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寄生兽》短评
写在《寄生兽》即将完结的日子:
自从《进击的巨人》之后,很少有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动漫了,终于,等到了岩明均这部早在1988年就开始连载的《寄生兽》同名动漫。
毋庸置疑,动漫《寄生兽》是一部很成功的商业动漫,在当代观众已经极度审美疲劳的时候,本身的血腥题材,精巧的情节设定,外加很有深度的思考,最终成就了这部《寄生兽》数亿次的点击量。
《寄生兽》这部动漫在一开始就先声夺人,第一个镜头就是一名被寄生的中年男子头部突然裂开
将妻子头颅吞掉,画面极具冲击力,紧接着就是以地球和寄生兽孢子为背景播放出一阵节奏明快的主题曲,很快就将我带入岩明均构筑的世界之中。
男主角泉新一是一个性格善良到有些懦弱的高中生,机缘巧合之下没有被寄生孢子控制大脑,变成了一个寄生兽与人类共生的人类。一边是单纯的尚未成熟的普通人类泉新一,另一边则是大脑高度发达,尚未学习人类知识的寄生生物,两者一直都在碰撞中寻求共生之道。
本作并没有简单地将人类与寄生兽分成正邪两派,而是通过男主角泉新一与寄生兽小右的冲突、寄生兽与人类的冲突、寄生兽之间的冲突来推动故事进行,并在这些冲突中向观众提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让观众在欣赏紧张刺激的打斗同时,多了一些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
首先是主人公与寄生兽小右之间的矛盾冲突。主人公泉新一可以说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更多的受到普世价值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杀人这件事的恐惧和厌恶。但是寄生兽小右却带着一种独有的思维方式,即人与动物没什么区别,都存在于地球这个大食物链之中,所以杀人也不过是为了生存的本能行为。两者的矛盾不可谓不深,戏剧化的是,主人公在经历了诸般打击之后,性格日益变得如同小右一般冷酷。但是,小右却在长期学习人类社会知识以及与泉新一的长期共生的情况之下,变得更加人性化,甚至最终懂得了人类最不可理解的行为——牺牲与奉献。
本作的第二个冲突便是人类与寄生兽的冲突了。当寄生兽出现的消息散播之后,人类是恐慌的,但是聪明的人类很快便想出了办法——拔头发。一个很小的举动就让寄生兽难以在正常人中间隐藏。而寄生兽也想尽办法混入人类,他们组成团体,甚至混入政界。可是最终,在人类这样一个曾经灭亡过无数物种的生物面前,寄生兽也免不了被消灭的命运。本作人类与寄生兽冲突最精彩的部分我想就是围攻市政厅那一段,尤其是市长孤单一人站在偌大的议事厅演讲的那段话,深深地传递出作者对于人类数量过多,相对站在食物链顶端,但人类会不会有某一天,会达到某种饱和,像史前动物一样被自然灭绝的隐忧。
最后一个冲突就是寄生兽内部的冲突了,寄生兽的高度理性和冷漠在寄生兽田宫良子身上表现的最为强烈,为了研究可以与其他寄生兽交配,为了观察主人公的特异情况可以容忍他的存活。而田宫良子也因为极度的危险而被其他寄生兽视为敌人企图消灭。因为内部的斗争造成的分崩离析也证明了天宫凉子的观察结论,寄生兽相对人类是弱小的,但是它却需要保护和存在。的确,寄生兽们的各自为战也证明它们也不过是一种与人类有别的生物而已,是一种需要在庞大的人类居于顶端的“畸形”食物链中需要存在的一环。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却众多的国家,整个日本民族中充斥着一种孤岛文化,一种浓重的被孤立感和自卑感促使日本民族成为了一个内省极为深刻的民族,这一点在很多的日本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总之,不管是《寄生兽》还是前一阵子很火的《进击的巨人》都透露出日本漫画家对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未来的隐忧,这一点是值得很多国内作家和漫画家学习的。《寄生兽》通过各式各样的反差将人性的善良与残忍表现的淋漓精致,再加入《寄生兽》的血腥题材与商业化的表达方式,最终造就了这样一部值得一看的商业精品。
