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十五岁月的那些人和事
我的父亲叫“老爸”
“父亲”,这个称呼似乎有些过于生硬,难道叫“爸爸”吗?我显然也是叫不出口的,实在是太过亲昵了。于是从小,我便唤那位男士为“老爸”。呵,他也曾这样侃道:“你妈叫我‘老吴’,你呢,又叫我‘老爸’,真是老上加老啊!你看十几年以前,我还是一个能够十多层楼上下跑的男子汉,你们就这样叫我,看看现在,人老了,什么都不方便啊!”经他这么一说,不禁让我也有些感叹,尤为是看到他的额头像被海水侵蚀的岩礁般一天天的愈发的沟回起来。这样的他似乎又是离万物的终点——死亡更近了一步。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岁月那令人生畏的魔力,不过,我也相信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家中,父亲是一位“全职能手”,能吃、能洗更能说。说他能吃是因为每当家中有人吃不完时,他总是会将残局收拾得一乾二净。而至于说他能洗,每每需要洗衣服之时,他总是第一个抢先去做,在数量上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质量却是叫人不敢恭维。能说那就更为突出了,就拿洗衣服为例,他可以一边抱怨母亲偷懒,将这些都交给他来做;一边又是对我说:“你妈每天都做家务活很累人的,所以我要帮她来做,让你母亲多多休息一下。”有时候,我真是对他感到奇怪又好笑。真是不知道,他怎么会同时表现出如此令人错愕的反差。
父亲早年因为应酬而需要他要常常喝酒和抽烟,而也基于此,他的身体渐渐的虚弱了。不过后来经过母亲的几番“劝说”,终是下定决心将这些戒掉,能够推掉的饭局也都推掉了。在这之后,母亲总是唤我去搜索他的公文包。起初,还能时常闻到淡淡的烟酒味, 不过后来渐渐地变成了一些“惊喜”——一些小零食,显然,是从宴席上或是偷偷买来的,这些也绝对是给我的,他也绝对早就知道了。长大后的我才明白这是一种爱,也就是世人常说的那种细细的,默默地“父爱”。
父亲是一个对自己较为小气的人,但对我却从来不曾小气过,无论我要什么,他都会满足我。有时候,被母亲发现了,也就会作罢,不过经过我的一番“软磨硬泡”,他也会偷偷地满足我。后来,到了高中的时候,由于体型的缘故,许多鞋子不再适合我了,他常会拿去穿,直到不能再穿为止。
父亲也是一个惧怕死亡的人,不过,我也能够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正如他所说的:“我要是去了,你和你们的老妈还能够养活自己吗?”也许,他是在牵挂家人。
属于父亲的历史
父亲的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远,导致了他每天天未亮就要上班,即使是已经上高中的我,也没有他醒的那么早。也许是习惯了的缘故吧,尽管是节假休息之日,他也依旧如此,帮植物浇水或是其它什么的。
在大病康复之后,父亲也偷得几日闲,与放假在家的我聊起了那段属于他的历史。那是多年以前,农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生出一窝孩子,五六个都只能算得上正常的,而父亲就是成长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作为最小的一个。呵,最小的一个,应该是最受宠的吧,有人这样说过,我也这样问过,父亲只是苦笑一番,没有多作解释。不过,要等父亲想掩盖什么的时候,母亲却是突然说起来了……
那是一个寒冬,一个面带稚气的少年,光着脚丫默默地走着,哆嗦着,抱怨着,可却依旧向前走去,向离家的方向走去,向着上学的方向走去,因为他知道,他想改变着一切,学到知识就是他唯一的出路,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
这是我想象的,真相如何,也就只有当事人知晓吧。不过,即便过得艰苦,他也依旧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每每父母吵架涉及我那从未见过的爷爷奶奶时,他就会怒发冲冠;每每清明时分,无论多么忙碌,哪怕请假,他也是不辞辛苦从外赶回祭拜。
