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泰勒的角落 李娟
“我们接受的布料里面,有很多都是很古老的布,有着过去年代的花样和质地,散发着和送布来的主妇身上一样的味道。而这主妇的言行举止似乎也是过去岁月的,有褪色而光滑的质地,静静的,轻轻的,却是深深的,深深的……我们用尺子给她量身体,绕在她的肩上、胸前、胯上,触着她的肉身的温暖,触着她的呼吸的起伏,不由深陷一些永恒事务的永恒之处。”
李娟生活里的人真的都好可爱,对钱毫无概念,淳朴简单,脑袋一根筋,保存着远古的生活习俗,满足于简单的温饱和陪伴。我真的很喜欢李娟笔下的世界。而时常,在这样的生活中,她感到的落寞、感到的时光和寂寞都如此真实而动人。我喜欢她的文字,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之处,时常特别平淡的描述,却让我觉得像诗一样动人。
“柴丽克是我在喀吾图接触时间最长,最亲近的年轻人。我想说的是,她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女孩子。经历过喀吾图的岁月的青春总是沉默的,胆怯的,暗自惊奇又暗自喜悦的。虽然我还见过另外一些喀吾图的女孩子们,面目艳丽,言语热烈。但是,她们粗燥的浓妆后仍是一副安心于此种生活的神情,放肆的话语里也字字句句都是简单的快乐。”
时常读一些书,总想快点看完再快一点,可李娟的书是想慢一点读,看一阵总也忍不住笑出来,好像自己也变的简单了,快乐也变的简单了。其实谁谁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有着不同的浮华幻象的表面罢了。
“虽然狭小,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是晚春时分吧,室外狂风呼啸,昏天暗地,树木隐约的影子在蒙着雾气的玻璃窗外剧烈晃动。被风刮起的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得让人没法不深感幸福: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很久以后会突然掉下来一块。至于炉板上烤的饃馍片的香气,虽然被羊肉的味道盖过了,闻不到却看得到——它的颜色金黄灿烂,还漂着诱人的淡红。小录音机里的磁带慢慢转,每首歌都反复听过无数遍,歌词也失去了最初的意思,只剩一片舒适安逸”
时常笑着笑着,遍想要落泪。生活如果只有这样一间风雪中的小屋,黑夜里点着暖光的蜡烛,老旧的录音机慢慢地转。该是多么简简单单的幸福啊。
“想想看,我们生命中那些最欢乐最年轻的时光都用在了学习这门手艺,使用这门手艺上,我们肯定不仅仅只是依赖它生活吧?我们剪啊,裁啊,缝啊,觉得这是一件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一针一线地,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而且我想说的远非如此。。。说不出来。但是,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但还是说不出来。”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夏天真好,太陽又明亮又熱烈,在這樣的陽光下,連陰影都是清晰而強烈的,陰影與光明的邊緣因為含了巨大的反差而呈現奇異的明亮。
四周叢林深密,又寬又淺的河水在叢林裡流淌,又像是在一個秘密裡流淌,這個秘密裡面充滿了寂靜和音樂⋯⋯河心的大石頭白白淨淨、平平坦坦。
我光腳站在石頭上,空空蕩蕩地穿著大裙子,先把頭髮弄濕,再把胳臂弄濕,再把腿弄濕,風一吹過,好像把整個人都吹透了,渾身冰涼,好像身體已經從空氣裡消失了似的,而陽光滾燙,四周的一切都在晃動,抬起頭來,卻一片靜止。我的影子在閃爍的流水裡分分明明地沈靜著,它似乎什麼都知道,只有我一個人很奇怪地存在於世界上,似乎每一秒鐘都停留在剛剛從夢中醒來的狀態中,一瞬間一個驚奇,一瞬間一個驚奇。我的太多的不明白使我在這裡,又平凡又激動。
⋯⋯
於是一個人在河邊待的時間長了,就總會感到怪怪地害怕。總想馬上回家看看,看看有多少年過去了,看看家裡的人都還在不在。”
我太喜歡她寫的這一篇了,似乎自己曾有過許多許多這樣的時刻,一個人在世界的某個無人的角落奇怪地存在著,與世界無關地存在著。太陽炙熱,恍惚如夢。李娟的天真爛漫,她獨自度過的,想像四溢的時光,和自己曾度過的一個人的童年和青春是這麼相似,與花草樹木相伴,驚奇地發現這個世界這許多的小生命竟是美妙勝過最精緻的藝術,可惜我沒有一條河流。若能總聽著河流的聲音,叮叮咚咚地長大,該是多麼美好啊
“⋯⋯真的,我從沒見過一朵花是簡單的,從沒有見過一朵花是平凡的。這真是令人驚奇啊!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和心思,讓這個世界既能產生磅礴的群山、海洋和森林,也能細緻地開出這樣一朵朵小花兒?
