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源与分享
看到好多豆瓣里的资源分享大拿们都开始出来讨论前几天我回米粒的那条微博和由此引发的一些争议了,我干脆把ID都从KTV改回“谋杀电视机”来写这个日志了。
先说我对资源分享的态度,我记得我上豆瓣那会,第一次向人求助和讨教的就是资源问题,当时我向大奇特、beedeerock和linyu(可能还有谁我疏漏了请见谅)都发了私信,给他们了一张classic film noir的片单,希望他们可以帮忙为我找到其中的部分电影,结果我大概收集了有200多部,到现在我都十分感激他们。
再谈下我对资源价值的理解,既然大家说是资源,那按照这个词的字面解释,其实就是你拿这个东西能做什么用,很多人会说,拿来看,对,看,但看,是需要花时间的,这时间,是你的,而且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无法用任何形式的其他资源来补偿,我想这个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资源的价值,变相的成了如何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最符合个人价值的资源的问题,所以之前有个帖子里的一个论点我很同意:找资源不难,分类才难(大意如此,曲解的话,本文以我自己的理解为准)。那么问题来了,“分类”难在哪?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比如我问资源大拿们要一份IMDB250的电影单子,要一份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单子,这活很多资源大拿估计就会说:你自己谷歌百度吧,即便他们自己动手,那也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去组织整理的东西(而这些单子可能是我后文要抨击的那些骗粉的打包仔们经常使用的招数,害处我会后续讲);如果我说我要《电影手册》历年评选十佳的单子,要戛纳电影节历年金棕榈的单子,那各位大拿可能会觉得稍微有一点点难度,因为有些电影并不如上面那些榜单的那样好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稀缺资源的问题,很多时候,特别是某些专门类电影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对于全面性、系统性的电影资源搜集是有很高要求的,而稀缺资源的获取能力,在我看来成了区分资源帝的标准之一,但稀缺资源的前提我说了,是在某种系统需求的指导下去搜寻稀缺,而不是你为了冷门而冷门,那我可以说,用这种方式来彰显资源的价值,那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你如何界定冷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部电影,有多少又是为人熟知的?举个例子,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报名参选的电影可能有几千部之多,但你最后能看到的也就那一百多部,那意味着被枪毙的那90%就是“冷门”么?所以,稀缺性的前提是不可忽略的,我想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为了冷门而去看冷门,那和为了热门看热门几乎是同理的,所以我从来不会把冷门当逼格,因为这东西根本体现不了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好,接着往下说,那么我问资源大拿要一份表现主义的电影单子,要一份长镜头一镜到底的电影单子,要一份我前面说的经典黑色电影的单子,这时候估计资源大拿们就会犯难了,因为你首先得界定出什么是表现主义,长镜头和经典黑色电影吧,界定出来了你才能知道是哪些电影,哪些不是,那么我们设想下,如果求资源的是一个正在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他对某些概念还在成型阶段,这个时候一个打包仔发了一个所谓表现主义电影合集,可能有个几百部吧,然后那学生下载去看了,看完他可能就觉得,哦,这些就是表现主义,其他的就不是,可是那个打包仔可能自己都没看过那些片,他只是觉得这个话题好,流行,有市场,发了能涨粉,能显示逼格,好了,下载的人一大堆,最后呢,贻害无穷。所以,资源分享的两个难点,一个是搜寻稀缺资源(而非冷门资源)的能力,一个是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推送的能力,在我看来,这两方面,是当今许多资源分享存在的价值,也是多数人认可这些资源分享者的价值吧?(不认可这点的其实可以取消关注我了,真的)前者需要一定的经济和渠道能力,后者则需要一定的电影或者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资源分享,绝对不是一个无脑打包骗粉丝的纯推送过程,你推荐和分享什么样的资源,肯定是经过你自己的观赏、过滤和思考才产生的行为,比如因为这次争论我认识了一位叫“维谷-逼影分享”的网友,他特地浏览了一下他的微博发送内容,你会发现,他推荐的每个专题和每部影片,都会附上自己的见解和理由,你就知道,他是看完了推,推荐的理由便于粉丝参考,这个片我是不是要看,合不合我胃口,这种分享形式的朋友我非常认可,为什么?