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建筑之旅2---芝加哥市内
在芝加哥市内就本着要暴走的心态, 所以几天都是精疲力尽的. 很难说清我对芝加哥和纽约的感觉具体有什么区别. 芝加哥也并不是非常干净, 而且就算在loop里面也就是那么几条街比较繁华, 其他的地方似乎也有些creepy. 要说不同的可能有两点, 一点是街道的尺度, 都处于纽约和dc中间, 是相对比较合适的距离关系, street furniture的安排也不显拥挤. 第二点就是芝加哥特有的elevated metro system, 高架铁路分割了空间, 同时也让车上的人得以窥探相近大楼中二层人的生活. 坐车的时候有些担心隐私性, 但想一想华尔街楼与楼之间的距离是比这还要近的, high line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街道尺度的问题, 芝加哥不会有需要高楼set back的规定, 并且总体来看建筑也更加大胆, 丰富. 这一点是我很喜欢的.
去芝加哥历史博物馆, 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史也有了一些了解. 在被法国和英国在1763年占领之前, 这个地方被当地土著人占有, 并且直到1820s都是重要的皮毛贸易港口, 这也是为什么法国人后来看上了这里. 芝加哥的名字原为checagou,是洋葱的意思.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贸易中心, 芝加哥很早就发展了先是水运后是铁路交通. 当时芝加哥最大的三大产业分别是肉类加工, 家具和铁. 19世纪下半叶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市场, 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 1871年芝加哥大火才如此难以被扑灭:到处都是木结构房子, 木材存放工厂, 以及木头搭成的动物眷舍. 在那之后芝加哥一度成为美国非常危险的地方,尤其在马丁路德金演讲之后有很多动乱, 以及很多黑帮出现为了控制酒精贸易. 当然, 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芝加哥非常危险, 芝加哥的黑人比例也相当之高. 不过这也决不能抹杀芝加哥的其他辉煌历史和好的地方吧.
下面开始说说建筑. 最喜欢的一个其实是比较新, 没有那么有名的一个, 是chicago poetry foundation, 2011年刚刚建成(唔其实也蛮久了), 建筑师是John Ronan Architects.
入口就是花园, 穿过较狭窄并向高处纵深的一段便是豁然开朗的一片小花园, 简单清新, 成为外部和内部一个很好的过渡. 花园地上留出长方线条的草地, 每一块都不太一样, 也有略微的高度差, 在形式上呼应了整个建筑的线条感. 而且花园整个空间成为整个建筑有机的一体, 也和整个建筑其他的空间一样, 都是很有诗意的慢慢展开. 整个建筑的外墙材料是氧化锌, 像一层薄纱一样将建筑主体包裹, 有些暧昧的定义了外部和内部空间。
进门后, 正对着门的是通往二层的楼梯, 楼梯底部种有竹子, 左侧为大厅, 会有临时展览, 并通向多功能媒体听, 右侧为图书馆.
整个建筑的层次感非常强, 应用氧化锌, 木头和玻璃这几种简单的材料, 创造出一种流动感. 植物的应用也让它变的充满生机.
图书馆非常漂亮, 现代, 舒适以及敞亮. 用的材料也还是那几种, 非常天然, 想来那个老大爷坐在宽敞的皮沙发上借着充足的自然光读诗, 一定非常享受. 三层是办公区. 除了这个建筑之外, 在芝加哥就没有见到这么令人愉悦, 用人的尺度建造的房子了...
看完了这个的那天我沿桥过河到loop, 去看了James R. Thompson Center, 果然是无比overwhelming. 实在是没法喜欢起来...这个地方实际上是芝加哥政府和伊利诺伊州政府办公室, 还有个地下food court, 然后说设计成这种中间中空的样子是为了显示一个“open government in action”...lol这简直和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一样 但是再高再中空的空间也拯救不了其如监狱般的囚禁感...
(隔了好久继续写, 不过这种东西反正也是只给自己写的...)
