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果然好高好高好高好高……
夕爷来广州sale书,在暨南大学搞了一场所谓“讲座”,居然引来N千围观群众,把暨大新建大礼堂的门都给迫爆了,不知暨大的领导们是觉得荣幸还是后悔……
7点开show,对外发布的通知是6点15放人入场,但实际上5点30人龙就已经超过500米了,从礼堂排到饭堂,MOG……结果就是不到6点开始放人入场。由于各种各样我们都能理解的原因,在礼堂座位据说“坐满”后,校方把礼堂的大门关闭不再放人入场,包括手里有票和已经在场内留座的人都没法入场。场外当时还有100多人,于是鼓噪……而在侧门,据说曾有极短的几秒钟,有几位勇士成功推开了校门冲入场内,导致蒋书记不得不亲自出面把人群挡回门外,说尽了好话。当然,这是没用的,大家是来听林夕说活的。
6点不到一直僵持到7点10分左右,终于开门让进去。一开始说只让有票的进,但门前的几乎都是没票的,持票的人基本都在外围。结果门一开就有人开始挤冲钻缠顶。即使在人群的外围,也能清楚地听到门板破裂的声音。进门的时候看了一下,不得不说,这门的用料太差了,木料的质量很差……这可是暨大百年校庆的才新建的,不可能差钱,不妨查查里面有无问题。
说正题,林夕的讲座。大致上就讲了一些作词的心得、HK和大陆地区词曲风格的区别,以及部分歌词的由来和指代,没有涉及太深入的东西。如果是想来学习作词之类的人,恐怕会很失望。其中较大的篇幅用来说明HK的音乐公司和听众读书太少,对歌词里的古代文学知之有限,常有啼笑皆非的解读和心得。因此评价虽高,却完全不是林夕本人期待的那种结果。搞笑乎?悲哀乎?看着他人对自己信手拈来的歌词如痴如醉,甚至奉未圭臬,林夕本人觉得相当好玩。当然我觉得更多的是俯视的快感。或许正如他所言,别以为歌词里所写的东西非得有过什么经历或者什么心境才能写出来,只不过是他更有经验,能快速变换风格,毕竟他是职业作词人,要每首歌词都体验一把,恐怕这短暂的生命是完全不够用的。崇拜可休矣。
之后的Q&A时间,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包括八卦、包括学术、包括各种组织和歌手后援会的问候和广告。但我觉得最强大的问题莫过于一个女生的提问:“一定要提问吗?”堪称后现代结构主义的经典对话……
7点开show,对外发布的通知是6点15放人入场,但实际上5点30人龙就已经超过500米了,从礼堂排到饭堂,MOG……结果就是不到6点开始放人入场。由于各种各样我们都能理解的原因,在礼堂座位据说“坐满”后,校方把礼堂的大门关闭不再放人入场,包括手里有票和已经在场内留座的人都没法入场。场外当时还有100多人,于是鼓噪……而在侧门,据说曾有极短的几秒钟,有几位勇士成功推开了校门冲入场内,导致蒋书记不得不亲自出面把人群挡回门外,说尽了好话。当然,这是没用的,大家是来听林夕说活的。
6点不到一直僵持到7点10分左右,终于开门让进去。一开始说只让有票的进,但门前的几乎都是没票的,持票的人基本都在外围。结果门一开就有人开始挤冲钻缠顶。即使在人群的外围,也能清楚地听到门板破裂的声音。进门的时候看了一下,不得不说,这门的用料太差了,木料的质量很差……这可是暨大百年校庆的才新建的,不可能差钱,不妨查查里面有无问题。
说正题,林夕的讲座。大致上就讲了一些作词的心得、HK和大陆地区词曲风格的区别,以及部分歌词的由来和指代,没有涉及太深入的东西。如果是想来学习作词之类的人,恐怕会很失望。其中较大的篇幅用来说明HK的音乐公司和听众读书太少,对歌词里的古代文学知之有限,常有啼笑皆非的解读和心得。因此评价虽高,却完全不是林夕本人期待的那种结果。搞笑乎?悲哀乎?看着他人对自己信手拈来的歌词如痴如醉,甚至奉未圭臬,林夕本人觉得相当好玩。当然我觉得更多的是俯视的快感。或许正如他所言,别以为歌词里所写的东西非得有过什么经历或者什么心境才能写出来,只不过是他更有经验,能快速变换风格,毕竟他是职业作词人,要每首歌词都体验一把,恐怕这短暂的生命是完全不够用的。崇拜可休矣。
之后的Q&A时间,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包括八卦、包括学术、包括各种组织和歌手后援会的问候和广告。但我觉得最强大的问题莫过于一个女生的提问:“一定要提问吗?”堪称后现代结构主义的经典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