成年以后,他就来到了建筑工地,身材本就不怎么魁梧的他,却是扛着近逾百斤的建材在几十米高的楼层上下奔波,历经苦痛才学会了技术。以为属于自己的“春天”到了,与友人单干。不料,却是因为经验不足,遭遇了人生头一遭滑铁卢,在快要破产之际,曾经所谓的友人却是早已卷金而去,留下一个烂摊子,这时我刚刚出生。留下父亲独自承担那在当时是不敢想象的巨额债务,其中艰辛不由言说。“当时找人借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都成为了幻想。”父亲如实说。在饱受冷嘲热讽之后,父亲终于还清了债务并谋求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却不是原来的那个无畏的少年。不为别的,因为他看清了那所谓的现实——富贵宅前门槛破,布衣冷暖无人知。更因此时,他有了妻子,有了子女,有了家庭,有了一份牵挂。
一晃眼,小半个甲子已经过去,二十不到的热血少年如今蜕变为一个沧桑的中年人,呵,这份蜕变,来得却是如此让人不堪与沉重。回忆往昔,并将它说予子女,这何尝不是一种警告与关切。“我曾经走过的错路,我希望我的子女不再度踏上。”父亲的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还有些粗糙难以入耳,但却是包含了一位父亲对于子女未来的深切希望与关心。
我的老妈,不老大
我的母亲相较父亲来说,童年生活要稍微好上一些,不过,大抵是相同的。作为外婆的得力助手,从小她就担当起全家人的家务活,所以也造就了她的坚韧,不,更为恰当的是遇事从不屈服的脾气,认准一个理儿,就不撞南墙不回头。因此,在我们家中,她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的。
从小,我就被她管教地很是严厉。还记得有一次,因为想偷懒,做作业敷衍了事,字迹潦草不堪,心想蒙混过关足矣。不料,母亲却是来地个“突击检查”,事实当然是不入她的“法眼”,他的脸色由红变得煞白,立马将作业本撕得粉碎并训斥了我整整一个下午,甚至不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让我开学之后再度被训。
后来,在父亲一遍又一遍地“游说”下,母亲将我强行带去补习班报名,所以,各种“保健药”数不胜数,想必如今的孩子们也大抵如此吧。不过,也许是“虚不受补”了吧,还是什么其它的缘故,在如此“大补”之下却是未曾取到任何效果,甚至,有的时候,我都会怀疑母亲是否是觉得我在家中太“闲”了,想以此折磨我呢/因此,我和母亲曾多次起过纠纷。经过多年的执着抗争和因为高中时间短缺的缘故,母亲对我终是松了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意气风发的女青年,不,女老大如今却是正在逐渐褪去她那威严的“外衣”。她似乎将她的威严转化为稍稍温和的唠叨,从早上“路上小心点”到晚上“早点睡啊”再到周末那比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僵尸还要频繁的多,而且被她美其名曰的“谈心”。再加上一个本就很是唠叨的父亲,让我甚为苦不堪言。也由于此,我曾一度害怕长大,恐惧成熟,怀疑自己长大之后也会如他们一般,简直是“伤人伤己”。不过,稍微想一下,也就释然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人长大了,要有自尊心了,打骂对你的成长不好。”这可能是她对我的关心更改了一种方式,不过,如这样的话,相较之前,却是来得更加沉重。
母亲没有受到过多少教育,也因此不太懂得多少大道理,却是一直在用她数十岁月积淀而成的唠叨以查一茬一茬地灌输给我们。因此,我们常常“消化不良”或是厌倦,但谁又能够真正的明白一个母亲的那种复杂的心情呢?或许只有真正置身其中之人才能体会地到吧!
母亲的娘家人
因为父亲的家族关系僵硬,所以,从小,打稍有记忆起,我便是在母系这一边长大的。也基于此对于父系那一边,大抵上可称为一概不识,而对于母系这一边,却是恰恰相反。
舅舅们居于农村,生活并不富裕,尤为是二舅。不过,在舅舅之中,就数他待我最好,他育有一位同我年纪相仿的表哥。在去镇上买汤圆吃的时候,他总是会将我也捎上,更是让表哥匀我一些,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不过,对于我这个脸皮厚的人,稍稍表现出一丝愧疚之后,便是连汤带汤圆囫囵吞枣般吞入肚中,弄得嘴上,不,大半边脸都狼狈不堪,让他们直发笑,我还不知为何,于是便傻傻地跟着一起笑了,结果,让他们笑地更加欢了。如今想来,我还是深感那时的好啊!
