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街
扑街,是我姥姥家门口的一条窄巷子。
我姥姥家在巷子头第一间,我五姨的长寿婆婆家临近巷尾,她相邻就是我表弟的班主任家。长寿婆婆骨瘦如柴、身强力壮、热情好客、重男轻女。直到后来九十多岁时不小心摔坏大胯,方才郁郁而终。这未能昂首迈入百岁大军的憾事,从此成为家人津津乐道之闲话。
扑街西面全是一溜平房的住家,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溜屋檐和行走道。虽然没有大上海南京路上那种带屋檐的马路气派,但在这南方小城,却也实用。细雨如丝、久雨如绵、阵雨如豆之时,既可以给行人一个遮蔽之所,又可以让家人不至于把湿淋淋的雨伞带进家门。因为都是老房子,地面全是泥地。好处是穿开裆裤的我们可以随地大便。然后大人们只需去厨房弄块烧过的蜂窝煤敲碎盖在上面,再用笤帚扫到撮箕里,地上立马就干干净净,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在那样的年月里,寻常百姓家能吃饱穿暖有份收入就已经很不易了,自然没有那许多讲究。相比让穿着开裆裤的我们冒着掉进粪坑的风险跑去巷子中间的公厕,泥地实乃居家装潢之首选。
扑街东面是一排高墙,里面是个政府的什么单位。墙很高,高出我家屋顶很多,很冰冷的面孔。好在那单位无疑是个不入流的角色,因为除了一群小屁孩经常跑进跑出的玩耍,完全不见他家有过车水马龙的人来客往。这给扑街这条窄巷带来了一份闹中取静。连粪车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巷子里歇上一歇,顺便供阿猫阿狗躲个雨啥的。
扑街不长,住家有限,除开逢年过节和红白之事,大部分时候都是安安静静、清清爽爽的。政权交替、日月更新,居民们纷纷外出做工的做工、下乡的下乡、出嫁的出嫁、单位分房的分房。总之,各家各户那几间有限的房子里,大多都不知不觉养育了至少三代人。新生命、老生命,交错在这条扑街迎来送往。居之不易,生之多艰,但孩儿们却没有大人们的烦恼和心事,除开调皮捣蛋的表弟被邻居班主任随时家访。那单位的院子里堆了很多又粗又大的木头,高高的垛着。我们一放学便时常去爬那堆“木头山”。乐趣这东西,完全都在于心境。心下若能随时满足,便没有那许多奢求和妄想。当然,如果过年时遇到一群进城捞外快的兼职舞龙队,麻里麻里哄的从巷头浪到巷尾,再跑到各家几进几出的屋子里舞上一舞,就更是皆大欢喜了。
终于有一天,这个小城到处都是拆拆拆、盖盖盖,我们的生活都开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而扑街也就此显露出淹没在记忆的结局。我姥姥最后搬走的时候,把房子留给了我小姨的婆婆。叶婆婆是个基督徒,隔三差五招来一群弟兄姊妹,神圣消遣着拍手唱歌的娱乐。我回去过一次,大街小巷都已然没有昨日的模样,宅子里也乱七八糟。只能把每一年那三世同堂二十多口人的新年晚宴之盛况从心中找寻。
扑街,其实并不是叫扑街。可是叫什么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如果那时你问我住哪里?我只会牵着你的手,领你去我家。
生活是种宣泄,须有酒有肉,有诗有曲,有花有月。风雅就含在这浪而不骚的矜持里。
晚安,深夜里独自游荡的灵魂。
我姥姥家在巷子头第一间,我五姨的长寿婆婆家临近巷尾,她相邻就是我表弟的班主任家。长寿婆婆骨瘦如柴、身强力壮、热情好客、重男轻女。直到后来九十多岁时不小心摔坏大胯,方才郁郁而终。这未能昂首迈入百岁大军的憾事,从此成为家人津津乐道之闲话。
扑街西面全是一溜平房的住家,家家户户门前都有一溜屋檐和行走道。虽然没有大上海南京路上那种带屋檐的马路气派,但在这南方小城,却也实用。细雨如丝、久雨如绵、阵雨如豆之时,既可以给行人一个遮蔽之所,又可以让家人不至于把湿淋淋的雨伞带进家门。因为都是老房子,地面全是泥地。好处是穿开裆裤的我们可以随地大便。然后大人们只需去厨房弄块烧过的蜂窝煤敲碎盖在上面,再用笤帚扫到撮箕里,地上立马就干干净净,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在那样的年月里,寻常百姓家能吃饱穿暖有份收入就已经很不易了,自然没有那许多讲究。相比让穿着开裆裤的我们冒着掉进粪坑的风险跑去巷子中间的公厕,泥地实乃居家装潢之首选。
扑街东面是一排高墙,里面是个政府的什么单位。墙很高,高出我家屋顶很多,很冰冷的面孔。好在那单位无疑是个不入流的角色,因为除了一群小屁孩经常跑进跑出的玩耍,完全不见他家有过车水马龙的人来客往。这给扑街这条窄巷带来了一份闹中取静。连粪车也可以肆无忌惮的在巷子里歇上一歇,顺便供阿猫阿狗躲个雨啥的。
扑街不长,住家有限,除开逢年过节和红白之事,大部分时候都是安安静静、清清爽爽的。政权交替、日月更新,居民们纷纷外出做工的做工、下乡的下乡、出嫁的出嫁、单位分房的分房。总之,各家各户那几间有限的房子里,大多都不知不觉养育了至少三代人。新生命、老生命,交错在这条扑街迎来送往。居之不易,生之多艰,但孩儿们却没有大人们的烦恼和心事,除开调皮捣蛋的表弟被邻居班主任随时家访。那单位的院子里堆了很多又粗又大的木头,高高的垛着。我们一放学便时常去爬那堆“木头山”。乐趣这东西,完全都在于心境。心下若能随时满足,便没有那许多奢求和妄想。当然,如果过年时遇到一群进城捞外快的兼职舞龙队,麻里麻里哄的从巷头浪到巷尾,再跑到各家几进几出的屋子里舞上一舞,就更是皆大欢喜了。
终于有一天,这个小城到处都是拆拆拆、盖盖盖,我们的生活都开始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而扑街也就此显露出淹没在记忆的结局。我姥姥最后搬走的时候,把房子留给了我小姨的婆婆。叶婆婆是个基督徒,隔三差五招来一群弟兄姊妹,神圣消遣着拍手唱歌的娱乐。我回去过一次,大街小巷都已然没有昨日的模样,宅子里也乱七八糟。只能把每一年那三世同堂二十多口人的新年晚宴之盛况从心中找寻。
扑街,其实并不是叫扑街。可是叫什么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如果那时你问我住哪里?我只会牵着你的手,领你去我家。
生活是种宣泄,须有酒有肉,有诗有曲,有花有月。风雅就含在这浪而不骚的矜持里。
晚安,深夜里独自游荡的灵魂。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