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笔记(资治通鉴柏杨版)
秦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一:秦灭六国顺序:
韩国(公元前230年)
赵国(公元前228年)
魏国(公元前225年)
楚国(公元前223年)
燕国(公元前222年)
齐国(公元前221年)
二:秦国君主贡献—奋六世之余烈
1.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2.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但依然执行商鞅变法,重用纵横家张仪,当时六国希望联合抵抗秦国,张仪到处游说,对合纵的六国一一瓦解拆散。
3.秦武王:信任甘茂,甘茂攻下了韩国宜阳(重要军事位置),打开中原大门
4.秦昭襄王:多次任用魏冉为相,提拔白起为将,持续攻打三晋。白起伊阙一仗,打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赵国一战就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实际上已被打垮。又任用范雎,采纳“远交近攻”策略。
5.秦孝文王:秦孝文王是秦王嬴政的祖父安国君,正式在位时间仅有三天,因此未有政绩,也未有败绩,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姑且一并称之为明君吧
6.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即异人,是被吕不韦成功包装并推上王位的一代秦君。他重用吕不韦为相国,攻取韩国的军事重镇成皋、荥阳,建立了三川郡。韩国西边有两处战略要地,一是宜阳,二是成皋、荥阳。秦武王拿下了宜阳,如此一来,秦军就能够直达洛阳。而后,秦庄襄王又拿下了成皋、荥阳,这样,秦军便可以直达大梁(今河南开封)。三川郡成为插在韩、魏两国腹地的一把尖刀。攻下宜阳、成皋、荥阳,秦军就可以随时马踏中原。不仅如此,秦庄襄王还利用赵、燕之战,攻取了赵国榆次等三十七城,进一步削弱了赵国的国力。赵国土地锐减,其中就有秦庄襄王的一份功劳。
7.秦王嬴政:罢免吕不韦,在嬴政灭了韩、赵、魏三国,击溃燕军主力并基本灭燕之后,天下只剩下齐、楚两国。嬴政此时有些自满,他听信了李信二十万军队就能灭楚的话,对老将王翦所持的灭楚非六十万军队不可的建议不以为然,反而认为王翦因年老而怯战。结果,李信大败而归。事实证明,王翦有先见之明。嬴政此时完全不顾及个人的尊严、脸面,立即登门向王翦道歉,起用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灭楚,并且答应了王翦所有的财产要求。最后,王翦顺利灭楚。
一:秦灭六国顺序:
韩国(公元前230年)
赵国(公元前228年)
魏国(公元前225年)
楚国(公元前223年)
燕国(公元前222年)
齐国(公元前221年)
![]() |
![]() |
二:秦国君主贡献—奋六世之余烈
1.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2.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但依然执行商鞅变法,重用纵横家张仪,当时六国希望联合抵抗秦国,张仪到处游说,对合纵的六国一一瓦解拆散。
3.秦武王:信任甘茂,甘茂攻下了韩国宜阳(重要军事位置),打开中原大门
4.秦昭襄王:多次任用魏冉为相,提拔白起为将,持续攻打三晋。白起伊阙一仗,打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秦赵长平之战,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兵,赵国一战就损失了四十五万精锐,实际上已被打垮。又任用范雎,采纳“远交近攻”策略。
5.秦孝文王:秦孝文王是秦王嬴政的祖父安国君,正式在位时间仅有三天,因此未有政绩,也未有败绩,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姑且一并称之为明君吧
6.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即异人,是被吕不韦成功包装并推上王位的一代秦君。他重用吕不韦为相国,攻取韩国的军事重镇成皋、荥阳,建立了三川郡。韩国西边有两处战略要地,一是宜阳,二是成皋、荥阳。秦武王拿下了宜阳,如此一来,秦军就能够直达洛阳。而后,秦庄襄王又拿下了成皋、荥阳,这样,秦军便可以直达大梁(今河南开封)。三川郡成为插在韩、魏两国腹地的一把尖刀。攻下宜阳、成皋、荥阳,秦军就可以随时马踏中原。不仅如此,秦庄襄王还利用赵、燕之战,攻取了赵国榆次等三十七城,进一步削弱了赵国的国力。赵国土地锐减,其中就有秦庄襄王的一份功劳。
7.秦王嬴政:罢免吕不韦,在嬴政灭了韩、赵、魏三国,击溃燕军主力并基本灭燕之后,天下只剩下齐、楚两国。嬴政此时有些自满,他听信了李信二十万军队就能灭楚的话,对老将王翦所持的灭楚非六十万军队不可的建议不以为然,反而认为王翦因年老而怯战。结果,李信大败而归。事实证明,王翦有先见之明。嬴政此时完全不顾及个人的尊严、脸面,立即登门向王翦道歉,起用王翦率六十万大军灭楚,并且答应了王翦所有的财产要求。最后,王翦顺利灭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