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6月1日 富平唐帝陵 (文宗李昂 章陵)
![]() |
章陵陵山天乳山,仅此一张照片 |
寻找章陵相当不易,到达目的宫里镇西陵村始终找不到陵山所在,只能在附近兜圈子。驱车几个来回在南陵村村口询问老乡才得知,来来回回几次路过的那座平缓且毫无气势的山就是章陵陵山天乳山,这都是炸山所致,几乎看不出陵山所在。我拿起相机留影一张,因为时间关系没有下车浏览,匆匆掠过这位心存抱负失意于“甘露之变”的文宗皇帝。
章陵也是破坏极为严重的唐帝陵,最为出名的是神道柿子树下那尊无头石翁仲,还有一个残缺控马人,从网上搜罗了一些图片将其补充完善。
![]() |
柿子树下的无头武官石翁仲(图片来自网络) |
陵园内城四面各辟一门,四隅建角阙。南门外设神道,长约500米,其南筑乳台一对。现残存城垣东南、西南和东北角阙基址。其中东南至西南角阙遗址相距约840米,东北至东南角阙遗址相距约830米。陵园面积约65万平方米。
![]() |
柿子树下的无头武官石翁仲,这棵树为它遮阴挡雨(图片来自网络) |
唐文宗李昂,本名涵,长庆元年(821)封江王。宦官刘克明等于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杀死唐敬宗后,伪造遗旨,迎唐宪宗之子绛王李悟入宫为帝。两天后,宦官王守澄、梁守谦又指挥神策军入宫杀死刘克明和绛王李悟,立李昂为帝,改年号为“大和”。
文宗在位期间,朝臣分为牛、李两派,各有朋党,互相攻击。官员调动频繁,政权以至于皇帝的生死废立全操纵在宦官的手中。
文宗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文宗采纳郑注等人的建议,首先利用宦官之间的矛盾任命王守澄部下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掌管一部分禁卫军,以削弱王守澄的军权,接着,又削去王守澄的兵权,下令王守澄饮毒酒自尽。这时,郑注已经被任命为风翔节度使,文宗决定由郑注挑选几百亲兵,趁下葬王守澄全部宦官去送葬时,将他们斩尽杀绝。李训为了抢功,乘郑注去风翔搬兵之时,又与文宗商定改变原有计划,先下手杀尽宦官,再逐走郑注。
公元835年的一天,文宗上朝,李训指使手下官员奏称,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李训说这是祥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贺。文宗命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李训回来又说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惊讶,命仇士良、鱼弘志带领众宦官去复看。李训事先已经在左金吾衙门埋伏了了亲兵几百人,当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训的党徒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门口时,韩约显得神情很紧张,脸色都白了,这使仇士良产生了怀疑。这时,一阵风吹动了门边的布幕,仇士良等见里面埋伏了许多兵士,知道不妙,退身逃回,将文宗推入软轿抬着就走。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一个宦官当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便簇拥着轿子逃入宫内。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神禁军大加搜捕,屠杀了朝官1千多人,并于终南山追杀了李训。郑注闻变,引兵退回风翔,也为监军张仲清所杀。这就是史称的甘露之变。
事变以后,文宗就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集团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自叹受制于家奴,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两个亡国君。
公元840年正月,文宗抑郁成病,不能下床,便命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叫来杨嗣复和李珏二臣,嘱咐他们辅助太子监国。仇士良、鱼弘志得讯,于当天晚上就伪造遗诏,废太子为陈王,立李炎为皇太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并带李炎登上朝堂接见百官。文宗闻知也无可奈何,群臣更是没人敢反对。公元840年正月,文宗带着无限的惆怅病死于长安宫中的太和殿。
![]() |
残缺控马石人,总感觉像番臣像(图片来自网络) |
![]() |
章陵东阙遗址,摘自《陕西帝王陵》 |
![]() |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章陵翼马,摘自《陕西帝王陵》 |
-
strongm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4 15: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