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张家界游记(三 杨家界 天波府)
花了20块钱开了一晚上空调,烫了脚,美美地洗了个热水澡,一切妥当,就是膝盖稍稍一弯就会疼,估计半月板磨伤了。哎,居然把膝盖弄伤了。baidu一晚上,才知道原来上下楼梯很伤膝盖,特别是下楼梯,膝盖承受的压力是正常体重的7倍,而上楼梯的承重也达到4~5倍。这样,就需要利用其它工具辅助,例如,登山杖就能分担压力,减轻对膝盖的冲击。另外,用软护膝固定下膝盖,让髌骨软骨稍稍固定,也能减轻膝盖的负担。
带上软护膝,走路果然没那么痛了。趁还没下雨,:天波府,我们来了。
等等,在这之前,我们要换客栈!怎么说好呢,景区附近的客栈多是政府补贴当地居民,然后按照一定的装修风格,修筑起来的。估计也对居民有某些规定的制约,例如房价的规范、旅客入住的身份登记等基本内容。但提到由居民转化成的店家,就素质参差了。有像东篱客栈,夫妻受过高等教育,至少懂得市场竞争下,比拼服务细节来弥补硬件缺憾的;也有观景台客栈这类,以为硬件有了,就坐等收钱,旅客要求的一切,第一句话都是:“要收钱。”当然,这样也避免了某些喜欢颐指气使的旅客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却让店家变得冷冰冰,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个差评或许就会毁掉几桩生意,而我就在这里,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差评。
原因是这样的,首先是落差太大。网上评分这家还不错:4.8,然后查到在大观台附近。But,去大观台要坐车的好吗?明明在天子山门票站外,居然把地址弄到大观台附近,太坑人了吧?!好吧,怪我眼瞎手快。11点订了房,然后中午12点前打电话要求退房,居然要扣30%,这赚钱速度太快吧,一个小时收30%的房款,没有任何理由?!难道网上用几个小小的字提示“确认即不可退款”,就要旅客自认倒霉了?这什么强盗逻辑?!然后说店家的服务,好评说店家会来接客,我们没享受到,让我们自己走,那指路吧,又指不清楚,指不清楚还怪我们;入住后要求提供额外的东西,一切都要给钱,开空调另加20,连沐浴露、洗发水都要给钱有木有?第二天早上忘记烧开水,问店家要热水,居然又说木有?自来水秒变石油啊。
说好的民风淳朴呢,姐就不明白了。路过个小卖部,一支红牛6元,脉动6元。付完钱问老板要点开水,又说没有。我指着热水壶问:“那不是?”“不是,装着其他东西。”然后,我指着蹲在桌子前面的男人问:“那他的泡面怎么泡的?”然后老板说:“开水要钱。”“那你就说要钱啊!”立马想喷那中年妇女。然后蹲着吃泡面的男人也看笑了。尼玛,背着热水壶进了景区的小贩说开水要钱,姐接受,毕竟人家不容易,也值那个钱。你这小卖部,有水有电,什么时候烧多少都有,给点水还想收钱,心被钱给糊住了吧。这种小农意识很可怕,以为自己做买卖的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口闭口钱钱钱,丧失的却是最可贵的人性。
背着行李上了路,今晚我们要坚定地住在大观台。环保车上到乌龙寨,距离大观台只有250m,good!正好有村民要结婚,一条路上华丽丽地鼓起了几道金色拱门,写着“XX贺XX,XX”之类的祝福语。讲排场,为新人祈福的含义在其次,拿钱给自己脸贴金,倒成了主旋律。
果然,顺着进村的路走了不到50m就找到了一家客栈。店家显然经验老道,在路口就挂了“今日有房”的灯箱。怀着喜悦的心情,我们登上了阶梯,上面是一大片平地,上面两层很有规模的“大观台客栈”在雾霭中显得亲切和神秘。今天是初五了,客人都已离店。要求店家打折,店主很老道地拒绝了,然后在诸多房间中,PP看上了最大的房间,200块。双人大床,有电热水器,白色缎面的被子令PP很激动。