自从《进击的巨人》之后,很少有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动漫了,终于,等到了岩明均这部早在1988年就开始连载的《寄生兽》同名动漫。
毋庸置疑,动漫《寄生兽》是一部很成功的商业动漫,在当代观众已经极度审美疲劳的时候,本身的血腥题材,精巧的情节设定,外加很有深度的思考,最终成就了这部《寄生兽》数亿次的点击量。
《寄生兽》这部动漫在一开始就先声夺人,第一个镜头就是一名被寄生的中年男子头部突然裂开
将妻子头颅吞掉,画面极具冲击力,紧接着就是以地球和寄生兽孢子为背景播放出一阵节奏明快的主题曲,很快就将我带入岩明均构筑的世界之中。
男主角泉新一是一个性格善良到有些懦弱的高中生,机缘巧合之下没有被寄生孢子控制大脑,变成了一个寄生兽与人类共生的人类。一边是单纯的尚未成熟的普通人类泉新一,另一边则是大脑高度发达,尚未学习人类知识的寄生生物,两者一直都在碰撞中寻求共生之道。
本作并没有简单地将人类与寄生兽分成正邪两派,而是通过男主角泉新一与寄生兽小右的冲突、寄生兽与人类的冲突、寄生兽之间的冲突来推动故事进行,并在这些冲突中向观众提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让观众在欣赏紧张刺激的打斗同时,多了一些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
首先是主人公与寄生兽小右之间的矛盾冲突。主人公泉新一可以说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少年,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更多的受到普世价值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杀人这件事的恐惧和厌恶。但是寄生兽小右却带着一种独有的思维方式,即人与动物没什么区别,都存在于地球这个大食物链之中,所以杀人也不过是为了生存的本能行为。两者的矛盾不可谓不深,戏剧化的是,主人公在经历了诸般打击之后,性格日益变得如同小右一般冷酷。但是,小右却在长期学习人类社会知识以及与泉新一的长期共生的情况之下,变得更加人性化,甚至最终懂得了人类最不可理解的行为——牺牲与奉献。
本作的第二个冲突便是人类与寄生兽的冲突了。当寄生兽出现的消息散播之后,人类是恐慌的,但是聪明的人类很快便想出了办法——拔头发。一个很小的举动就让寄生兽难以在正常人中间隐藏。而寄生兽也想尽办法混入人类,他们组成团体,甚至混入政界。可是最终,在人类这样一个曾经灭亡过无数物种的生物面前,寄生兽也免不了被消灭的命运。本作人类与寄生兽冲突最精彩的部分我想就是围攻市政厅那一段,尤其是市长孤单一人站在偌大的议事厅演讲的那段话,深深地传递出作者对于人类数量过多,相对站在食物链顶端,但人类会不会有某一天,会达到某种饱和,像史前动物一样被自然灭绝的隐忧。
最后一个冲突就是寄生兽内部的冲突了,寄生兽的高度理性和冷漠在寄生兽田宫良子身上表现的最为强烈,为了研究可以与其他寄生兽交配,为了观察主人公的特异情况可以容忍他的存活。而田宫良子也因为极度的危险而被其他寄生兽视为敌人企图消灭。因为内部的斗争造成的分崩离析也证明了天宫凉子的观察结论,寄生兽相对人类是弱小的,但是它却需要保护和存在。的确,寄生兽们的各自为战也证明它们也不过是一种与人类有别的生物而已,是一种需要在庞大的人类居于顶端的“畸形”食物链中需要存在的一环。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却众多的国家,整个日本民族中充斥着一种孤岛文化,一种浓重的被孤立感和自卑感促使日本民族成为了一个内省极为深刻的民族,这一点在很多的日本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总之,不管是《寄生兽》还是前一阵子很火的《进击的巨人》都透露出日本漫画家对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未来的隐忧,这一点是值得很多国内作家和漫画家学习的。《寄生兽》通过各式各样的反差将人性的善良与残忍表现的淋漓精致,再加入《寄生兽》的血腥题材与商业化的表达方式,最终造就了这样一部值得一看的商业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