因为他们只会分享自己检验过的,自己欣赏的电影,然后在这个分享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口味,而他们的粉丝也会被其口味影响,形成自己的口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记住,独立思考是个很重要的价值形成,这也是为何我或者我们会在社交媒体关注那些我们认可和欣赏的友邻和微博的原因,因为他们可以提供给我有价值的信息,他们能推荐对我来说有价值的电影,在这个交互过程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变得越来越丧失这个能力,变成无脑的“伸手党”。而这些,正是那些打包仔们期望的结果,因为用户越无脑,他们骗粉的成本就越低,随便发个什么当红明星合集、当红电影合集,他们就能轻轻松涨到几十万的粉丝,然后去接商业合作项目,然后表面上还能把自己装扮成造福大众的圣人,行者莫大功德的“善事”,正好这次争议当中一个叫“电影贩”的630000粉丝的“影评人”就出来做了这种表态,我看他发的合集呢?呵呵,其实很多用户稍微上IMDB和几个资源站,完全可以拼凑出来的资源包,成了他招徕粉丝的主要手段,这些东西真的很难么?不难,可能多数人没时间去整理去分类,但这种级别的分类,其实真的不如视频网站来的便利,什么恐怖片合集,动作片合集,XX明星合集,目下的视频网站几乎都有,而且大大帮你节省时间,比如小罗伯特唐尼合集,我打赌你下载话费的时间会比下载看多好几倍,而且当中很多电影,特别是他80-90年代参与的一些影片,其实你并不感兴趣,如果是视频网站,你看到一半觉得不好看,就可以关掉换下一个,但是资源包你没这个选择权,长此以往,你可能就觉得太麻烦,干脆所有的不看了,那么结果与你的初衷,是否就适得其反了呢?同理,那些名导演合集什么的,其实那些打包仔收藏的并不全面,大家也不知道,反正看到包就下了,存着,一看越存越多,干脆都不看了,嗯,这就是你们要的结果?因为打包仔不会等你看完了才发啊,他们需要粉丝啊,一天发一个怎么够?一天看一部然后写推荐语怎么够?看到别人做出来了我顺手一存一转,就可以了啊,粉丝蹭蹭来啊。那么这个危害是什么呢?除了让更多的刚开始喜欢电影的人丧失对电影的兴趣,沦为丧失独立思考和甄别能力的存盘党和伸手党之外,也让那些真正用心在推荐和分类的资源分享者,遭受着更加致命的损失。试想一下,认真的分享者每天看五部电影,然后分享五部,应该花很多时间了吧?那些打包仔呢?理论上他们一天可以分享无限部吧?只要找个话题找个别人的包发就是了,长此以往,那些认真推荐的人发现自己做了这么多的辛勤努力,还不如别人涨粉快受人认可度高,他们中的多数会怎么想?即便他们都凭着强大的内心爱好在支撑,但这种受挫感他们也会有吧?另外更加致命的情况可能是,某人认真搜寻各种资源,精心分类打包了资源包,人家打包仔顺手拿走就给拿走了,你辛苦一个月两个月,人家一秒钟给你拿去换粉丝,你说当时你的心情是如何的?而这一点,正好是我那天那句粗口的起因,人家米粒辛辛苦苦做字幕翻译,不求多少利益的,支持下这些人的原创,总归不是坏事,但想到后续会被那些没节操的人拿走骗粉骗转发,然后删去原作者名字功劳全算自己头上的打包仔,我加一句咒骂又怎么了?微信微博的段子手营销号的这种行为,现在已经让整个互联网的原创作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很多人因为多次经历,可能就放弃了继续原创的动力,反正写半天也是被人搬走成了别人的好处,谁还有动力去做原创?
我对互联网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有了这个知识分享的平台,我认识了许多朋友,获得了很多提升,的确,我不该老以小人之心度之,但目前的情势下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判断,打包仔和营销段子手们的无耻卑劣的行为,已经让原创作者和那些有内容需求的粉丝陷入了一个恶心循环的怪圈,可能好多人觉得分享资源界是小众,大家要抱团才有生存空间,这点我觉得无可厚非,但请相信,那些为了骗粉胡乱拿别人东西不负责任乱分类乱打包的打包仔们,只会加速这个小众生态圈的灭亡,昨天刚好看到天涯小筑的站长因为做字幕都得病了,但你们想想,如果那些个630000粉丝的打包仔不去抢夺本应该属于TA的市场和粉丝,他是不是能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感,从而减轻自己当下痛苦的心情呢?所以我觉得资源界应该团结起来做两件事,彻底骂杀那些在截取你们仅有的利益和粉丝认可度的打包仔,然后通过你们自己的关系,去维护自己的原创内容权益,最后,也多开发一些大众性质的资源推送形式,建立良性的资源分享体系。不过,话说回来,毕竟这些东西都不是正规渠道来的,最终的结果,大家得心里有数,好了,话说到这里,最后无耻推荐下我和云中的原创内容《电影公嗨课》,多存资源,不如看它们一眼。地址:http://i.youku.com/u/UNjAwNzYwODI4
