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醒到仙台
有人喜欢在某地长住的深度游法,就有人喜欢在某地只呆上一天半天的跳跃式游法。对于后者来说,日本是最好的去处之一。前提是你最好得有张日本国铁通票,JR Pass。
临近四月樱花季,又是去日本游玩的火爆时节了。前年四月,我在日本靠着一张JR Pass,花了11天时间,去了9座城镇,从关西一直北上直到北海道。这张铁路通票简直是喜欢无目的旅游的任(tu)性(hao)游客的利器,七天的通票不到三万日元,新干线几乎可以随便坐,JR经营的一些巴士和地铁也能用。如果你更加任(tu)性(hao),还可以买十四天的通票环游日本。
更方便的是,只要你别去太远,一般的新干线车程大多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和在国内上下班坐公交堵车的时间差不多。除了东京、大阪之外,日本的其他城镇并不大,且城镇的车站大都建在中心区域,步行加短距离公共交通游览即可。这意味着你坐新干线到了一个陌生城市,在车站随意拿上一份旅游地图,花半天时间出去逛逛的想法也是可行的。
那次在日本时,一时兴冲冲地在东京订了三天的住宿,结果只逛了一天多就失去了兴致,计划还是赶不上心情的变化。在东京停留的最后一天,午饭后一路闲逛至东京车站,看着错综复杂的东京交通路线不知该去哪儿好。
正当我对着车站指示牌看得昏昏欲睡时,眼前出现了两个醒目的大字:仙台。对于仙台,我脑海中的印象是鲁迅曾在那里留过学,那里的牛舌很好吃,以及我喜欢的一名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仙台居住,仅此而已。
正好我手里有着任(tu)性(hao)游客利器JR Pass,就拿着车票越过闸门,跳上了一辆从东京去仙台的新干线列车。伊坂幸太郎的小说《瓢虫》里的案件场景就是在东京开往仙台的新干线列车上。
春季午后的阳光洒进车厢里来,照得人身子暖洋洋的。借着困意,干脆把新干线当做午睡钟点房,躺在宽大的座位上沉沉睡去。车程约两个小时,一觉醒来,列车已将要到达仙台。即使坐过站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改变计划去另一个不知名城市溜达。
仙台车站里的旅游宣传招牌大多和仙台建城者伊达政宗有关,而餐馆广告则几乎全都印着仙台名物牛舌。步出车站,一股初春的凉风袭来,我才意识到只经过一场午觉的时间,自己已身处高纬度的日本东北地区了。
顺着仙台站正前方的青叶通一直往前走,道路两旁的树木仍是光秃秃的。仙台站附近似乎就是仙台的市中心,我只往前走了十来分钟,便看见了东北大学片平校区的指示路牌。这城市到底是有多小?在广州火车站下车后走十来分钟,我大概还是会在广州火车站里吧。
东北大学的前身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4年秋至1906年春,鲁迅曾在此地留学。那时他在此读书的阶梯教室就在离校门口不远处,只是保安告知我该教室已不对外开放了。从校门口往内步行一小会儿,可以看到1992年由中国美术协会曹崇恩制作的鲁迅铜像。据说附近还有一座鲁迅故居以及许广平手植的松柏,可惜此次行程属于计划之外,一时不知该去哪儿找,只得作罢。
巧合的是,伊坂幸太郎也曾就读于东北大学的法学部,而法学部大楼就位于鲁迅像的旁边。据说伊坂喜欢在仙台的某处星巴克写作,不知到底是哪家。在仙台各家书店里,伊坂的书总是摆在显眼位置。我买了一本他写仙台生活的随笔集《仙台ぐらし》,一是留作纪念,二是因为我觉得这书大概也不会翻译成中文了吧。
对了,最近新星出版社在出版伊坂的简体中文小说,腰封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没有梁文道等人推荐的自黑有趣风格:“作品五度入围直木奖,却都抱憾而归;在日本人气比肩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国内却不温不火;改编影视剧由堺雅人、金城武主演,还是带不动销量……但我们依旧爱他,因为他是伊坂幸太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来看,长篇推荐《华丽人生》,短篇推荐《孩子们》和《终末的愚者》。作为看过此人所有已出版中文小说的忠实读者,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离开东北大学时天色已晚,我在闹市区挑了间看着顺眼的小餐馆进去,点了一份炭烧牛舌套餐。据说仙台牛舌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其味噌酱料是当地特制的。热气腾腾的牛舌爽脆而带着炭烧的香气,用来作为此次意外之旅的结束,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后来有一次,我在大阪的一家牛舌连锁店吃完饭,想要带一包手信回国,便指着店门口的一包牛舌干告诉服务员,我要一包这个。
服务员微笑着用日语回答了一句话,但我没听懂。
按照经验,无非就是问需不需要打包啦之类的吧。我答道,没关系啊,没关系。
店员又微笑着说了一遍,还是没听懂。
旁边一起吃饭的懂日语的萌妹子低声告诉我,她问你,这包牛舌是狗粮啊,真的没关系吗?
