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家
看完平凡世界,发现长在农村的我,竟然能在书上每个人的身上都能找到身边人的身影,看完平凡的世界,那一夜让我深深陷入了回忆。
一
我家以前是地主,太爷爷排行老四,老大在文革的时候因为继承主要家业被批斗致死。太爷爷一生有3个媳妇,第一个媳妇没过门便去世了,后来娶了第二个媳妇,生下了我的爷爷,没过年也去世了再后来就娶了第三个媳妇,生了两个儿子三个闺女,因为爷爷是后妈养的,那个饥荒的年代可想而知,没有妈妈,爸爸不管的日子里,是如何艰难的度过的。爷爷也是争气,后来竟然上到了初中,高中上了半截来到村里做了小队会计,听奶奶讲,从那个时候起,爷爷就搬出来自己住了。19岁的时候娶了我奶奶,两人过的也是相依为命的日子,虽然家里条件不怎么好,但是也是过的幸福,后来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但是没有养大就夭折了,再后来有了三个儿子,我爸,我二叔,我三叔,有句话说穷则思变,在爸爸11岁的时候,奶奶说家里有亲戚在东北,让我爷爷去东北找个活干干,那点田根本养不了一大家子的人。就这样不幸的事突然降临到了这个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爷爷在突然去世了,具体是因为什么我到现在我都不敢问我奶奶,每当奶奶拿起爷爷的遗照的时候总是会泪流满面,长大后我问过我妈,我妈说具体她也不清楚,后来我就再也不敢多问了,知道这也算是家里的禁忌吧。
因为爷爷的死导致我太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整个一家人都在埋怨奶奶让爷爷去东北,因为怨恨也不再关心我奶奶一家子,在那个还是农村合作社的年代,每个家庭要养活三个孩子那至少得两个劳动力,那也是日子过的紧巴巴啊,可是家里就只有一个劳动力,还是个女的,没法只能往前走了。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奶奶学会了抽烟,开始怨恨起我的太爷爷,知道现在还再说那时候怎么怎么困难,太爷爷一家对我们不管不问。好在当时村里人都还很热心,大家能帮的都会帮我奶奶一把,毕竟孤儿寡母一人带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二
在看平凡世界的时候给我感触特别大的一点是孙家生活如此的困难却还坚持让少平和兰香坚持读书,这让我想起我奶奶,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奶奶也在坚持让父亲和叔叔们读书,虽然后来没有一个成为了大学生,但是也从此养成了家里的孩子不管如何都必须读书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记得听我爸爸讲过,上初中一年后爸爸就决定退学回家帮衬家里,后来我二叔上初二的时候一退学了,原因两点,一是家里穷,没钱上学;二是我叔叔执意要退学帮家里,记得当时我叔叔的班主任还来家里劝我叔叔回去上学,说什么肯定能上大学。现在想想当时多少人因为家里困难而上不起学啊。
爸爸十七岁跟着我奶奶本家的一个大哥去了东北工地干活,记得当时是我奶奶坚决不让我去,因为有爷爷的阴影吧,但是拗不过我爸,也就同意了,听奶奶讲,在我爸去的那半年,奶奶整天睡不着,天天老是担心我爸爸,终于煎熬了半年,爸爸回来了,还不错,至少身体变的壮士了。从此在东北一呆就是30多年,每年基本是清明去,10月份回,在那呆上7,8个月。今年因为腿脚有毛病不去了,想想这也是我深深爱着东北那片土地的原因吧,我知道那有我爸爸洒下的汗水。
