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和好奇害死猫的关系
山上老师/文
人的命运如何,有各方面因素,但是从中国传统的命理学和位理学来看,“好奇害死猫”不断在我们身边发生,谁没有好奇的事情、好奇的时刻?殊不知人的命与好奇害死猫息息相关。
1973年,英格兰的阿嘉莎写了一部小说《命运之门》,小说里有一句话日后就成了广为流传的名言:"好奇心杀了猫"。其实,这句话来源于西方谚语:Curiosity killed the cat。西方传说猫有九条命,怎么都不会死去,而最后恰恰是死于自己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有时是多么的可怕!在很多西方人眼里,猫 (cat) 是好奇心 (curiosity) 和神秘 (mystery) 的象征。 当人们讲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时,其实不是真的讲好奇心把猫杀死了,而是说好奇心可能使自己丧命。
2006年,导演张一白也拍过一部《好奇害死猫》电影,说的是重庆的一所高档公寓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窥视对方的生活,也被对方所窥视。“好奇”在他们之中蔓延着,在他们所不知道的时刻,在他们看不见触不到的阴暗角落,正在逐渐地膨胀,把他们引去了未知的方向,终于导致惨祸发生。
无独有偶,上月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市举行的一场婚礼上,新郎的一名好友为了给婚礼助兴,竟掏出一把手枪大玩“俄罗斯轮盘赌”,另一名鲁莽的小伙也好奇想过一把赌命的瘾,夺过手枪并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不幸亲手将自己的脑袋打爆。当时正在拍摄婚礼画面的摄影师正巧拍下了这一恐怖事故的全过程,当这段犹如恐怖片情节一般的婚礼现场录像在网上曝光之后,立即引发轰动。据悉,那名新郎好友辩解称,在表演“俄罗斯轮盘赌”的“把戏”之前,他已经取出了手枪里的所有子弹,只是不知何故子弹又被人放进了枪里。
好奇心本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好多发明创新都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感或者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只是客观上给人类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充满新鲜感,什么事都想知道个究竟。好奇,是认识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开始。但是,山上老师认为好奇也分质、量、度。
朋友们都知道哲学的辩证法有质、量、度一说。任何事物都存在的质、量、度,“好奇”也如此,过分了,超过了一定的“量”,就是过“度”,从而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会引起种种悲剧发生。
下面山上老师重复一下质、量、度的定义:
质:是指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与该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是一定事物的质。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数量规定性。量是客观的,是事物所固有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质的变化
度:是指保持事物质所规定的量的幅度、范围和界限。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防"左",又要防右。
打个比方,你饿了要吃馒头,吃的是馒头而不是花卷,这就是质,你要吃1个或2两个,这就是量,你最多能吃三个馒头,这就是度,不足度则饿,过了就撑得慌或者吃不下。
从命理学来看,好奇是很多人先天就有的,即是说很多人从娘胎里出来就比他人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是山上老师在此特别提醒朋友们:好奇心也分“质”,有一些好奇是不能有的,有,就会出麻烦,有,就可能带来灾难。比如上面的例子。
好奇心也分“度”,任何的好奇都有其内在的度,超过了就会“爆炸”惹麻烦。比如:偷窥、恶作剧、某种探险、嫉妒等。
都说人类的成长史就是地球演变的缩影,而孩子的成长史又是人类发展的缩影。但是,朋友们知道吗?世上的孩子们都是在种种好奇遭遇麻烦的情况下成长的,几乎没有例外。比如:起初孩子不知道“火”的厉害,只有好奇被烫过一次才会知道烧的疼;孩子不知道“电”的厉害,于是在某次被电后才知危险;孩子不知道社会的复杂、人生的艰难,好奇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于是不管不顾一股脑扎进社会这个大学校,翻了跟头才会明了人生的不易!
上述的好奇让人醒悟,可以好奇一次、两次、甚至N次,但是,山上老师提醒朋友们,有一些好奇是断然不能有的,一旦你有那样的好奇,那么,可能就不仅仅是麻烦等着你,而是“死神”等着你,来生等着你。要警惕哦!
