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就是小姑娘和小动物
“艺术就是小姑娘和小动物。”
昨天在798看了十万只喵星人的展览,路过的两位单反冲锋衣男子如是说。
我停下了画猫的笔。
有!道!理!啊!
我不反对艺术应有教化作用,政治隐喻明喻甚至煽动作用。这是艺术家的个人自由。
但如今这两位单反冲锋衣爷是看得挺清楚的,朴实刚健的道出了流行艺术的主流方向——色与萌。
不过这个喵星人的展览,主要是萌啦。
萌不好吗?萌好吗?萌不好吗?萌好吗?萌不好吗?萌好吗?萌不好吗?萌好吗?
看情况啦。
十万只喵星人这种放弃式的废物体验,简直棒极了。
杜尚老早前对艺术的嘲讽呈大爆炸式的放大,画得越好的猫咪,反而越发的无趣。如果把猫咪展作为一个个体,那它无疑是上个周末798最大的亮(萌)点,其他展览都太有逻辑,太有方法,太精细,太有目的,总而言之,无聊。
虽然十万只喵星人的展览只展出了四天,其目的也是明晃晃的推广APP,但其实意外的做了一次非常棒的互动。进场之前,你需要在门口扫码关注该APP的微信号,当然不关注也是可以的,门口的小哥并没有很认真的在管这件事。一楼是一个挑高大厅,墙面上贴满了小小格的喵星人,还挂了几个显示器,滚动播猫。大厅中间有一架望远镜,可以用于观看高处的图(太费眼睛)。望远镜两侧环绕着空白纸箱堆得矮墙,每个纸箱的六个面上都有画的或者印着的猫。走了一圈,大概看了一下身高范围内的图,没有找到自己画的喵星人,但是收获颇丰。(如图)
没找到自己画的猫不免有些失望,这时候主办方准备了三种补偿方式。1,买纪念品(收录的喵星人画册,共2400只,价格48元。喵星人贴纸4张明信片大小的一套,15元。会附送一个APP的logo徽章。礼品纸袋2元。)2 走到二楼在涂鸦区自己画猫。二楼涂鸦区还有一架望远镜,可以透过窗口看一楼的猫。3 在最后一个展厅拿一个纸箱画猫,成为猫砖之一。(也就是在这时我听到了二位高人的论断。)当然“猫”只是一个概念,你想画啥画啥。
所谓小姑娘和小动物,都是最招人喜欢的东西,特别容易被所有人接受,也容易输出,给人愉悦的感受。有人说豆瓣以前是雅典,讨论学术问题,向往爱情。现在是古罗马,只管约炮和崇拜猫。但是小姑娘和猫低俗吗?一点也不,高级一点可以把姑娘和猫塑造成巴斯特女神,普通人也可以唱着姑娘漂亮撸猫【画面美】,这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和被需要。虽然想成英语还是略低俗【这段划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虽然风格与风格之间的确会有优劣之分,但身处那个时代其实不用负隅顽抗或为反对而反对,后人自会有后人的结论。小姑娘和小动物的确是现在的风向,也可能会给人“色迷迷,软绵绵”的刻板印象,但因为这样就对色与萌的审美嗤之以鼻,其实也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奔放脑洞(证据如上图)。这个展乐趣很多的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除了好玩,参与者几乎毫无目的性,但又大致保持了一个“猫”的方向,用一种极其混乱又有序的方式体现了罗(广)马(大)人(猫)民(奴)的精神世界(x)。这种去精英主义(放弃人生)的创作,简直是心灵的猫砂盆。另外仔细一想,这个群体创作的参与者大部分也应该是小姑娘和小动物吧。
正在进行激烈的个人头脑风暴的我,在出口的海报上,找到了什!么!
说什么都没用了,猫奴模式开启了。赶紧收尾。与其搞一些生命与哲理的感悟,让普通人一看就是艺术(此处你自己举起走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勾一勾)的,连创作者自己都不懂的作品,不如老老实实做一些美的有趣的的东西,陶冶情操也好,脑洞大开也好的pussy cats。
昨天在798看了十万只喵星人的展览,路过的两位单反冲锋衣男子如是说。
我停下了画猫的笔。
有!道!理!啊!
