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户之乱始末
九户抬头
奥州九户氏是名门南部的分家,出自清和源氏。建久年间南部家初代光行将诸子分封各地,其中六子行运封至九户,即是九户氏的始祖。此后历史多不可考,直到第七代光政从长兴寺大名馆移居宫野城,并改名为九户城。九户政实是十一代当主,大约生于天文四年(1536),通称左近将监。(注1)
九户氏自光政以来,积极通过联姻等方式拉拢周边势力,八代通康时已是南部一族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至政实时达到最盛。政实娶一族四户宗康之妹为妻,又将女儿嫁给葛卷政佑,三弟政则被久慈直治收为养子,末弟康真做了斯波诠元的女婿,频频使用外交手腕之外,政实又是刚勇之将。永禄12年(1569)鹿角夺回战中政实与田子高信(石川高信)奋战击溃安东爱季,战后因功加领二户、鹿角数乡。此后九户政实转入南方岩手稗贯和贺三郡攻略,激战和贺义次、义房,灭亡远曽部氏,天正10年(1582),夜袭攻落葛西方河崎城。征战中九户领地不断扩大,构筑了北接津轻,南临伊达与主家可分庭抗礼的版图,而政实也是威名日盛,九户氏渐有凌驾于主家之上的苗头,在《光源院殿觉书》三户晴政列记中,九户氏的行动俨然已是独立势力。
家督之争
其时,南部宗家三户南部氏当主晴政是性情耿直而刚勇的人。治政初期在叔父石川高信辅佐下,“施政有方深得民望”(《南部史要》),但在后期开始变得混乱。晴政中年时仍无子,据《南部史要》八户家传记,其五个女儿分别嫁与同族的田子信直、九户实亲(政实二弟)、东中务朝政、南盛义、北秀爱,其中长女婿信直是当然的世继。然而晴政对信直一直不满,永禄十三年(1570)晴政的亲子鹤千代出生后(晴政五十三岁),信直更是成为嫡子继位的障碍。 元龟三年(1572)“屋里之乱”暴发,晴政引兵讨伐信直。剑吉城主北信爱(秀爱之父)将信直从居城接到剑吉城躲避,晴政多次领兵攻打不果,不久重臣八户政荣率兵介入,两方达成和睦。虽然接受晴继(鹤千代元服后名)为世继,但家中诸臣仍分成晴政派和信直派相互对立,而九户政实是晴政派的干将。
天正十年(1582)正月,南部家二十四代当主晴政亡。葬礼当日嫡子晴继也离奇死去,年只十三。晴继之死说法成谜,一说是疱疮急死,也有说是政实为九户氏利益下了黑手。不管如何,南部宗家二十六代当主问题成为当务之急。2月25、26两日包括东、南、北、石龟、七户等家中重臣的会议在三户城召开。据《祐清私记》,当日人选集中在田子九郎(信直)、九户修理(实亲)和八户弹正(政荣)。各方势力僵持不下,互相争执时,重臣中资历最长的北信爱派武装兵百人从田子城迎信直入三户城。北信爱的果敢使得三户城中的聒噪豪无意义,既成事实下南部信直继任为新的当主。本打算扶持九户势力的政实不免神伤,如若晴继之死确脱不了关系,那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此后,虽然信直被承认为南部家督,但家中人心涣散渐无法掌控,津轻大浦为信谋求独立,九户氏也在寻求合适的时机另立门户。危机下信直认识到获得中央政权的认可是安定大计。天正十年春,南部使者前往晋见织田信长,不料本能寺事发,只好无奈返回。天正十五年(1587)再遣使参见丰臣秀吉,虽然没有见到九州平定中的秀吉,但面会前田利家并获得所领安堵的保证,从此正式和丰臣政权建立起联系。天正十八年(1590)小田原征伐时,由利家处得到消息的信直留下八户政荣防备政实,自己急忙跑去参阵。不想被大浦为信抢先几日参见秀吉,得到津轻三郡安堵状,津轻独立获得认可。
反乱