放下行囊,轻装上路,心情不错。去乌龙寨的环保车停车场分两个区,一个区是非常显眼的饭馆,基本以接待旅游团或自驾车为主,饭菜质量如何,我们两个不得而知。之间饭馆某处洗手间用红色的大字写着:每人五元,本店用餐,可以免费。另外一区便是通往景点的必经之路,一字排开,各种小吃:蛋炒饭、汤粉、汤面,每碗十元。还有炒板栗、炸香肠、炸土豆块之类的。尝一尝,味道不要挑剔,吃饱就行。
路上各色的一次性雨衣,一次性雨靴东横西倒。村民们就一手拿个袋子,一手拎个铁钳夹垃圾。这里的垃圾都是要车子送出去的,国人随意丢弃的陋习还真是再美的风景也熏陶不了。话说花这么大人力物力,最终还是要使用原始方法:填埋垃圾。不知道几时能弄个垃圾能源处理站,说不定就够山上所有村民和各种缆车所需了。
看到“金鸡报晓”便是乌龙寨和空中走廊的分叉口了。我们果断地走了乌龙寨,开始的路还算开阔,随着山势的陡峭,慢慢地,便到了关隘。此处,靠右行驶,单行道就非常重要了。只容一人上下的阶梯,即便是装上了安全的护栏也要赞叹当年的土匪在这种地方健步如飞、如履平地的。
以下一段为摘录:
“由寨门往上是颇陡的坡,几十米外有一临崖平台,两三条枪架着,易守难攻。几米外是乌龙寨的第一道鬼门关“一步难行”。小路一个急弯向右,一块岩石兀然突出,人必须紧贴着岩壁,慢慢转过去,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山崖,只要派一个人持刀守候,再多的人也不在话下。
要继续前进的路,悄然间已不那么分明,钻洞绕石,似路非路,几米外便难见人,百余米的路,艰难曲折,人需要弯腰才能上行。第二道鬼门关“谁能不低头”便挡道于此。
近百米的陡坡几近直立,石路从两块巨石间穿过,人须侧身才能慢慢上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关”是第三道鬼门关。乌龙寨能立足多年,并非徒有虚名。”
窄窄的狭梯,通行都困难,确实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在到了一线天,两边石壁光滑,还有岩水渗出,再厉害的角色到了这里前后一堵,即使有浑身本领也插翅难飞。
“胖子,快过来!”“胖子,加油”……哎呀,今天的重头戏来啦?立马探头一观:侧身是必须的了,两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涨着红彤彤的脸,虽然略显尴尬,但也出来了。看客们兴奋地盼着所谓的“胖子”卡在石壁里,而“胖子”们则凭借着柔软的肚皮,各种呼吸收缩调节体型,最终逃出生天,让一众看客失望了。
过了三道关,经过一条蜿蜒的山路看见高高在上的“乌龙寨”,原名“黑龙寨”,这座山也非乌龙山,但据说土匪当年确是有的。到了寨子,里面已经被一群人围的水泄不通了,一个男子被剥去了上衣,露出满是油水的白乎乎的肚皮,扮成土匪的姑娘则递来各种道具:黑色褂子,独眼龙的眼罩,一顶毡帽,一把手枪,土匪造型完美呈现。旁人看着有趣,便在人群中将一个又一个“土匪”推上流水线,完成了土匪之路。反倒是四周的陈列馆,被一把把铁锁关了起来,陈列物也不知去向。只剩下门口几幅颇有意思的对联,其中一幅是:“选人莫谈百依百顺,
择偶哪能十全十美”。
出了寨子,望见对面一座小小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支支长枪短炮对着那山峰,围栏处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云来了,云走了,对面孤零零地小山峰上伫立的亭子成为一片白茫茫中唯一的可见物。而她具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天波府。
据说天波府是杨家界最好的观景台,而杨家将的传说又为她平添了一丝悲壮和神秘。既然来了,近在咫尺,去是必然的。环望下,乌龙寨的三险在天波府面前已经黯然失色。垂直绝壁,没有石阶,没有手扶梯。人只能凭借挂在石壁上的铁梯通行。窄窄的铁梯,一眼望下去,大家好像自动叠罗汉般,条条僵硬地悬在铁梯上,个个神经紧绷。亏得尚有灌木遮挡绝壁,否则这梯子估计也没几位英雄敢爬。
