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夜下了雨
窗外下着雨,锅上蒸着糟扣肉,而我,正洗着碗盘。
正月初九,我妈生日,所以,我来洗碗。
已经是凌晨时分,世界还未真的平静,恰如我每天浑浑噩噩,却总漾起涟漪的生活。
糟扣肉是锡帮菜里的一道家常名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还真没在饭店里见过几次,多数吃的都是各家自己做的。但这道家常菜,如今却也并不常见,大概是因为又甜又油的东西,即使喜欢吃的人,也不敢多吃吧。
既然说是家常菜,那么,这道菜的做法就没有太多规矩可言,家家都有自己得意的手法,每家做出来的味道也肯定不尽相同。我曾多次见父亲烹制这道菜,出于喜欢,也总算决定自己来做一回,当然,我也早就为“第一次的失败教训”做好了心理准备。
糟扣肉一定要选用整块成方形的带皮五花肉,这样才能切出样式来,而肉则一定要肥瘦相间,瘦肉多则口感偏柴,食之无味,肥肉多则容易发腻,多食不宜。当然,对于不介意肥肉的人来说,肥多瘦少也无所谓。因为,蒸好的糟扣肉,口感软糯,尤其是肥肉,真正是入口即化,而且,控制好火候,在蒸汽的作用下,肥肉中的油脂也会流出不少,自然达到肥而不腻的地步。
糟扣肉要用的一种重要配料是香糟,这是一种色泽发红,看上去像泥巴一样的东西,但其实,就是放陈了的酒糟,它闻起来气味香醇,吃起来味道醇香(其实就是只有香味),一般的超市都有出售。怎么挑,什么牌子好,我就不知道了。我买的这包号称无锡特产,一包有七两重(350g),做了两碗糟扣肉,还剩下一小半。
糟扣肉的做法主要是清蒸,但在上锅蒸之前,肉与糟都还有各自的一段旅程需要独自完成。
整块的生五花肉放入锅中,加凉水至完全没过,然后开大火煮,这当然就是寻常的焯水步骤,十分简单。在苏轼以黄酒烹肉之后,整个南方菜几乎都已经习惯了将酒与肉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水开之前,撇去浮沫之后,除了要加入三片生姜之外,总要加一杯黄酒。
转中火,煮到酒味变成肉香,就可以关火沥水出锅了,这块滚烫的五花肉就先放在一旁凉着,等冷了才好切。
而糟的调配就更简单了,只是加热水调和而已,但这却是整道菜的灵魂所在。众所周知,蒸菜最难的两点就是:蒸出来之前,既没法尝出味道,也没法确定火候,全凭经验。但好在糟扣肉可以预先尝好味道,因为,这道菜的味道全在你要调的糟汁之中。
常人都以为苏州菜偏甜,但其实只是吃惯了重口味的人,尝着清淡的滋味也觉得甜罢了。而在传统的锡帮菜里,糖绝对是最主要的调料,这一点你可以从我们的厨房里看出来:一般超市里卖的调味盒,有三个小盒子,但我们顶多用两个,分别用来放盐和味精,那另一个小盒子为什么不用来放糖呢?
