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帝国2 基地与帝国
谢顿以心理史学为基础,看出当时的文明在不断地衰退,而经过三万年的过渡期,另一个崭新的帝国才会诞生。三万年浩劫必将对无数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谢顿计划建立2个基地,分别置于”银河中两个遥相对峙的端点“。它们的位置经过也别设计,在短短一千年间,许多事件会一环扣一环发生,以促使一个更强大、更良善的第二帝国早日实现。
第一基地设在端点星,一开始向帝国申请这个行星执行谢顿计划的借口是要编撰《银河百科全书》。---这本书的设定让我想起三体《死神的永生》: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自己的文明遗迹都存于太阳系边缘的一颗星球上,可这也不过是个心理安慰,这颗行星是太阳系最后毁灭的地方,人类最后挣扎了那么一下。当时看完《三体》我就突然特别想要土葬,不想化成灰烬,即使那时我已死,还是觉得好凄凉。
"I am ,I was "当年看电影《人工智能》裘德洛饰演的舞男机器人在消亡前的最后那句话我一直记得,这电影大概看了有5年多了,具体情节基本忘了,只记得这句话。我每次想起都要心揪,I am,I was.我存在着,我存在过呀
我看科幻的时候差不多是我最感性的时候了,是真正有触动。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能真正触动我,有时候好像自己反而是个人工智能,按照设定的社会反应去处理日常。我也想本真得待人,可没人喜欢那个真正的我,觉得我神叨叨的。真正的那个“我”只能跟自己玩。
我感觉自己在过得越来越自在,我没法告诉别人我其实挺开心的。我在发呆,不是在苦恼什么,而是在想些我认为有意思的事,因为太有意思了,只能停下动作专心发呆。越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就越感觉到自在自由。
扯回来,在建立第一基地的过程中,基地公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周围的封国,基地本身是没有资源的,它要完成建立第二帝国的使命依靠的是科技——核技术。在这个第一基地稳定领国用的招数我很在意,居然是垄断技术,形成宗教势力,第一基地把自己塑造成了圣地,基地公民成了教徒,到周围国家传递技术,把那帮乡巴佬唬得一愣一愣的,让他们从心底里敬畏基地,不敢进范。
阿西莫夫不愧是全知全能的作者,银河帝国的故事发展会让人觉得这可行啊,尤其到第7本,我已经要跪拜了。这第7本我那时留了3个月没翻,主要是第二基地情节后的三本实在没啥出彩点,我差点以为作者到了后面没了创意在胡诌,没想到随手一翻《基地与地球》,惊为天人,有惊喜。
第一基地设在端点星,一开始向帝国申请这个行星执行谢顿计划的借口是要编撰《银河百科全书》。---这本书的设定让我想起三体《死神的永生》: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自己的文明遗迹都存于太阳系边缘的一颗星球上,可这也不过是个心理安慰,这颗行星是太阳系最后毁灭的地方,人类最后挣扎了那么一下。当时看完《三体》我就突然特别想要土葬,不想化成灰烬,即使那时我已死,还是觉得好凄凉。
"I am ,I was "当年看电影《人工智能》裘德洛饰演的舞男机器人在消亡前的最后那句话我一直记得,这电影大概看了有5年多了,具体情节基本忘了,只记得这句话。我每次想起都要心揪,I am,I was.我存在着,我存在过呀
我看科幻的时候差不多是我最感性的时候了,是真正有触动。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能真正触动我,有时候好像自己反而是个人工智能,按照设定的社会反应去处理日常。我也想本真得待人,可没人喜欢那个真正的我,觉得我神叨叨的。真正的那个“我”只能跟自己玩。
我感觉自己在过得越来越自在,我没法告诉别人我其实挺开心的。我在发呆,不是在苦恼什么,而是在想些我认为有意思的事,因为太有意思了,只能停下动作专心发呆。越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就越感觉到自在自由。
扯回来,在建立第一基地的过程中,基地公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周围的封国,基地本身是没有资源的,它要完成建立第二帝国的使命依靠的是科技——核技术。在这个第一基地稳定领国用的招数我很在意,居然是垄断技术,形成宗教势力,第一基地把自己塑造成了圣地,基地公民成了教徒,到周围国家传递技术,把那帮乡巴佬唬得一愣一愣的,让他们从心底里敬畏基地,不敢进范。
阿西莫夫不愧是全知全能的作者,银河帝国的故事发展会让人觉得这可行啊,尤其到第7本,我已经要跪拜了。这第7本我那时留了3个月没翻,主要是第二基地情节后的三本实在没啥出彩点,我差点以为作者到了后面没了创意在胡诌,没想到随手一翻《基地与地球》,惊为天人,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