⋯⋯
更奇妙的是花還有香氣!就算是沒有香氣的花,也會散發清郁的、深深淺淺的綠色氣息⋯⋯哎!花為什麼會有香氣呢?花能散發香氣,多麼像一個人能夠自信地說出愛情啊!
⋯⋯
當我們看到綠色,總是會想:一切都不會結束吧?然後就心甘情願地死去了。這一切多麼巨大,死去了都無法離開它⋯⋯真的,一株亭亭生長在水邊的植物,也許就是我們最後將到達的地方吧
⋯⋯
還有人在對岸飲馬,再騎著馬涉水走過來。他上了岸走進樹林裡,一會兒就消失了。我想循著濕濕的馬蹄印子跟過去看看,但又想到這可能是一條令人通往消失之處的路,便忍不住有些害怕。再回頭看看這條河,覺得這條河也正在流向一個使之消失的地方。
而我是一個最大的消失處,整個世界在我這裏消失,無論我看見了什麼,它們都用不復現了。也就是說,我再也說不出來了,我所能說出來的,絕不是我想說的那些。當我說給別人時,別人從我口裡得到的又被加以他自己的想法,曾為更加遙遠的事物。於是,所謂“真實”,就在人間擁擠的話語中一點點園區⋯⋯我說出的每一句話,到頭來都封住了我的本意。
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光裏,身體自由了,想法也就自由了。自由一旦漫開就無邊無際,收不回來了。常常是想到了最後,已經分不清快樂和悲傷。只是自由。我想,總有一天我會死去的,到那時,我會在瞬間失去一切,只但願到了那時,當一切瞬間瓦解,煙消雲散後,剩下的便全是這種自由了⋯⋯只是到了那時候,我憑藉這種自由而進入的地方是不是仍是此時河邊的時光呢?”
李娟生活里的人真的都好可爱,对钱毫无概念,淳朴简单,脑袋一根筋,保存着远古的生活习俗,满足于简单的温饱和陪伴。我真的很喜欢李娟笔下的世界。而时常,在这样的生活中,她感到的落寞、感到的时光和寂寞都如此真实而动人。我喜欢她的文字,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之处,时常特别平淡的描述,却让我觉得像诗一样动人。
“柴丽克是我在喀吾图接触时间最长,最亲近的年轻人。我想说的是,她和我是完全不一样的女孩子。经历过喀吾图的岁月的青春总是沉默的,胆怯的,暗自惊奇又暗自喜悦的。虽然我还见过另外一些喀吾图的女孩子们,面目艳丽,言语热烈。但是,她们粗燥的浓妆后仍是一副安心于此种生活的神情,放肆的话语里也字字句句都是简单的快乐。”
时常读一些书,总想快点看完再快一点,可李娟的书是想慢一点读,看一阵总也忍不住笑出来,好像自己也变的简单了,快乐也变的简单了。其实谁谁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不过是有着不同的浮华幻象的表面罢了。
“虽然狭小,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是晚春时分吧,室外狂风呼啸,昏天暗地,树木隐约的影子在蒙着雾气的玻璃窗外剧烈晃动。被风刮起的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得让人没法不深感幸福: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很久以后会突然掉下来一块。至于炉板上烤的饃馍片的香气,虽然被羊肉的味道盖过了,闻不到却看得到——它的颜色金黄灿烂,还漂着诱人的淡红。小录音机里的磁带慢慢转,每首歌都反复听过无数遍,歌词也失去了最初的意思,只剩一片舒适安逸”
时常笑着笑着,遍想要落泪。生活如果只有这样一间风雪中的小屋,黑夜里点着暖光的蜡烛,老旧的录音机慢慢地转。该是多么简简单单的幸福啊。
