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斋|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女画家和她们的画(二)
一代才女陆小曼
美人陆小曼是上个世纪20年代曾经火树银花的女子,亦是一个被千夫所指的女子。她的前半生,是一只美艳的蝶,肆意炫耀着自己光彩照人的外表。她的后半生,是一只平凡的蝶,安宁,平静。
陆小曼(1903年——1965年),近代女画家,近代十大才女之一。江苏武进人。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位从旧时代走来的前卫女子,似乎因为与徐志摩一段颇受争议的姻缘,才得以在民国史中留下一抹亮色,而小曼画的山峦树影也挡不住徐志摩挥手即来的一片云彩。坊间有关徐志摩传记中的小曼是以任性、奢华、嗜烟和挥霍无度的负面形象出现,而她闺秀画家的身份知道的人反而少了。
在绘画上,小曼不但近师贺天健,并且还对元朝的倪云林,明朝的沈周,以及清初的王鉴,投入了很大的兴趣。加上平时又和当时画家名流如吴湖帆、钱瘦铁、孙雪泥、应野平等多所交往,彼此切磋,所以铢积寸累,到了后来,小曼的画艺便自然而然大有进步了。
从小曼的绘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出类拔萃的画技,更她是蕴蓄在绘画背后的那股自立自强、独立不阿的精神和人品。
画坛娇娜——李青萍
李青萍,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画家,早在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就已蜚声国内外画坛。她的画作奇想联翩,浪漫多彩,处处显露出独创的艺术魅力。画坛巨擘徐悲鸿亲自为她选辑、作序、出版《青萍画集》;丹青大师刘海粟赞曰:“今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躯!”白石老人为之题词称颂。她的画展轰动东瀛,以其绝妙奇特的泼彩画震惊中外,成为一代画坛女杰。
李青萍1911年11月生于湖北荆州古城一个渐至衰微的富户人家。先祖是南洋华侨,她10岁入江陵县女子高等小学。1926年12月北伐军攻入荆州,参加了江陵县的妇女协会,担任了宣传员。民国17年(1928年)转入省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刺绣、美工和音乐。三年毕业后,顺利进入了武昌美术专科学校。1935年新华艺专毕业,留上海闸北安徽中学任教。1937年在新华艺专研究生班攻读西画。
1943年冬,李青萍应旅日同学会的邀请赴日本举办画展。她先后在东京、大阪、横滨等五个城市办了展览,展出的多是以泼彩形式表现的风景画。这些别具一格的绘画作品,使日本画界耳目为之一新,赞誉李青萍为“中国画坛一娇娜”。
李青萍的画作不仅是追忆一片在历史风雨中漂泊浮沉的失落记忆,更是为了展现一种在命运的锤打下凝练出的执著的生命热情。
她在80年代逐步恢复创作之后的作品,是其早年的艺术修养、坎坷经历所炼化的心境,以及长期郁积的创作热情释放后的结晶。她的作品,涵盖了风景、花卉、人物等各种题材。这些画作她均不是依赖对真实对象的描摹,而是一种对记忆中的情怀与情景的追忆。她的作品用笔狂放大胆,用色浓烈深沉,没有生活的无奈阴暗,像梵高的向日葵一样张扬着火热的生命力,表达出心灵的震荡、精神的张力和生命的冲动。
正如徐悲鸿30年代在她画集上的题词:“艺术第一”。李青萍确是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为了艺术她谢绝有情有义的男友而终身不婚,为了艺术她不计荣辱得失,承受一切苦难。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人生的完美统一,与人生完美统一的艺术才是崇高而又圣洁的真艺术。她的人生与艺术堪与历史上的徐青藤、八大山人、梵高等遥相辉映。
她在上世纪,以耄耋之年,病残之身,发奋挥毫,如经冬老梅,春蕾怒放,创作了大量作品。《生的回声》是她平反后的第一幅精心之作,那直刺苍溟的椰树,那飘浮广宇的生灵,那驰骋回旋的宇宙轨迹,融会着老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想的向往,富于哲思和象征意味;《勿忘我》、《表妹》是意象性的肖像,可见其在浪漫的意象表现中包含着深厚的写实功力;还有那泼彩的风景,朦胧的人物和特写的花卉,具有东方的写意与西方的抽象巧妙融合的表现特征。九十年代后期的更多抽象之作,我们不难从其笔触色彩间捕捉到感情的信息,感知作者对于美丑善恶的强烈爱憎。
![]() |
一代才女陆小曼 |
美人陆小曼是上个世纪20年代曾经火树银花的女子,亦是一个被千夫所指的女子。她的前半生,是一只美艳的蝶,肆意炫耀着自己光彩照人的外表。她的后半生,是一只平凡的蝶,安宁,平静。
![]() |
陆小曼 《山水》成扇 |
陆小曼(1903年——1965年),近代女画家,近代十大才女之一。江苏武进人。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晚年被吸收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 |