因为没有爷爷奶奶,还有我的从不哭闹,外公外婆对我多了份怜爱。外公早时对待子女尤为严厉,以至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待其老时,成年已久、早有了家庭与事业的舅舅们和小姨甚至我母亲等人在外公面前都很是拘谨,不敢“放肆”。可谁又能想到,他会对我这个外姓孙辈如此疼爱,就连母亲,呵,我也从她的眼中隐约看出了羡慕。外公在当地开了一家小店,不过,却是因我的常常“剥削”,店里头是常常缺货的。外公是不会责怪我的,有一次,还揉一揉我的头发,随手抱起我给我讲起故事来。母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想教训一下我,却是被外公一瞪而“不战而退”,让看到这些的我在暗地里做鬼脸,还舔着刚刚搜来的战利品,那个时候难得的棒棒糖。
童年淘气的我,是很挑食的,这一点让父母亲很是苦恼。不过,从另一点来说,能够被我喜欢上的,那离所谓美食也就不远了。而在我的记忆中,一种香味一直流了下来,流进血液,流淌全身,一直流着。洋溢着一股菜籽油的香味,那便是苕粉肉。第一次吃的时候,外婆骗我说是肥肉,于是我就有些敬而远之了。可是后来见到大家都食指大动,我也渐渐忍不住了。不消一会儿,碗已见底,我却是没有满足。外婆瞧见了,偏安慰我说“婆婆给你弄了一碗哦。”我也就高兴了,吃得个满腹。后来才知道,那是外婆没有吃留给我的,听到这儿,心里暖暖的,也是打这儿起,这个味道便挥之不去了。
人,人类是追求血脉的延续的存在,在这一点上,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尤为突出。瞧我这个外姓孙辈,不曾想,也深得如此喜爱。
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年纪大我将近六岁多。因为经济的缘故,在上大学之前,她一直都与我,与父母分居两地。所以,我们一家团聚的时间不是很多,一年仅仅一两次。我对她的印象也属较为模糊的,难免会没有多少亲情。也基于此,我们俩之间大大小小发生过很多摩擦,我与这个跟我流着同样血脉的女孩子。这一点弄得大人们很是头疼,呵,现在想来,我觉得还是小孩子的任性使然吧。
姐姐在上大学之前,并未有出过多少远门,一直被一隅之地给束缚着。因此,在刚刚接触这个陌生的环境之时,她还是有些不适的。不过,她还是比我刻苦的多,尤为是学习方面。于是,在我的眼中,在母亲的嘴里,那“伟大”的别人家的孩子又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母亲常常将我那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她抱着书看的刻苦精神做比较,想念教条一样数落我的种种不是。于是乎,在我的眼中,姐姐的身上散发着圣人的光辉。不过,我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不喜的。我想,我在这一点上就像那被世人所不容的撒旦吧,堕落着,蔑视着,这世间的美好。
姐姐因为年长于我的缘故,因此常常规范我的种种不对,在她和母亲眼中的。父母对这一点大为赞赏甚至鼓励并加入这个行列之中。每每这时的我,如一叶扁舟,泛于怒涛之上。我是多么想让他们了解我自己,我真实的自己,如同鸣人一样,却总是落得个失败的结局。渐渐的,我常常幻想我有一个小妹的话,如果的话,我就可以像一个大人一般对于她“指手划脚”了,当然是如果的话。想到这一点,我总是在心底狂笑不止,好不痛快,这样以来,我的烦躁也少了许多,心中多了一种莫名的安慰。
我的姐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小女孩,一个俨然加百列的女生。不过,在她的规范之下。我确实乖了很多,至少表面如此。她也算得上是一位称职的姐姐吧。呵,只是我这个撒旦什么时候才能得以解脱。
姐姐那些事儿
