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1 2 日本国木田独步散文集《初恋》之《初恋》,《武藏野》
2015,3,1 2 日本 国木田独步 散文集《初恋》之《初恋》,《武藏野》
今天给爸妈取完签证,饶有兴致地去了向往已久的果戈里书店。书店不大,书籍也不多,氛围却很好。音乐悠扬,咖啡飘香,色彩斑斓,适合我的心思飞翔。
踯躅了半天,终于选定亚洲文学,日本,瞥见了这本明治时期的小说家、诗人国木田独步(1871~1908)的散文集《初恋》,中日对照。这个选择原因特简单,爸妈的目的地就是樱花盛开的日本国啊。后来还发现,他的出生地千叶县竟然也曾是哥哥多年的居住地呢!哦,对了,他还做过新闻记者和杂志编辑呢!同行哦。
据悉,国木田独步的作品涵盖短篇小说、诗歌、评论、书简、日记等。作为日本文学中自然主义的先驱,其短篇小说浸透着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自然意识。比如我读的这两篇散文,《初恋》只是个噱头,了然无趣;倒是他发表于1898年的散文《武藏野》,是他的早期作品,着重描绘武藏野落叶林的美景,还引用了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对于自然景致描写的精彩段落和华兹华斯的诗句,情绪饱满、语言清新、描写细腻、诗意盎然、浪漫唯美、典雅幽微;充满日本民族风情;且天人合一,各自和谐安好;处处体现国木田独步对于祖国山河的深深热爱,体现华兹华斯的唯情论和“返回自然说”,以及屠格涅夫对他创作的深刻影响。
最喜欢是其中他自己摘录的日记,描写了武藏野的美景,比如,“秋空一碧如洗,树叶光耀如火。”“踏云散步,青烟漫大地,林中月光碎。”“在这晚来的初春夜里,新月如钩,一株株白玉兰在枝头绽放,没有叶子的陪伴却更显清丽脱俗,遗世而独立。再过不久,樱花也要盛放了吧,让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春意融化在心底,大自然的绮丽。”
向永远37岁的、英年早逝的国木田独步致敬!
这篇传世的《武藏野》,据说是国木田独步1895年许离婚后,在武藏野疗伤所作,可是,竟然嗅不到半点忧伤的痕迹。大自然,真的是个好医生呢。
阅读之间,颇多感慨。
一,译者不赖哦。董璐,学院派,深谙日本古典文学,对俳句也颇在行,可以充分还原作品的优美与韵味。
二,也许在他人看来,是很寻常、甚至是萧条、寂寥的景致,在敏感、细腻的诗人、文学家的眼里和笔下,却变得诗意盎然,得到艺术的升华,这也是文学以及艺术家的功用吧。
三,散文中,以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所描写的俄罗斯风情,来对比日本风情,作为优秀作家,单单从写出足以代表本国特色的作品这一点来说,他们都是成功的、值得敬仰的。可惜,我遗憾地看到,就在别国作家乃至各类艺术家,都在痴痴迷恋着自己的国家和艺术,大力弘扬与追求民族性之时,就在西方极力推崇代表中国风的莫言和张艺谋的艺术之时,还有好多人,中国都代表不了,还企图与世界接轨,冒充国际范儿。
四,其实,日本小小弹丸之地,其浩荡、壮美、险峻……一切我中华大好河山都兼具,并更胜一筹。为什么在他们的作家笔下,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我的伊豆》,国木田独步的《武藏野》之中……都那么地令人心旌动摇、风情万种呢?
我以为,第一,是他们太热爱自己的祖国了,太会保护风景自然了,使得一切都完好原始;第二,即使是后起的人文建筑、修饬,也力求与自然原貌完美衔接,和谐统一。典雅的文化氛围、彬彬有礼的民族,和谐的一切,构成完美的民族性。
我们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沃土,就不能生产出这样直指人心、独具民族风情的力作吗?
有,一定有。可是。明显不够。我们需要学习。很惭愧。我感觉。
而且,何时、何地,徜徉于和武藏野一样的中国的树林和田野时,我也能不闻到恶臭,不恐惧恶人,怡然自得,心情美美呢?