发挥动物攀爬本领上到天波府,便陷入一片片白茫茫中。除了“天波府”指示牌外,伸手之间,眼前竟是浓厚的雾气,甚至不给我们丝毫脑补的素材。找一处石阶坐下,荡涤胸中尘埃,此刻我们只能想象自己是在吞云吐雾吧。
神奇的景象往往只在一瞬间闪现,一阵山风过后,眼前一处绝壁慢慢舒展开容颜,山青如黛,暮色撩人,胸中升层澜。抓起相机狂拍几张,却发现小小的图片上能展现的只是这神奇景象的小小一隅。而身临奇景,能捕捉的只是那一秒,只这一秒变足以让人啧啧称奇。
我们目送爬上天波府的人来来去去,到此一游与指示牌合影后便匆匆离去。感叹若不是旅店老板叮嘱我们:“到了天波府,一定要静静的多坐一会。”估计,我们也会定点打卡,然后走人。
是什么在无形中也压迫着我们:“快快快,赶赶赶”呢?明明是休假中,我们的脚步却一路飞奔。“来啊,这里是XX,快拍照!”“快啊,前面是XX!快来拍照。”景点,拍照,在镜头定格的那一瞬,每个人都洋溢着快乐的笑脸,满满地幸福宣告着满足。这种简单的快乐虽然看着有些肤浅,却来得那么自然。中国人,不矫情,也是这世上最容易满足的一类人群吧。每每路过讲故事的导游,便总有一群惊呼连连,极尽捧场的游客。其实他们蛮可爱的,却被人称之为蝗虫,这种赤裸裸的蔑视,才是对人的尊严发起的最明目张胆的掠夺。
下了天波府,乌龙寨寨口的四人秋千终于荡了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大车轮,四个孩子分布在上下左右四个顶点,稍稍用力,四个孩子的势能动能便可互相转化,无从追溯其是否为乌龙寨的原配,不过土匪应该不会让孩子在自家门口荡秋千吧,那让看门的机枪情何以堪呐。
到了分岔路四点多,很想去空中走廊,走了一段果然鲜有人进去。遇到几个路人,大多是中间折返的。PP看着我拄拐绷带的样子,便默默在后面落了下来,到了某处参差的石阶处,据说我们还没走到1/2。如果正常走,估计到六点才能到空中走廊,况且现在这样的情况,而我对于自己的膝盖也没有把握,还有明天后天呢,那么留下点遗憾吧。
带上软护膝,走路果然没那么痛了。趁还没下雨,:天波府,我们来了。
等等,在这之前,我们要换客栈!怎么说好呢,景区附近的客栈多是政府补贴当地居民,然后按照一定的装修风格,修筑起来的。估计也对居民有某些规定的制约,例如房价的规范、旅客入住的身份登记等基本内容。但提到由居民转化成的店家,就素质参差了。有像东篱客栈,夫妻受过高等教育,至少懂得市场竞争下,比拼服务细节来弥补硬件缺憾的;也有观景台客栈这类,以为硬件有了,就坐等收钱,旅客要求的一切,第一句话都是:“要收钱。”当然,这样也避免了某些喜欢颐指气使的旅客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却让店家变得冷冰冰,网络发达的今天,一个差评或许就会毁掉几桩生意,而我就在这里,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差评。
原因是这样的,首先是落差太大。网上评分这家还不错:4.8,然后查到在大观台附近。But,去大观台要坐车的好吗?明明在天子山门票站外,居然把地址弄到大观台附近,太坑人了吧?!好吧,怪我眼瞎手快。11点订了房,然后中午12点前打电话要求退房,居然要扣30%,这赚钱速度太快吧,一个小时收30%的房款,没有任何理由?!难道网上用几个小小的字提示“确认即不可退款”,就要旅客自认倒霉了?这什么强盗逻辑?!然后说店家的服务,好评说店家会来接客,我们没享受到,让我们自己走,那指路吧,又指不清楚,指不清楚还怪我们;入住后要求提供额外的东西,一切都要给钱,开空调另加20,连沐浴露、洗发水都要给钱有木有?第二天早上忘记烧开水,问店家要热水,居然又说木有?自来水秒变石油啊。
