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者的态度
洪丕谟日志】玩者的态度--张宏元书法艺术释读
洪丕谟
如今社会上的习书者不乏靠书法而生存的。他们当中有的人追求浮华,沽名钓誉,虚荣地在自己的身上贴上xx级会员的标签,借以欺世盗名,唯利是图。然而,书家队伍里确也有一部分人把玩书法看成是一种乐趣,他们的心里没有任何奢望,玩的只是开心,精神愉悦,美意延年,总以为人在乐趣中生活,活得才是一个真人哩!
张宏元是后者。他取一雅号“玩翁”以自娱,这“翁”与他的年龄实不相符,历史上只是宋代文豪、书法家、怪才苏东坡不惑之年以“翁”相称,难免让人不理解。然仅这“玩”字却道破了宏元玩味书法艺术的真谛。
的的确确,王羲之与那些倜傥风流的文人雅士们聚在一起吟诗作赋,抒发情感,泼墨挥毫,皆是一个“玩”字。
智永习书四十年不下楼也绝不是为加入xx书法协会,更不是用去换回大米、油、盐、酱,也不是用去炒股、走穴。
唐寅、祝允明、黄宾虹……他们玩书法玩出了高水准,为后世敬仰,这是他们生前意想不到的。他们一生从不贪求自己的艺术地位,兴致所致,尽情玩乐,寄情翰墨,自得潇洒,其造诣恐当今社会无与伦比。
林散之先生说得好:“我的书法不与时人比高低,三百年后自言公。”他视习字作画为平时遣兴散怀的一种方式,丹青笔墨,操玩一番,陶冶性灵。
生于长江三角洲的张宏元,有缘与我师生之谊,他是我众多门生中极其勤奋的一个。宏元别无嗜好,独喜玩味书法,玩味之余,得诸多妙趣,这绝不是玩物丧志,更不是玩世不恭。
记得宏元第一次赴“百尺楼”诚惶诚恐地递上他好多书法习作请我指正,他那对艺术的虔诚,令我为之感动。品视他的作品,行书飘逸洒脱,大气跌宕;隶书禅气弥漫,委婉动人;魏碑遒劲苍拙,粗犷质朴;楷书秀媚端庄,典丽辉煌;篆书清新挺朗,透发出雅逸意趣。俨然象一场个人书法作品全方位的展示。品味之余,使我感觉到宏元玩书法的本身的意义在于他己将触角伸向书法艺术本身原始生命的意识,去构筑成一方感觉思维的立体空间,使一种血液在自然中流动。石涛先生说过:“太古无法,无法而法,非法非法。”宏元玩书法自有他构筑他品味性灵的自己独特的招式,他不喜枯对碑帖,一步一趋拘泥陈式,生吞活剥。传统的东西固然是古代书家们历经千辛探索总结出来的结晶,但只能是历史的缩影,如果老是在传统上做文章,那么书法艺术将会陷入死胡同,永远走不出去。“笔墨当随时代”将永远是句戏言。宏元不愿拜倒在古代大家的脚下固步自封,守株待兔。翻开历史的一页,展开自己的视界,是一个灿烂辉煌的天空,我们如何在这方天地里去描绘,去编织自己的艺术之梦。如果老是在历史的条条框框中转悠,那将是受历史的愚弄。宏元在游弋历代名人碑帖的同时有意将历代优秀法帖中的营养尽情吮吸,以寻求得到丰硕的底蕴。他在继承了古典书法的精神上,放浪形骸,敢于超脱,自然在作品中获得了浓缩出的新的现实。他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变法而不离其法。”根植传统又不受传统所囿,以“塑我毁我”而升华的方式,凭籍自己的慧眼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呼风唤雨,展望未来。在继承和创新上以形式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至此,宏元不再去注重书法的原始章法、笔法、结构诸要素,而是将现代人的审美意趣,美学观念与书法艺术有机进行交叉结合,以一种参差不齐的步调,与常规夹道而驰,来形成一种新的多元化综合性语言。这便是通过书法表现出自身所独具的丰富哲理和深刻内涵启迪来让人们看到所渴望得到的传统与现代相触及后所迸发出的艺术火花,他的笔下徐徐魔术般变幻出诡谲多变,野味迷离,隽永逸秀,豪迈洒脱,大气磅礴富有创造性意味的书法艺术作品。
宏元好喝酒,虽然他极不想使自己变成为一个稀里糊涂的醉汉,但大碗酒能使人一醉方休,待清醒后,更能驾驭自己,使自己的作品更具魅力。他以前也会抽烟,虽然他没有瘾,但从串串烟圈的弥漫中使自己的线条更赋神采。
宏元只要捉笔染墨,便有一弘心声,不自持地流溢出来,由不得理智,由不得他人。在他的作品里浮现的是乡野流萤、古刹的梵咒声以及长江里那深邃幽渺的孤帆远影。那悠缓的节奏幽绝的氛围共酿就一种与尘世扰攘毫无干系的倾听无垠与永恒的心境,静心聆听便可觉得宏元心弦最纤微的震颤,或许不只是寒蛰的低吟,鱼跃的泼啦,落叶触地时的几声窸窣。