因为,这么一盒糖,只能烧两三个菜,隔三差五就需要添,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我们都会用一个足够大的罐子来放糖,这个罐子用无锡话来讲,就是“糖钵头”。以我家为例,除了这个用来放绵白糖的罐子之外,还会再准备好一罐冰糖,专门用来对付红烧肉,糖醋排骨之类的好菜。
再扯回要调的这碗糟汁,取足量的香糟放在碗里,依次序加入酱油、盐和足量的糖,以热水冲调。为了避免味道混杂,确定不了,建议一定要按次序来加作料,在盐放到正好咸之后,再加入糖,来确定甜味。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热水一定不能太多,在能充分化开的前提下,香糟要调得粘稠一些,所以,热水要慢慢加,不要一次加太多。因为这是蒸菜,蒸出来的时候,里面会有特别多的水和油,假如本来就稀薄的话,一来味道会偏淡,二来会撒的到处都是(经验教训啊,弄得蒸锅里一塌糊涂)。糟汁除了要粘稠之外,味道要稍微厚重一些,因为五花肉本身是没有味道的,而蒸菜又会混入许多蒸馏水,所以,假如糟汁的味道刚刚够的话,那做出来的糟扣肉一点会偏淡。
对了,假如你吃不了太甜的味道,但觉得糖放少了味道不正宗,而放醋又绝对是大忌,那你可以用这样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煮沸的黄酒来冲调糟汁。因为,黄酒在煮沸之后会变得微微发酸,又酸中带甜,用来冲和白糖的话,可以使味道更和顺。
等调好糟汁,就可以开始切五花肉了。切五花肉的宗旨,其实就是越薄越好,能夹得起来就行,但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厚度的肉片,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千万不要把肉切得薄如纸,却还蒸四个小时,这样的话,会夹不起来的。
一般而言,五花肉应切成小指头那么薄,以皮向下的姿势整齐地码放在碗里。这碗也有讲究,必须是用斗笠碗,这样一来,扣在盘子里的时候,满满一碗,正好一盘。这种碗,在无锡话里叫做青扁碗,或者是俗称瘫碗(thae uoe)。
五花肉片码好之后,再将糟汁倒进去,以全部覆盖到为基本标准,然后就可以上锅蒸了。至于蒸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亦或者是三个小时,那我就没法告诉你了,对火候的拿捏全凭经验,不过,糟扣肉属于再蒸一次,味道更香的菜,所以也不用怕蒸得不好。
当然,我还有另一个教训想分享,那就是你的蒸锅必须足够大,我所谓的大,不只是一层蒸笼能放几只碗,而是要确保高度足够,否则的话……我的香糟就全部粘在了上一层蒸笼上,再加上糟汁溢出,弄得一片狼藉,还影响味道,导致糟香不浓。
酒糟,是酿酒之后剩下来的残渣,一般都只用来做饲料,你买回来一包香糟的时候,可以自己先空口尝一尝,那种味道与口感,的确不算好,但一碗糟扣肉的味道,却要比一般的红烧肉更诱人。所以,你说那第一个做出糟菜的人,是不是很有想象力,也很勇敢?但大约也是穷困交迫,才会出此下策吧。
世上的很多人都相信,好的人遇见优秀的人,更优秀就遇见更好的人。但现实里,却并不存在这个公式。我们都是一碗糟汁,也可能是一碗肉,在遇见彼此之前,不会明白糟扣肉的味道,有多好。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讲,一个糟糕的人,与一个光鲜的人,才是能够优劣互补的最佳搭档,而是说,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来自于他的参照物,而且,我们面对感情时评判的好与坏,其实是需要和多余。
一碗白肉需要一碗糟汁,赐予所有的味道与灵魂,而一碗糟汁也需要一碗五花肉,来做承载,发挥出它的价值。糟扣肉的美味,就是这么简单,而世界上一切左右人生的道理,同样简单,包括爱情。
我其实并不知道她的故事,因为,我是一碗糟扣肉,而她则是一块抹茶慕斯,我们在两个世界,始终隔岸观火,即使我偶然搭讪,得到的回复也常是几个字的短语。我虽然不聪明,但也听人说过,当你和别人聊天,发现对方给你的回复,每句都能数清字数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难而退了。
当然,寥寥几句也足以管中窥豹,她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只有一句话,“我不是一个好姑娘,因为我不够勇敢”。
真的,我有许多话想说,许多的意见可以表达,是真的深思熟虑过的话,是真的能懂你的心理,因为,我也正如此。
可我什么都没说,因为我不知道是该去鼓励她,还是去安慰她,还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不该废话。
以前听人说过,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虽然,我不喜欢这样“游戏”的态度,但却能明白,一个勇敢者有多么骄傲。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我懊恼愤恨的时候,我也常拿这个道理出来,对自己说,活该。可是,我那一向要把责任推给别人的心态,让我始终不能释怀,这勇敢与爱情的关系。
我不想将讨论陷于,“勇敢更多的是带来感动,还是一个验证爱情的机会”,这样谁都说不清的可能性问题。所以,我只想问你,为什么不勇敢?