先说我对资源分享的态度,我记得我上豆瓣那会,第一次向人求助和讨教的就是资源问题,当时我向大奇特、beedeerock和linyu(可能还有谁我疏漏了请见谅)都发了私信,给他们了一张classic film noir的片单,希望他们可以帮忙为我找到其中的部分电影,结果我大概收集了有200多部,到现在我都十分感激他们。
再谈下我对资源价值的理解,既然大家说是资源,那按照这个词的字面解释,其实就是你拿这个东西能做什么用,很多人会说,拿来看,对,看,但看,是需要花时间的,这时间,是你的,而且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无法用任何形式的其他资源来补偿,我想这个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资源的价值,变相的成了如何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最符合个人价值的资源的问题,所以之前有个帖子里的一个论点我很同意:找资源不难,分类才难(大意如此,曲解的话,本文以我自己的理解为准)。那么问题来了,“分类”难在哪?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举个例子,比如我问资源大拿们要一份IMDB250的电影单子,要一份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单子,这活很多资源大拿估计就会说:你自己谷歌百度吧,即便他们自己动手,那也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去组织整理的东西(而这些单子可能是我后文要抨击的那些骗粉的打包仔们经常使用的招数,害处我会后续讲);如果我说我要《电影手册》历年评选十佳的单子,要戛纳电影节历年金棕榈的单子,那各位大拿可能会觉得稍微有一点点难度,因为有些电影并不如上面那些榜单的那样好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那就是稀缺资源的问题,很多时候,特别是某些专门类电影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对于全面性、系统性的电影资源搜集是有很高要求的,而稀缺资源的获取能力,在我看来成了区分资源帝的标准之一,但稀缺资源的前提我说了,是在某种系统需求的指导下去搜寻稀缺,而不是你为了冷门而冷门,那我可以说,用这种方式来彰显资源的价值,那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你如何界定冷门?全世界每年生产多少部电影,有多少又是为人熟知的?举个例子,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报名参选的电影可能有几千部之多,但你最后能看到的也就那一百多部,那意味着被枪毙的那90%就是“冷门”么?所以,稀缺性的前提是不可忽略的,我想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为了冷门而去看冷门,那和为了热门看热门几乎是同理的,所以我从来不会把冷门当逼格,因为这东西根本体现不了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好,接着往下说,那么我问资源大拿要一份表现主义的电影单子,要一份长镜头一镜到底的电影单子,要一份我前面说的经典黑色电影的单子,这时候估计资源大拿们就会犯难了,因为你首先得界定出什么是表现主义,长镜头和经典黑色电影吧,界定出来了你才能知道是哪些电影,哪些不是,那么我们设想下,如果求资源的是一个正在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他对某些概念还在成型阶段,这个时候一个打包仔发了一个所谓表现主义电影合集,可能有个几百部吧,然后那学生下载去看了,看完他可能就觉得,哦,这些就是表现主义,其他的就不是,可是那个打包仔可能自己都没看过那些片,他只是觉得这个话题好,流行,有市场,发了能涨粉,能显示逼格,好了,下载的人一大堆,最后呢,贻害无穷。所以,资源分享的两个难点,一个是搜寻稀缺资源(而非冷门资源)的能力,一个是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推送的能力,在我看来,这两方面,是当今许多资源分享存在的价值,也是多数人认可这些资源分享者的价值吧?(不认可这点的其实可以取消关注我了,真的)前者需要一定的经济和渠道能力,后者则需要一定的电影或者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资源分享,绝对不是一个无脑打包骗粉丝的纯推送过程,你推荐和分享什么样的资源,肯定是经过你自己的观赏、过滤和思考才产生的行为,比如因为这次争论我认识了一位叫“维谷-逼影分享”的网友,他特地浏览了一下他的微博发送内容,你会发现,他推荐的每个专题和每部影片,都会附上自己的见解和理由,你就知道,他是看完了推,推荐的理由便于粉丝参考,这个片我是不是要看,合不合我胃口,这种分享形式的朋友我非常认可,为什么?