每个人都会对那么些事儿印象深刻,我的那位“猛如虎”的姐姐,当然也是不例外的,那么,在我的心目中的,那属于她的那几件事,又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件,我不曾经历过,那个时候的我刚刚出生没有多久。因此,我也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不用说,当然是艳阳高照的,一个女孩独自笔直地站在门外。汗水早已淌下,还在被快速地蒸干着,它们一点点化为水蒸气融入那看不见的空气之中,不过,它们也不好受,因为空气此时也是烦躁的,在那不停的打滚儿,带来一股热浪。而就在这样的大热天,她却是站在那里,因为犯错站在那里,直到晕倒在地。她就是如此倔强,是教他人无法屈服的倔强,深深的扎根于骨子里的倔强。
她也是位好读书的女孩,前面也是提到过的。还记得小时候,我和表哥表妹们一起玩耍,简直是说乐不思蜀都不为过。她却是把我们叫在一起,一起做功课,谁要是不服,便马上受到“镇压”。因此,我们不得不与手头的伙伴们说再见。可是不久,我的那些个战友却是一个个借故逃脱。当我也想如此时,却被她硬生生地逼回来。
有时候的她,也是有耐心的。还记得的一个晚上,我由于过度兴奋而失眠,吵闹着要看动漫。可我觉得一个人看还不够带劲而,于是将她拖过来陪我看了一个晚上。她也就这样与周公说再见了。这事儿要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是绝不会如此的。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事,能让他人记住的不多。而我,作为一个弟弟,对于她的印象也大抵基于此。岁月虽然已经不在,可它的话却在耳畔。
后记:对于还尚处于学生时代的我,除了校园以外,家庭就是生活的核心了。有时候,家是一个牢笼,给予我养料让我成长,却又是束缚着我,不曾给我自由;有时候,家是一个港湾,给予我宁静让我小憩,却又是鼓励着我,让希望带我驶向远方。呵,真的如某句话说的那样“这世间没有一种鸟能够一直飞,从不停歇。”鸟是需要一个落脚点的,任由何不是如此。而家,就是一个不二之选。
“父亲”,这个称呼似乎有些过于生硬,难道叫“爸爸”吗?我显然也是叫不出口的,实在是太过亲昵了。于是从小,我便唤那位男士为“老爸”。呵,他也曾这样侃道:“你妈叫我‘老吴’,你呢,又叫我‘老爸’,真是老上加老啊!你看十几年以前,我还是一个能够十多层楼上下跑的男子汉,你们就这样叫我,看看现在,人老了,什么都不方便啊!”经他这么一说,不禁让我也有些感叹,尤为是看到他的额头像被海水侵蚀的岩礁般一天天的愈发的沟回起来。这样的他似乎又是离万物的终点——死亡更近了一步。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岁月那令人生畏的魔力,不过,我也相信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家中,父亲是一位“全职能手”,能吃、能洗更能说。说他能吃是因为每当家中有人吃不完时,他总是会将残局收拾得一乾二净。而至于说他能洗,每每需要洗衣服之时,他总是第一个抢先去做,在数量上这一点可以肯定,但质量却是叫人不敢恭维。能说那就更为突出了,就拿洗衣服为例,他可以一边抱怨母亲偷懒,将这些都交给他来做;一边又是对我说:“你妈每天都做家务活很累人的,所以我要帮她来做,让你母亲多多休息一下。”有时候,我真是对他感到奇怪又好笑。真是不知道,他怎么会同时表现出如此令人错愕的反差。
父亲早年因为应酬而需要他要常常喝酒和抽烟,而也基于此,他的身体渐渐的虚弱了。不过后来经过母亲的几番“劝说”,终是下定决心将这些戒掉,能够推掉的饭局也都推掉了。在这之后,母亲总是唤我去搜索他的公文包。起初,还能时常闻到淡淡的烟酒味, 不过后来渐渐地变成了一些“惊喜”——一些小零食,显然,是从宴席上或是偷偷买来的,这些也绝对是给我的,他也绝对早就知道了。长大后的我才明白这是一种爱,也就是世人常说的那种细细的,默默地“父爱”。
父亲是一个对自己较为小气的人,但对我却从来不曾小气过,无论我要什么,他都会满足我。有时候,被母亲发现了,也就会作罢,不过经过我的一番“软磨硬泡”,他也会偷偷地满足我。后来,到了高中的时候,由于体型的缘故,许多鞋子不再适合我了,他常会拿去穿,直到不能再穿为止。