禅宗的浩瀚,道教的恢宏,儒学的博大,使宏元为寻求底蕴所醉心。良宽、弘一、吴道子、印光、王重阳、丘处机、老庄、释迦牟尼、列子、老子、八大、青藤……无不给他精灵,使禅寂罩笼着他的笔墨,氤氲仿佛蔚蓝色的雾气,有与空、寂灭与流动流淌于他的作品中,循环往复,渐渐烘托出一种神秘。意向的跳递与韵律的滑移,最后无不达成心灵深度的浸润。在万籁之上谛听本体的静寂,在万籁之中传递生命的消息,既不执着于有,亦不拘囿于空,有而空,亦空亦有,清晰且复浑蒙,情思交融荡漾,书法与禅宗的界线泯然不可分辩,有如秋水融入长天。这便是宏元书法线条的奥妙所在,也是宏元最为得意之处了。
作为一个青年书法艺术家,宏元自有自己的感悟和做人的方式,他聪慧灵颖,思维敏捷,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把握性,以一颗善良的慧心,开启着书法艺术的未来。他认为做人第一、艺术第二,先人品后艺品。宏元为人秉直,敢做敢为,对艺术一丝不苟。他常以“冷眼向阳看世界”去看艺术、看社会、看人生。为此而常常遭到别人的笑讽,而宏元只是淡淡一笑,他从不计较别人对他的所为,只有“我用真情换此生”可作为他人生的诠释。
玩书法玩得开开心心的张宏元,这几年把书法个展玩到了西欧,对中国书法传统文化走向世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与日本中学生访华团倾心交流,与台湾同胞切磋长谈……当菲律宾《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现代书法》、《书法之友》等数十家刊物介绍他的书法艺术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宏元玩书法的另一面,也使宏元从茹苦的追中得到了丝丝欣慰,或者这高是他人生所得到的价值吧!
宏元玩书法默默无闻数十年,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升官发财,不计个人得失,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把书法玩到这种程度,令他人刮目。
愿宏元尽情地玩下去,也许书法艺术也正在无情的玩宏元呢。不知宏元君后悔吗?
(本文作者系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学术委员洪丕谟教授,此文曾发表于《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0年第五期和《都市发展报》、《九州书画报》等刊物)
洪丕谟
如今社会上的习书者不乏靠书法而生存的。他们当中有的人追求浮华,沽名钓誉,虚荣地在自己的身上贴上xx级会员的标签,借以欺世盗名,唯利是图。然而,书家队伍里确也有一部分人把玩书法看成是一种乐趣,他们的心里没有任何奢望,玩的只是开心,精神愉悦,美意延年,总以为人在乐趣中生活,活得才是一个真人哩!
张宏元是后者。他取一雅号“玩翁”以自娱,这“翁”与他的年龄实不相符,历史上只是宋代文豪、书法家、怪才苏东坡不惑之年以“翁”相称,难免让人不理解。然仅这“玩”字却道破了宏元玩味书法艺术的真谛。
的的确确,王羲之与那些倜傥风流的文人雅士们聚在一起吟诗作赋,抒发情感,泼墨挥毫,皆是一个“玩”字。
智永习书四十年不下楼也绝不是为加入xx书法协会,更不是用去换回大米、油、盐、酱,也不是用去炒股、走穴。
唐寅、祝允明、黄宾虹……他们玩书法玩出了高水准,为后世敬仰,这是他们生前意想不到的。他们一生从不贪求自己的艺术地位,兴致所致,尽情玩乐,寄情翰墨,自得潇洒,其造诣恐当今社会无与伦比。
林散之先生说得好:“我的书法不与时人比高低,三百年后自言公。”他视习字作画为平时遣兴散怀的一种方式,丹青笔墨,操玩一番,陶冶性灵。
生于长江三角洲的张宏元,有缘与我师生之谊,他是我众多门生中极其勤奋的一个。宏元别无嗜好,独喜玩味书法,玩味之余,得诸多妙趣,这绝不是玩物丧志,更不是玩世不恭。
记得宏元第一次赴“百尺楼”诚惶诚恐地递上他好多书法习作请我指正,他那对艺术的虔诚,令我为之感动。品视他的作品,行书飘逸洒脱,大气跌宕;隶书禅气弥漫,委婉动人;魏碑遒劲苍拙,粗犷质朴;楷书秀媚端庄,典丽辉煌;篆书清新挺朗,透发出雅逸意趣。俨然象一场个人书法作品全方位的展示。品味之余,使我感觉到宏元玩书法的本身的意义在于他己将触角伸向书法艺术本身原始生命的意识,去构筑成一方感觉思维的立体空间,使一种血液在自然中流动。石涛先生说过:“太古无法,无法而法,非法非法。”宏元玩书法自有他构筑他品味性灵的自己独特的招式,他不喜枯对碑帖,一步一趋拘泥陈式,生吞活剥。传统的东西固然是古代书家们历经千辛探索总结出来的结晶,但只能是历史的缩影,如果老是在传统上做文章,那么书法艺术将会陷入死胡同,永远走不出去。“笔墨当随时代”将永远是句戏言。宏元不愿拜倒在古代大家的脚下固步自封,守株待兔。