今天给爸妈取完签证,饶有兴致地去了向往已久的果戈里书店。书店不大,书籍也不多,氛围却很好。音乐悠扬,咖啡飘香,色彩斑斓,适合我的心思飞翔。
踯躅了半天,终于选定亚洲文学,日本,瞥见了这本明治时期的小说家、诗人国木田独步(1871~1908)的散文集《初恋》,中日对照。这个选择原因特简单,爸妈的目的地就是樱花盛开的日本国啊。后来还发现,他的出生地千叶县竟然也曾是哥哥多年的居住地呢!哦,对了,他还做过新闻记者和杂志编辑呢!同行哦。
据悉,国木田独步的作品涵盖短篇小说、诗歌、评论、书简、日记等。作为日本文学中自然主义的先驱,其短篇小说浸透着英国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自然意识。比如我读的这两篇散文,《初恋》只是个噱头,了然无趣;倒是他发表于1898年的散文《武藏野》,是他的早期作品,着重描绘武藏野落叶林的美景,还引用了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对于自然景致描写的精彩段落和华兹华斯的诗句,情绪饱满、语言清新、描写细腻、诗意盎然、浪漫唯美、典雅幽微;充满日本民族风情;且天人合一,各自和谐安好;处处体现国木田独步对于祖国山河的深深热爱,体现华兹华斯的唯情论和“返回自然说”,以及屠格涅夫对他创作的深刻影响。
最喜欢是其中他自己摘录的日记,描写了武藏野的美景,比如,“秋空一碧如洗,树叶光耀如火。”“踏云散步,青烟漫大地,林中月光碎。”“在这晚来的初春夜里,新月如钩,一株株白玉兰在枝头绽放,没有叶子的陪伴却更显清丽脱俗,遗世而独立。再过不久,樱花也要盛放了吧,让时间慢一点再慢一点,春意融化在心底,大自然的绮丽。”
向永远37岁的、英年早逝的国木田独步致敬!
这篇传世的《武藏野》,据说是国木田独步1895年许离婚后,在武藏野疗伤所作,可是,竟然嗅不到半点忧伤的痕迹。大自然,真的是个好医生呢。
阅读之间,颇多感慨。
一,译者不赖哦。董璐,学院派,深谙日本古典文学,对俳句也颇在行,可以充分还原作品的优美与韵味。
二,也许在他人看来,是很寻常、甚至是萧条、寂寥的景致,在敏感、细腻的诗人、文学家的眼里和笔下,却变得诗意盎然,得到艺术的升华,这也是文学以及艺术家的功用吧。
三,散文中,以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所描写的俄罗斯风情,来对比日本风情,作为优秀作家,单单从写出足以代表本国特色的作品这一点来说,他们都是成功的、值得敬仰的。可惜,我遗憾地看到,就在别国作家乃至各类艺术家,都在痴痴迷恋着自己的国家和艺术,大力弘扬与追求民族性之时,就在西方极力推崇代表中国风的莫言和张艺谋的艺术之时,还有好多人,中国都代表不了,还企图与世界接轨,冒充国际范儿。
四,其实,日本小小弹丸之地,其浩荡、壮美、险峻……一切我中华大好河山都兼具,并更胜一筹。为什么在他们的作家笔下,比如川端康成的《雪国》、《我的伊豆》,国木田独步的《武藏野》之中……都那么地令人心旌动摇、风情万种呢?
我以为,第一,是他们太热爱自己的祖国了,太会保护风景自然了,使得一切都完好原始;第二,即使是后起的人文建筑、修饬,也力求与自然原貌完美衔接,和谐统一。典雅的文化氛围、彬彬有礼的民族,和谐的一切,构成完美的民族性。
我们13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沃土,就不能生产出这样直指人心、独具民族风情的力作吗?
有,一定有。可是。明显不够。我们需要学习。很惭愧。我感觉。
而且,何时、何地,徜徉于和武藏野一样的中国的树林和田野时,我也能不闻到恶臭,不恐惧恶人,怡然自得,心情美美呢?
![]() |
国木田独步 |
![]() |
散文集《初恋》 |
![]() |
散文集《初恋》 |
![]() |
散文集初恋》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