父亲也是一个惧怕死亡的人,不过,我也能够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正如他所说的:“我要是去了,你和你们的老妈还能够养活自己吗?”也许,他是在牵挂家人。
属于父亲的历史
父亲的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远,导致了他每天天未亮就要上班,即使是已经上高中的我,也没有他醒的那么早。也许是习惯了的缘故吧,尽管是节假休息之日,他也依旧如此,帮植物浇水或是其它什么的。
在大病康复之后,父亲也偷得几日闲,与放假在家的我聊起了那段属于他的历史。那是多年以前,农村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生出一窝孩子,五六个都只能算得上正常的,而父亲就是成长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作为最小的一个。呵,最小的一个,应该是最受宠的吧,有人这样说过,我也这样问过,父亲只是苦笑一番,没有多作解释。不过,要等父亲想掩盖什么的时候,母亲却是突然说起来了……
那是一个寒冬,一个面带稚气的少年,光着脚丫默默地走着,哆嗦着,抱怨着,可却依旧向前走去,向离家的方向走去,向着上学的方向走去,因为他知道,他想改变着一切,学到知识就是他唯一的出路,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
这是我想象的,真相如何,也就只有当事人知晓吧。不过,即便过得艰苦,他也依旧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每每父母吵架涉及我那从未见过的爷爷奶奶时,他就会怒发冲冠;每每清明时分,无论多么忙碌,哪怕请假,他也是不辞辛苦从外赶回祭拜。
成年以后,他就来到了建筑工地,身材本就不怎么魁梧的他,却是扛着近逾百斤的建材在几十米高的楼层上下奔波,历经苦痛才学会了技术。以为属于自己的“春天”到了,与友人单干。不料,却是因为经验不足,遭遇了人生头一遭滑铁卢,在快要破产之际,曾经所谓的友人却是早已卷金而去,留下一个烂摊子,这时我刚刚出生。留下父亲独自承担那在当时是不敢想象的巨额债务,其中艰辛不由言说。“当时找人借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都成为了幻想。”父亲如实说。在饱受冷嘲热讽之后,父亲终于还清了债务并谋求到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却不是原来的那个无畏的少年。不为别的,因为他看清了那所谓的现实——富贵宅前门槛破,布衣冷暖无人知。更因此时,他有了妻子,有了子女,有了家庭,有了一份牵挂。
一晃眼,小半个甲子已经过去,二十不到的热血少年如今蜕变为一个沧桑的中年人,呵,这份蜕变,来得却是如此让人不堪与沉重。回忆往昔,并将它说予子女,这何尝不是一种警告与关切。“我曾经走过的错路,我希望我的子女不再度踏上。”父亲的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还有些粗糙难以入耳,但却是包含了一位父亲对于子女未来的深切希望与关心。
我的老妈,不老大
我的母亲相较父亲来说,童年生活要稍微好上一些,不过,大抵是相同的。作为外婆的得力助手,从小她就担当起全家人的家务活,所以也造就了她的坚韧,不,更为恰当的是遇事从不屈服的脾气,认准一个理儿,就不撞南墙不回头。因此,在我们家中,她是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的。
从小,我就被她管教地很是严厉。还记得有一次,因为想偷懒,做作业敷衍了事,字迹潦草不堪,心想蒙混过关足矣。不料,母亲却是来地个“突击检查”,事实当然是不入她的“法眼”,他的脸色由红变得煞白,立马将作业本撕得粉碎并训斥了我整整一个下午,甚至不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让我开学之后再度被训。
