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美食书《最好的食光》隆重上市,可以预定签名本和毛边书
最美的食光
巴陵◎著
(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内容提要: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回味最美的食光。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是我个人的最美食光,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圳上镇地处湖南省娄底市市西端,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东南脚下,与安化县洞市、乐安两乡镇毗邻,国土面积264平方公里,全镇设71个村,6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万余人,系蚩尤故里,曾是蚩尤活动的核心区域,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方鼎英、华夏名将陈正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生长于斯,民风淳朴,人民善良、朴实、勤劳、尚德崇勇。圳上镇也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直到现在还保留得非常完整,未受到外界的侵扰。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和食光,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0篇,10余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最美的食光》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作者介绍:方八另,笔名巴陵。男,湖南新化人,现居长沙,从事图书编辑和策划,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会员,职业书评人,旅游美食专栏作家,湖南省科技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曾主笔《湖南省旅游志》等史志专著;出版简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一本书吃遍中国》、《食全酒美》、《觅食——从南向北,边走边尝》、《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妈妈的味道》、《遍地炊烟》等,出版繁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尝遍大中国(二)》、《美食藏民间》等;出版散文随笔集《村庄散记》、《浮生物语》等;旅游散文集《纸上闲游》等,读书随笔集《书勤嫁翼》等。
目录
味道在最美的食光里觉醒(代序)
第一辑荤肴宴会
熯髈蹄
猪腿把子肉
寡蛋传奇
米粉肉
腊猪脑壳
腊猪肚子猪肠子
第二辑腥味小鲜
溪水里的虾弓仔
岩板鱼
吊水泥鳅
松明灯里簪泥鳅
犁黄鳝
茶枯泥鳅
捡田螺
捉螃蟹
踩蒲扇壳鯁
第三辑童年滋味
青黄不接麦正黄
红薯糖
茶花蜜
蜜汁红薯仔
苦株籽豆腐
栗籽豆腐
第四辑素味一生
白菜线粉
冰雪里的萝卜美如霜
坨粉粑
拜年粑
擂米粑
向东街吃面
杯子糕
剪辣子
油炸粑
腊豆腐干子
推荐语
美食家巴陵不仅善吃,会做、懂味,且熟悉饮食风味、掌故,读他的文章,闲闲一笔,如沐乡风。乡土味如今风起云涌,说到底就是回归食材的原味。但不少地方只注重外表,巴陵却考察食材生长的环境,地方风俗的变迁,餐饮的生态,如此等等,都具有浓浓的味道。因之,再普通不过的食材,在巴陵的笔下都能焕发出《最好的食光》。
——成都著名作家、美食家、图书策划人朱晓剑
食材一旦离开滋养过它的土地就会改变滋味,食物离开了属于它的文化环境就会让人迷离。巴陵《最好的食光》把食物与人文一股脑儿呈现给大家,让我们有机会嗅出大梅山谟瑶先民饮食文化里苍缈独绝、率直本真的土地气味。
——著名加籍华人作家、畅销书《一把盐》《入味》作者左壮
真正的美食《最好的食光》悄然蛰伏在记忆的深处,在故乡月光的沐浴下和盘托出,那是一道道披着银光的乡愁。
——厦门大学教授著名品茗、美食作家《茶言茶语》《把盏话茶》作者郑启五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回味最美的食光。巴陵《最好的食光》把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顾问、《中国味道》总顾问董克平
出版信息
《最好的食光》,巴陵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ISBN9787302394518,定价49元,16K,四色印刷。
内容提要:本书记录了作者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0篇,10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本书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注明:喜欢毛边书的朋友、喜欢签名书的朋友,都可以直接预约。
巴陵◎著
(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内容提要: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回味最美的食光。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是我个人的最美食光,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圳上镇地处湖南省娄底市市西端,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东南脚下,与安化县洞市、乐安两乡镇毗邻,国土面积264平方公里,全镇设71个村,6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万余人,系蚩尤故里,曾是蚩尤活动的核心区域,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方鼎英、华夏名将陈正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罗盛教生长于斯,民风淳朴,人民善良、朴实、勤劳、尚德崇勇。圳上镇也是古代中原南流饮食的汇集地和南蛮饮食的最后缩影,直到现在还保留得非常完整,未受到外界的侵扰。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和食光,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0篇,10余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最美的食光》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作者介绍:方八另,笔名巴陵。男,湖南新化人,现居长沙,从事图书编辑和策划,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会员,职业书评人,旅游美食专栏作家,湖南省科技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曾主笔《湖南省旅游志》等史志专著;出版简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一本书吃遍中国》、《食全酒美》、《觅食——从南向北,边走边尝》、《一箪食,一瓢饮,四方味好》、《妈妈的味道》、《遍地炊烟》等,出版繁体饮食随笔集《尝遍大中国》、《尝遍大中国(二)》、《美食藏民间》等;出版散文随笔集《村庄散记》、《浮生物语》等;旅游散文集《纸上闲游》等,读书随笔集《书勤嫁翼》等。
目录
味道在最美的食光里觉醒(代序)
第一辑荤肴宴会
熯髈蹄
猪腿把子肉
寡蛋传奇
米粉肉
腊猪脑壳
腊猪肚子猪肠子
第二辑腥味小鲜
溪水里的虾弓仔
岩板鱼
吊水泥鳅
松明灯里簪泥鳅
犁黄鳝
茶枯泥鳅
捡田螺
捉螃蟹
踩蒲扇壳鯁
第三辑童年滋味
青黄不接麦正黄
红薯糖
茶花蜜
蜜汁红薯仔
苦株籽豆腐
栗籽豆腐
第四辑素味一生
白菜线粉
冰雪里的萝卜美如霜
坨粉粑
拜年粑
擂米粑
向东街吃面
杯子糕
剪辣子
油炸粑
腊豆腐干子
推荐语
美食家巴陵不仅善吃,会做、懂味,且熟悉饮食风味、掌故,读他的文章,闲闲一笔,如沐乡风。乡土味如今风起云涌,说到底就是回归食材的原味。但不少地方只注重外表,巴陵却考察食材生长的环境,地方风俗的变迁,餐饮的生态,如此等等,都具有浓浓的味道。因之,再普通不过的食材,在巴陵的笔下都能焕发出《最好的食光》。
——成都著名作家、美食家、图书策划人朱晓剑
食材一旦离开滋养过它的土地就会改变滋味,食物离开了属于它的文化环境就会让人迷离。巴陵《最好的食光》把食物与人文一股脑儿呈现给大家,让我们有机会嗅出大梅山谟瑶先民饮食文化里苍缈独绝、率直本真的土地气味。
——著名加籍华人作家、畅销书《一把盐》《入味》作者左壮
真正的美食《最好的食光》悄然蛰伏在记忆的深处,在故乡月光的沐浴下和盘托出,那是一道道披着银光的乡愁。
——厦门大学教授著名品茗、美食作家《茶言茶语》《把盏话茶》作者郑启五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回味最美的食光。巴陵《最好的食光》把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舌尖上的中国》顾问、《中国味道》总顾问董克平
出版信息
《最好的食光》,巴陵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ISBN9787302394518,定价49元,16K,四色印刷。
内容提要:本书记录了作者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0篇,10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本书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注明:喜欢毛边书的朋友、喜欢签名书的朋友,都可以直接预约。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