因为他们只会分享自己检验过的,自己欣赏的电影,然后在这个分享过程中,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口味,而他们的粉丝也会被其口味影响,形成自己的口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记住,独立思考是个很重要的价值形成,这也是为何我或者我们会在社交媒体关注那些我们认可和欣赏的友邻和微博的原因,因为他们可以提供给我有价值的信息,他们能推荐对我来说有价值的电影,在这个交互过程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变得越来越丧失这个能力,变成无脑的“伸手党”。而这些,正是那些打包仔们期望的结果,因为用户越无脑,他们骗粉的成本就越低,随便发个什么当红明星合集、当红电影合集,他们就能轻轻松涨到几十万的粉丝,然后去接商业合作项目,然后表面上还能把自己装扮成造福大众的圣人,行者莫大功德的“善事”,正好这次争议当中一个叫“电影贩”的630000粉丝的“影评人”就出来做了这种表态,我看他发的合集呢?呵呵,其实很多用户稍微上IMDB和几个资源站,完全可以拼凑出来的资源包,成了他招徕粉丝的主要手段,这些东西真的很难么?不难,可能多数人没时间去整理去分类,但这种级别的分类,其实真的不如视频网站来的便利,什么恐怖片合集,动作片合集,XX明星合集,目下的视频网站几乎都有,而且大大帮你节省时间,比如小罗伯特唐尼合集,我打赌你下载话费的时间会比下载看多好几倍,而且当中很多电影,特别是他80-90年代参与的一些影片,其实你并不感兴趣,如果是视频网站,你看到一半觉得不好看,就可以关掉换下一个,但是资源包你没这个选择权,长此以往,你可能就觉得太麻烦,干脆所有的不看了,那么结果与你的初衷,是否就适得其反了呢?同理,那些名导演合集什么的,其实那些打包仔收藏的并不全面,大家也不知道,反正看到包就下了,存着,一看越存越多,干脆都不看了,嗯,这就是你们要的结果?因为打包仔不会等你看完了才发啊,他们需要粉丝啊,一天发一个怎么够?一天看一部然后写推荐语怎么够?看到别人做出来了我顺手一存一转,就可以了啊,粉丝蹭蹭来啊。那么这个危害是什么呢?除了让更多的刚开始喜欢电影的人丧失对电影的兴趣,沦为丧失独立思考和甄别能力的存盘党和伸手党之外,也让那些真正用心在推荐和分类的资源分享者,遭受着更加致命的损失。试想一下,认真的分享者每天看五部电影,然后分享五部,应该花很多时间了吧?那些打包仔呢?理论上他们一天可以分享无限部吧?只要找个话题找个别人的包发就是了,长此以往,那些认真推荐的人发现自己做了这么多的辛勤努力,还不如别人涨粉快受人认可度高,他们中的多数会怎么想?即便他们都凭着强大的内心爱好在支撑,但这种受挫感他们也会有吧?另外更加致命的情况可能是,某人认真搜寻各种资源,精心分类打包了资源包,人家打包仔顺手拿走就给拿走了,你辛苦一个月两个月,人家一秒钟给你拿去换粉丝,你说当时你的心情是如何的?而这一点,正好是我那天那句粗口的起因,人家米粒辛辛苦苦做字幕翻译,不求多少利益的,支持下这些人的原创,总归不是坏事,但想到后续会被那些没节操的人拿走骗粉骗转发,然后删去原作者名字功劳全算自己头上的打包仔,我加一句咒骂又怎么了?微信微博的段子手营销号的这种行为,现在已经让整个互联网的原创作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很多人因为多次经历,可能就放弃了继续原创的动力,反正写半天也是被人搬走成了别人的好处,谁还有动力去做原创?
我对互联网有很深的感情,因为有了这个知识分享的平台,我认识了许多朋友,获得了很多提升,的确,我不该老以小人之心度之,但目前的情势下我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判断,打包仔和营销段子手们的无耻卑劣的行为,已经让原创作者和那些有内容需求的粉丝陷入了一个恶心循环的怪圈,可能好多人觉得分享资源界是小众,大家要抱团才有生存空间,这点我觉得无可厚非,但请相信,那些为了骗粉胡乱拿别人东西不负责任乱分类乱打包的打包仔们,只会加速这个小众生态圈的灭亡,昨天刚好看到天涯小筑的站长因为做字幕都得病了,但你们想想,如果那些个630000粉丝的打包仔不去抢夺本应该属于TA的市场和粉丝,他是不是能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感,从而减轻自己当下痛苦的心情呢?所以我觉得资源界应该团结起来做两件事,彻底骂杀那些在截取你们仅有的利益和粉丝认可度的打包仔,然后通过你们自己的关系,去维护自己的原创内容权益,最后,也多开发一些大众性质的资源推送形式,建立良性的资源分享体系。不过,话说回来,毕竟这些东西都不是正规渠道来的,最终的结果,大家得心里有数,好了,话说到这里,最后无耻推荐下我和云中的原创内容《电影公嗨课》,多存资源,不如看它们一眼。地址:http://i.youku.com/u/UNjAwNzYwODI4
谋杀电视机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致命魔术、辛亥革命、特朗普与爱迪生:《唐探 1900》的历史和人物考据 (57人喜欢)
- 《边水往事》的人物亮相技巧 (2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