也是失败的败笔吧
1,不该拿自己孩子未出生就得肿瘤做噱头。闹这么大一个噱头,人就会有一个印象,因为你吸入雾霾,所以你孩子没出生就得病了。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儿,无关的事情尽量别瞎联系,这个片子为什么争议这么多,很多是被这些瞎联系造成的不快--没有的事儿你说个什么劲儿?
另外,这么小的孩子,又生了肿瘤,最需要的就是妈妈的怀抱,而不是自己的妈妈手持火炬去拯救世界。多花些时间陪陪生病的孩子,而不要满世界招摇孩子的病。我想象中孩子病成这个样子了,亲妈还满世界拿着自个儿的肿瘤去满世界招摇,蛮心寒的。当然孩子其实没有什么意见,白纸一张,假如就此孩子被教育成也认为这就是成功,也蛮悲哀的。
满口说着心疼孩子,却扔下孩子在孩子最需要呵护的时候去作秀,即便是一个伟大事业,也不和精英阶层的价值观吧,美国英雄们往往为了个人而放弃伟大事业,再伟大的事业也是为了一个个个人的幸福。我们的精英阶层质问别人时往往用这种价值观,但到了自己又往往抱着不放。
2,认为这个片子推动了一些东西。其实雾霾这个问题人们已经很重视了,并不缺乏这种认识。所以这个时候大张旗鼓,不过是投机取巧而已。
3,煽情和说理掺和在一起,是一个不好的策略,爱的爱死,讨厌的讨厌死。明明说理就能说明的事情,瞎煽情干什么,好像理亏 了进行找补一样?但是如果没有其特色的煽情,这张牌就泯于众人了,这大概是两难吧。《每周质量报告》也不乏煽情,但是人家材料新鲜,观众不觉得煽情很过。雾霾是个不新的题材,煽情就应该尽量控制,凸显片子的客观性,尤其在前期宣传上。
4,一百万自费拍片被当成慈善,免费的馒头。其实意思是,你跟着沾光就完了,空气好了,你不也得益么。我觉得一百块钱的馒头可能真是慈善,壹佰万元的馒头做慈善,不太相信。在一股巨浪中,芸芸众生肯定是受益最少的,往往还有可能是被损害的。所以,别想那么多,想说什么就说出来就是了。
说的很近,就事论事。一个不新的题材能博这么多眼球,是其成功之处,但是厌恶和追捧半对半,客观上被争论的最多的是柴静,私心里是其初衷,但也是失败的败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