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查看话题 >瑜伽教我的智慧:停止用脑
标题或许已经惹恼了你,你会想不用脑还是人吗?你也会问做事的时候不用脑那用什么呢?我没有反人类的意思,也不否认思考的意义。只是我的经历告诉我“优先动用五感远比用脑更直接便捷”,当然这在我接触瑜伽前也不曾相信。
好了,我要开始讲故事了,用事实告诉你感觉是怎样连接知识的,理性又是如何验证感性的。
【枕头的启示】
瑜伽课结束前,会有10分钟的摊尸式放松,其实就是不垫枕头的仰卧休息。
“大家睡觉时,枕的枕头有多高?”瑜伽老师边巡视学员的动作边说。
学员们相视而望,小声嘟囔,却没人敢大声应答。
“据我观察,中国人用的枕头普遍太高。仔细感受你此刻没有枕头的睡姿,是不是很舒服。所以建议大家都回家检查自己的枕头,更换成5-8厘米的对颈椎和脊柱才有好处。”面对中国式沉默,老师开始自问自答。
瞬间,我的眼前飘过“高枕无忧”的卧佛形象,下意识的对老师的指示起了疑心,开始运用自行研究的换角度看体式的方法(详见http://www.douban.com/note/482501204/)琢磨起睡姿。
1、平躺:与站姿要领一致,背部到颈部线条笔直,胸部挺起,坐骨、膝盖和脚跟呈一直线。
2、侧卧:与坐姿要点相同,胸、背、颈动作要求同站姿,屈膝大于90度即对膝盖无损。
接着,我按照上述规范平躺,保持身体笔直,完全不用枕头也能感觉舒服放松。
当然如果你的腰大肌过紧,你需要屈膝保证脊柱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如下图)
再来按动作要领尝试下侧卧,你会发现枕高等于肩宽时,脊柱才会笔直,腰部和膝盖各放一个枕头会更舒适。(如下图)
一番思考兼一轮实操后,问题来了,睡觉的时候会不停翻身啊,不可能一会不用枕头,一会又枕枕头啊。所以我得出推翻瑜伽教练所言的结论:一个好的枕头既要有足够的柔软度(可以压扁),又要有足够的填充物保有塑形(与肩宽等高)。
推理到此,真为自己强大的逻辑感到自豪。(后来我又在《零疼痛,人体正确使用姿势书》中找到支持我推论的证据,上述图片均节选自此书,更多书中对枕头高低的见解如下)
不久后,我偶然看到一个流浪汉侧卧在公园的石凳上(如下图的姿势),我这只被理性吹飞的猪就像被重击一样,忽然醒悟人是会靠感觉自然调节姿势的,其实不需要想太多,忠实于感觉就是最好的选择。瑜伽练习中感受呼吸和脊柱起伏的关系,体会左右脚或手掌承重感是否一致,就是在让你找回感觉优先的思维方式。
【腹泻的自愈】
我是一受冷就会腹泻的体质,为此时常烦恼于办公室里的中央空调。经过西医检查,我的肠道没有气质性的病变,中医诊断为脾虚,而且是属于上热下寒型,所以即使虚也补不得,因而中医的汤汤水水没少喝,却也总不见效。
自从明白感觉的重要性开始,进食时,我会把注意力放在肠胃上,当吃过饭又喝汤时,肚子总会咕噜响,感觉暖流随水穿肠而过,潜意识里我觉得不该在吃饭时喝汤或水。但不喝水嘴干无法吞咽,不喝水不排毒的说法萦绕着我,我打心里否认自己的感觉。
直到我在书店遇到《饭水分离阴阳饮食法》一书,才知道原来吃饭的时候只吃干的,汤或水在饭后2小时饮用对保存人体阳气十分重要。有了书本知识的支持,我放大胆子默默实践饭水分离,仅仅一个月,我的腹泻就不治而愈,手脚冰冷和脸上长痘痘的问题也消失无影。
到此,我不想再强调那个反人类的标题,分享一句美国著名瑜伽教练多娜法喜的教诲共勉:你若是个很强的掌控者,就无法明白偶然、意外、巧合在整个命运里有更重要的意义。