很多人会说,是因为不够爱得奋不顾身,是因为更爱自己,是因为性格的缺陷……但我却想说,是因为,根本不存在爱。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喜欢只是自己的感觉。绝大多数,没能开始交往的所谓“不够勇敢”,不过就是,你明知他不喜欢你,而你却真心喜欢他。
而没能挽回的“不够勇敢”,则是你即使还喜欢,也已经没有信心,去相信他还爱你。只有单方面的喜欢,才需要勇敢去争取。
我们幻想过太多,“假如我不说,他也不说,那即使互相喜欢,也会错过”的情节,也常常沉湎于那些“明明相爱,却擦肩而过,只能拿一生来怀念”的故事和烂片,所以,我们一直在被灌输,勇敢的追求,是恋爱的第一步,这样的观念。
我自然不会知道,所以需要询问你们这个问题。在所有被追求的经历中,你们接受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好感的比例,是多少?结局又如何?
在我听说的故事里,往往是因为,缺一个男(女)朋友,或者,给他一个机会。
在自由恋爱以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程序,而在这时,追求像动物本能一样合理正当。
凤求凰,能够琴瑟和谐,是因为,他们的困难本不在他们之间,而是世俗情理的阻隔。若是放在如今,又哪里需要“求”?可是,偏偏还是有人相信,本该就是凤求凰,所以,勇敢去追求,哪怕君有情,妾无意,也可以有一段美满婚姻。俗称,繁殖恋。
凤求凰,两情相悦本无双,奈何求者成亦惶。画眉知心总有时,娇美不堪温柔乡。我想,无论是凤求凰,还是女追男,一方抛掉的,一方去捡,就总不曾有真的平等吧?哪天若是付出得不够,总逃不了那一句,“想当初你追我的时候”。
每天给他一块钱,哪天你没有给他,他就会恨你一天。这一句网络上流传很广的,关于“人性”的描写,既然有这么多人认同,却为何不曾见人,觉得追求也是如此呢?
追求,分手,而分手的理由,又往往是追到手,就不懂得珍惜。可其实,这真的是天大的冤枉,“珍惜”其实只是一个临时工。假如需要,谁也不会轻易去推开对方,假如爱着,无论如何,也会想要,给一个紧紧的拥抱。
勇敢去追求,就是他喜欢着她,而她不喜欢他。分手了说不懂珍惜,则是她开始习惯了他,他却已经厌倦了喜欢。
勇敢,勇敢是什么?相爱的人,自然会勇敢,因为,对分开的那种恐惧,会倒逼出真正的勇敢。珍惜,珍惜是什么?不甘心的人,不被爱的时候,才会去谈莫须有的珍惜。
为什么,你总不肯承认,你的喜欢是你自己的事情,而爱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我们喜欢的人,拥有一个独立的灵魂,他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可我也知道,假如你和曾经的我一样退缩起来,责怪自己不够勇敢,其实,已经暗暗的意识到,任何一份感情,你最多只能决定一半,有时,连一半都没有。
我不知道,你的不够勇敢,是否和我一样:明知道你不喜欢我,不需要我,却仍然真心喜欢着你,在乎你的一举一动,遗憾着所有我没能参与的、你的故事。
勇敢最迷惑人的地方,也在于此:说不定,我们就是失散已久的糟汁与五花肉,忍着蒸锅的热与痛,可以成就传说中最美味的糟扣肉,成就一段家常的传奇故事。
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吗?那个最勇敢最奋不顾身的人,才能脱颖而出,赢得芳心吗?可是,无论男人女人,假如不是受伤太深,谁会不顾自己的感觉,只青睐那个最爱自己的人?能执着于喜欢而爱的人,很多;被爱得温暖而爱的人,寥寥。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勇敢是一个人的游戏,追求是因为不被喜欢、不被相信,我始终这么坚信,哪怕只是安慰:反正没谁真的相爱。