后北条氏灭亡后,奥州未参阵的葛西、大崎、和贺、稗贯所领没收,其中志和、稗贯、和贺三郡作为南部家所失津轻之地的补偿封给信直。9月奥州仕置后南部信直成为领有奥州七郡的大名,而九户政实因为宗家缘故领地得以保全。然而对中央政治形势完全迟钝的政实一意独立,着手整固九户城,聚集奥州仕置中沦为浪人的各家残党。早在此年初春的津轻独立战(小田原参阵前),政实即称病拒绝了信直要求出兵的命令,而信直也忌惮政实在身后的行动无法放手,导致大败。天正19年正月,政实再以生病为由缺席三户城参贺。1月17日,南部信直借口九户族意图谋叛包围九户城,不久无功而返。2月18日,九户党副将櫛引河内守清长领兵七百攻打浅水城(南盛义城主)未果。而在奥入濑川南岸,九户党七户家国势相继攻破奥濑馆、泽田馆、切田馆,讨死切田兵库和泽田定次。3月13日,九户党全面行动。櫛引势夜袭苫米地城(苫米地因幡城主)、七户势夜袭传法寺城(传法寺传右卫门城主)、九户势攻打又重城(木村伊势入道了清城主),但因计划泄露,均告失败,七户势尤其损失惨重,到是久经沙场的櫛引清长撤退中伏击讨取了前来支援的南盛义、康政父子。九户一党与南部信直军进入全面对决的局面。而受到信直诚挚邀请的诸豪族首尾两端,坐观形势发展不肯明确表态,这在信直残留的许多书简中都有记载。其后,南部军攻落一户城,讨取城主一户图书助光。九户方重将晴山治部少辅和七户家国领兵攻打,守将北主马秀爱重伤下浴血奋战,九户党退却。不支的北秀爱将一户城托付给东中务少辅朝政和浄法寺帯刀重安守卫,不料城中内应,一户城又回到九户党手中。九户方逐渐取得优势,骑墙的大小势力开始转向九户。而三户城旁的吉田兵部少辅和福山扫部倒向九户使得通往三户城的道路被打通,形势愈见危急。此时,奥州仕置时信直在后鸟谷ヶ崎城残党一揆中救出的浅野重吉献策,以九户党违反私斗禁止令(惣无事令)向秀吉申诉。4月13日,南部家嫡子利直和浅野重吉、北信爱同前往京都求援。战场上依旧激战不断,八户政荣趁九户方岛守安芸和櫛引清长不在城中,攻陷岛守馆和櫛引城。
同时,被废绝的大崎、葛西遗臣发起一揆。震怒的秀吉下令征伐九户、镇压奥州残党一揆,6月20日奥州再仕置诸将出兵命令下达:总大将丰臣秀次,伊达政宗负责残党一揆、蒲生氏乡负责征伐九户,总奉行浅野長政,井伊直政代表德川出阵,近臣堀尾吉晴、石田三成、大谷吉继,近邻上杉景胜、佐竹义重、宇都宫弥三郎以及秋田诸将总军势六万五千。对素来喜欢大场面的秀吉来说,这又是一个震慑天下人的机会。大谷、上杉势走出羽口,石田、宇都宫、佐竹势出磐城口,中央军由白河口进兵,加上北方南下的津轻为信、松前庆广成合围之势。8月23日,讨伐军对姉帯城攻击开始,次日姉帯城、根反馆先后陷落,一户城守将浄法寺主膳自知兵寡难敌,放火烧城后退往九户城。不愿坐以待毙的九户政实引兵在一户和二户之间的波打峠设伏,实亲为大将率五百余骑做饵,希望将讨伐军引入峠中。但被同样熟知地形的南部信直和北信爱识破,实亲队无奈退回城中。25日,九户城被完全包围。
九户城东、西、北三面被猫渊川、高渊川和白鸟川围护,城墙高高耸立达数十丈,如同树立的屏风般。城后则与巍峨的高山相连,在本丸以外有松之丸、若狭馆、外馆、三之丸层层保护,简直是守卫森严的要塞。笼城九户党总大将政实,以下九户实亲、久慈政则(三弟)、櫛引清长、清政兄弟、久慈直治、七户家国等以及各地一揆残党共五千余人。狭小的盆地中密布了七万余各色旗帜的军势,太鼓法螺贝齐鸣吹动的声波前所未闻。
