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狮班感想之一——从大狮子到1900,音乐如同河流
上个周末,爱上层楼去深圳听赵晓生大狮子讲了三天莫扎特,弹了三天莫扎特,收获颇丰。大狮子讲课的精彩内容暂先不论,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他演奏的莫扎特。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讲再多道理,也不如音乐本身有说服力。
像大狮子这样弹琴的,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开始听着耳朵并不顺,因为许多错音(直言不讳地说)和许多奇怪的节奏——一台破旧的YAMAHA钢琴在大狮子手下简直就像一头发怒的野兽,发出了各种不驯服的,倔强的音响。可是听着听着,耳朵却越听越顺,渐渐体会到了大狮子弹琴的妙处所在:吞吐山河的格局,无穷无尽的精神能量以及一颗既如孩子般顽皮,又如老人般通透的心。其实,弹琴不是在弹莫扎特贝多芬,其实就是在弹你自己;观众也不是在听声音的好坏,而是在听你。
这是一种从未体验的奇怪感受,至少在钢琴圈子里如此。相反,钢琴家圈子里面倒是有许多初听奇牛无比,听多了却味同嚼蜡的例子。傅聪先生曾经就在大师班上说过他的亲身体会:第一次听Michelangeli(意大利钢琴大师)惊为天人,到现在却无法忍受,因为同一首曲子他每次的演绎都是一样的,他的音乐是死的。这个体会,恐怕在唱片与录音泛滥的今日来说,是绝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
我也一度不解,但在无数次登台演奏之后,我渐渐体会到了音乐的要义:音乐一旦被记录下来,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就像欣赏一幅绘画——老学究们喜欢将放大镜凑到眼前,仔仔细细端详每一个细节,看起来像是很懂的样子(各行各业的专家队伍中总少不了这样的嘴脸)。于是,为了满足这些老学究(参加比赛这是这么回事),我们练琴会花更多时间在细节上——把每一个细节打磨精致,还要稳固下来,我们花大量的时间来确保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细节决定成败是没错,但是组不成整体的孤立细节毫无意义。
好吧,辛勤的工匠们,你们这么忙活本没有错,没有功劳总有苦劳。但如果称这为“艺术创作”,并自称“艺术家”,这就有问题了。说实话我自己也经常陷入“被细节牵着鼻子走”的不良状态,练习了无数个钟点反而让我沮丧至极,这样的练习让我觉得自己离艺术越来越远。而一旦走出来,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可是世界的本质在于“变化”、“运动”,而不是“静止”。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正是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千变万化,转瞬即逝,永不再来。千辛万苦试图把她固定下来,反而是把她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吃力不讨好的同时,也毁了这门艺术。大狮子一定深谙此道,他的音乐绝不被乐谱局限,总是变化莫测,常有神来之笔,同一首曲子绝不同样演奏两遍。海上钢琴师1900也懂得,一旦他的音乐被记录下来,就死了,就不是他的音乐了,所以他誓死不肯录唱片,也不肯下船(我后来才明白,其实下船和录唱片是一回事儿)。
像大狮子这样弹琴的,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开始听着耳朵并不顺,因为许多错音(直言不讳地说)和许多奇怪的节奏——一台破旧的YAMAHA钢琴在大狮子手下简直就像一头发怒的野兽,发出了各种不驯服的,倔强的音响。可是听着听着,耳朵却越听越顺,渐渐体会到了大狮子弹琴的妙处所在:吞吐山河的格局,无穷无尽的精神能量以及一颗既如孩子般顽皮,又如老人般通透的心。其实,弹琴不是在弹莫扎特贝多芬,其实就是在弹你自己;观众也不是在听声音的好坏,而是在听你。
这是一种从未体验的奇怪感受,至少在钢琴圈子里如此。相反,钢琴家圈子里面倒是有许多初听奇牛无比,听多了却味同嚼蜡的例子。傅聪先生曾经就在大师班上说过他的亲身体会:第一次听Michelangeli(意大利钢琴大师)惊为天人,到现在却无法忍受,因为同一首曲子他每次的演绎都是一样的,他的音乐是死的。这个体会,恐怕在唱片与录音泛滥的今日来说,是绝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
我也一度不解,但在无数次登台演奏之后,我渐渐体会到了音乐的要义:音乐一旦被记录下来,人们欣赏音乐的方式就像欣赏一幅绘画——老学究们喜欢将放大镜凑到眼前,仔仔细细端详每一个细节,看起来像是很懂的样子(各行各业的专家队伍中总少不了这样的嘴脸)。于是,为了满足这些老学究(参加比赛这是这么回事),我们练琴会花更多时间在细节上——把每一个细节打磨精致,还要稳固下来,我们花大量的时间来确保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细节决定成败是没错,但是组不成整体的孤立细节毫无意义。
好吧,辛勤的工匠们,你们这么忙活本没有错,没有功劳总有苦劳。但如果称这为“艺术创作”,并自称“艺术家”,这就有问题了。说实话我自己也经常陷入“被细节牵着鼻子走”的不良状态,练习了无数个钟点反而让我沮丧至极,这样的练习让我觉得自己离艺术越来越远。而一旦走出来,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可是世界的本质在于“变化”、“运动”,而不是“静止”。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正是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千变万化,转瞬即逝,永不再来。千辛万苦试图把她固定下来,反而是把她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吃力不讨好的同时,也毁了这门艺术。大狮子一定深谙此道,他的音乐绝不被乐谱局限,总是变化莫测,常有神来之笔,同一首曲子绝不同样演奏两遍。海上钢琴师1900也懂得,一旦他的音乐被记录下来,就死了,就不是他的音乐了,所以他誓死不肯录唱片,也不肯下船(我后来才明白,其实下船和录唱片是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