说好的民风淳朴呢,姐就不明白了。路过个小卖部,一支红牛6元,脉动6元。付完钱问老板要点开水,又说没有。我指着热水壶问:“那不是?”“不是,装着其他东西。”然后,我指着蹲在桌子前面的男人问:“那他的泡面怎么泡的?”然后老板说:“开水要钱。”“那你就说要钱啊!”立马想喷那中年妇女。然后蹲着吃泡面的男人也看笑了。尼玛,背着热水壶进了景区的小贩说开水要钱,姐接受,毕竟人家不容易,也值那个钱。你这小卖部,有水有电,什么时候烧多少都有,给点水还想收钱,心被钱给糊住了吧。这种小农意识很可怕,以为自己做买卖的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开口闭口钱钱钱,丧失的却是最可贵的人性。
背着行李上了路,今晚我们要坚定地住在大观台。环保车上到乌龙寨,距离大观台只有250m,good!正好有村民要结婚,一条路上华丽丽地鼓起了几道金色拱门,写着“XX贺XX,XX”之类的祝福语。讲排场,为新人祈福的含义在其次,拿钱给自己脸贴金,倒成了主旋律。
果然,顺着进村的路走了不到50m就找到了一家客栈。店家显然经验老道,在路口就挂了“今日有房”的灯箱。怀着喜悦的心情,我们登上了阶梯,上面是一大片平地,上面两层很有规模的“大观台客栈”在雾霭中显得亲切和神秘。今天是初五了,客人都已离店。要求店家打折,店主很老道地拒绝了,然后在诸多房间中,PP看上了最大的房间,200块。双人大床,有电热水器,白色缎面的被子令PP很激动。
放下行囊,轻装上路,心情不错。去乌龙寨的环保车停车场分两个区,一个区是非常显眼的饭馆,基本以接待旅游团或自驾车为主,饭菜质量如何,我们两个不得而知。之间饭馆某处洗手间用红色的大字写着:每人五元,本店用餐,可以免费。另外一区便是通往景点的必经之路,一字排开,各种小吃:蛋炒饭、汤粉、汤面,每碗十元。还有炒板栗、炸香肠、炸土豆块之类的。尝一尝,味道不要挑剔,吃饱就行。
路上各色的一次性雨衣,一次性雨靴东横西倒。村民们就一手拿个袋子,一手拎个铁钳夹垃圾。这里的垃圾都是要车子送出去的,国人随意丢弃的陋习还真是再美的风景也熏陶不了。话说花这么大人力物力,最终还是要使用原始方法:填埋垃圾。不知道几时能弄个垃圾能源处理站,说不定就够山上所有村民和各种缆车所需了。
看到“金鸡报晓”便是乌龙寨和空中走廊的分叉口了。我们果断地走了乌龙寨,开始的路还算开阔,随着山势的陡峭,慢慢地,便到了关隘。此处,靠右行驶,单行道就非常重要了。只容一人上下的阶梯,即便是装上了安全的护栏也要赞叹当年的土匪在这种地方健步如飞、如履平地的。
以下一段为摘录:
“由寨门往上是颇陡的坡,几十米外有一临崖平台,两三条枪架着,易守难攻。几米外是乌龙寨的第一道鬼门关“一步难行”。小路一个急弯向右,一块岩石兀然突出,人必须紧贴着岩壁,慢慢转过去,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山崖,只要派一个人持刀守候,再多的人也不在话下。
要继续前进的路,悄然间已不那么分明,钻洞绕石,似路非路,几米外便难见人,百余米的路,艰难曲折,人需要弯腰才能上行。第二道鬼门关“谁能不低头”便挡道于此。
近百米的陡坡几近直立,石路从两块巨石间穿过,人须侧身才能慢慢上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关”是第三道鬼门关。乌龙寨能立足多年,并非徒有虚名。”
窄窄的狭梯,通行都困难,确实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在到了一线天,两边石壁光滑,还有岩水渗出,再厉害的角色到了这里前后一堵,即使有浑身本领也插翅难飞。
“胖子,快过来!”“胖子,加油”……哎呀,今天的重头戏来啦?立马探头一观:侧身是必须的了,两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涨着红彤彤的脸,虽然略显尴尬,但也出来了。看客们兴奋地盼着所谓的“胖子”卡在石壁里,而“胖子”们则凭借着柔软的肚皮,各种呼吸收缩调节体型,最终逃出生天,让一众看客失望了。