23岁的时候村里的一个媒婆给我爸介绍了我妈,我外婆5个女儿,我妈妈是老大,在家里跟爸一样是顶梁柱。外公身体不好,所以家里的活进本都是靠我外婆和我妈,有句话这样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现在看来真的是这样,因为不管是我爸,还是我妈,还是我奶奶,他们的性格都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都特别的能吃苦,还在外婆家的时候我妈妈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从小干着小伙子干的活,正是妈妈的勤劳养活着一家子人,我奶奶更是艰辛,一人带着三个孩子。爸爸也是如此,因为你不但要养家,还要给自己的两个弟弟娶媳妇,在那个年代你穷也许你真的就找不到媳妇,比如我三爷爷,就是靠着我的姑奶奶给换的媳妇,没办法,我也没有姑姑,所以就只能努力的挣钱盖几间小平房给叔叔结婚。随着奶奶年纪,很多重活都担在了我爸爸和妈妈的身上,好在叔叔们的也长大了一点,家里有妈妈做主,两个叔叔帮忙,爸爸也能安心的去东北挣钱了。
在结婚的5年里,终于是帮我两个叔叔娶了媳妇,我二叔也跟着我爸爸去了东北干活。写到这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里的秀莲分家的那一段了,这段情节同样也发生在我的家里,那年我6岁。
三
在我6岁那年,我的婶婶们想分家,老爸说也好,兄弟三个也都各自成家了,二叔家也有了孩子,就分吧。这时候问题来了。
东西平均分一下就行,至于奶奶,就跟着谁都一样,家里面对奶奶都特别的孝敬,不管是儿子还是儿媳妇。可是家里欠下的账怎么分?家里这几年欠下了一屁股的账,大多都是我两个叔叔结婚欠下的账,总共大概是30000块钱吧,在20世纪90年代初,记得村里的万元户都很少,那30000元的债可不是小数目啊,后来听我妈说当年我爸一年能挣个1000块钱,想想这三万块钱也确实不是小数目。分账的时候按着我妈妈的意思是3万三家平分,一家一万的债,可是我爸爸却不同意,说我俩叔叔还小点,出去干活也是没啥手艺,没有我爸挣钱多,我们家一万五,生下的两人平分,为这事我爸和我妈吵了不知道多少次,那时候的我很小,看着他们吵架我特别害怕,所以有孩子的父母们,不管啥事,能好好说的千万别吵架,就算真的要吵架也别在孩子面前吵架。
后来还是按着我爸爸的意思分了家,奶奶我们家养着。在还债的那几年我清楚地记得那日子是多么苦的,父亲一年挣的钱基本上是全都还了债,在这中间我又有了一个小弟弟,家里的日子更是过的清苦,记得特别深的一件事是:那时候农村做饭都是烧庄家秸秆的,做饭需要火柴,一毛钱两盒。最穷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买火柴的钱,有一段时间连洗衣皂都买不起。
四
随着改革开放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奶奶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年纪大了,有的老人是脾气越来越温和了,甚至会像孩子一样,而有的老人脾气却变的越来越糟糕,比如我的奶奶。
奶奶年纪大了,三个儿子也都独立了,却感觉到好多事情她都做不了主了。妈妈常常向我说,你奶奶脾气越来越大了,很多事只要稍微不如意,就会生气。但是大家都还是让着,包容着她,妈妈常常说,奶奶这一辈子不容易,年轻点的时候爷爷去世的早,一家子全靠奶奶撑着,要不是有这好强的性格家早就散了,可是到了这年纪,性格还这么要强那就只能是自己气自己了。
说个奶奶的事情吧。我有一个他家和我叔叔家是邻居,我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以前我家和他家关系挺不错的,后来因为一点矛盾我叔叔就和他爸爸关系整僵了,为此他老爸找人还要打我叔叔,我奶奶对此挺生气的,但是我跟我那个小伙伴关系还挺不错的,大家也都是20多岁的人了,毕竟那是父辈的事情,父亲不讲理不一定儿子也是那样的人。有一次小伙伴来找我玩我不在家,奶奶就把我的小伙伴给叫过去说让他别再和我玩了,这事我一直不知道,知道今年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我才知道,虽然当时心里有气,也就只能憋在心里了,知道奶奶那样的性格,你就算是和她说也没用,劝不过来。
五