9月2日讨伐军九户城总攻击开始。讨伐军由四个方向,用数万张弓、铁炮向城中射击,同时从四面的岩壁向上进攻。而守军也用弓和铁炮回击,并利用枪和长刀将攀爬岩壁的兵士打落,当日讨伐军数百人战死。第二天讨伐军用竹栅掩护前进,九户军则从上方使用铁炮射击并大量投掷石头和滚木,又有三百余攻城军战死。至4日,讨伐军人员伤亡严重,且物资补给开始困难,九户城中虽然损失亦大但凭借坚城仍不是朝夕可以攻落的,而北国天气渐冷不利于讨伐军持久作战。浅野长政出谋诱降,最后由围城军中地位最高的蒲生、浅野、井伊、堀尾四人联署劝降状,承诺向秀吉陈情,力保九户一族,通过使者、长兴寺(九户氏的菩提寺)住持萨天和尚送入城中。守城势中政实以下櫛引、七户、久慈、大里等诸将赞成投降,只有九户实亲、畠山重胜少数反对。最后包括政实在内的八名武将剃发出城(注2),而不甘降服的残留一族郎党在实亲带领下退守二之丸。同日,讨伐军进入九户城,强攻残留势力,二之丸内很快变成火海,包括妇幼在内所有人员全部被杀,惨不忍闻的哭叫声中九户城落城。8日,政实等人被用竹笼押解到栗驹郡总大将丰臣秀次处,20日,就地全体处死,首级送往京都,九户之乱结束。
后记
九户政实前半生的表现不失为名将,但最后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应当说是完全缺乏政治感觉的结果。曾经同为南部家属下,同样野心勃勃的大浦为信及时得到了中央政权的承认,虽然不情愿,南部也只有徒唤奈何。而在奥羽各家积极向信长、秀吉靠拢时,政实只是致力于自己的领地,终于吃到了苦果。从九户之乱初期的进程看,政实确实可以击败宗家三户南部氏,但当掌握了天下的秀吉发怒,已经没有任何机会。纵使不被浅野长政诱降,也只是延续得久些,毕竟以一方之力如何能与天下抗衡?令人疑惑的是刚刚目睹了称霸关东的北条家如何落幕,政实确没有觉悟,即使赖以为荣的九户城,又怎能和小田原城并论?一种说法是九户反乱与伊达政宗有牵扯,两家曾有密约政宗会牵制中央可能的征讨军,但此说法并不见于史册。退一步说,即便确有此事,狡猾的独眼龙也只是煽动奥州形势混乱,从中获得利益,真到秀吉出兵时又怎会去为他人做炮灰?政实身为一族之主不查天时,不知进退,在权谋重于武勇的乱世中悲剧收场也是必然的吧。
注1:或说是第二十四代当主。因为期间历史难考,九户系谱杂说较多。
注2:九户左近将监政实,櫛引河内守清长、弟左马助清政,七户彦三郎家国,久慈备前守政则、弟中务,大汤四郎左卫门昌次,大里修理太夫亲基八人。也有说久慈备前守兄弟三人,共九人。
奥州九户氏是名门南部的分家,出自清和源氏。建久年间南部家初代光行将诸子分封各地,其中六子行运封至九户,即是九户氏的始祖。此后历史多不可考,直到第七代光政从长兴寺大名馆移居宫野城,并改名为九户城。九户政实是十一代当主,大约生于天文四年(1536),通称左近将监。(注1)
九户氏自光政以来,积极通过联姻等方式拉拢周边势力,八代通康时已是南部一族中举足轻重的力量,至政实时达到最盛。政实娶一族四户宗康之妹为妻,又将女儿嫁给葛卷政佑,三弟政则被久慈直治收为养子,末弟康真做了斯波诠元的女婿,频频使用外交手腕之外,政实又是刚勇之将。永禄12年(1569)鹿角夺回战中政实与田子高信(石川高信)奋战击溃安东爱季,战后因功加领二户、鹿角数乡。此后九户政实转入南方岩手稗贯和贺三郡攻略,激战和贺义次、义房,灭亡远曽部氏,天正10年(1582),夜袭攻落葛西方河崎城。征战中九户领地不断扩大,构筑了北接津轻,南临伊达与主家可分庭抗礼的版图,而政实也是威名日盛,九户氏渐有凌驾于主家之上的苗头,在《光源院殿觉书》三户晴政列记中,九户氏的行动俨然已是独立势力。
家督之争
其时,南部宗家三户南部氏当主晴政是性情耿直而刚勇的人。治政初期在叔父石川高信辅佐下,“施政有方深得民望”(《南部史要》),但在后期开始变得混乱。晴政中年时仍无子,据《南部史要》八户家传记,其五个女儿分别嫁与同族的田子信直、九户实亲(政实二弟)、东中务朝政、南盛义、北秀爱,其中长女婿信直是当然的世继。然而晴政对信直一直不满,永禄十三年(1570)晴政的亲子鹤千代出生后(晴政五十三岁),信直更是成为嫡子继位的障碍。 元龟三年(1572)“屋里之乱”暴发,晴政引兵讨伐信直。剑吉城主北信爱(秀爱之父)将信直从居城接到剑吉城躲避,晴政多次领兵攻打不果,不久重臣八户政荣率兵介入,两方达成和睦。虽然接受晴继(鹤千代元服后名)为世继,但家中诸臣仍分成晴政派和信直派相互对立,而九户政实是晴政派的干将。
