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城
B城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不是人们想象中典型的欧洲城市:教堂、石子路、老建筑、露天咖啡馆。。当然,这些B城都有,但二战使这里有机会自我重塑,变成现在这么一个独特的所在。其实提到B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满街的涂鸦,灰色的天空(某知名电影),纪念馆,满是沧桑的过去;但其实,这里的人们过着最随心的生活。
曾经跟来自巴黎的某女生谈起来。为什么众所周知,巴黎女性总是穿的特别好?答案:因为别人的压力;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穿的乱七八糟,虽然周围人不会说什么,你会感到异样的目光。而到了B城,即使你啥都不穿,没人会真正关心你。又想起来,在上海的夜店,女人们都浓妆艳抹,overdress绝不会错;而在这里,这么一个拥有浓厚techno氛围的地方,随便进一个pub,发现人们都是穿着人字拖T恤就来了,然后跟着音乐随便摆。这里消费低(跟上海差不多),可工资也不算高;这儿聚集了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不说本地语言也完全没问题。无数的DJ,翻译,老师,设计师等自由职业者,无政府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混迹于此地,无任何不适,反而很多人都渐渐被B城吸收了。
在国内,说喜欢电子音乐,别人都觉得很新潮;到这儿,你得说清楚是Trence, Techno还是House;本来以为自己是小众,还挺得意的,后来发现,哈,也不过如此嘛。我在B城参加了什么心理学天文观测等等各种活动,每次都不是只有年轻人,又一次有个老人在底下认真听拿着小本子记笔记,说着不太灵光的英文提问。
很多人说这个城市各种各样的人太多,人们来来去去,维持一段关系会很难,下一次见面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而且,很多人都过着心满意足的单身生活。
不过最后,我想起上海,那些梧桐树,那些老建筑,真是个美丽的城市啊。
曾经跟来自巴黎的某女生谈起来。为什么众所周知,巴黎女性总是穿的特别好?答案:因为别人的压力;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穿的乱七八糟,虽然周围人不会说什么,你会感到异样的目光。而到了B城,即使你啥都不穿,没人会真正关心你。又想起来,在上海的夜店,女人们都浓妆艳抹,overdress绝不会错;而在这里,这么一个拥有浓厚techno氛围的地方,随便进一个pub,发现人们都是穿着人字拖T恤就来了,然后跟着音乐随便摆。这里消费低(跟上海差不多),可工资也不算高;这儿聚集了来自各个国家的人,不说本地语言也完全没问题。无数的DJ,翻译,老师,设计师等自由职业者,无政府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混迹于此地,无任何不适,反而很多人都渐渐被B城吸收了。
在国内,说喜欢电子音乐,别人都觉得很新潮;到这儿,你得说清楚是Trence, Techno还是House;本来以为自己是小众,还挺得意的,后来发现,哈,也不过如此嘛。我在B城参加了什么心理学天文观测等等各种活动,每次都不是只有年轻人,又一次有个老人在底下认真听拿着小本子记笔记,说着不太灵光的英文提问。
很多人说这个城市各种各样的人太多,人们来来去去,维持一段关系会很难,下一次见面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而且,很多人都过着心满意足的单身生活。
不过最后,我想起上海,那些梧桐树,那些老建筑,真是个美丽的城市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