ps:因个人体质差异,饭水分离法是否适用于每个人我不得而知,若想了解更多可在脸书上查询饭水分离。
【用五感玩园艺】
“你可以在清晨与花园交流来开发智慧”这是很多瑜伽修行书中的指引。
我有自己的楼顶花园,用来种菜。我和花园的交流就是锄土、浇水、施肥、拔草、采收,除了种植技术提高,并不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变聪明或是有所开悟。
不过在我关注感觉之后,园艺开始变得有趣。
我会测试黄瓜须会不会卷人(参见小组讨论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444227/),也会在黑夜中闻各色番茄的叶子猜中哪株是黑番茄,哪株是黄番茄,更好玩的是不用挖土,仅凭抚摸土表就能测出地下萝卜的成熟度。(土壤的疏松度和微妙的温度会告诉你答案,我在一本书上读到澳洲土著也是这么干的)
可这些小孩子的游戏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其实游戏并不幼稚,科学完全可以解释这些现象)
你会发现经过和植物的交流,你的味蕾敏感了,开始讨厌工业化的食品(快餐、膨化食品就这样被自己的感觉淘汰),你的嗅觉灵敏了,煤气炉的火刚刚熄灭你便能察觉,你的手感准确了,水果贩想骗秤不那么容易了,一切都向着事实的本质奔去,你变成了一个更有准则不易被忽悠的人。
至此,你看到的都是感性带来的好处,可在我逛百货公司选购枕头的时候,我发现90%的枕头都是高枕硬枕;在我饭水分离饮水量减少的时候,亲友会警告我血液粘稠会生病;在我与植物对话的时候,邻居说观察植物是浪费时间。
所以,当你选择感性的智慧,你便选择了一条孤单的路,请慎重的深入瑜伽。但若你选择用感觉探索更宽广的格局,我想告诉你,你不孤单,至少还有一个傻瓜如我与你作伴。
好了,我要开始讲故事了,用事实告诉你感觉是怎样连接知识的,理性又是如何验证感性的。
【枕头的启示】
瑜伽课结束前,会有10分钟的摊尸式放松,其实就是不垫枕头的仰卧休息。
“大家睡觉时,枕的枕头有多高?”瑜伽老师边巡视学员的动作边说。
学员们相视而望,小声嘟囔,却没人敢大声应答。
“据我观察,中国人用的枕头普遍太高。仔细感受你此刻没有枕头的睡姿,是不是很舒服。所以建议大家都回家检查自己的枕头,更换成5-8厘米的对颈椎和脊柱才有好处。”面对中国式沉默,老师开始自问自答。
瞬间,我的眼前飘过“高枕无忧”的卧佛形象,下意识的对老师的指示起了疑心,开始运用自行研究的换角度看体式的方法(详见http://www.douban.com/note/482501204/)琢磨起睡姿。
1、平躺:与站姿要领一致,背部到颈部线条笔直,胸部挺起,坐骨、膝盖和脚跟呈一直线。
2、侧卧:与坐姿要点相同,胸、背、颈动作要求同站姿,屈膝大于90度即对膝盖无损。
接着,我按照上述规范平躺,保持身体笔直,完全不用枕头也能感觉舒服放松。
当然如果你的腰大肌过紧,你需要屈膝保证脊柱处于自然伸展状态。(如下图)
![]() |
再来按动作要领尝试下侧卧,你会发现枕高等于肩宽时,脊柱才会笔直,腰部和膝盖各放一个枕头会更舒适。(如下图)
![]() |
一番思考兼一轮实操后,问题来了,睡觉的时候会不停翻身啊,不可能一会不用枕头,一会又枕枕头啊。所以我得出推翻瑜伽教练所言的结论:一个好的枕头既要有足够的柔软度(可以压扁),又要有足够的填充物保有塑形(与肩宽等高)。