天正十年(1582)正月,南部家二十四代当主晴政亡。葬礼当日嫡子晴继也离奇死去,年只十三。晴继之死说法成谜,一说是疱疮急死,也有说是政实为九户氏利益下了黑手。不管如何,南部宗家二十六代当主问题成为当务之急。2月25、26两日包括东、南、北、石龟、七户等家中重臣的会议在三户城召开。据《祐清私记》,当日人选集中在田子九郎(信直)、九户修理(实亲)和八户弹正(政荣)。各方势力僵持不下,互相争执时,重臣中资历最长的北信爱派武装兵百人从田子城迎信直入三户城。北信爱的果敢使得三户城中的聒噪豪无意义,既成事实下南部信直继任为新的当主。本打算扶持九户势力的政实不免神伤,如若晴继之死确脱不了关系,那真是为他人做了嫁衣。此后,虽然信直被承认为南部家督,但家中人心涣散渐无法掌控,津轻大浦为信谋求独立,九户氏也在寻求合适的时机另立门户。危机下信直认识到获得中央政权的认可是安定大计。天正十年春,南部使者前往晋见织田信长,不料本能寺事发,只好无奈返回。天正十五年(1587)再遣使参见丰臣秀吉,虽然没有见到九州平定中的秀吉,但面会前田利家并获得所领安堵的保证,从此正式和丰臣政权建立起联系。天正十八年(1590)小田原征伐时,由利家处得到消息的信直留下八户政荣防备政实,自己急忙跑去参阵。不想被大浦为信抢先几日参见秀吉,得到津轻三郡安堵状,津轻独立获得认可。
![]() |
南部信直 |
反乱
后北条氏灭亡后,奥州未参阵的葛西、大崎、和贺、稗贯所领没收,其中志和、稗贯、和贺三郡作为南部家所失津轻之地的补偿封给信直。9月奥州仕置后南部信直成为领有奥州七郡的大名,而九户政实因为宗家缘故领地得以保全。然而对中央政治形势完全迟钝的政实一意独立,着手整固九户城,聚集奥州仕置中沦为浪人的各家残党。早在此年初春的津轻独立战(小田原参阵前),政实即称病拒绝了信直要求出兵的命令,而信直也忌惮政实在身后的行动无法放手,导致大败。天正19年正月,政实再以生病为由缺席三户城参贺。1月17日,南部信直借口九户族意图谋叛包围九户城,不久无功而返。2月18日,九户党副将櫛引河内守清长领兵七百攻打浅水城(南盛义城主)未果。而在奥入濑川南岸,九户党七户家国势相继攻破奥濑馆、泽田馆、切田馆,讨死切田兵库和泽田定次。3月13日,九户党全面行动。櫛引势夜袭苫米地城(苫米地因幡城主)、七户势夜袭传法寺城(传法寺传右卫门城主)、九户势攻打又重城(木村伊势入道了清城主),但因计划泄露,均告失败,七户势尤其损失惨重,到是久经沙场的櫛引清长撤退中伏击讨取了前来支援的南盛义、康政父子。九户一党与南部信直军进入全面对决的局面。而受到信直诚挚邀请的诸豪族首尾两端,坐观形势发展不肯明确表态,这在信直残留的许多书简中都有记载。其后,南部军攻落一户城,讨取城主一户图书助光。九户方重将晴山治部少辅和七户家国领兵攻打,守将北主马秀爱重伤下浴血奋战,九户党退却。不支的北秀爱将一户城托付给东中务少辅朝政和浄法寺帯刀重安守卫,不料城中内应,一户城又回到九户党手中。九户方逐渐取得优势,骑墙的大小势力开始转向九户。而三户城旁的吉田兵部少辅和福山扫部倒向九户使得通往三户城的道路被打通,形势愈见危急。此时,奥州仕置时信直在后鸟谷ヶ崎城残党一揆中救出的浅野重吉献策,以九户党违反私斗禁止令(惣无事令)向秀吉申诉。4月13日,南部家嫡子利直和浅野重吉、北信爱同前往京都求援。战场上依旧激战不断,八户政荣趁九户方岛守安芸和櫛引清长不在城中,攻陷岛守馆和櫛引城。