原文出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4b7b6fd0102w229.html
人的命运如何,有各方面因素,但是从中国传统的命理学和位理学来看,“好奇害死猫”不断在我们身边发生,谁没有好奇的事情、好奇的时刻?殊不知人的命与好奇害死猫息息相关。
1973年,英格兰的阿嘉莎写了一部小说《命运之门》,小说里有一句话日后就成了广为流传的名言:"好奇心杀了猫"。其实,这句话来源于西方谚语:Curiosity killed the cat。西方传说猫有九条命,怎么都不会死去,而最后恰恰是死于自己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有时是多么的可怕!在很多西方人眼里,猫 (cat) 是好奇心 (curiosity) 和神秘 (mystery) 的象征。 当人们讲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时,其实不是真的讲好奇心把猫杀死了,而是说好奇心可能使自己丧命。
2006年,导演张一白也拍过一部《好奇害死猫》电影,说的是重庆的一所高档公寓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窥视对方的生活,也被对方所窥视。“好奇”在他们之中蔓延着,在他们所不知道的时刻,在他们看不见触不到的阴暗角落,正在逐渐地膨胀,把他们引去了未知的方向,终于导致惨祸发生。
无独有偶,上月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市举行的一场婚礼上,新郎的一名好友为了给婚礼助兴,竟掏出一把手枪大玩“俄罗斯轮盘赌”,另一名鲁莽的小伙也好奇想过一把赌命的瘾,夺过手枪并对着自己的脑袋扣动了扳机,不幸亲手将自己的脑袋打爆。当时正在拍摄婚礼画面的摄影师正巧拍下了这一恐怖事故的全过程,当这段犹如恐怖片情节一般的婚礼现场录像在网上曝光之后,立即引发轰动。据悉,那名新郎好友辩解称,在表演“俄罗斯轮盘赌”的“把戏”之前,他已经取出了手枪里的所有子弹,只是不知何故子弹又被人放进了枪里。
![]() |
好奇心本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好多发明创新都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感或者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只是客观上给人类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充满新鲜感,什么事都想知道个究竟。好奇,是认识人生、社会和世界的开始。但是,山上老师认为好奇也分质、量、度。
朋友们都知道哲学的辩证法有质、量、度一说。任何事物都存在的质、量、度,“好奇”也如此,过分了,超过了一定的“量”,就是过“度”,从而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会引起种种悲剧发生。
下面山上老师重复一下质、量、度的定义:
质:是指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与该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是一定质的事物,质是一定事物的质。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数量规定性。量是客观的,是事物所固有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影响质的变化
度:是指保持事物质所规定的量的幅度、范围和界限。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既要防"左",又要防右。
![]() |
打个比方,你饿了要吃馒头,吃的是馒头而不是花卷,这就是质,你要吃1个或2两个,这就是量,你最多能吃三个馒头,这就是度,不足度则饿,过了就撑得慌或者吃不下。
从命理学来看,好奇是很多人先天就有的,即是说很多人从娘胎里出来就比他人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好奇心”。但是山上老师在此特别提醒朋友们:好奇心也分“质”,有一些好奇是不能有的,有,就会出麻烦,有,就可能带来灾难。比如上面的例子。
好奇心也分“度”,任何的好奇都有其内在的度,超过了就会“爆炸”惹麻烦。比如:偷窥、恶作剧、某种探险、嫉妒等。
都说人类的成长史就是地球演变的缩影,而孩子的成长史又是人类发展的缩影。但是,朋友们知道吗?世上的孩子们都是在种种好奇遭遇麻烦的情况下成长的,几乎没有例外。比如:起初孩子不知道“火”的厉害,只有好奇被烫过一次才会知道烧的疼;孩子不知道“电”的厉害,于是在某次被电后才知危险;孩子不知道社会的复杂、人生的艰难,好奇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于是不管不顾一股脑扎进社会这个大学校,翻了跟头才会明了人生的不易!
上述的好奇让人醒悟,可以好奇一次、两次、甚至N次,但是,山上老师提醒朋友们,有一些好奇是断然不能有的,一旦你有那样的好奇,那么,可能就不仅仅是麻烦等着你,而是“死神”等着你,来生等着你。要警惕哦!
原文出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4b7b6fd0102w229.htm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