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能做到多少——致为复旦新闻努力的自己
收到复试通知邮件、复试通过邮件,没有期待中的喜悦。
一切波澜又回归平静。
不想写得多么煽情,只是回想起来,有一些被自己感动。想想自己好像没有为一件事情这么义无反顾、认认真真过将近一年。说辛苦吧,跟高中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说不辛苦吧,也确确实实两百多天的披星戴月。
大三之前学长问我是否考研时,我都是想都没想就说,不。总是觉得,又要一年苦行僧的生活多么浪费青春,女生读完研出来都老了,还不如早点出去创造多种可能呢。但是有时候冷静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不考,现在你的本科这么差,为何不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你不是不想,你是害怕,害怕失败,害怕付出青春成本,害怕万一考不上别人笑话你。
那好,说服自己,反正大四没有什么课,考就考。那考就要考好的,你不是喜欢复旦么,不是高考没考好没实现么,那么现在给自己一个机会。怕别人笑话,笑话你不自量力?算了吧,别还没开始就被自己的YY吓到了。《逆光飞翔》的一句话蹦进耳朵,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能够做到多少。
说实话,三跨,考复旦,新闻学院,还是有点压力的。但是决定了,就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纠结选学校和专业什么的,不如好好静下心来复习。
2014年3月份一时热血跨省跑到复旦,被考研辅导班的说法忽悠的,说什么来找复试的学长学姐,累个半死到学校到处问路还碰到个脾气特别臭的人。其实后来想想,也没有多大必要。不过也怪我粗心,搞错了复试时间错过了复试的学生,如果能联系到他们让给个指导什么的还是可以的。今年有个女生就很幸运,在就快开始复试前大家聚在一起时,找到了我们,显然是之前做了很多功课,把我们的名字一个一个都写在了本子上,问我们的QQ号。我当时就在想,去年我咋没这么幸运呢。
好了,为了给本文可能存在的读者一点福利,下面来干货吧。
一、教材篇
6+2
1、《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黄瑚
2、《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李良荣
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五版,郭镇之主译
4、《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新修版,刘海贵
5、《新闻编辑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修订版,张子让
6、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丁法章
7、《传播学原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张国良
8、《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良荣
关于外国人写的那本书,也就是书目3,确实不好懂,翻译体和外国人的提纲,看不习惯是正常的,所以当时纠结了几天后,决定先看7张国良的,还有人大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3本书结合起来:用郭的框架,加上3和7的知识点。
专业基础的12378,我每本都看了不少于5遍,记得每看一遍,都在书的后面写上当日的日期。这样子下来,发现自己看了这么多遍,也很有成就感。当然还有一个好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再看、再复习。
实务部分的456,看个一两遍足矣,自己总结下笔记,以后就只看笔记了,这一门课到考前半个月复习都行,不过平常有时间要练写作和评论。今年没有考书上的名词解释。
想想自己也是蛮拼,从复旦的经世书店买教材回来,那么重。
公共课(仅供参考)
政治:10月出来的大纲、风中劲草、肖秀荣四套、肖秀荣时政。
英语:新东方真题、单词书、黄皮书阅读150篇。
二、笔记篇
关于笔记,我也上过当。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一片迷茫,买了一个资料贩子的资料,发现很多基本用不上,后来就联系不上了,说好的辅导也没有……浪费几百块。
现在我手上的笔记,有买的,觉得还是有很多不够好,自己又整理,同一个专题,找多方资料。这是个很费工夫的事情。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路清晰了许多。
举个栗子~
拟题:试论述媒介的社会功能
思路一:把大众媒介纳入社会学理论视野中,考察其社会功能。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维护现有秩序、促进现代化、促成社会变迁)
3、实现个人社会化
4、促进社会整合(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思路二:考察媒介一般功能和正负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3、实施舆论监督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加上:1、把整个世界趁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干扰受众
2、……3、……4、……5、……(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思路三:媒介的社会角色(主要从拉斯韦尔、赖特等人的传播功能延伸)
1、报告者
2、监督者
3、瞭望者
4、传承人
5、联系员
……
要把各种思路整理出来,要把书本弄的特别熟才行。买的别人的笔记,感觉也有很多缺陷,比如一个问题,虽然给了答案,但是答题得很乱。
一个学妹问我买笔记,我想了想,觉得手头的资料太乱了,就这么卖给她有点不负责任。在笔记资料方面也花了不少时间也有一些心得,不如干脆就把资料来一个大整理。不过自己有被吓到,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慢慢来,总不要把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浪费。
三、时间表篇
我自认为不聪明,定的目标又比较高,所以,以勤补拙。
