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南奔
我和三师弟老安来到嵩山的时候,山上一片萧瑟,树木枯黄,草叶凋落,野兔也换上暗黄色的秋装,雉鸡停留在树杈上睥睨四方,小鹿停留在山间溪畔四顾茫然。我说,就在这儿吧,有肉吃。
师弟在山脚下停留,留在了会善寺,我翻过一座山丘,来到了少林寺。
师傅圆寂后,十大弟子各奔东西。说起来,东山法门弟子遍天下,但得弘忍真传的也就是我们十个。其余,皆是由大师兄神秀传授。佛曰:长得好看佛性便深,这么说来,神秀的佛性应是最深的。世人皆道玄奘法师美,但师弟智xian自玄奘门下转投东山时,仍盛赞神秀的美貌。那时候,长安的贵妇人最喜欢到东山寺上香,香火钱给得也足,只要求见神秀一面,甚至不惜让家中小厮投入东山门下,传递神秀的生活琐事。然而神秀的生活就像他的语速,平静缓慢,如水,沉静不见底。寺中徒众大都是神秀的拥趸,长安的官家也都听得了神秀的使唤。饶是如此,他依旧平静,每顿饭只是就着白开水吃两个干馍。
小师弟惠能入门最迟,也最任性。性情如火,敢爱敢恨。每天跟着老四慧明学武功,慧明入门前是四品将军,杀人无算。我们参禅的时候,惠能喜欢去山下转转,惩恶扬善,收拾收拾村里的小流氓,帮大爷大娘种种地,不过他最喜欢的就是给寡妇挑水,还常介绍他的师弟给村里的寡妇们认识。自他入寺以来,方圆百里的治安好了很多,因为流氓不怕官府,怕的是更流氓的流氓。
弘忍坐化的前一夜,还在教导惠能要学会坐禅,领悟佛法。我们这一派讲究的就是坐禅,像神秀就是没什么娱乐的,除了应付那些贵族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坐参禅。惠能从来不管这些,常在新入门的师弟们前扯:我想成佛就成了佛,打坐越久,离佛越远。然而那个晚上,弘忍就坐化了。第二天,惠能不见了,袈裟和钵盂也不见了,常跟他一起下山的几个师弟也不见了。我们都不知所措,面面相觑,看那石壁上写着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偈真是入了魔道,那二十个字是我想到不敢想的,但我知道那是不对的。不过神秀倒是淡定的很,叫过来几个记名弟子,吩咐了几句。
慧明急了:“这一看就是气死师傅,拿走衣钵,我去把他追回来。”神秀说:“追去吧,沿九江,奔岭南,不过切记,追上了,不要听他说话,小心入了魔道。”后来听说,慧明路上躺着都是死去的寺里的人,有一些是惠能的同伴,另一些都是寺里近几年慕神秀之名入门的。再后来,还听人说,慧明在南岭追上了惠能,拿了衣钵要走,却被惠能留住了。本来慧明也是能入十大弟子,偏偏又归了惠能门下。
没了衣钵,神秀也能继承东山的,毕竟山里大半人都是神秀传道的。只不过我和老安他们几个,呆的越来越不安,便渐渐离了东山,各自远离了。那是个造佛的时代,李姓和武姓都对禅宗推崇备至。就连我这个凡人,只想蜗居深山的凡人,都被后人称为六祖。六祖的称号,我是当不起的,至于神秀还是惠能,我想不大清楚,也没有去深想,偶尔忆及,也是一阵背冷。
师弟在山脚下停留,留在了会善寺,我翻过一座山丘,来到了少林寺。
师傅圆寂后,十大弟子各奔东西。说起来,东山法门弟子遍天下,但得弘忍真传的也就是我们十个。其余,皆是由大师兄神秀传授。佛曰:长得好看佛性便深,这么说来,神秀的佛性应是最深的。世人皆道玄奘法师美,但师弟智xian自玄奘门下转投东山时,仍盛赞神秀的美貌。那时候,长安的贵妇人最喜欢到东山寺上香,香火钱给得也足,只要求见神秀一面,甚至不惜让家中小厮投入东山门下,传递神秀的生活琐事。然而神秀的生活就像他的语速,平静缓慢,如水,沉静不见底。寺中徒众大都是神秀的拥趸,长安的官家也都听得了神秀的使唤。饶是如此,他依旧平静,每顿饭只是就着白开水吃两个干馍。
小师弟惠能入门最迟,也最任性。性情如火,敢爱敢恨。每天跟着老四慧明学武功,慧明入门前是四品将军,杀人无算。我们参禅的时候,惠能喜欢去山下转转,惩恶扬善,收拾收拾村里的小流氓,帮大爷大娘种种地,不过他最喜欢的就是给寡妇挑水,还常介绍他的师弟给村里的寡妇们认识。自他入寺以来,方圆百里的治安好了很多,因为流氓不怕官府,怕的是更流氓的流氓。
弘忍坐化的前一夜,还在教导惠能要学会坐禅,领悟佛法。我们这一派讲究的就是坐禅,像神秀就是没什么娱乐的,除了应付那些贵族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坐参禅。惠能从来不管这些,常在新入门的师弟们前扯:我想成佛就成了佛,打坐越久,离佛越远。然而那个晚上,弘忍就坐化了。第二天,惠能不见了,袈裟和钵盂也不见了,常跟他一起下山的几个师弟也不见了。我们都不知所措,面面相觑,看那石壁上写着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偈真是入了魔道,那二十个字是我想到不敢想的,但我知道那是不对的。不过神秀倒是淡定的很,叫过来几个记名弟子,吩咐了几句。
慧明急了:“这一看就是气死师傅,拿走衣钵,我去把他追回来。”神秀说:“追去吧,沿九江,奔岭南,不过切记,追上了,不要听他说话,小心入了魔道。”后来听说,慧明路上躺着都是死去的寺里的人,有一些是惠能的同伴,另一些都是寺里近几年慕神秀之名入门的。再后来,还听人说,慧明在南岭追上了惠能,拿了衣钵要走,却被惠能留住了。本来慧明也是能入十大弟子,偏偏又归了惠能门下。
没了衣钵,神秀也能继承东山的,毕竟山里大半人都是神秀传道的。只不过我和老安他们几个,呆的越来越不安,便渐渐离了东山,各自远离了。那是个造佛的时代,李姓和武姓都对禅宗推崇备至。就连我这个凡人,只想蜗居深山的凡人,都被后人称为六祖。六祖的称号,我是当不起的,至于神秀还是惠能,我想不大清楚,也没有去深想,偶尔忆及,也是一阵背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