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单笔墨,贵在爪痕
续读《形而上学》卷5章6节。言及一之释义。有属性为一,及本性为一分。本性为一者由己发,属性为一则属同类相并。对一者为多,事物之言多盖因它们不延续,或其物质属性,或内或外,可别分为他类,即非一态。……p98讫。
续读《真腊风土记校注》附录二。条一种引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纪昀评语。言及周达观赴柬时长“首尾三年”与自述一年者不合。即便袭旧俗岁长九月计算,似亦无此量观。述及“文义颇为赅瞻”,特别以“第三十六则内记渎伦神谴”事,“不以为天道之常,而归功于佛”,认为其所见殊陋矣。周达观谈真腊风土共计40则,纪昀独取36则“异事”条月旦,可知其撰述《阅微草堂笔记》之旨趣。36则谈蛮人淫其妹,皮肉相黏不开事。不知纪昀草堂记中是否载有类似事?得空或可翻读。若果得其类同逸事文字,则趣矣。……p175讫。
读李静杰、田军合撰《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言及定州佛像式样界定区域为以定州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北部以及太行山东麓地区,已发现的地点北起河北易县,南至河北临漳,东自山东博兴,西及山西昔阳。……据考古发现,该区域或还有扩大之可能。……造像时代则始刻于北魏晚期,东魏后期、北齐、隋代盛极一时,唐代逐渐衰落,北宋、辽时期基本结束云。……曲阳因上世纪50年代初期出土窖藏2200躯造像及残件,而呈中心。……该论文即以该批造像带铭文者,及周边地区相关有年代题记者为主,尝试梳理定州白石纪年佛像式样之谱系。依据则为纪年佛像之像式、人物造型、背屏和跌座发展之变化云。……
北魏晚期至东魏前期为起始阶段。……言及善跏趺坐,查相关得知为垂足倚坐像。而下摆则有“两端显著外侈,立像菩萨呈喇叭筒形,坐像下摆满覆座“之特征。……菩萨造像之“著柱状花蔓冠,帔帛挎肩后两端,在膝前呈双 u 形交叉,又反折于肘下垂……”特点。背屏多见火焰纹。立像足下单层或重叠莲瓣,坐像则据亚形座,亦见阶梯状平台上立像。……p2讫。
读《陆浑戎日报》。引自“在日本寻找中国”消息。关于1907年的“支那”。有云日本学者实藤惠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发掘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毕业纪念册《鸿迹帖》。共95名学生挥毫留言。除未署籍贯或国名的而外,共18位自署支那,12位自署清国,7位自署中国或中华。可见,在1907年这个节点,中国人还未以支那为蔑称。……下载《鸿迹帖》1册。余7册存。……翻阅其内文,多处见题者做《鸿爪帖》记,不知为何与题记贴名不符。查阅原帖,题名确属《鸿迹帖》。《豫科第二次毕业生纪念笔墨》,别有“未装帧”三字。首提者为江西大庾县人张永立,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庾今名大余,得名于五岭之首大庾岭。而张永利何人?则未得任何信息。……概言之,此帖(共7册孑遗?)存留不少历史细节,非单笔墨,贵在爪痕。
读宋莉撰《陕北汉画像石墓门扉研究》。言及朱雀与铺首衔环为陕北画像石墓门扉之核心图像,其中之朱雀更是核心中之核心,可独自成像云,民俗学中之朱雀可释义为灵魂导引之神物。铺首衔环之主体居中,自有视觉凝神之要义。兽冠戴胜,呈山形,与东王公头戴饰物三山冠类似。此冠非生活日常用物,多在仙人、伏羲、女娲等神者头上显现,故属神物。中间柱状,或呈桃形,或现三角,与神兽麒麟顶角类似。有云此物为神界之标杆,号为鬼杆,凭此进入灵界……至于神兽之原型,则众说分歧。……下载金爱秀撰《试论铺首的研究》,苗霞撰《中国古代铺首衔环浅析》等文,容后读。……对于兽首衔环之“环”,撰者认为是古玉璧之变形,因有墨线或阴线装饰之花纹,非普通光滑圆环之状。……p180讫。
