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看极乐世界时,其他人在想什么?
---文章转自网络
十便士塔(Tenpenney Tower),一幢没有被核打击所毁灭的高楼,矗立在游戏世界的西南方。玩家路过正门时,会目睹生活在大楼附近下水道中的食尸鬼领袖Roy Phillips正在口气强硬地和看门的保卫队长进行对话。Roy声称自己拥有大笔财富,有资格入住十便士塔,但极端歧视食尸鬼的保卫队长强调大楼的主人Tenpenney先生不会允许僵尸(Zombie)入内,Roy在强调自己不是僵尸并扬言要进行报复后悻悻离开。进入大楼后会发现住民都对食尸鬼的威胁感到忧心忡忡,保卫队长委托玩家探索下水道并清理掉那些威胁住民生命安全的“害虫”。但在与下水道的食尸鬼居民接触过程中,玩家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传言中邪恶的屠夫或食人族,而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曾经是人类,渴望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平的待遇。被愤怒和复仇欲望冲昏头脑的Roy打算组织下水道里所有的兽化食尸鬼强行侵略十便士塔,杀掉所有居民来夺取大楼的控制权,但玩家可以说服他考虑和人类住民共同生存并回到大楼为食尸鬼说情。整个事件理想的解决方法似乎是通过口才说服居民接受和食尸鬼共存的生活,驱逐那些不肯放弃歧视和敌意的极端种族主义者,最后打开大门迎接新居民的到来,玩家则继续踏上旅程……但这里是废土,食尸鬼也是人类——和人类一样残忍的生物。
游戏过程中,我以这种方式解决了问题,在某次冒险回来后却发现所有人类住民都消失了,大楼里只剩下食尸鬼。当在Roy那里问出所有人类住民都“因他们的愚蠢,活该死掉,尸体堆满了地下储藏室”时,我感觉仿佛被人被狠狠抽了一巴掌——所有人,包括那些被说服的,以热情好客的态度接受新邻居到来,对美好明天充满憧憬的住民的结局,竟然与配合Roy的复仇计划,让Roy的食尸鬼军队进行血腥屠杀的结局相同。
整个事件除讲述废土生存规则的残酷并揭露人性的阴暗面以外,最大亮点就是Karma值的变化会因玩家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而有很大差异——解决事件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冲进下水道,二话不说直接枪毙Roy和他的追随者们,十便士塔的人类居民可继续高枕无忧地过着优越的生活(Karma减少);配合Roy的复仇计划,让他的军队把人类住民屠杀殆尽,Roy成为大楼新的主宰,大楼成为食尸鬼住民的庇护所(Karma减少);说服Tenpenney先生和楼中的住民接受和食尸鬼共存或是卷铺盖走人(Karma增加)。按最后一种方法,每说服一个居民,每完成任务的一步,都会伴随着悦耳的音效增加Karma,给玩家一种仿佛一切都在理想的轨道上运行,圆满结局尽在掌握中的错觉——结果却是一切都走向理想和圆满结局的反面。
Roy和他的追随者及十便士塔的居民都是核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所渴望的生活也是一致的——自始至终,所有人都可以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如果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辩护的话。而玩家作为改变了这一切——注定要把其中一方推向灭亡的决定性角色,同样也可以是无辜的,但第三种解决方式真的是道德的、配得到Karma奖励的行为么?
