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交响——柴可夫斯基《第二交响曲 》(网络转载)
c小调第2号交响曲,作品17,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创作于1872年,属于他早期交响作品中较著名的一首。由于乐曲中采用了三首乌克兰民歌,而乌克兰当时有“小俄罗斯”的称号(俄语:Малороссийская, Malorossiyskaya),后来作曲家的朋友,俄国音乐评论人卡希金(Nikolay Dimitriyevich Kashkin)为这曲起了“小俄罗斯”的标题,并流传至今。
本曲首演时获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当年的俄国强力集团颇高的赞赏。不过柴可夫斯基却对本曲并不太满意。他于1879至80期间将本曲作大规模修改,他将第1乐章的开头慢板段加长,并将第4乐章缩短。现时流传的演奏版本都是以此为基础,原版本虽然亦有出版,但现时已甚少演奏。
创作背景
1872年夏季,柴可夫斯基来到乌克兰的Kamianka度假-这是他的妹妹Aleksandra及其家居住的地方。这里为作曲家提供了不少具俄国风格的曲调素材。据说本曲最后乐章所采用的曲调,便是来自当他在创作时,家中的一名男管家所唱出的一首民歌“天鹤”(The Crane)所启发而成的。
结构
本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1乐章:持续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o)
第2乐章:近似中板,雄壮的小行板(Andantino marziale, quasi moderato)
第3乐章:谐谑曲:甚为活泼的快板(Scherzo:Allegro molto vivo)
第4乐章:终曲:稍快的中板(Finale. Moderato assai)— 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o)
具体分析
1.庄严的行板,活泼的快板。缓慢的引子以圆号忧伤的独奏开始,旋律取自民歌《沿着伏尔加母亲河而下》。主题的开始主题又是一首民歌,双簧管吹出对比的抒情主题,具有优美的伴音上升的线条。两个主题都发展到辉煌的高潮,继以基本主题的再现。乐章结束时,回到开头处的慢速。
2.小行板,中庸的,这个慢乐章以定音鼓表现柔和的两个音符的固定低音开始和结束,为进行曲主题提供伴奏。这个进行曲主题,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剧《水女神》最后一幕悲壮的婚礼进行曲。这部歌剧作于1869年,后来被柴科夫斯基自己毁掉,只保留了一些片断。
3.谐谑曲,极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在节奏上极有气势,中部有一段突出木管组的三声中部。
4.末乐章,非常中庸。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敏各《仙鹤》的神奇变形。第二主题相比要为精致,它与《仙鹤》的旋律结合,尾声急板有一次丰满的高潮。
配器
木管乐器:短笛、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巴松管
铜管乐器:4圆号、2小号、3长号、大号
敲击乐器:定音鼓、钹、大鼓、锣(除定音鼓外,只在第4乐章使用)
弦乐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VeryCD简介
欣赏:斯维特兰诺夫 指挥 苏联国家交响乐团
创作于1872年,属于他早期交响作品中较著名的一首。由于乐曲中采用了三首乌克兰民歌,而乌克兰当时有“小俄罗斯”的称号(俄语:Малороссийская, Malorossiyskaya),后来作曲家的朋友,俄国音乐评论人卡希金(Nikolay Dimitriyevich Kashkin)为这曲起了“小俄罗斯”的标题,并流传至今。
本曲首演时获得了成功,并得到了当年的俄国强力集团颇高的赞赏。不过柴可夫斯基却对本曲并不太满意。他于1879至80期间将本曲作大规模修改,他将第1乐章的开头慢板段加长,并将第4乐章缩短。现时流传的演奏版本都是以此为基础,原版本虽然亦有出版,但现时已甚少演奏。
创作背景
1872年夏季,柴可夫斯基来到乌克兰的Kamianka度假-这是他的妹妹Aleksandra及其家居住的地方。这里为作曲家提供了不少具俄国风格的曲调素材。据说本曲最后乐章所采用的曲调,便是来自当他在创作时,家中的一名男管家所唱出的一首民歌“天鹤”(The Crane)所启发而成的。
结构
本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1乐章:持续的行板(Andante sostenuto)-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o)
第2乐章:近似中板,雄壮的小行板(Andantino marziale, quasi moderato)
第3乐章:谐谑曲:甚为活泼的快板(Scherzo:Allegro molto vivo)
第4乐章:终曲:稍快的中板(Finale. Moderato assai)— 活泼的快板(Allegro vivo)
具体分析
1.庄严的行板,活泼的快板。缓慢的引子以圆号忧伤的独奏开始,旋律取自民歌《沿着伏尔加母亲河而下》。主题的开始主题又是一首民歌,双簧管吹出对比的抒情主题,具有优美的伴音上升的线条。两个主题都发展到辉煌的高潮,继以基本主题的再现。乐章结束时,回到开头处的慢速。
2.小行板,中庸的,这个慢乐章以定音鼓表现柔和的两个音符的固定低音开始和结束,为进行曲主题提供伴奏。这个进行曲主题,是柴科夫斯基的歌剧《水女神》最后一幕悲壮的婚礼进行曲。这部歌剧作于1869年,后来被柴科夫斯基自己毁掉,只保留了一些片断。
3.谐谑曲,极活泼的快板。这个乐章在节奏上极有气势,中部有一段突出木管组的三声中部。
4.末乐章,非常中庸。这个乐章的第一主题是敏各《仙鹤》的神奇变形。第二主题相比要为精致,它与《仙鹤》的旋律结合,尾声急板有一次丰满的高潮。
配器
木管乐器:短笛、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巴松管
铜管乐器:4圆号、2小号、3长号、大号
敲击乐器:定音鼓、钹、大鼓、锣(除定音鼓外,只在第4乐章使用)
弦乐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VeryCD简介
欣赏:斯维特兰诺夫 指挥 苏联国家交响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