月份来说,差不多三月开始,从复旦买回教材回来,开始看。
3月~5月
专业课1(基础的那几本书)+英语单词+部分长难句
这个阶段不紧张,还到处跑各种考研辅导班听讲座,出去玩、拍艺术照啥的,这阶段可以让自己慢慢熟悉考研的节奏,很多东西不懂也没有关系。
6月~8月
专业课1(整理的笔记)+专业课2(实务的几本书)+单词+阅读+英语真题
9月~11月
专业课1+专业课2(整理出笔记)+英语(各种题型分开练习、真题)
10月大纲出来开始政治(这个时间开始不算晚,本人70+。如果不放心可以早点)
12月
狂背阶段
专业课1、2,英语作文模板(自己总结),政治
作息来说,我是属于勤奋型的
差不多7点半到8点到图书馆,晚上9点半闭馆(冬天改到了10点半)走。除去中间吃饭、午睡、上厕所等等,大概一天有10个多小时的复习时间。效率高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
四、学习计划篇
一天: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写下来,几点到几点完成什么
小阶段:几月几号之前应该完成什么
大阶段:要在考试之前完成哪些任务
当时这些东西我都写在一张纸上,画个表,贴在桌上,每天看。这样子有计划有动力
五、生活篇
我要说的是,要休息好,午睡该睡的还是要睡,晚上不要超过11点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边的一个例子,一个考名校的同学,我们都认为她是没有问题一定能上的,结果后来听说考试时因为手没有力气而没有写完卷子。这位同学就是平常吃的太少、身体不好。深深的可惜。学习压力大了也可以给自己放几天假。这里感谢我的老姐,在我身心俱疲的时候出现,带我出去玩、吃大餐~么么哒~
六、心灵鸡汤篇
漫长的大半年,当初的激情渐渐淡去,有时会感觉好焦虑,那么这个时候鸡汤还是很管用的。记得这期间看了好几部电影。
《逆光飞翔》、《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阿甘正传》等等等的,现在也想不起来了。
歌曲的话也可以调节情绪,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Gala乐队的歌啦。励志的东西,有时候还真能给人力量。
今年的考研很不一样,比如考试时间,当时各种关于提前到12月27的传闻,就把大家搞得紧张兮兮的,都在说,本来在1月考就看不完,12月考怎么办啊……但是,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样子想,就不会紧张了。泰然处之的心态很重要,跟大家讨论各种消息源的可靠性的时间不如拿来复习。
心态很重要,以平常心面对一切事情,反而能够顺利。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起起伏伏,也算是一种经历吧。
The highest reward for a man is not what he goes for ,but what he becomes by it.
大家共勉!
写了这么多,本来是说给自己写个回顾,没想到啰嗦这么多,还是想着可能还有人看,好吧,就当给后面的人指点一下吧~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时间不早了,就这样吧~
不说了,整理笔记去~
一切波澜又回归平静。
不想写得多么煽情,只是回想起来,有一些被自己感动。想想自己好像没有为一件事情这么义无反顾、认认真真过将近一年。说辛苦吧,跟高中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说不辛苦吧,也确确实实两百多天的披星戴月。
大三之前学长问我是否考研时,我都是想都没想就说,不。总是觉得,又要一年苦行僧的生活多么浪费青春,女生读完研出来都老了,还不如早点出去创造多种可能呢。但是有时候冷静下来,会问自己,为什么不考,现在你的本科这么差,为何不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你不是不想,你是害怕,害怕失败,害怕付出青春成本,害怕万一考不上别人笑话你。
那好,说服自己,反正大四没有什么课,考就考。那考就要考好的,你不是喜欢复旦么,不是高考没考好没实现么,那么现在给自己一个机会。怕别人笑话,笑话你不自量力?算了吧,别还没开始就被自己的YY吓到了。《逆光飞翔》的一句话蹦进耳朵,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能够做到多少。
说实话,三跨,考复旦,新闻学院,还是有点压力的。但是决定了,就没有花很多时间去纠结选学校和专业什么的,不如好好静下心来复习。
2014年3月份一时热血跨省跑到复旦,被考研辅导班的说法忽悠的,说什么来找复试的学长学姐,累个半死到学校到处问路还碰到个脾气特别臭的人。其实后来想想,也没有多大必要。不过也怪我粗心,搞错了复试时间错过了复试的学生,如果能联系到他们让给个指导什么的还是可以的。今年有个女生就很幸运,在就快开始复试前大家聚在一起时,找到了我们,显然是之前做了很多功课,把我们的名字一个一个都写在了本子上,问我们的QQ号。我当时就在想,去年我咋没这么幸运呢。
好了,为了给本文可能存在的读者一点福利,下面来干货吧。
一、教材篇
6+2
1、《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黄瑚
2、《新闻学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李良荣
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五版,郭镇之主译
4、《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新修版,刘海贵
5、《新闻编辑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修订版,张子让
6、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五版,丁法章
7、《传播学原理》, 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张国良
8、《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良荣
关于外国人写的那本书,也就是书目3,确实不好懂,翻译体和外国人的提纲,看不习惯是正常的,所以当时纠结了几天后,决定先看7张国良的,还有人大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3本书结合起来:用郭的框架,加上3和7的知识点。