说完了一番自以为是又自卑的主观臆断之后,我的双重理性把我带向了另一个可能。
你在爱情里受了伤,你的不够勇敢和我不一样。我放弃了追逐,而你放弃了相信,所谓的绝缘,不过如此。
我不想鼓励你,更无法劝导你,因为,你需要的是真的相爱,那种一生只有一次,错过只能怀念的感情,来让你真的相信,给你勇气与希望。所以,我才知道,我为何不被需要,所以,我坦然接受自己的懦弱,也莫名的感觉悲凉。
我不断的否认追求的价值,否认勇敢的意义,欺骗自己,是因为真的知道,把一个连自己都不觉得好的我,推给我所喜欢的你,是多么的失礼,多么的尴尬、可笑。所以,我才埋下头去,想做些什么事,一些与你无关,却因你而起的事。
只是为了,某天相遇,我能有勇气说一句,好久不见。
哪怕,从未相识。
懦夫从不惧怕幸福,幸福也不会遇见懦夫。
打开厨房的窗,掀开蒸锅的盖,让酒与肉的香味散向无人的夜。
窗外的春雨,有凄凄寒意,黑暗里的生灵,不知对错。
幸福,又何曾与勇气相关?
伏愿天道永昌,共和常平,自昆仑以东,普天之下,护佑善女善男,远灾渡难,得福无量,不起邪念,不堕幽冥。次愿君得一心人,自此不知秋凉意,风敲夜雨好成眠。花开月圆等闲事,一生无须忆初见。唯有长乐未央,一世一双。
正月初九,我妈生日,所以,我来洗碗。
已经是凌晨时分,世界还未真的平静,恰如我每天浑浑噩噩,却总漾起涟漪的生活。
糟扣肉是锡帮菜里的一道家常名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还真没在饭店里见过几次,多数吃的都是各家自己做的。但这道家常菜,如今却也并不常见,大概是因为又甜又油的东西,即使喜欢吃的人,也不敢多吃吧。
既然说是家常菜,那么,这道菜的做法就没有太多规矩可言,家家都有自己得意的手法,每家做出来的味道也肯定不尽相同。我曾多次见父亲烹制这道菜,出于喜欢,也总算决定自己来做一回,当然,我也早就为“第一次的失败教训”做好了心理准备。
糟扣肉一定要选用整块成方形的带皮五花肉,这样才能切出样式来,而肉则一定要肥瘦相间,瘦肉多则口感偏柴,食之无味,肥肉多则容易发腻,多食不宜。当然,对于不介意肥肉的人来说,肥多瘦少也无所谓。因为,蒸好的糟扣肉,口感软糯,尤其是肥肉,真正是入口即化,而且,控制好火候,在蒸汽的作用下,肥肉中的油脂也会流出不少,自然达到肥而不腻的地步。
糟扣肉要用的一种重要配料是香糟,这是一种色泽发红,看上去像泥巴一样的东西,但其实,就是放陈了的酒糟,它闻起来气味香醇,吃起来味道醇香(其实就是只有香味),一般的超市都有出售。怎么挑,什么牌子好,我就不知道了。我买的这包号称无锡特产,一包有七两重(350g),做了两碗糟扣肉,还剩下一小半。
糟扣肉的做法主要是清蒸,但在上锅蒸之前,肉与糟都还有各自的一段旅程需要独自完成。
整块的生五花肉放入锅中,加凉水至完全没过,然后开大火煮,这当然就是寻常的焯水步骤,十分简单。在苏轼以黄酒烹肉之后,整个南方菜几乎都已经习惯了将酒与肉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水开之前,撇去浮沫之后,除了要加入三片生姜之外,总要加一杯黄酒。
转中火,煮到酒味变成肉香,就可以关火沥水出锅了,这块滚烫的五花肉就先放在一旁凉着,等冷了才好切。
而糟的调配就更简单了,只是加热水调和而已,但这却是整道菜的灵魂所在。众所周知,蒸菜最难的两点就是:蒸出来之前,既没法尝出味道,也没法确定火候,全凭经验。但好在糟扣肉可以预先尝好味道,因为,这道菜的味道全在你要调的糟汁之中。
常人都以为苏州菜偏甜,但其实只是吃惯了重口味的人,尝着清淡的滋味也觉得甜罢了。而在传统的锡帮菜里,糖绝对是最主要的调料,这一点你可以从我们的厨房里看出来:一般超市里卖的调味盒,有三个小盒子,但我们顶多用两个,分别用来放盐和味精,那另一个小盒子为什么不用来放糖呢?