伦理学可以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取决于从何种立场对此进行判断。
规范伦理学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人的行为应遵从怎样的道德标准才能为善,百年来,伦理学家们给出了多种——但从来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并达成共识的答案。这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以行为的结果,或是以行为的性质(与结果以外的一切)作为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强调以行为结果的好坏为判断标准的学说多主张行为要以实现最大的“善”为道德,这些理论被称为目的论;强调行为本身就蕴涵着让人遵从固定规则并为善的义务,只要听从善良意志的指引,遵从行为本身具备善的法则的行为就能为善,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符合行为规则即为道德——这些往往被称为义务论。
以常见的“是否要诚实地告诉那个陷入严重忧郁中的患者:你患了绝症”为例进行探讨,对绝症患者保持诚实可能导致对方的精神遭受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丧失治愈的希望,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其撒谎则有可能帮助其恢复乐观的情绪,并增加治愈的希望。这确实构成道德和行为抉择上的两难,从目的论和义务论的立场出发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双方都能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辩护,并对对立立场的处理方式进行批评:目的论者会毫不犹豫地对患者撒谎,通过欺骗手段帮助患者维持信心。对目的论者而言,作为拯救患者的手段而行使的欺骗行为促成了善的结果,因而是道德的,而诚实则导致了极大的恶,因此毫无道德可言。义务论者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则正相反:保持诚实是必要的,因为诚实本身就是道德的,没有什么比在原则上问心无愧更重要,这是高尚之所以高尚,道德之所以道德的根本,欺骗本身无论促成的结果如何,都是违背道德原则的,将欺骗行为与道德划等号几乎构成对道德的扭曲和毁灭。
在伦理学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学者对这两个对立立场提出各种调和的建议,但无论双方显得多么温和,立场的坚实基础都没有发生过变化。
玩家在十便士塔中的经历也体现了这两个立场尖锐的矛盾:面对血腥惨淡的结局扼腕叹息,后悔当初决定,宁可读档回到过去枪杀Roy(那时的Roy还未伤害过任何人,只是个无辜者,因为玩家预知未来的能力而被提前以屠杀罪名处决是毫无公正,甚至毫无逻辑可言的——有名的科幻小说、电影《少数派报告》讲述的就是类似的故事),牺牲几个无辜的食尸鬼以保证十便士塔中人类住民的生存的玩家就是在目的论立场原则下行动的,更大的善和更多人的利益的捍卫者。而尽管为结局感到痛心,却问心无愧的玩家,则是义务论立场的支持者——也是无条件的美德原则与善良意志的捍卫者。从游戏进程中Karma数值变化的设定来看,做出这一设计的游戏制作者一定是义务论的传道者。
十便士塔(Tenpenney Tower),一幢没有被核打击所毁灭的高楼,矗立在游戏世界的西南方。玩家路过正门时,会目睹生活在大楼附近下水道中的食尸鬼领袖Roy Phillips正在口气强硬地和看门的保卫队长进行对话。Roy声称自己拥有大笔财富,有资格入住十便士塔,但极端歧视食尸鬼的保卫队长强调大楼的主人Tenpenney先生不会允许僵尸(Zombie)入内,Roy在强调自己不是僵尸并扬言要进行报复后悻悻离开。进入大楼后会发现住民都对食尸鬼的威胁感到忧心忡忡,保卫队长委托玩家探索下水道并清理掉那些威胁住民生命安全的“害虫”。但在与下水道的食尸鬼居民接触过程中,玩家会发现他们并不是传言中邪恶的屠夫或食人族,而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曾经是人类,渴望得到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平的待遇。被愤怒和复仇欲望冲昏头脑的Roy打算组织下水道里所有的兽化食尸鬼强行侵略十便士塔,杀掉所有居民来夺取大楼的控制权,但玩家可以说服他考虑和人类住民共同生存并回到大楼为食尸鬼说情。整个事件理想的解决方法似乎是通过口才说服居民接受和食尸鬼共存的生活,驱逐那些不肯放弃歧视和敌意的极端种族主义者,最后打开大门迎接新居民的到来,玩家则继续踏上旅程……但这里是废土,食尸鬼也是人类——和人类一样残忍的生物。
