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在这里谈一谈广告
一、先谈谈影视广告
电视广告在十几年前被老百姓称之为“吹牛逼”,它总在电视剧最精彩的情节点如约插入播出,比每月几次的性爱来的还要准时与恰如其分。不过今天好了,广告已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蹲点守候着它的受众群,它甚至出现在了乡村的厕所墙体上。毫无疑问,广告的本质就是传播信息,广告的本质就是带来经济和文化效益。
每年电视节目火热播出的黄金期,广告商的拉锯战总是那么激烈。冠名费、赞助费历年来水涨船高,可见广告并不单一只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它能利用电视荧屏火热播出的节目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诚然,品牌就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
电视台的效益大多来自收视率,其本质就是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偏激一些说,目前电视台就是靠着广告费来维持经营存活的。电视台花钱购买电视剧、电视节目版权来播出,为的是所选择播出的节目能有高的收视率,而收视率的高低客观地决定了广告费的高低。虽然,我们总是鼓吹电视台是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但其实自从电视台失去了国家财政支持后,一直都是以存活为基本准则,都在执行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电视台不厌其烦播出一些观众讨厌的广告也是无奈之举,只能说中国影视广告创作质量良莠不齐。
广告创作的灵魂是创意,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我认为广告创作是文化积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市场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广告的作用在于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电视广告尤其如此,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不比平面广告,它更需要谨慎判断和操作。
一则好的电视广告总是能在瞬间抓住受众的心灵,带来或惊喜,或震撼,或思考的情感体验,但凡能带来好的体验的,一定是价值观导向正确,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道德准线,有一定文化积淀作为支撑,有非凡的想象力,能带来审美的视听表现。
电视广告在过去传播途径单一,电视媒体是主要载体。而目前,电视广告已经从名称上转变为影视广告,它能出现在互联网上、电影院线银幕上、手机终端上、户外LED屏上,甚至将来能出现在你的手表上,传播途径的科技变化客观上促进的了广告业的发展。但凡是通过影视手法创作的广告都称之为影视广告,影视广告整装待发,重新启航。
二、关于平面广告
平面广告存在的重要性正如每一个人的脸一样,首先是传递信息,其次是有商标品牌辨识度。它不是我的专业,我想我可能对它理解不够深刻。
谈到平面广告,大到闹市区的巨幅墙体广告,小到餐馆地上的一页纸,甚至厕所墙上贴着的设计精美的名片广告都是平面的范畴,基于目前平面广告范围广泛,比较杂乱,我只谈谈和我有交集的体验。
我每次回家坐大巴车,总能在高速路两旁看见大型广告牌。我在思考,高速路真的只有那几个广告牌的广告位值得竞争么?为什么不在高速路上喷印路面广告?中国高速路通车的总里程截至2014年已经超过11万公里,每一公里路面投放两个广告来看,22万之多的广告量不可想象,那时不再是经济的竞争,而是广告传播效果的竞争。而且,据我研究高速路上投放路面广告,只要在广告设计上避免使用几种色彩是不会影响行车安全的,也不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取和阅读,这样一来,司机无疑是广告获取最佳阅读体验者,而司机的口口相传又是广告的二次间接传播,可以说广告效果不容小觑。
路面广告投放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能为交管部门、路政部门带来经济效益。高速路广告的政府管辖比较杂乱,涉及内容的工商局可以管,涉及产权的公路局可以管,涉及安全的质监局可以管,涉及市容市貌的市容局可以管,涉及绿化的绿化园林部门可以管,甚至城管、土地规划局都来插一杠子。这些部门都属于饥肠辘辘的状态,有经济效益又不影响安全管理,何乐而不为?