转眼已经读到研究生了,父亲,母亲也老了,13年国庆查出父亲患有跟腱炎,就是刘翔的那个病,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可是对于一个农村汉子,不能干体力活真不知道还能干啥了。14年对我们家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我考研究生,弟弟读大学,对于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压力很大,当时曾想着也许可以不读研究生,出来工作吧,可是在这样一个把读书看的很重要的家庭里,全家人都提出了反对,说砸锅卖铁也必须读完研究生。突然有种一转眼就长大的感觉,也不是说以前不懂事,而是以前好多的东西都没考虑到,现在很多东西在眼前是变的那么的清晰。
自从生病后,父亲便的沉默寡言了,脾气温和了许多许多,爸妈的头发也突然增加了许多的青丝。在村里,跟我这般大的人们早已结婚生子,父母时候也会念叨我要是没读书,现在也是呆在家里带带孙子,串串门,好不悠闲。我也常常和父母说,读书了以后就不会让你们操心,房子,车子自己赚钱买,坚决不会花家里的钱,找不到媳妇就慢慢的自己过。真怕二老再为我们愁以后房子的问题。弟弟也懂事了不少,知道常常给父母打个电话关心一下。
六
艰辛的14年过去了,迎来了充满希望的15年,父亲的病好了很多,也能干点轻活,现在在帮衬着我三叔做小生意。14年,三叔家的小弟弟也考上大学,一个一般的985,算是我们兄弟个里最好的学校吧。奶奶除了会担心我爸爸外,整天心情也都不错,一大家子尽量包容着这位一路艰辛走来的老人。如今奶奶在村子里也是招人羡慕,三个儿子留个孙子,4个孙子在上大学还有两个小的在上小初,学习都还不错,是村里唯一家都是大学生的家庭。奶奶常说两句话,一句是:要是你爷爷还在那该多好,看着这么多有出息的孙子,那该也多高兴啊;还有一句是:你爷爷死的时候哪能想到你爸和你叔叔都能结婚啊,哪能想到还能有你们这六个小的。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奶奶虽然是笑着的,但是还是能让我察觉到奶奶那嘴角的一丝苦涩,我知道那奶奶对爷爷的思念。
后记
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觉得我们家的生活也是如此,于是打开word写下了这一篇小文章,送给我家人。最后希望奶奶长寿百岁,父亲身体越来越棒,家里的光景越过越好,兄弟们以后都能有所成就。
工科生文笔不好忘大家海涵。
一
我家以前是地主,太爷爷排行老四,老大在文革的时候因为继承主要家业被批斗致死。太爷爷一生有3个媳妇,第一个媳妇没过门便去世了,后来娶了第二个媳妇,生下了我的爷爷,没过年也去世了再后来就娶了第三个媳妇,生了两个儿子三个闺女,因为爷爷是后妈养的,那个饥荒的年代可想而知,没有妈妈,爸爸不管的日子里,是如何艰难的度过的。爷爷也是争气,后来竟然上到了初中,高中上了半截来到村里做了小队会计,听奶奶讲,从那个时候起,爷爷就搬出来自己住了。19岁的时候娶了我奶奶,两人过的也是相依为命的日子,虽然家里条件不怎么好,但是也是过的幸福,后来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但是没有养大就夭折了,再后来有了三个儿子,我爸,我二叔,我三叔,有句话说穷则思变,在爸爸11岁的时候,奶奶说家里有亲戚在东北,让我爷爷去东北找个活干干,那点田根本养不了一大家子的人。就这样不幸的事突然降临到了这个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爷爷在突然去世了,具体是因为什么我到现在我都不敢问我奶奶,每当奶奶拿起爷爷的遗照的时候总是会泪流满面,长大后我问过我妈,我妈说具体她也不清楚,后来我就再也不敢多问了,知道这也算是家里的禁忌吧。
因为爷爷的死导致我太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整个一家人都在埋怨奶奶让爷爷去东北,因为怨恨也不再关心我奶奶一家子,在那个还是农村合作社的年代,每个家庭要养活三个孩子那至少得两个劳动力,那也是日子过的紧巴巴啊,可是家里就只有一个劳动力,还是个女的,没法只能往前走了。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奶奶学会了抽烟,开始怨恨起我的太爷爷,知道现在还再说那时候怎么怎么困难,太爷爷一家对我们不管不问。好在当时村里人都还很热心,大家能帮的都会帮我奶奶一把,毕竟孤儿寡母一人带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二