陆小曼 《山水》 |
这位从旧时代走来的前卫女子,似乎因为与徐志摩一段颇受争议的姻缘,才得以在民国史中留下一抹亮色,而小曼画的山峦树影也挡不住徐志摩挥手即来的一片云彩。坊间有关徐志摩传记中的小曼是以任性、奢华、嗜烟和挥霍无度的负面形象出现,而她闺秀画家的身份知道的人反而少了。
![]() |
陆小曼 《山水》 |
在绘画上,小曼不但近师贺天健,并且还对元朝的倪云林,明朝的沈周,以及清初的王鉴,投入了很大的兴趣。加上平时又和当时画家名流如吴湖帆、钱瘦铁、孙雪泥、应野平等多所交往,彼此切磋,所以铢积寸累,到了后来,小曼的画艺便自然而然大有进步了。
![]() |
陆小曼 《奇石兰草》 |
从小曼的绘画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她出类拔萃的画技,更她是蕴蓄在绘画背后的那股自立自强、独立不阿的精神和人品。
![]() |
陆小曼 《山水》 |
![]() |
陆小曼 《山水》 |
![]() |
陆小曼 《花鸟》 |
![]() |
陆小曼 《富贵大吉》 |
![]() |
陆小曼 《花卉》 |
![]() |
陆小曼 《山水》 |
![]() |
陆小曼 《山水》 |
画坛娇娜——李青萍
![]() |
李青萍 |
李青萍,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画家,早在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就已蜚声国内外画坛。她的画作奇想联翩,浪漫多彩,处处显露出独创的艺术魅力。画坛巨擘徐悲鸿亲自为她选辑、作序、出版《青萍画集》;丹青大师刘海粟赞曰:“今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躯!”白石老人为之题词称颂。她的画展轰动东瀛,以其绝妙奇特的泼彩画震惊中外,成为一代画坛女杰。
![]() |
李青萍 《戏剧人物》 |
李青萍1911年11月生于湖北荆州古城一个渐至衰微的富户人家。先祖是南洋华侨,她10岁入江陵县女子高等小学。1926年12月北伐军攻入荆州,参加了江陵县的妇女协会,担任了宣传员。民国17年(1928年)转入省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刺绣、美工和音乐。三年毕业后,顺利进入了武昌美术专科学校。1935年新华艺专毕业,留上海闸北安徽中学任教。1937年在新华艺专研究生班攻读西画。
![]() |
李青萍 《晨霞》 |
1943年冬,李青萍应旅日同学会的邀请赴日本举办画展。她先后在东京、大阪、横滨等五个城市办了展览,展出的多是以泼彩形式表现的风景画。这些别具一格的绘画作品,使日本画界耳目为之一新,赞誉李青萍为“中国画坛一娇娜”。
![]() |
李青萍 《人物静物》 |
李青萍的画作不仅是追忆一片在历史风雨中漂泊浮沉的失落记忆,更是为了展现一种在命运的锤打下凝练出的执著的生命热情。
![]() |
李青萍 《晨韵》 |
她在80年代逐步恢复创作之后的作品,是其早年的艺术修养、坎坷经历所炼化的心境,以及长期郁积的创作热情释放后的结晶。她的作品,涵盖了风景、花卉、人物等各种题材。这些画作她均不是依赖对真实对象的描摹,而是一种对记忆中的情怀与情景的追忆。她的作品用笔狂放大胆,用色浓烈深沉,没有生活的无奈阴暗,像梵高的向日葵一样张扬着火热的生命力,表达出心灵的震荡、精神的张力和生命的冲动。
![]() |
李青萍 《触动》 |
正如徐悲鸿30年代在她画集上的题词:“艺术第一”。李青萍确是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为了艺术她谢绝有情有义的男友而终身不婚,为了艺术她不计荣辱得失,承受一切苦难。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人生的完美统一,与人生完美统一的艺术才是崇高而又圣洁的真艺术。她的人生与艺术堪与历史上的徐青藤、八大山人、梵高等遥相辉映。
![]() |
李青萍 《吹箫女》 |
她在上世纪,以耄耋之年,病残之身,发奋挥毫,如经冬老梅,春蕾怒放,创作了大量作品。《生的回声》是她平反后的第一幅精心之作,那直刺苍溟的椰树,那飘浮广宇的生灵,那驰骋回旋的宇宙轨迹,融会着老人对人生的感悟和理想的向往,富于哲思和象征意味;《勿忘我》、《表妹》是意象性的肖像,可见其在浪漫的意象表现中包含着深厚的写实功力;还有那泼彩的风景,朦胧的人物和特写的花卉,具有东方的写意与西方的抽象巧妙融合的表现特征。九十年代后期的更多抽象之作,我们不难从其笔触色彩间捕捉到感情的信息,感知作者对于美丑善恶的强烈爱憎。
![]() |
李青萍 《茶园记忆》 |
![]() |
李青萍 《茶园记忆》 |
![]() |
李青萍 《茶园记忆》 |
![]() |
李青萍 《茶园记忆》 |
![]() |
李青萍 《静物》 |
![]() |
李青萍 《生命》 |
![]() |
李青萍 《生命》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