同时,被废绝的大崎、葛西遗臣发起一揆。震怒的秀吉下令征伐九户、镇压奥州残党一揆,6月20日奥州再仕置诸将出兵命令下达:总大将丰臣秀次,伊达政宗负责残党一揆、蒲生氏乡负责征伐九户,总奉行浅野長政,井伊直政代表德川出阵,近臣堀尾吉晴、石田三成、大谷吉继,近邻上杉景胜、佐竹义重、宇都宫弥三郎以及秋田诸将总军势六万五千。对素来喜欢大场面的秀吉来说,这又是一个震慑天下人的机会。大谷、上杉势走出羽口,石田、宇都宫、佐竹势出磐城口,中央军由白河口进兵,加上北方南下的津轻为信、松前庆广成合围之势。8月23日,讨伐军对姉帯城攻击开始,次日姉帯城、根反馆先后陷落,一户城守将浄法寺主膳自知兵寡难敌,放火烧城后退往九户城。不愿坐以待毙的九户政实引兵在一户和二户之间的波打峠设伏,实亲为大将率五百余骑做饵,希望将讨伐军引入峠中。但被同样熟知地形的南部信直和北信爱识破,实亲队无奈退回城中。25日,九户城被完全包围。
九户城东、西、北三面被猫渊川、高渊川和白鸟川围护,城墙高高耸立达数十丈,如同树立的屏风般。城后则与巍峨的高山相连,在本丸以外有松之丸、若狭馆、外馆、三之丸层层保护,简直是守卫森严的要塞。笼城九户党总大将政实,以下九户实亲、久慈政则(三弟)、櫛引清长、清政兄弟、久慈直治、七户家国等以及各地一揆残党共五千余人。狭小的盆地中密布了七万余各色旗帜的军势,太鼓法螺贝齐鸣吹动的声波前所未闻。
![]() |
九戸城の堀 |
9月2日讨伐军九户城总攻击开始。讨伐军由四个方向,用数万张弓、铁炮向城中射击,同时从四面的岩壁向上进攻。而守军也用弓和铁炮回击,并利用枪和长刀将攀爬岩壁的兵士打落,当日讨伐军数百人战死。第二天讨伐军用竹栅掩护前进,九户军则从上方使用铁炮射击并大量投掷石头和滚木,又有三百余攻城军战死。至4日,讨伐军人员伤亡严重,且物资补给开始困难,九户城中虽然损失亦大但凭借坚城仍不是朝夕可以攻落的,而北国天气渐冷不利于讨伐军持久作战。浅野长政出谋诱降,最后由围城军中地位最高的蒲生、浅野、井伊、堀尾四人联署劝降状,承诺向秀吉陈情,力保九户一族,通过使者、长兴寺(九户氏的菩提寺)住持萨天和尚送入城中。守城势中政实以下櫛引、七户、久慈、大里等诸将赞成投降,只有九户实亲、畠山重胜少数反对。最后包括政实在内的八名武将剃发出城(注2),而不甘降服的残留一族郎党在实亲带领下退守二之丸。同日,讨伐军进入九户城,强攻残留势力,二之丸内很快变成火海,包括妇幼在内所有人员全部被杀,惨不忍闻的哭叫声中九户城落城。8日,政实等人被用竹笼押解到栗驹郡总大将丰臣秀次处,20日,就地全体处死,首级送往京都,九户之乱结束。
后记
九户政实前半生的表现不失为名将,但最后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应当说是完全缺乏政治感觉的结果。曾经同为南部家属下,同样野心勃勃的大浦为信及时得到了中央政权的承认,虽然不情愿,南部也只有徒唤奈何。而在奥羽各家积极向信长、秀吉靠拢时,政实只是致力于自己的领地,终于吃到了苦果。从九户之乱初期的进程看,政实确实可以击败宗家三户南部氏,但当掌握了天下的秀吉发怒,已经没有任何机会。纵使不被浅野长政诱降,也只是延续得久些,毕竟以一方之力如何能与天下抗衡?令人疑惑的是刚刚目睹了称霸关东的北条家如何落幕,政实确没有觉悟,即使赖以为荣的九户城,又怎能和小田原城并论?一种说法是九户反乱与伊达政宗有牵扯,两家曾有密约政宗会牵制中央可能的征讨军,但此说法并不见于史册。退一步说,即便确有此事,狡猾的独眼龙也只是煽动奥州形势混乱,从中获得利益,真到秀吉出兵时又怎会去为他人做炮灰?政实身为一族之主不查天时,不知进退,在权谋重于武勇的乱世中悲剧收场也是必然的吧。
注1:或说是第二十四代当主。因为期间历史难考,九户系谱杂说较多。
注2:九户左近将监政实,櫛引河内守清长、弟左马助清政,七户彦三郎家国,久慈备前守政则、弟中务,大汤四郎左卫门昌次,大里修理太夫亲基八人。也有说久慈备前守兄弟三人,共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