翻开历史的一页,展开自己的视界,是一个灿烂辉煌的天空,我们如何在这方天地里去描绘,去编织自己的艺术之梦。如果老是在历史的条条框框中转悠,那将是受历史的愚弄。宏元在游弋历代名人碑帖的同时有意将历代优秀法帖中的营养尽情吮吸,以寻求得到丰硕的底蕴。他在继承了古典书法的精神上,放浪形骸,敢于超脱,自然在作品中获得了浓缩出的新的现实。他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变法而不离其法。”根植传统又不受传统所囿,以“塑我毁我”而升华的方式,凭籍自己的慧眼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呼风唤雨,展望未来。在继承和创新上以形式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至此,宏元不再去注重书法的原始章法、笔法、结构诸要素,而是将现代人的审美意趣,美学观念与书法艺术有机进行交叉结合,以一种参差不齐的步调,与常规夹道而驰,来形成一种新的多元化综合性语言。这便是通过书法表现出自身所独具的丰富哲理和深刻内涵启迪来让人们看到所渴望得到的传统与现代相触及后所迸发出的艺术火花,他的笔下徐徐魔术般变幻出诡谲多变,野味迷离,隽永逸秀,豪迈洒脱,大气磅礴富有创造性意味的书法艺术作品。
宏元好喝酒,虽然他极不想使自己变成为一个稀里糊涂的醉汉,但大碗酒能使人一醉方休,待清醒后,更能驾驭自己,使自己的作品更具魅力。他以前也会抽烟,虽然他没有瘾,但从串串烟圈的弥漫中使自己的线条更赋神采。
宏元只要捉笔染墨,便有一弘心声,不自持地流溢出来,由不得理智,由不得他人。在他的作品里浮现的是乡野流萤、古刹的梵咒声以及长江里那深邃幽渺的孤帆远影。那悠缓的节奏幽绝的氛围共酿就一种与尘世扰攘毫无干系的倾听无垠与永恒的心境,静心聆听便可觉得宏元心弦最纤微的震颤,或许不只是寒蛰的低吟,鱼跃的泼啦,落叶触地时的几声窸窣。
禅宗的浩瀚,道教的恢宏,儒学的博大,使宏元为寻求底蕴所醉心。良宽、弘一、吴道子、印光、王重阳、丘处机、老庄、释迦牟尼、列子、老子、八大、青藤……无不给他精灵,使禅寂罩笼着他的笔墨,氤氲仿佛蔚蓝色的雾气,有与空、寂灭与流动流淌于他的作品中,循环往复,渐渐烘托出一种神秘。意向的跳递与韵律的滑移,最后无不达成心灵深度的浸润。在万籁之上谛听本体的静寂,在万籁之中传递生命的消息,既不执着于有,亦不拘囿于空,有而空,亦空亦有,清晰且复浑蒙,情思交融荡漾,书法与禅宗的界线泯然不可分辩,有如秋水融入长天。这便是宏元书法线条的奥妙所在,也是宏元最为得意之处了。
作为一个青年书法艺术家,宏元自有自己的感悟和做人的方式,他聪慧灵颖,思维敏捷,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把握性,以一颗善良的慧心,开启着书法艺术的未来。他认为做人第一、艺术第二,先人品后艺品。宏元为人秉直,敢做敢为,对艺术一丝不苟。他常以“冷眼向阳看世界”去看艺术、看社会、看人生。为此而常常遭到别人的笑讽,而宏元只是淡淡一笑,他从不计较别人对他的所为,只有“我用真情换此生”可作为他人生的诠释。
玩书法玩得开开心心的张宏元,这几年把书法个展玩到了西欧,对中国书法传统文化走向世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他与日本中学生访华团倾心交流,与台湾同胞切磋长谈……当菲律宾《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现代书法》、《书法之友》等数十家刊物介绍他的书法艺术时,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宏元玩书法的另一面,也使宏元从茹苦的追中得到了丝丝欣慰,或者这高是他人生所得到的价值吧!
宏元玩书法默默无闻数十年,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升官发财,不计个人得失,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把书法玩到这种程度,令他人刮目。
愿宏元尽情地玩下去,也许书法艺术也正在无情的玩宏元呢。不知宏元君后悔吗?
(本文作者系华东政法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学术委员洪丕谟教授,此文曾发表于《中国钢笔书法》杂志2000年第五期和《都市发展报》、《九州书画报》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