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芒
小时候爱吃鱼,就最普通的那种鲫鱼,因为我妈常跟我说,吃鱼会变聪明,而我妈烧的鲫鱼汤又是一绝,一来二去就特别喜欢吃鱼。
那时候吃鲫鱼一般都是先吃鱼肚子,鱼肚子上面刺少,肉质细嫩,又入味,有的时候,鱼肚里还有鱼籽,对我来说那算是珍馐了,尽管家人说小孩子不要吃鱼籽,会变笨,但是无奈太好吃,忍不住。鱼背和鱼尾算是比较难处理的部分,鱼刺真的是多到要喊妈,所以一般都是交给我妈解决。吃鱼难免刺卡喉,下鱼刺最好的办法无非吞一大口米饭,对,不带嚼的那种,什么喝醋啊,鸭涎水啊,在我看来真的是剑走偏锋了。
大学里呢,因为食堂条件比较差,所以鱼算是比较少见的东西了,偶尔三两好友外出搓一顿,会点上一盘烤鱼,那算是附近比较出名的一道菜了,在我看来,吃的无非是一个名气,看似一道佛跳墙,实则鬼打墙,烧的TMD是啥,配菜大乱炖,毫无特色我就不讲了,作为主菜,肉质老,入口不化,索然无味,如同嚼蜡,最精华的鱼肚部分勉强算是合格,不提也罢。
来宁波掐指一算也快一年了,吃午饭的地方算是有点逼格,菜虽说不好吃,品种倒是齐全,海鲜尤甚,当然因为这边靠海,海鲜多也是理所当然。我在这里经常点的一道菜就是红烧青占鱼。第一次尝的时候,咦?我是不是在哪里吃过你?事实证明我并没有记错,那就是油桐鱼!小时候妈妈买过几次,印象中是虽然有点腥,但是很好吃的一种鱼。这个鱼,肉质紧致,口感极佳,鱼刺也很少,美中不足的是,因为肉多且厚,不是很入味,也可能是师傅,不能耐心地陪这条鱼走完它最后一段路吧。
没有一条完美的鱼,能拥有所有的优点,也没有哪条鱼,是不带刺的。
就像我,活了这么些年,改变了那么多,但仍旧是那个我。
回家我会让我妈烧一盘糖醋鱼,有酸有甜,芒,还是有,但我会慢慢吃完,恩,耐心地吃完,也算是给鱼一个交代。
就这样。
那时候吃鲫鱼一般都是先吃鱼肚子,鱼肚子上面刺少,肉质细嫩,又入味,有的时候,鱼肚里还有鱼籽,对我来说那算是珍馐了,尽管家人说小孩子不要吃鱼籽,会变笨,但是无奈太好吃,忍不住。鱼背和鱼尾算是比较难处理的部分,鱼刺真的是多到要喊妈,所以一般都是交给我妈解决。吃鱼难免刺卡喉,下鱼刺最好的办法无非吞一大口米饭,对,不带嚼的那种,什么喝醋啊,鸭涎水啊,在我看来真的是剑走偏锋了。
大学里呢,因为食堂条件比较差,所以鱼算是比较少见的东西了,偶尔三两好友外出搓一顿,会点上一盘烤鱼,那算是附近比较出名的一道菜了,在我看来,吃的无非是一个名气,看似一道佛跳墙,实则鬼打墙,烧的TMD是啥,配菜大乱炖,毫无特色我就不讲了,作为主菜,肉质老,入口不化,索然无味,如同嚼蜡,最精华的鱼肚部分勉强算是合格,不提也罢。
来宁波掐指一算也快一年了,吃午饭的地方算是有点逼格,菜虽说不好吃,品种倒是齐全,海鲜尤甚,当然因为这边靠海,海鲜多也是理所当然。我在这里经常点的一道菜就是红烧青占鱼。第一次尝的时候,咦?我是不是在哪里吃过你?事实证明我并没有记错,那就是油桐鱼!小时候妈妈买过几次,印象中是虽然有点腥,但是很好吃的一种鱼。这个鱼,肉质紧致,口感极佳,鱼刺也很少,美中不足的是,因为肉多且厚,不是很入味,也可能是师傅,不能耐心地陪这条鱼走完它最后一段路吧。
没有一条完美的鱼,能拥有所有的优点,也没有哪条鱼,是不带刺的。
就像我,活了这么些年,改变了那么多,但仍旧是那个我。
回家我会让我妈烧一盘糖醋鱼,有酸有甜,芒,还是有,但我会慢慢吃完,恩,耐心地吃完,也算是给鱼一个交代。
就这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