第二,能拓宽广告传播的途径,丰富广告载体。中国的广告发展和西方比较,还有很多路要走,勇于自主创新,自主开拓,勇于第一个吃螃蟹,避免总是走在欧美屁股后面。只有不怕失败,勇于创新,才能在某个领域走出中国自己的路。
第三,路面广告的广告吞吐量巨大,适合在中国广告传播介质匮乏时大面积开发。目前中国经济还在不断发展,广告位数量大致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待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广告位数量趋于饱和,那么寻找新的广告位势在必行。
以上是我对广告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前辈们不吝赐教。
====================================================
TO:双木广告
电视广告在十几年前被老百姓称之为“吹牛逼”,它总在电视剧最精彩的情节点如约插入播出,比每月几次的性爱来的还要准时与恰如其分。不过今天好了,广告已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蹲点守候着它的受众群,它甚至出现在了乡村的厕所墙体上。毫无疑问,广告的本质就是传播信息,广告的本质就是带来经济和文化效益。
每年电视节目火热播出的黄金期,广告商的拉锯战总是那么激烈。冠名费、赞助费历年来水涨船高,可见广告并不单一只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它能利用电视荧屏火热播出的节目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响知名度,形成品牌效应。诚然,品牌就是一个企业无形的资产。
电视台的效益大多来自收视率,其本质就是广告带来的经济效益。偏激一些说,目前电视台就是靠着广告费来维持经营存活的。电视台花钱购买电视剧、电视节目版权来播出,为的是所选择播出的节目能有高的收视率,而收视率的高低客观地决定了广告费的高低。虽然,我们总是鼓吹电视台是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但其实自从电视台失去了国家财政支持后,一直都是以存活为基本准则,都在执行经济效益第一,社会效益第二。电视台不厌其烦播出一些观众讨厌的广告也是无奈之举,只能说中国影视广告创作质量良莠不齐。
广告创作的灵魂是创意,这是业内人士的共识。我认为广告创作是文化积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市场环境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广告的作用在于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电视广告尤其如此,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不比平面广告,它更需要谨慎判断和操作。
一则好的电视广告总是能在瞬间抓住受众的心灵,带来或惊喜,或震撼,或思考的情感体验,但凡能带来好的体验的,一定是价值观导向正确,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道德准线,有一定文化积淀作为支撑,有非凡的想象力,能带来审美的视听表现。
电视广告在过去传播途径单一,电视媒体是主要载体。而目前,电视广告已经从名称上转变为影视广告,它能出现在互联网上、电影院线银幕上、手机终端上、户外LED屏上,甚至将来能出现在你的手表上,传播途径的科技变化客观上促进的了广告业的发展。但凡是通过影视手法创作的广告都称之为影视广告,影视广告整装待发,重新启航。
二、关于平面广告
平面广告存在的重要性正如每一个人的脸一样,首先是传递信息,其次是有商标品牌辨识度。它不是我的专业,我想我可能对它理解不够深刻。
谈到平面广告,大到闹市区的巨幅墙体广告,小到餐馆地上的一页纸,甚至厕所墙上贴着的设计精美的名片广告都是平面的范畴,基于目前平面广告范围广泛,比较杂乱,我只谈谈和我有交集的体验。
我每次回家坐大巴车,总能在高速路两旁看见大型广告牌。我在思考,高速路真的只有那几个广告牌的广告位值得竞争么?为什么不在高速路上喷印路面广告?中国高速路通车的总里程截至2014年已经超过11万公里,每一公里路面投放两个广告来看,22万之多的广告量不可想象,那时不再是经济的竞争,而是广告传播效果的竞争。而且,据我研究高速路上投放路面广告,只要在广告设计上避免使用几种色彩是不会影响行车安全的,也不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取和阅读,这样一来,司机无疑是广告获取最佳阅读体验者,而司机的口口相传又是广告的二次间接传播,可以说广告效果不容小觑。
路面广告投放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能为交管部门、路政部门带来经济效益。高速路广告的政府管辖比较杂乱,涉及内容的工商局可以管,涉及产权的公路局可以管,涉及安全的质监局可以管,涉及市容市貌的市容局可以管,涉及绿化的绿化园林部门可以管,甚至城管、土地规划局都来插一杠子。这些部门都属于饥肠辘辘的状态,有经济效益又不影响安全管理,何乐而不为?
第二,能拓宽广告传播的途径,丰富广告载体。中国的广告发展和西方比较,还有很多路要走,勇于自主创新,自主开拓,勇于第一个吃螃蟹,避免总是走在欧美屁股后面。只有不怕失败,勇于创新,才能在某个领域走出中国自己的路。
第三,路面广告的广告吞吐量巨大,适合在中国广告传播介质匮乏时大面积开发。目前中国经济还在不断发展,广告位数量大致能满足广告主的需求,待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广告位数量趋于饱和,那么寻找新的广告位势在必行。
以上是我对广告的一些粗浅认识,希望前辈们不吝赐教。
====================================================
TO:双木广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