在看平凡世界的时候给我感触特别大的一点是孙家生活如此的困难却还坚持让少平和兰香坚持读书,这让我想起我奶奶,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我奶奶也在坚持让父亲和叔叔们读书,虽然后来没有一个成为了大学生,但是也从此养成了家里的孩子不管如何都必须读书这个不成文的规定。记得听我爸爸讲过,上初中一年后爸爸就决定退学回家帮衬家里,后来我二叔上初二的时候一退学了,原因两点,一是家里穷,没钱上学;二是我叔叔执意要退学帮家里,记得当时我叔叔的班主任还来家里劝我叔叔回去上学,说什么肯定能上大学。现在想想当时多少人因为家里困难而上不起学啊。
爸爸十七岁跟着我奶奶本家的一个大哥去了东北工地干活,记得当时是我奶奶坚决不让我去,因为有爷爷的阴影吧,但是拗不过我爸,也就同意了,听奶奶讲,在我爸去的那半年,奶奶整天睡不着,天天老是担心我爸爸,终于煎熬了半年,爸爸回来了,还不错,至少身体变的壮士了。从此在东北一呆就是30多年,每年基本是清明去,10月份回,在那呆上7,8个月。今年因为腿脚有毛病不去了,想想这也是我深深爱着东北那片土地的原因吧,我知道那有我爸爸洒下的汗水。
23岁的时候村里的一个媒婆给我爸介绍了我妈,我外婆5个女儿,我妈妈是老大,在家里跟爸一样是顶梁柱。外公身体不好,所以家里的活进本都是靠我外婆和我妈,有句话这样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现在看来真的是这样,因为不管是我爸,还是我妈,还是我奶奶,他们的性格都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都特别的能吃苦,还在外婆家的时候我妈妈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从小干着小伙子干的活,正是妈妈的勤劳养活着一家子人,我奶奶更是艰辛,一人带着三个孩子。爸爸也是如此,因为你不但要养家,还要给自己的两个弟弟娶媳妇,在那个年代你穷也许你真的就找不到媳妇,比如我三爷爷,就是靠着我的姑奶奶给换的媳妇,没办法,我也没有姑姑,所以就只能努力的挣钱盖几间小平房给叔叔结婚。随着奶奶年纪,很多重活都担在了我爸爸和妈妈的身上,好在叔叔们的也长大了一点,家里有妈妈做主,两个叔叔帮忙,爸爸也能安心的去东北挣钱了。
在结婚的5年里,终于是帮我两个叔叔娶了媳妇,我二叔也跟着我爸爸去了东北干活。写到这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里的秀莲分家的那一段了,这段情节同样也发生在我的家里,那年我6岁。
三
在我6岁那年,我的婶婶们想分家,老爸说也好,兄弟三个也都各自成家了,二叔家也有了孩子,就分吧。这时候问题来了。
东西平均分一下就行,至于奶奶,就跟着谁都一样,家里面对奶奶都特别的孝敬,不管是儿子还是儿媳妇。可是家里欠下的账怎么分?家里这几年欠下了一屁股的账,大多都是我两个叔叔结婚欠下的账,总共大概是30000块钱吧,在20世纪90年代初,记得村里的万元户都很少,那30000元的债可不是小数目啊,后来听我妈说当年我爸一年能挣个1000块钱,想想这三万块钱也确实不是小数目。分账的时候按着我妈妈的意思是3万三家平分,一家一万的债,可是我爸爸却不同意,说我俩叔叔还小点,出去干活也是没啥手艺,没有我爸挣钱多,我们家一万五,生下的两人平分,为这事我爸和我妈吵了不知道多少次,那时候的我很小,看着他们吵架我特别害怕,所以有孩子的父母们,不管啥事,能好好说的千万别吵架,就算真的要吵架也别在孩子面前吵架。
后来还是按着我爸爸的意思分了家,奶奶我们家养着。在还债的那几年我清楚地记得那日子是多么苦的,父亲一年挣的钱基本上是全都还了债,在这中间我又有了一个小弟弟,家里的日子更是过的清苦,记得特别深的一件事是:那时候农村做饭都是烧庄家秸秆的,做饭需要火柴,一毛钱两盒。最穷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买火柴的钱,有一段时间连洗衣皂都买不起。