过了三道关,经过一条蜿蜒的山路看见高高在上的“乌龙寨”,原名“黑龙寨”,这座山也非乌龙山,但据说土匪当年确是有的。到了寨子,里面已经被一群人围的水泄不通了,一个男子被剥去了上衣,露出满是油水的白乎乎的肚皮,扮成土匪的姑娘则递来各种道具:黑色褂子,独眼龙的眼罩,一顶毡帽,一把手枪,土匪造型完美呈现。旁人看着有趣,便在人群中将一个又一个“土匪”推上流水线,完成了土匪之路。反倒是四周的陈列馆,被一把把铁锁关了起来,陈列物也不知去向。只剩下门口几幅颇有意思的对联,其中一幅是:“选人莫谈百依百顺,
择偶哪能十全十美”。
出了寨子,望见对面一座小小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支支长枪短炮对着那山峰,围栏处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云来了,云走了,对面孤零零地小山峰上伫立的亭子成为一片白茫茫中唯一的可见物。而她具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天波府。
据说天波府是杨家界最好的观景台,而杨家将的传说又为她平添了一丝悲壮和神秘。既然来了,近在咫尺,去是必然的。环望下,乌龙寨的三险在天波府面前已经黯然失色。垂直绝壁,没有石阶,没有手扶梯。人只能凭借挂在石壁上的铁梯通行。窄窄的铁梯,一眼望下去,大家好像自动叠罗汉般,条条僵硬地悬在铁梯上,个个神经紧绷。亏得尚有灌木遮挡绝壁,否则这梯子估计也没几位英雄敢爬。
发挥动物攀爬本领上到天波府,便陷入一片片白茫茫中。除了“天波府”指示牌外,伸手之间,眼前竟是浓厚的雾气,甚至不给我们丝毫脑补的素材。找一处石阶坐下,荡涤胸中尘埃,此刻我们只能想象自己是在吞云吐雾吧。
神奇的景象往往只在一瞬间闪现,一阵山风过后,眼前一处绝壁慢慢舒展开容颜,山青如黛,暮色撩人,胸中升层澜。抓起相机狂拍几张,却发现小小的图片上能展现的只是这神奇景象的小小一隅。而身临奇景,能捕捉的只是那一秒,只这一秒变足以让人啧啧称奇。
我们目送爬上天波府的人来来去去,到此一游与指示牌合影后便匆匆离去。感叹若不是旅店老板叮嘱我们:“到了天波府,一定要静静的多坐一会。”估计,我们也会定点打卡,然后走人。
是什么在无形中也压迫着我们:“快快快,赶赶赶”呢?明明是休假中,我们的脚步却一路飞奔。“来啊,这里是XX,快拍照!”“快啊,前面是XX!快来拍照。”景点,拍照,在镜头定格的那一瞬,每个人都洋溢着快乐的笑脸,满满地幸福宣告着满足。这种简单的快乐虽然看着有些肤浅,却来得那么自然。中国人,不矫情,也是这世上最容易满足的一类人群吧。每每路过讲故事的导游,便总有一群惊呼连连,极尽捧场的游客。其实他们蛮可爱的,却被人称之为蝗虫,这种赤裸裸的蔑视,才是对人的尊严发起的最明目张胆的掠夺。
下了天波府,乌龙寨寨口的四人秋千终于荡了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大车轮,四个孩子分布在上下左右四个顶点,稍稍用力,四个孩子的势能动能便可互相转化,无从追溯其是否为乌龙寨的原配,不过土匪应该不会让孩子在自家门口荡秋千吧,那让看门的机枪情何以堪呐。
到了分岔路四点多,很想去空中走廊,走了一段果然鲜有人进去。遇到几个路人,大多是中间折返的。PP看着我拄拐绷带的样子,便默默在后面落了下来,到了某处参差的石阶处,据说我们还没走到1/2。如果正常走,估计到六点才能到空中走廊,况且现在这样的情况,而我对于自己的膝盖也没有把握,还有明天后天呢,那么留下点遗憾吧。
-
已失联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7 02: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