后来,在父亲一遍又一遍地“游说”下,母亲将我强行带去补习班报名,所以,各种“保健药”数不胜数,想必如今的孩子们也大抵如此吧。不过,也许是“虚不受补”了吧,还是什么其它的缘故,在如此“大补”之下却是未曾取到任何效果,甚至,有的时候,我都会怀疑母亲是否是觉得我在家中太“闲”了,想以此折磨我呢/因此,我和母亲曾多次起过纠纷。经过多年的执着抗争和因为高中时间短缺的缘故,母亲对我终是松了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意气风发的女青年,不,女老大如今却是正在逐渐褪去她那威严的“外衣”。她似乎将她的威严转化为稍稍温和的唠叨,从早上“路上小心点”到晚上“早点睡啊”再到周末那比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僵尸还要频繁的多,而且被她美其名曰的“谈心”。再加上一个本就很是唠叨的父亲,让我甚为苦不堪言。也由于此,我曾一度害怕长大,恐惧成熟,怀疑自己长大之后也会如他们一般,简直是“伤人伤己”。不过,稍微想一下,也就释然了,正如她所说的那样:“人长大了,要有自尊心了,打骂对你的成长不好。”这可能是她对我的关心更改了一种方式,不过,如这样的话,相较之前,却是来得更加沉重。
母亲没有受到过多少教育,也因此不太懂得多少大道理,却是一直在用她数十岁月积淀而成的唠叨以查一茬一茬地灌输给我们。因此,我们常常“消化不良”或是厌倦,但谁又能够真正的明白一个母亲的那种复杂的心情呢?或许只有真正置身其中之人才能体会地到吧!
母亲的娘家人
因为父亲的家族关系僵硬,所以,从小,打稍有记忆起,我便是在母系这一边长大的。也基于此对于父系那一边,大抵上可称为一概不识,而对于母系这一边,却是恰恰相反。
舅舅们居于农村,生活并不富裕,尤为是二舅。不过,在舅舅之中,就数他待我最好,他育有一位同我年纪相仿的表哥。在去镇上买汤圆吃的时候,他总是会将我也捎上,更是让表哥匀我一些,让我有些“受宠若惊”,不过,对于我这个脸皮厚的人,稍稍表现出一丝愧疚之后,便是连汤带汤圆囫囵吞枣般吞入肚中,弄得嘴上,不,大半边脸都狼狈不堪,让他们直发笑,我还不知为何,于是便傻傻地跟着一起笑了,结果,让他们笑地更加欢了。如今想来,我还是深感那时的好啊!
因为没有爷爷奶奶,还有我的从不哭闹,外公外婆对我多了份怜爱。外公早时对待子女尤为严厉,以至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待其老时,成年已久、早有了家庭与事业的舅舅们和小姨甚至我母亲等人在外公面前都很是拘谨,不敢“放肆”。可谁又能想到,他会对我这个外姓孙辈如此疼爱,就连母亲,呵,我也从她的眼中隐约看出了羡慕。外公在当地开了一家小店,不过,却是因我的常常“剥削”,店里头是常常缺货的。外公是不会责怪我的,有一次,还揉一揉我的头发,随手抱起我给我讲起故事来。母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想教训一下我,却是被外公一瞪而“不战而退”,让看到这些的我在暗地里做鬼脸,还舔着刚刚搜来的战利品,那个时候难得的棒棒糖。
童年淘气的我,是很挑食的,这一点让父母亲很是苦恼。不过,从另一点来说,能够被我喜欢上的,那离所谓美食也就不远了。而在我的记忆中,一种香味一直流了下来,流进血液,流淌全身,一直流着。洋溢着一股菜籽油的香味,那便是苕粉肉。第一次吃的时候,外婆骗我说是肥肉,于是我就有些敬而远之了。可是后来见到大家都食指大动,我也渐渐忍不住了。不消一会儿,碗已见底,我却是没有满足。外婆瞧见了,偏安慰我说“婆婆给你弄了一碗哦。”我也就高兴了,吃得个满腹。后来才知道,那是外婆没有吃留给我的,听到这儿,心里暖暖的,也是打这儿起,这个味道便挥之不去了。
人,人类是追求血脉的延续的存在,在这一点上,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尤为突出。瞧我这个外姓孙辈,不曾想,也深得如此喜爱。
