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蜜蜂麻痹病防治方法
对慢性蜜蜂麻痹病的防治,目前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下就是方法的介绍:
1.更换蜂王
对患病蜂群的蜂王,可选用由健康群培育的蜂王更换,以增强蜂群的繁殖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仍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
2.杀灭和淘汰病蜂
采用换箱方法,将蜜蜂抖落,健康蜂迅速进入新蜂箱,而病蜂出于行动缓慢,留在后面,可集中收集将其杀死,以减少传染源。
3.补充营养饲料
对于思病蜂群可喂以奶粉、玉米粉、黄豆粉,并配合多种维生素,以提高蜂群的抗病力。
4.药物防治
(1)升华硫:升华硫对病蜂有驱杀作用,对患病蜂群每群每次用10克升华硫,撒在蜂路、框梁或箱底,可有效地控制麻痹病的发展。
(2)抗蜂病毒一号:本品为黄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不溶于水、冷乙醇,稍溶于热乙醇,溶于二甲基亚砜。试验证明,该药对蜂安全,对慢性麻痹病病毒具有显著抑制效果.对健康蜜蜂有明显保护作用,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经过26个省市患病蜂场用抗蜂病毒一号进行大面积防治数万群蜂,经过39蜂疗网抽样调查表明,用该药防治病群,全部治愈。如四川灌县天马乡蜂场有意大利蜂43群,其中有32群患麻痹病,1985年春应用抗蜂病毒一号药物防治.效果达95.6%。对照组未用药,病情仍有发展。生产对比统计结果,防治组每群平均单产为295.5元.对照组为231元,前者单产产值高29%。1985年3月下旬,安徽省宿松县河塌乡一养蜂专业户饲养的100群意蜂感染了慢性麻痹病,病情十分严重,早春出越冬室时有蜂100群,200脾,4月12日当地油菜花盛开,然而该场蜂群不仅未有增长,反而下降到87群180脾,蜂群失去采集蜂蜜和分泌王浆能力。同期当地未感病的蜂场,已取蜜2—4次,取浆2—3次。4月中旬应用抗蜂病毒一号对该蜂场全面进行了防治,一个疗程之后,病群治愈,蜂群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年生产蜂蜜2550千克,蜂王浆45千克,蜂蜡30千克,获利10192元,成为全县的养蜂万元户,蜂群也由原来的100群200脾,发展到120群600脾,同时给下—年的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上就是几点关于如何防治慢性蜜蜂麻痹病的方法,养蜂人可以参考上面的介绍结合自已蜂场的情况酌情选择。
1.更换蜂王
对患病蜂群的蜂王,可选用由健康群培育的蜂王更换,以增强蜂群的繁殖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仍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措施。
2.杀灭和淘汰病蜂
采用换箱方法,将蜜蜂抖落,健康蜂迅速进入新蜂箱,而病蜂出于行动缓慢,留在后面,可集中收集将其杀死,以减少传染源。
3.补充营养饲料
对于思病蜂群可喂以奶粉、玉米粉、黄豆粉,并配合多种维生素,以提高蜂群的抗病力。
4.药物防治
(1)升华硫:升华硫对病蜂有驱杀作用,对患病蜂群每群每次用10克升华硫,撒在蜂路、框梁或箱底,可有效地控制麻痹病的发展。
(2)抗蜂病毒一号:本品为黄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不溶于水、冷乙醇,稍溶于热乙醇,溶于二甲基亚砜。试验证明,该药对蜂安全,对慢性麻痹病病毒具有显著抑制效果.对健康蜜蜂有明显保护作用,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经过26个省市患病蜂场用抗蜂病毒一号进行大面积防治数万群蜂,经过39蜂疗网抽样调查表明,用该药防治病群,全部治愈。如四川灌县天马乡蜂场有意大利蜂43群,其中有32群患麻痹病,1985年春应用抗蜂病毒一号药物防治.效果达95.6%。对照组未用药,病情仍有发展。生产对比统计结果,防治组每群平均单产为295.5元.对照组为231元,前者单产产值高29%。1985年3月下旬,安徽省宿松县河塌乡一养蜂专业户饲养的100群意蜂感染了慢性麻痹病,病情十分严重,早春出越冬室时有蜂100群,200脾,4月12日当地油菜花盛开,然而该场蜂群不仅未有增长,反而下降到87群180脾,蜂群失去采集蜂蜜和分泌王浆能力。同期当地未感病的蜂场,已取蜜2—4次,取浆2—3次。4月中旬应用抗蜂病毒一号对该蜂场全面进行了防治,一个疗程之后,病群治愈,蜂群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全年生产蜂蜜2550千克,蜂王浆45千克,蜂蜡30千克,获利10192元,成为全县的养蜂万元户,蜂群也由原来的100群200脾,发展到120群600脾,同时给下—年的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以上就是几点关于如何防治慢性蜜蜂麻痹病的方法,养蜂人可以参考上面的介绍结合自已蜂场的情况酌情选择。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