我不反对艺术应有教化作用,政治隐喻明喻甚至煽动作用。这是艺术家的个人自由。
但如今这两位单反冲锋衣爷是看得挺清楚的,朴实刚健的道出了流行艺术的主流方向——色与萌。
不过这个喵星人的展览,主要是萌啦。
萌不好吗?萌好吗?萌不好吗?萌好吗?萌不好吗?萌好吗?萌不好吗?萌好吗?
看情况啦。
十万只喵星人这种放弃式的废物体验,简直棒极了。
杜尚老早前对艺术的嘲讽呈大爆炸式的放大,画得越好的猫咪,反而越发的无趣。如果把猫咪展作为一个个体,那它无疑是上个周末798最大的亮(萌)点,其他展览都太有逻辑,太有方法,太精细,太有目的,总而言之,无聊。
虽然十万只喵星人的展览只展出了四天,其目的也是明晃晃的推广APP,但其实意外的做了一次非常棒的互动。进场之前,你需要在门口扫码关注该APP的微信号,当然不关注也是可以的,门口的小哥并没有很认真的在管这件事。一楼是一个挑高大厅,墙面上贴满了小小格的喵星人,还挂了几个显示器,滚动播猫。大厅中间有一架望远镜,可以用于观看高处的图(太费眼睛)。望远镜两侧环绕着空白纸箱堆得矮墙,每个纸箱的六个面上都有画的或者印着的猫。走了一圈,大概看了一下身高范围内的图,没有找到自己画的喵星人,但是收获颇丰。(如图)
![]() |
海报,我家猫在右内眼角 |
![]() |
大厅 |
![]() |
满墙都是这个size |
![]() |
![]() |
![]() |
师妹说我家猫脸上有个迪克。这原来是人类对喵星人面容的共识? |
![]() |
最喜欢这只 |
![]() |
![]() |
看得出来 |
![]() |
好棒啊 太弃疗了 |
![]() |
![]() |
画的这么好,果然就。。略无聊呢,虽然是画的真好 |
没找到自己画的猫不免有些失望,这时候主办方准备了三种补偿方式。1,买纪念品(收录的喵星人画册,共2400只,价格48元。喵星人贴纸4张明信片大小的一套,15元。会附送一个APP的logo徽章。礼品纸袋2元。)2 走到二楼在涂鸦区自己画猫。二楼涂鸦区还有一架望远镜,可以透过窗口看一楼的猫。3 在最后一个展厅拿一个纸箱画猫,成为猫砖之一。(也就是在这时我听到了二位高人的论断。)当然“猫”只是一个概念,你想画啥画啥。
![]() |
二姨 |
![]() |
二姨 |
所谓小姑娘和小动物,都是最招人喜欢的东西,特别容易被所有人接受,也容易输出,给人愉悦的感受。有人说豆瓣以前是雅典,讨论学术问题,向往爱情。现在是古罗马,只管约炮和崇拜猫。但是小姑娘和猫低俗吗?一点也不,高级一点可以把姑娘和猫塑造成巴斯特女神,普通人也可以唱着姑娘漂亮撸猫【画面美】,这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和被需要。虽然想成英语还是略低俗【这段划掉】。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虽然风格与风格之间的确会有优劣之分,但身处那个时代其实不用负隅顽抗或为反对而反对,后人自会有后人的结论。小姑娘和小动物的确是现在的风向,也可能会给人“色迷迷,软绵绵”的刻板印象,但因为这样就对色与萌的审美嗤之以鼻,其实也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奔放脑洞(证据如上图)。这个展乐趣很多的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除了好玩,参与者几乎毫无目的性,但又大致保持了一个“猫”的方向,用一种极其混乱又有序的方式体现了罗(广)马(大)人(猫)民(奴)的精神世界(x)。这种去精英主义(放弃人生)的创作,简直是心灵的猫砂盆。另外仔细一想,这个群体创作的参与者大部分也应该是小姑娘和小动物吧。
正在进行激烈的个人头脑风暴的我,在出口的海报上,找到了什!么!
![]() |
找到啦~ |
说什么都没用了,猫奴模式开启了。赶紧收尾。与其搞一些生命与哲理的感悟,让普通人一看就是艺术(此处你自己举起走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勾一勾)的,连创作者自己都不懂的作品,不如老老实实做一些美的有趣的的东西,陶冶情操也好,脑洞大开也好的pussy c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