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年纪大我将近六岁多。因为经济的缘故,在上大学之前,她一直都与我,与父母分居两地。所以,我们一家团聚的时间不是很多,一年仅仅一两次。我对她的印象也属较为模糊的,难免会没有多少亲情。也基于此,我们俩之间大大小小发生过很多摩擦,我与这个跟我流着同样血脉的女孩子。这一点弄得大人们很是头疼,呵,现在想来,我觉得还是小孩子的任性使然吧。
姐姐在上大学之前,并未有出过多少远门,一直被一隅之地给束缚着。因此,在刚刚接触这个陌生的环境之时,她还是有些不适的。不过,她还是比我刻苦的多,尤为是学习方面。于是,在我的眼中,在母亲的嘴里,那“伟大”的别人家的孩子又多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母亲常常将我那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她抱着书看的刻苦精神做比较,想念教条一样数落我的种种不是。于是乎,在我的眼中,姐姐的身上散发着圣人的光辉。不过,我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不喜的。我想,我在这一点上就像那被世人所不容的撒旦吧,堕落着,蔑视着,这世间的美好。
姐姐因为年长于我的缘故,因此常常规范我的种种不对,在她和母亲眼中的。父母对这一点大为赞赏甚至鼓励并加入这个行列之中。每每这时的我,如一叶扁舟,泛于怒涛之上。我是多么想让他们了解我自己,我真实的自己,如同鸣人一样,却总是落得个失败的结局。渐渐的,我常常幻想我有一个小妹的话,如果的话,我就可以像一个大人一般对于她“指手划脚”了,当然是如果的话。想到这一点,我总是在心底狂笑不止,好不痛快,这样以来,我的烦躁也少了许多,心中多了一种莫名的安慰。
我的姐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小女孩,一个俨然加百列的女生。不过,在她的规范之下。我确实乖了很多,至少表面如此。她也算得上是一位称职的姐姐吧。呵,只是我这个撒旦什么时候才能得以解脱。
姐姐那些事儿
每个人都会对那么些事儿印象深刻,我的那位“猛如虎”的姐姐,当然也是不例外的,那么,在我的心目中的,那属于她的那几件事,又会是怎样的呢?
第一件,我不曾经历过,那个时候的我刚刚出生没有多久。因此,我也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不用说,当然是艳阳高照的,一个女孩独自笔直地站在门外。汗水早已淌下,还在被快速地蒸干着,它们一点点化为水蒸气融入那看不见的空气之中,不过,它们也不好受,因为空气此时也是烦躁的,在那不停的打滚儿,带来一股热浪。而就在这样的大热天,她却是站在那里,因为犯错站在那里,直到晕倒在地。她就是如此倔强,是教他人无法屈服的倔强,深深的扎根于骨子里的倔强。
她也是位好读书的女孩,前面也是提到过的。还记得小时候,我和表哥表妹们一起玩耍,简直是说乐不思蜀都不为过。她却是把我们叫在一起,一起做功课,谁要是不服,便马上受到“镇压”。因此,我们不得不与手头的伙伴们说再见。可是不久,我的那些个战友却是一个个借故逃脱。当我也想如此时,却被她硬生生地逼回来。
有时候的她,也是有耐心的。还记得的一个晚上,我由于过度兴奋而失眠,吵闹着要看动漫。可我觉得一个人看还不够带劲而,于是将她拖过来陪我看了一个晚上。她也就这样与周公说再见了。这事儿要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是绝不会如此的。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事,能让他人记住的不多。而我,作为一个弟弟,对于她的印象也大抵基于此。岁月虽然已经不在,可它的话却在耳畔。
后记:对于还尚处于学生时代的我,除了校园以外,家庭就是生活的核心了。有时候,家是一个牢笼,给予我养料让我成长,却又是束缚着我,不曾给我自由;有时候,家是一个港湾,给予我宁静让我小憩,却又是鼓励着我,让希望带我驶向远方。呵,真的如某句话说的那样“这世间没有一种鸟能够一直飞,从不停歇。”鸟是需要一个落脚点的,任由何不是如此。而家,就是一个不二之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