因为,这么一盒糖,只能烧两三个菜,隔三差五就需要添,所以,为了避免麻烦,我们都会用一个足够大的罐子来放糖,这个罐子用无锡话来讲,就是“糖钵头”。以我家为例,除了这个用来放绵白糖的罐子之外,还会再准备好一罐冰糖,专门用来对付红烧肉,糖醋排骨之类的好菜。
再扯回要调的这碗糟汁,取足量的香糟放在碗里,依次序加入酱油、盐和足量的糖,以热水冲调。为了避免味道混杂,确定不了,建议一定要按次序来加作料,在盐放到正好咸之后,再加入糖,来确定甜味。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热水一定不能太多,在能充分化开的前提下,香糟要调得粘稠一些,所以,热水要慢慢加,不要一次加太多。因为这是蒸菜,蒸出来的时候,里面会有特别多的水和油,假如本来就稀薄的话,一来味道会偏淡,二来会撒的到处都是(经验教训啊,弄得蒸锅里一塌糊涂)。糟汁除了要粘稠之外,味道要稍微厚重一些,因为五花肉本身是没有味道的,而蒸菜又会混入许多蒸馏水,所以,假如糟汁的味道刚刚够的话,那做出来的糟扣肉一点会偏淡。
对了,假如你吃不了太甜的味道,但觉得糖放少了味道不正宗,而放醋又绝对是大忌,那你可以用这样一个办法,那就是用煮沸的黄酒来冲调糟汁。因为,黄酒在煮沸之后会变得微微发酸,又酸中带甜,用来冲和白糖的话,可以使味道更和顺。
等调好糟汁,就可以开始切五花肉了。切五花肉的宗旨,其实就是越薄越好,能夹得起来就行,但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同厚度的肉片,需要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千万不要把肉切得薄如纸,却还蒸四个小时,这样的话,会夹不起来的。
一般而言,五花肉应切成小指头那么薄,以皮向下的姿势整齐地码放在碗里。这碗也有讲究,必须是用斗笠碗,这样一来,扣在盘子里的时候,满满一碗,正好一盘。这种碗,在无锡话里叫做青扁碗,或者是俗称瘫碗(thae uoe)。
五花肉片码好之后,再将糟汁倒进去,以全部覆盖到为基本标准,然后就可以上锅蒸了。至于蒸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亦或者是三个小时,那我就没法告诉你了,对火候的拿捏全凭经验,不过,糟扣肉属于再蒸一次,味道更香的菜,所以也不用怕蒸得不好。
当然,我还有另一个教训想分享,那就是你的蒸锅必须足够大,我所谓的大,不只是一层蒸笼能放几只碗,而是要确保高度足够,否则的话……我的香糟就全部粘在了上一层蒸笼上,再加上糟汁溢出,弄得一片狼藉,还影响味道,导致糟香不浓。
酒糟,是酿酒之后剩下来的残渣,一般都只用来做饲料,你买回来一包香糟的时候,可以自己先空口尝一尝,那种味道与口感,的确不算好,但一碗糟扣肉的味道,却要比一般的红烧肉更诱人。所以,你说那第一个做出糟菜的人,是不是很有想象力,也很勇敢?但大约也是穷困交迫,才会出此下策吧。
世上的很多人都相信,好的人遇见优秀的人,更优秀就遇见更好的人。但现实里,却并不存在这个公式。我们都是一碗糟汁,也可能是一碗肉,在遇见彼此之前,不会明白糟扣肉的味道,有多好。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讲,一个糟糕的人,与一个光鲜的人,才是能够优劣互补的最佳搭档,而是说,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来自于他的参照物,而且,我们面对感情时评判的好与坏,其实是需要和多余。