芝加哥街头的一些景象
去芝加哥历史博物馆, 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史也有了一些了解. 在被法国和英国在1763年占领之前, 这个地方被当地土著人占有, 并且直到1820s都是重要的皮毛贸易港口, 这也是为什么法国人后来看上了这里. 芝加哥的名字原为checagou,是洋葱的意思. 因为从一开始就是贸易中心, 芝加哥很早就发展了先是水运后是铁路交通. 当时芝加哥最大的三大产业分别是肉类加工, 家具和铁. 19世纪下半叶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市场, 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 1871年芝加哥大火才如此难以被扑灭:到处都是木结构房子, 木材存放工厂, 以及木头搭成的动物眷舍. 在那之后芝加哥一度成为美国非常危险的地方,尤其在马丁路德金演讲之后有很多动乱, 以及很多黑帮出现为了控制酒精贸易. 当然, 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芝加哥非常危险, 芝加哥的黑人比例也相当之高. 不过这也决不能抹杀芝加哥的其他辉煌历史和好的地方吧.
下面开始说说建筑. 最喜欢的一个其实是比较新, 没有那么有名的一个, 是chicago poetry foundation, 2011年刚刚建成(唔其实也蛮久了), 建筑师是John Ronan Architects.
![]() |
建筑外观 |
![]() |
北边的正立面, 可以看出建筑是由好几层空间交叠而成 |
入口就是花园, 穿过较狭窄并向高处纵深的一段便是豁然开朗的一片小花园, 简单清新, 成为外部和内部一个很好的过渡. 花园地上留出长方线条的草地, 每一块都不太一样, 也有略微的高度差, 在形式上呼应了整个建筑的线条感. 而且花园整个空间成为整个建筑有机的一体, 也和整个建筑其他的空间一样, 都是很有诗意的慢慢展开. 整个建筑的外墙材料是氧化锌, 像一层薄纱一样将建筑主体包裹, 有些暧昧的定义了外部和内部空间。
![]() |
入口 |
![]() |
较为狭窄的一块, 为离开外部世界进入建筑内部做准备 |
![]() |
花园 |
进门后, 正对着门的是通往二层的楼梯, 楼梯底部种有竹子, 左侧为大厅, 会有临时展览, 并通向多功能媒体听, 右侧为图书馆.
![]() |
楼梯, 图书馆 |
![]() |
竹子贯穿整个楼梯而生长着 |
![]() |
挑高的长方形空间 |
整个建筑的层次感非常强, 应用氧化锌, 木头和玻璃这几种简单的材料, 创造出一种流动感. 植物的应用也让它变的充满生机.
![]() |
图书馆内桌子的材质 |
![]() |
两层高的图书馆, 二层有更多的藏书 |
![]() |
儿童区的座椅 |
![]() |
从图书馆二层看整个建筑的层次 |
图书馆非常漂亮, 现代, 舒适以及敞亮. 用的材料也还是那几种, 非常天然, 想来那个老大爷坐在宽敞的皮沙发上借着充足的自然光读诗, 一定非常享受. 三层是办公区. 除了这个建筑之外, 在芝加哥就没有见到这么令人愉悦, 用人的尺度建造的房子了...
看完了这个的那天我沿桥过河到loop, 去看了James R. Thompson Center, 果然是无比overwhelming. 实在是没法喜欢起来...这个地方实际上是芝加哥政府和伊利诺伊州政府办公室, 还有个地下food court, 然后说设计成这种中间中空的样子是为了显示一个“open government in action”...lol这简直和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一样 但是再高再中空的空间也拯救不了其如监狱般的囚禁感...
![]() |
外观 |
![]() |
内部仰视图 |
![]() |
外部的走廊 |
![]() |
还能再烦人一点么... |
(隔了好久继续写, 不过这种东西反正也是只给自己写的...)
芝加哥街头的一些景象
Celeste!
(Boston, United States)
"Only life after life, life after life could satisfy my eagerness, ...
Celest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云南 成为一棵树 (3人喜欢)
- 近期的人类(自我)观察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