游戏过程中,我以这种方式解决了问题,在某次冒险回来后却发现所有人类住民都消失了,大楼里只剩下食尸鬼。当在Roy那里问出所有人类住民都“因他们的愚蠢,活该死掉,尸体堆满了地下储藏室”时,我感觉仿佛被人被狠狠抽了一巴掌——所有人,包括那些被说服的,以热情好客的态度接受新邻居到来,对美好明天充满憧憬的住民的结局,竟然与配合Roy的复仇计划,让Roy的食尸鬼军队进行血腥屠杀的结局相同。
整个事件除讲述废土生存规则的残酷并揭露人性的阴暗面以外,最大亮点就是Karma值的变化会因玩家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而有很大差异——解决事件的方法大概有以下三种:冲进下水道,二话不说直接枪毙Roy和他的追随者们,十便士塔的人类居民可继续高枕无忧地过着优越的生活(Karma减少);配合Roy的复仇计划,让他的军队把人类住民屠杀殆尽,Roy成为大楼新的主宰,大楼成为食尸鬼住民的庇护所(Karma减少);说服Tenpenney先生和楼中的住民接受和食尸鬼共存或是卷铺盖走人(Karma增加)。按最后一种方法,每说服一个居民,每完成任务的一步,都会伴随着悦耳的音效增加Karma,给玩家一种仿佛一切都在理想的轨道上运行,圆满结局尽在掌握中的错觉——结果却是一切都走向理想和圆满结局的反面。
Roy和他的追随者及十便士塔的居民都是核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所渴望的生活也是一致的——自始至终,所有人都可以声称自己是无辜的——如果每个人都有能力为自己辩护的话。而玩家作为改变了这一切——注定要把其中一方推向灭亡的决定性角色,同样也可以是无辜的,但第三种解决方式真的是道德的、配得到Karma奖励的行为么?
伦理学可以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取决于从何种立场对此进行判断。
规范伦理学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人的行为应遵从怎样的道德标准才能为善,百年来,伦理学家们给出了多种——但从来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并达成共识的答案。这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以行为的结果,或是以行为的性质(与结果以外的一切)作为判断行为是否道德的标准。强调以行为结果的好坏为判断标准的学说多主张行为要以实现最大的“善”为道德,这些理论被称为目的论;强调行为本身就蕴涵着让人遵从固定规则并为善的义务,只要听从善良意志的指引,遵从行为本身具备善的法则的行为就能为善,无论结果如何。只要符合行为规则即为道德——这些往往被称为义务论。
以常见的“是否要诚实地告诉那个陷入严重忧郁中的患者:你患了绝症”为例进行探讨,对绝症患者保持诚实可能导致对方的精神遭受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丧失治愈的希望,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其撒谎则有可能帮助其恢复乐观的情绪,并增加治愈的希望。这确实构成道德和行为抉择上的两难,从目的论和义务论的立场出发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双方都能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辩护,并对对立立场的处理方式进行批评:目的论者会毫不犹豫地对患者撒谎,通过欺骗手段帮助患者维持信心。对目的论者而言,作为拯救患者的手段而行使的欺骗行为促成了善的结果,因而是道德的,而诚实则导致了极大的恶,因此毫无道德可言。义务论者的处理方式和态度则正相反:保持诚实是必要的,因为诚实本身就是道德的,没有什么比在原则上问心无愧更重要,这是高尚之所以高尚,道德之所以道德的根本,欺骗本身无论促成的结果如何,都是违背道德原则的,将欺骗行为与道德划等号几乎构成对道德的扭曲和毁灭。
在伦理学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学者对这两个对立立场提出各种调和的建议,但无论双方显得多么温和,立场的坚实基础都没有发生过变化。
玩家在十便士塔中的经历也体现了这两个立场尖锐的矛盾:面对血腥惨淡的结局扼腕叹息,后悔当初决定,宁可读档回到过去枪杀Roy(那时的Roy还未伤害过任何人,只是个无辜者,因为玩家预知未来的能力而被提前以屠杀罪名处决是毫无公正,甚至毫无逻辑可言的——有名的科幻小说、电影《少数派报告》讲述的就是类似的故事),牺牲几个无辜的食尸鬼以保证十便士塔中人类住民的生存的玩家就是在目的论立场原则下行动的,更大的善和更多人的利益的捍卫者。而尽管为结局感到痛心,却问心无愧的玩家,则是义务论立场的支持者——也是无条件的美德原则与善良意志的捍卫者。从游戏进程中Karma数值变化的设定来看,做出这一设计的游戏制作者一定是义务论的传道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