一碗白肉需要一碗糟汁,赐予所有的味道与灵魂,而一碗糟汁也需要一碗五花肉,来做承载,发挥出它的价值。糟扣肉的美味,就是这么简单,而世界上一切左右人生的道理,同样简单,包括爱情。
我其实并不知道她的故事,因为,我是一碗糟扣肉,而她则是一块抹茶慕斯,我们在两个世界,始终隔岸观火,即使我偶然搭讪,得到的回复也常是几个字的短语。我虽然不聪明,但也听人说过,当你和别人聊天,发现对方给你的回复,每句都能数清字数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难而退了。
当然,寥寥几句也足以管中窥豹,她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只有一句话,“我不是一个好姑娘,因为我不够勇敢”。
真的,我有许多话想说,许多的意见可以表达,是真的深思熟虑过的话,是真的能懂你的心理,因为,我也正如此。
可我什么都没说,因为我不知道是该去鼓励她,还是去安慰她,还是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不该废话。
以前听人说过,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虽然,我不喜欢这样“游戏”的态度,但却能明白,一个勇敢者有多么骄傲。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我懊恼愤恨的时候,我也常拿这个道理出来,对自己说,活该。可是,我那一向要把责任推给别人的心态,让我始终不能释怀,这勇敢与爱情的关系。
我不想将讨论陷于,“勇敢更多的是带来感动,还是一个验证爱情的机会”,这样谁都说不清的可能性问题。所以,我只想问你,为什么不勇敢?
很多人会说,是因为不够爱得奋不顾身,是因为更爱自己,是因为性格的缺陷……但我却想说,是因为,根本不存在爱。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喜欢只是自己的感觉。绝大多数,没能开始交往的所谓“不够勇敢”,不过就是,你明知他不喜欢你,而你却真心喜欢他。
而没能挽回的“不够勇敢”,则是你即使还喜欢,也已经没有信心,去相信他还爱你。只有单方面的喜欢,才需要勇敢去争取。
我们幻想过太多,“假如我不说,他也不说,那即使互相喜欢,也会错过”的情节,也常常沉湎于那些“明明相爱,却擦肩而过,只能拿一生来怀念”的故事和烂片,所以,我们一直在被灌输,勇敢的追求,是恋爱的第一步,这样的观念。
我自然不会知道,所以需要询问你们这个问题。在所有被追求的经历中,你们接受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好感的比例,是多少?结局又如何?
在我听说的故事里,往往是因为,缺一个男(女)朋友,或者,给他一个机会。
在自由恋爱以前,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程序,而在这时,追求像动物本能一样合理正当。
凤求凰,能够琴瑟和谐,是因为,他们的困难本不在他们之间,而是世俗情理的阻隔。若是放在如今,又哪里需要“求”?可是,偏偏还是有人相信,本该就是凤求凰,所以,勇敢去追求,哪怕君有情,妾无意,也可以有一段美满婚姻。俗称,繁殖恋。
凤求凰,两情相悦本无双,奈何求者成亦惶。画眉知心总有时,娇美不堪温柔乡。我想,无论是凤求凰,还是女追男,一方抛掉的,一方去捡,就总不曾有真的平等吧?哪天若是付出得不够,总逃不了那一句,“想当初你追我的时候”。
每天给他一块钱,哪天你没有给他,他就会恨你一天。这一句网络上流传很广的,关于“人性”的描写,既然有这么多人认同,却为何不曾见人,觉得追求也是如此呢?