临近四月樱花季,又是去日本游玩的火爆时节了。前年四月,我在日本靠着一张JR Pass,花了11天时间,去了9座城镇,从关西一直北上直到北海道。这张铁路通票简直是喜欢无目的旅游的任(tu)性(hao)游客的利器,七天的通票不到三万日元,新干线几乎可以随便坐,JR经营的一些巴士和地铁也能用。如果你更加任(tu)性(hao),还可以买十四天的通票环游日本。
更方便的是,只要你别去太远,一般的新干线车程大多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和在国内上下班坐公交堵车的时间差不多。除了东京、大阪之外,日本的其他城镇并不大,且城镇的车站大都建在中心区域,步行加短距离公共交通游览即可。这意味着你坐新干线到了一个陌生城市,在车站随意拿上一份旅游地图,花半天时间出去逛逛的想法也是可行的。
那次在日本时,一时兴冲冲地在东京订了三天的住宿,结果只逛了一天多就失去了兴致,计划还是赶不上心情的变化。在东京停留的最后一天,午饭后一路闲逛至东京车站,看着错综复杂的东京交通路线不知该去哪儿好。
正当我对着车站指示牌看得昏昏欲睡时,眼前出现了两个醒目的大字:仙台。对于仙台,我脑海中的印象是鲁迅曾在那里留过学,那里的牛舌很好吃,以及我喜欢的一名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在仙台居住,仅此而已。
正好我手里有着任(tu)性(hao)游客利器JR Pass,就拿着车票越过闸门,跳上了一辆从东京去仙台的新干线列车。伊坂幸太郎的小说《瓢虫》里的案件场景就是在东京开往仙台的新干线列车上。
春季午后的阳光洒进车厢里来,照得人身子暖洋洋的。借着困意,干脆把新干线当做午睡钟点房,躺在宽大的座位上沉沉睡去。车程约两个小时,一觉醒来,列车已将要到达仙台。即使坐过站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改变计划去另一个不知名城市溜达。
![]() |
仙台站 |
仙台车站里的旅游宣传招牌大多和仙台建城者伊达政宗有关,而餐馆广告则几乎全都印着仙台名物牛舌。步出车站,一股初春的凉风袭来,我才意识到只经过一场午觉的时间,自己已身处高纬度的日本东北地区了。
顺着仙台站正前方的青叶通一直往前走,道路两旁的树木仍是光秃秃的。仙台站附近似乎就是仙台的市中心,我只往前走了十来分钟,便看见了东北大学片平校区的指示路牌。这城市到底是有多小?在广州火车站下车后走十来分钟,我大概还是会在广州火车站里吧。
东北大学的前身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04年秋至1906年春,鲁迅曾在此地留学。那时他在此读书的阶梯教室就在离校门口不远处,只是保安告知我该教室已不对外开放了。从校门口往内步行一小会儿,可以看到1992年由中国美术协会曹崇恩制作的鲁迅铜像。据说附近还有一座鲁迅故居以及许广平手植的松柏,可惜此次行程属于计划之外,一时不知该去哪儿找,只得作罢。
![]() |
![]() |
鲁迅像,左边那幢建筑是东北大学法学部 |
巧合的是,伊坂幸太郎也曾就读于东北大学的法学部,而法学部大楼就位于鲁迅像的旁边。据说伊坂喜欢在仙台的某处星巴克写作,不知到底是哪家。在仙台各家书店里,伊坂的书总是摆在显眼位置。我买了一本他写仙台生活的随笔集《仙台ぐらし》,一是留作纪念,二是因为我觉得这书大概也不会翻译成中文了吧。
![]() |
仙台某书店书架上的伊坂 |
对了,最近新星出版社在出版伊坂的简体中文小说,腰封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没有梁文道等人推荐的自黑有趣风格:“作品五度入围直木奖,却都抱憾而归;在日本人气比肩村上春树、东野圭吾,国内却不温不火;改编影视剧由堺雅人、金城武主演,还是带不动销量……但我们依旧爱他,因为他是伊坂幸太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来看,长篇推荐《华丽人生》,短篇推荐《孩子们》和《终末的愚者》。作为看过此人所有已出版中文小说的忠实读者,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 |
我家书架上的伊坂 |
离开东北大学时天色已晚,我在闹市区挑了间看着顺眼的小餐馆进去,点了一份炭烧牛舌套餐。据说仙台牛舌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其味噌酱料是当地特制的。热气腾腾的牛舌爽脆而带着炭烧的香气,用来作为此次意外之旅的结束,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 |
牛舌!仙台牛舌! |
后来有一次,我在大阪的一家牛舌连锁店吃完饭,想要带一包手信回国,便指着店门口的一包牛舌干告诉服务员,我要一包这个。
服务员微笑着用日语回答了一句话,但我没听懂。
按照经验,无非就是问需不需要打包啦之类的吧。我答道,没关系啊,没关系。
店员又微笑着说了一遍,还是没听懂。
旁边一起吃饭的懂日语的萌妹子低声告诉我,她问你,这包牛舌是狗粮啊,真的没关系吗?
2koo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去日本十几回,我终于在这里第一次看见了富士山 (21人喜欢)
- 为什么日本村里平时没人,一到饭点就出来排队? (40人喜欢)
- 日本关西假期闲逛,这8家是我最想推荐的餐厅 (22人喜欢)
- 带家人游览日本关西,这些餐厅是我的再访名单 (19人喜欢)
- 广州 | 坐100分钟地铁去海边吃一顿饭 (1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