“想想看,我们生命中那些最欢乐最年轻的时光都用在了学习这门手艺,使用这门手艺上,我们肯定不仅仅只是依赖它生活吧?我们剪啊,裁啊,缝啊,觉得这是一件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一针一线地,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而且我想说的远非如此。。。说不出来。但是,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但还是说不出来。”
河边洗衣服的时光
“夏天真好,太陽又明亮又熱烈,在這樣的陽光下,連陰影都是清晰而強烈的,陰影與光明的邊緣因為含了巨大的反差而呈現奇異的明亮。
四周叢林深密,又寬又淺的河水在叢林裡流淌,又像是在一個秘密裡流淌,這個秘密裡面充滿了寂靜和音樂⋯⋯河心的大石頭白白淨淨、平平坦坦。
我光腳站在石頭上,空空蕩蕩地穿著大裙子,先把頭髮弄濕,再把胳臂弄濕,再把腿弄濕,風一吹過,好像把整個人都吹透了,渾身冰涼,好像身體已經從空氣裡消失了似的,而陽光滾燙,四周的一切都在晃動,抬起頭來,卻一片靜止。我的影子在閃爍的流水裡分分明明地沈靜著,它似乎什麼都知道,只有我一個人很奇怪地存在於世界上,似乎每一秒鐘都停留在剛剛從夢中醒來的狀態中,一瞬間一個驚奇,一瞬間一個驚奇。我的太多的不明白使我在這裡,又平凡又激動。
⋯⋯
於是一個人在河邊待的時間長了,就總會感到怪怪地害怕。總想馬上回家看看,看看有多少年過去了,看看家裡的人都還在不在。”
我太喜歡她寫的這一篇了,似乎自己曾有過許多許多這樣的時刻,一個人在世界的某個無人的角落奇怪地存在著,與世界無關地存在著。太陽炙熱,恍惚如夢。李娟的天真爛漫,她獨自度過的,想像四溢的時光,和自己曾度過的一個人的童年和青春是這麼相似,與花草樹木相伴,驚奇地發現這個世界這許多的小生命竟是美妙勝過最精緻的藝術,可惜我沒有一條河流。若能總聽著河流的聲音,叮叮咚咚地長大,該是多麼美好啊
“⋯⋯真的,我從沒見過一朵花是簡單的,從沒有見過一朵花是平凡的。這真是令人驚奇啊!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和心思,讓這個世界既能產生磅礴的群山、海洋和森林,也能細緻地開出這樣一朵朵小花兒?
⋯⋯
更奇妙的是花還有香氣!就算是沒有香氣的花,也會散發清郁的、深深淺淺的綠色氣息⋯⋯哎!花為什麼會有香氣呢?花能散發香氣,多麼像一個人能夠自信地說出愛情啊!
⋯⋯
當我們看到綠色,總是會想:一切都不會結束吧?然後就心甘情願地死去了。這一切多麼巨大,死去了都無法離開它⋯⋯真的,一株亭亭生長在水邊的植物,也許就是我們最後將到達的地方吧
⋯⋯
還有人在對岸飲馬,再騎著馬涉水走過來。他上了岸走進樹林裡,一會兒就消失了。我想循著濕濕的馬蹄印子跟過去看看,但又想到這可能是一條令人通往消失之處的路,便忍不住有些害怕。再回頭看看這條河,覺得這條河也正在流向一個使之消失的地方。
而我是一個最大的消失處,整個世界在我這裏消失,無論我看見了什麼,它們都用不復現了。也就是說,我再也說不出來了,我所能說出來的,絕不是我想說的那些。當我說給別人時,別人從我口裡得到的又被加以他自己的想法,曾為更加遙遠的事物。於是,所謂“真實”,就在人間擁擠的話語中一點點園區⋯⋯我說出的每一句話,到頭來都封住了我的本意。
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光裏,身體自由了,想法也就自由了。自由一旦漫開就無邊無際,收不回來了。常常是想到了最後,已經分不清快樂和悲傷。只是自由。我想,總有一天我會死去的,到那時,我會在瞬間失去一切,只但願到了那時,當一切瞬間瓦解,煙消雲散後,剩下的便全是這種自由了⋯⋯只是到了那時候,我憑藉這種自由而進入的地方是不是仍是此時河邊的時光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