追求,分手,而分手的理由,又往往是追到手,就不懂得珍惜。可其实,这真的是天大的冤枉,“珍惜”其实只是一个临时工。假如需要,谁也不会轻易去推开对方,假如爱着,无论如何,也会想要,给一个紧紧的拥抱。
勇敢去追求,就是他喜欢着她,而她不喜欢他。分手了说不懂珍惜,则是她开始习惯了他,他却已经厌倦了喜欢。
勇敢,勇敢是什么?相爱的人,自然会勇敢,因为,对分开的那种恐惧,会倒逼出真正的勇敢。珍惜,珍惜是什么?不甘心的人,不被爱的时候,才会去谈莫须有的珍惜。
为什么,你总不肯承认,你的喜欢是你自己的事情,而爱之所以很难,是因为我们喜欢的人,拥有一个独立的灵魂,他有自己的选择,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可我也知道,假如你和曾经的我一样退缩起来,责怪自己不够勇敢,其实,已经暗暗的意识到,任何一份感情,你最多只能决定一半,有时,连一半都没有。
我不知道,你的不够勇敢,是否和我一样:明知道你不喜欢我,不需要我,却仍然真心喜欢着你,在乎你的一举一动,遗憾着所有我没能参与的、你的故事。
勇敢最迷惑人的地方,也在于此:说不定,我们就是失散已久的糟汁与五花肉,忍着蒸锅的热与痛,可以成就传说中最美味的糟扣肉,成就一段家常的传奇故事。
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吗?那个最勇敢最奋不顾身的人,才能脱颖而出,赢得芳心吗?可是,无论男人女人,假如不是受伤太深,谁会不顾自己的感觉,只青睐那个最爱自己的人?能执着于喜欢而爱的人,很多;被爱得温暖而爱的人,寥寥。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勇敢是一个人的游戏,追求是因为不被喜欢、不被相信,我始终这么坚信,哪怕只是安慰:反正没谁真的相爱。
说完了一番自以为是又自卑的主观臆断之后,我的双重理性把我带向了另一个可能。
你在爱情里受了伤,你的不够勇敢和我不一样。我放弃了追逐,而你放弃了相信,所谓的绝缘,不过如此。
我不想鼓励你,更无法劝导你,因为,你需要的是真的相爱,那种一生只有一次,错过只能怀念的感情,来让你真的相信,给你勇气与希望。所以,我才知道,我为何不被需要,所以,我坦然接受自己的懦弱,也莫名的感觉悲凉。
我不断的否认追求的价值,否认勇敢的意义,欺骗自己,是因为真的知道,把一个连自己都不觉得好的我,推给我所喜欢的你,是多么的失礼,多么的尴尬、可笑。所以,我才埋下头去,想做些什么事,一些与你无关,却因你而起的事。
只是为了,某天相遇,我能有勇气说一句,好久不见。
哪怕,从未相识。
懦夫从不惧怕幸福,幸福也不会遇见懦夫。
打开厨房的窗,掀开蒸锅的盖,让酒与肉的香味散向无人的夜。
窗外的春雨,有凄凄寒意,黑暗里的生灵,不知对错。
幸福,又何曾与勇气相关?
![]() |
伏愿天道永昌,共和常平,自昆仑以东,普天之下,护佑善女善男,远灾渡难,得福无量,不起邪念,不堕幽冥。次愿君得一心人,自此不知秋凉意,风敲夜雨好成眠。花开月圆等闲事,一生无须忆初见。唯有长乐未央,一世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