专业基础的12378,我每本都看了不少于5遍,记得每看一遍,都在书的后面写上当日的日期。这样子下来,发现自己看了这么多遍,也很有成就感。当然还有一个好处,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再看、再复习。
实务部分的456,看个一两遍足矣,自己总结下笔记,以后就只看笔记了,这一门课到考前半个月复习都行,不过平常有时间要练写作和评论。今年没有考书上的名词解释。
想想自己也是蛮拼,从复旦的经世书店买教材回来,那么重。
公共课(仅供参考)
政治:10月出来的大纲、风中劲草、肖秀荣四套、肖秀荣时政。
英语:新东方真题、单词书、黄皮书阅读150篇。
二、笔记篇
关于笔记,我也上过当。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一片迷茫,买了一个资料贩子的资料,发现很多基本用不上,后来就联系不上了,说好的辅导也没有……浪费几百块。
现在我手上的笔记,有买的,觉得还是有很多不够好,自己又整理,同一个专题,找多方资料。这是个很费工夫的事情。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思路清晰了许多。
举个栗子~
拟题:试论述媒介的社会功能
思路一:把大众媒介纳入社会学理论视野中,考察其社会功能。
1、开发和利用社会信息资源
2、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维护现有秩序、促进现代化、促成社会变迁)
3、实现个人社会化
4、促进社会整合(提供全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协调社会各个利益集团以求平衡)
思路二:考察媒介一般功能和正负功能
1、沟通情况提供信息
2、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3、实施舆论监督
4、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5、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加上:1、把整个世界趁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干扰受众
2、……3、……4、……5、……(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思路三:媒介的社会角色(主要从拉斯韦尔、赖特等人的传播功能延伸)
1、报告者
2、监督者
3、瞭望者
4、传承人
5、联系员
……
要把各种思路整理出来,要把书本弄的特别熟才行。买的别人的笔记,感觉也有很多缺陷,比如一个问题,虽然给了答案,但是答题得很乱。
一个学妹问我买笔记,我想了想,觉得手头的资料太乱了,就这么卖给她有点不负责任。在笔记资料方面也花了不少时间也有一些心得,不如干脆就把资料来一个大整理。不过自己有被吓到,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慢慢来,总不要把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浪费。
三、时间表篇
我自认为不聪明,定的目标又比较高,所以,以勤补拙。
月份来说,差不多三月开始,从复旦买回教材回来,开始看。
3月~5月
专业课1(基础的那几本书)+英语单词+部分长难句
这个阶段不紧张,还到处跑各种考研辅导班听讲座,出去玩、拍艺术照啥的,这阶段可以让自己慢慢熟悉考研的节奏,很多东西不懂也没有关系。
6月~8月
专业课1(整理的笔记)+专业课2(实务的几本书)+单词+阅读+英语真题
9月~11月
专业课1+专业课2(整理出笔记)+英语(各种题型分开练习、真题)
10月大纲出来开始政治(这个时间开始不算晚,本人70+。如果不放心可以早点)
12月
狂背阶段
专业课1、2,英语作文模板(自己总结),政治
作息来说,我是属于勤奋型的
差不多7点半到8点到图书馆,晚上9点半闭馆(冬天改到了10点半)走。除去中间吃饭、午睡、上厕所等等,大概一天有10个多小时的复习时间。效率高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
四、学习计划篇
一天:把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写下来,几点到几点完成什么
小阶段:几月几号之前应该完成什么
大阶段:要在考试之前完成哪些任务
当时这些东西我都写在一张纸上,画个表,贴在桌上,每天看。这样子有计划有动力
五、生活篇
我要说的是,要休息好,午睡该睡的还是要睡,晚上不要超过11点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边的一个例子,一个考名校的同学,我们都认为她是没有问题一定能上的,结果后来听说考试时因为手没有力气而没有写完卷子。这位同学就是平常吃的太少、身体不好。深深的可惜。学习压力大了也可以给自己放几天假。这里感谢我的老姐,在我身心俱疲的时候出现,带我出去玩、吃大餐~么么哒~
六、心灵鸡汤篇
漫长的大半年,当初的激情渐渐淡去,有时会感觉好焦虑,那么这个时候鸡汤还是很管用的。记得这期间看了好几部电影。
《逆光飞翔》、《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阿甘正传》等等等的,现在也想不起来了。
歌曲的话也可以调节情绪,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Gala乐队的歌啦。励志的东西,有时候还真能给人力量。
今年的考研很不一样,比如考试时间,当时各种关于提前到12月27的传闻,就把大家搞得紧张兮兮的,都在说,本来在1月考就看不完,12月考怎么办啊……但是,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这样子想,就不会紧张了。泰然处之的心态很重要,跟大家讨论各种消息源的可靠性的时间不如拿来复习。
心态很重要,以平常心面对一切事情,反而能够顺利。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起起伏伏,也算是一种经历吧。
The highest reward for a man is not what he goes for ,but what he becomes by it.
大家共勉!
写了这么多,本来是说给自己写个回顾,没想到啰嗦这么多,还是想着可能还有人看,好吧,就当给后面的人指点一下吧~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时间不早了,就这样吧~
不说了,整理笔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