续读《真腊风土记校注》附录二。条一种引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纪昀评语。言及周达观赴柬时长“首尾三年”与自述一年者不合。即便袭旧俗岁长九月计算,似亦无此量观。述及“文义颇为赅瞻”,特别以“第三十六则内记渎伦神谴”事,“不以为天道之常,而归功于佛”,认为其所见殊陋矣。周达观谈真腊风土共计40则,纪昀独取36则“异事”条月旦,可知其撰述《阅微草堂笔记》之旨趣。36则谈蛮人淫其妹,皮肉相黏不开事。不知纪昀草堂记中是否载有类似事?得空或可翻读。若果得其类同逸事文字,则趣矣。……p175讫。
读李静杰、田军合撰《定州系白石佛像研究》。言及定州佛像式样界定区域为以定州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北部以及太行山东麓地区,已发现的地点北起河北易县,南至河北临漳,东自山东博兴,西及山西昔阳。……据考古发现,该区域或还有扩大之可能。……造像时代则始刻于北魏晚期,东魏后期、北齐、隋代盛极一时,唐代逐渐衰落,北宋、辽时期基本结束云。……曲阳因上世纪50年代初期出土窖藏2200躯造像及残件,而呈中心。……该论文即以该批造像带铭文者,及周边地区相关有年代题记者为主,尝试梳理定州白石纪年佛像式样之谱系。依据则为纪年佛像之像式、人物造型、背屏和跌座发展之变化云。……
北魏晚期至东魏前期为起始阶段。……言及善跏趺坐,查相关得知为垂足倚坐像。而下摆则有“两端显著外侈,立像菩萨呈喇叭筒形,坐像下摆满覆座“之特征。……菩萨造像之“著柱状花蔓冠,帔帛挎肩后两端,在膝前呈双 u 形交叉,又反折于肘下垂……”特点。背屏多见火焰纹。立像足下单层或重叠莲瓣,坐像则据亚形座,亦见阶梯状平台上立像。……p2讫。
读《陆浑戎日报》。引自“在日本寻找中国”消息。关于1907年的“支那”。有云日本学者实藤惠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发掘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毕业纪念册《鸿迹帖》。共95名学生挥毫留言。除未署籍贯或国名的而外,共18位自署支那,12位自署清国,7位自署中国或中华。可见,在1907年这个节点,中国人还未以支那为蔑称。……下载《鸿迹帖》1册。余7册存。……翻阅其内文,多处见题者做《鸿爪帖》记,不知为何与题记贴名不符。查阅原帖,题名确属《鸿迹帖》。《豫科第二次毕业生纪念笔墨》,别有“未装帧”三字。首提者为江西大庾县人张永立,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大庾今名大余,得名于五岭之首大庾岭。而张永利何人?则未得任何信息。……概言之,此帖(共7册孑遗?)存留不少历史细节,非单笔墨,贵在爪痕。
读宋莉撰《陕北汉画像石墓门扉研究》。言及朱雀与铺首衔环为陕北画像石墓门扉之核心图像,其中之朱雀更是核心中之核心,可独自成像云,民俗学中之朱雀可释义为灵魂导引之神物。铺首衔环之主体居中,自有视觉凝神之要义。兽冠戴胜,呈山形,与东王公头戴饰物三山冠类似。此冠非生活日常用物,多在仙人、伏羲、女娲等神者头上显现,故属神物。中间柱状,或呈桃形,或现三角,与神兽麒麟顶角类似。有云此物为神界之标杆,号为鬼杆,凭此进入灵界……至于神兽之原型,则众说分歧。……下载金爱秀撰《试论铺首的研究》,苗霞撰《中国古代铺首衔环浅析》等文,容后读。……对于兽首衔环之“环”,撰者认为是古玉璧之变形,因有墨线或阴线装饰之花纹,非普通光滑圆环之状。……p180讫。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