四
随着改革开放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奶奶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年纪大了,有的老人是脾气越来越温和了,甚至会像孩子一样,而有的老人脾气却变的越来越糟糕,比如我的奶奶。
奶奶年纪大了,三个儿子也都独立了,却感觉到好多事情她都做不了主了。妈妈常常向我说,你奶奶脾气越来越大了,很多事只要稍微不如意,就会生气。但是大家都还是让着,包容着她,妈妈常常说,奶奶这一辈子不容易,年轻点的时候爷爷去世的早,一家子全靠奶奶撑着,要不是有这好强的性格家早就散了,可是到了这年纪,性格还这么要强那就只能是自己气自己了。
说个奶奶的事情吧。我有一个他家和我叔叔家是邻居,我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以前我家和他家关系挺不错的,后来因为一点矛盾我叔叔就和他爸爸关系整僵了,为此他老爸找人还要打我叔叔,我奶奶对此挺生气的,但是我跟我那个小伙伴关系还挺不错的,大家也都是20多岁的人了,毕竟那是父辈的事情,父亲不讲理不一定儿子也是那样的人。有一次小伙伴来找我玩我不在家,奶奶就把我的小伙伴给叫过去说让他别再和我玩了,这事我一直不知道,知道今年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我才知道,虽然当时心里有气,也就只能憋在心里了,知道奶奶那样的性格,你就算是和她说也没用,劝不过来。
五
转眼已经读到研究生了,父亲,母亲也老了,13年国庆查出父亲患有跟腱炎,就是刘翔的那个病,再也不能干重活了,可是对于一个农村汉子,不能干体力活真不知道还能干啥了。14年对我们家来说是最艰难的一年,我考研究生,弟弟读大学,对于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压力很大,当时曾想着也许可以不读研究生,出来工作吧,可是在这样一个把读书看的很重要的家庭里,全家人都提出了反对,说砸锅卖铁也必须读完研究生。突然有种一转眼就长大的感觉,也不是说以前不懂事,而是以前好多的东西都没考虑到,现在很多东西在眼前是变的那么的清晰。
自从生病后,父亲便的沉默寡言了,脾气温和了许多许多,爸妈的头发也突然增加了许多的青丝。在村里,跟我这般大的人们早已结婚生子,父母时候也会念叨我要是没读书,现在也是呆在家里带带孙子,串串门,好不悠闲。我也常常和父母说,读书了以后就不会让你们操心,房子,车子自己赚钱买,坚决不会花家里的钱,找不到媳妇就慢慢的自己过。真怕二老再为我们愁以后房子的问题。弟弟也懂事了不少,知道常常给父母打个电话关心一下。
六
艰辛的14年过去了,迎来了充满希望的15年,父亲的病好了很多,也能干点轻活,现在在帮衬着我三叔做小生意。14年,三叔家的小弟弟也考上大学,一个一般的985,算是我们兄弟个里最好的学校吧。奶奶除了会担心我爸爸外,整天心情也都不错,一大家子尽量包容着这位一路艰辛走来的老人。如今奶奶在村子里也是招人羡慕,三个儿子留个孙子,4个孙子在上大学还有两个小的在上小初,学习都还不错,是村里唯一家都是大学生的家庭。奶奶常说两句话,一句是:要是你爷爷还在那该多好,看着这么多有出息的孙子,那该也多高兴啊;还有一句是:你爷爷死的时候哪能想到你爸和你叔叔都能结婚啊,哪能想到还能有你们这六个小的。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奶奶虽然是笑着的,但是还是能让我察觉到奶奶那嘴角的一丝苦涩,我知道那奶奶对爷爷的思念。
后记
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觉得我们家的生活也是如此,于是打开word写下了这一篇小文章,送给我家人。最后希望奶奶长寿百岁,父亲身体越来越棒,家里的光景越过越好,兄弟们以后都能有所成就。
工科生文笔不好忘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