推理到此,真为自己强大的逻辑感到自豪。(后来我又在《零疼痛,人体正确使用姿势书》中找到支持我推论的证据,上述图片均节选自此书,更多书中对枕头高低的见解如下)
![]() |
![]() |
不久后,我偶然看到一个流浪汉侧卧在公园的石凳上(如下图的姿势),我这只被理性吹飞的猪就像被重击一样,忽然醒悟人是会靠感觉自然调节姿势的,其实不需要想太多,忠实于感觉就是最好的选择。瑜伽练习中感受呼吸和脊柱起伏的关系,体会左右脚或手掌承重感是否一致,就是在让你找回感觉优先的思维方式。
![]() |
【腹泻的自愈】
我是一受冷就会腹泻的体质,为此时常烦恼于办公室里的中央空调。经过西医检查,我的肠道没有气质性的病变,中医诊断为脾虚,而且是属于上热下寒型,所以即使虚也补不得,因而中医的汤汤水水没少喝,却也总不见效。
自从明白感觉的重要性开始,进食时,我会把注意力放在肠胃上,当吃过饭又喝汤时,肚子总会咕噜响,感觉暖流随水穿肠而过,潜意识里我觉得不该在吃饭时喝汤或水。但不喝水嘴干无法吞咽,不喝水不排毒的说法萦绕着我,我打心里否认自己的感觉。
直到我在书店遇到《饭水分离阴阳饮食法》一书,才知道原来吃饭的时候只吃干的,汤或水在饭后2小时饮用对保存人体阳气十分重要。有了书本知识的支持,我放大胆子默默实践饭水分离,仅仅一个月,我的腹泻就不治而愈,手脚冰冷和脸上长痘痘的问题也消失无影。
到此,我不想再强调那个反人类的标题,分享一句美国著名瑜伽教练多娜法喜的教诲共勉:你若是个很强的掌控者,就无法明白偶然、意外、巧合在整个命运里有更重要的意义。
ps:因个人体质差异,饭水分离法是否适用于每个人我不得而知,若想了解更多可在脸书上查询饭水分离。
【用五感玩园艺】
“你可以在清晨与花园交流来开发智慧”这是很多瑜伽修行书中的指引。
我有自己的楼顶花园,用来种菜。我和花园的交流就是锄土、浇水、施肥、拔草、采收,除了种植技术提高,并不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变聪明或是有所开悟。
不过在我关注感觉之后,园艺开始变得有趣。
我会测试黄瓜须会不会卷人(参见小组讨论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444227/),也会在黑夜中闻各色番茄的叶子猜中哪株是黑番茄,哪株是黄番茄,更好玩的是不用挖土,仅凭抚摸土表就能测出地下萝卜的成熟度。(土壤的疏松度和微妙的温度会告诉你答案,我在一本书上读到澳洲土著也是这么干的)
可这些小孩子的游戏有什么实用价值呢?(其实游戏并不幼稚,科学完全可以解释这些现象)
你会发现经过和植物的交流,你的味蕾敏感了,开始讨厌工业化的食品(快餐、膨化食品就这样被自己的感觉淘汰),你的嗅觉灵敏了,煤气炉的火刚刚熄灭你便能察觉,你的手感准确了,水果贩想骗秤不那么容易了,一切都向着事实的本质奔去,你变成了一个更有准则不易被忽悠的人。
至此,你看到的都是感性带来的好处,可在我逛百货公司选购枕头的时候,我发现90%的枕头都是高枕硬枕;在我饭水分离饮水量减少的时候,亲友会警告我血液粘稠会生病;在我与植物对话的时候,邻居说观察植物是浪费时间。
所以,当你选择感性的智慧,你便选择了一条孤单的路,请慎重的深入瑜伽。但若你选择用感觉探索更宽广的格局,我想告诉你,你不孤单,至少还有一个傻瓜如我与你作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