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之二· 湾区是五年后的业界,东京是五年后的自己
*** 本文已被纸媒采用,大家就不要转载了嗷。多谢。
前文:东京之一·旅人的东京地铁
http://www.douban.com/note/493724120/
【三番是五年后的业界,东京是五年后的自己】
我算是在互联网圈混。从抵达东京的第二天开始,就有一句话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
湾区让我看到五年后的业界,而东京让我看到五年后的自己。
是的,我在硅谷见到的那些,互联网业界翘楚,美好舒适而又不乏改变世界动力的科技公司,热衷创业团队的VC大拿,在午夜仍满脸热情讨论的斯坦福学生……他们都让我觉得并不陌生,当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上国人俯拾皆是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五年后的中国科技圈,会学成美国的样子。
但东京让我发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它与我的生活本身息息相关——东京在有限生活空间里,不厌其烦的堆砌繁复和美好,创造商品和潮流,引导人们为了舒适、为了美丽、为了精致的欲望进行消费——这分明就是中国国内生活服务行业为所谓的“中产阶级”准备的消费价值观。
在北京,偶尔我也以寻找犄角旮旯地点的独特小店为乐,去看少有人知的文物建筑,寻觅有特色的异国料理,或者推崇一个相对小众的纪录片展。而在东京,一切都有了升级版:
筑地市场有“地球上最新鲜”的寿司,至少要排两个小时的队才能进店,也有色香味美的鸡蛋烧、鱿鱼饼,就摆在街头,摆在顾客眼前,它们——高大上的和市井的——融合在一起,一样的吸引人潮;
无数的博物馆,但比北京只推出通票更多的——在特殊展览期间,大家会联合制作一套博物馆印章,例如在上野,你可以拿本手册,挨个去那一堆博物馆,在看展览的同时集章子,简直像寻宝一样,每个小众的博物馆也因此有了发声的方式;
不止博物馆,像东京天空树这样的商业场所,在特定的旅游节期间也会参与做类似的集印章活动;
无数各种主题的商业建筑群,银座,新宿,池袋,原宿,上野,表参道,下北泽,吉祥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同的观赏点,不同的一掷千金的理由,当然也包括独特的美食;
是的,各种美食,东京拥有全球最多的米其林三星餐厅;高价位餐厅隐秘而高贵,却不乏游客蜂拥而至。街头小吃和甜点造型昳丽,排着长队,打着大幅的美丽的宣传画,摄人魂灵。各种人形烧、鱼形烧、御好烧、樱花饼、长崎蛋糕、年轮蛋糕、萌萌的猫尾形状的蛋糕、铜锣烧、冰激凌、炸物……即使已经饱腹,还是忍不住要去排队购买,把它们一一塞进嘴里;
咖啡冠军开的咖啡厅,品质最好的牙买加蓝山豆子,高科技味道的雀巢咖啡体验馆,低调隐蔽的咖啡馆和街头的café stand,让咖啡控欲罢不能……
可是,在东京两三天之后,当我不再愿意为食物、就餐环境和特色小店、小众博物馆们举起相机的时候,当我开始觉得有些无趣,我忽然明白,这些就是我在北京、上海看到过的那些大店、小店、品牌招贴画、广告,这些就是在国内我一直爱好的,小清新文艺风,这就是我的未来。
也许再过几年,北京南站地铁站与火车站驳接的地方,也会如东京站一样有无数造型萌翻旅客的美食入驻,五道营会变成根津附近那些街道的模样,而王府井和西单——它们早就与东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相似——全球的商业中心都是如此。
而诸如一条那些有bigger的媒体、特约专栏所推荐的,一个个讲述上海杭州广州的私房菜或优雅酒店,它们讲述的事物的谜底,东京提前将其揭晓了。
地铁的车厢里,走进妆容精致、高跟鞋一丝不苟的中年职场女性,还有欧吉桑们——他们的年纪和衣着都好生相似。黑色西服套装、裸色风衣在这些市民身上有惊人的曝光率;一旦下起雨,城市里就是清一色的透明或者黑色长柄伞,让游客甚至要为这种有条不紊而惊恐。
此行之前,我看过一些电视片,据说日本的青年人很少有创业的想法。那时我还觉得,我的未来离日本越来越远了,也许会离美国越来越近,但在东京的日子里,我一次又一次的感觉到,也许,资源和人均空间的限制,会让压抑和齐整性伴随着这一代中国人。如同日本,精致的商业文化登峰造极,娱乐业也狂飙突进,欣欣向荣,但回到生活本身,人们还是在享受和消费的同时,不出意料的走在稳定的路径上,活在时代的框架里。
很难讲,那一刻,在那节地铁车厢开门的瞬间,我与那中年女性对视的时候,看到的是不是我自己的脸。
日常,干净,精致,但看不出表情。
--------------------------- 私心旅行公号·去往 --------------------------------
不定期更新,欢迎关注
前文:东京之一·旅人的东京地铁
http://www.douban.com/note/493724120/
![]() |
【三番是五年后的业界,东京是五年后的自己】
我算是在互联网圈混。从抵达东京的第二天开始,就有一句话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
湾区让我看到五年后的业界,而东京让我看到五年后的自己。
是的,我在硅谷见到的那些,互联网业界翘楚,美好舒适而又不乏改变世界动力的科技公司,热衷创业团队的VC大拿,在午夜仍满脸热情讨论的斯坦福学生……他们都让我觉得并不陌生,当拉斯维加斯的CES展上国人俯拾皆是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五年后的中国科技圈,会学成美国的样子。
但东京让我发现了事情的另外一面,它与我的生活本身息息相关——东京在有限生活空间里,不厌其烦的堆砌繁复和美好,创造商品和潮流,引导人们为了舒适、为了美丽、为了精致的欲望进行消费——这分明就是中国国内生活服务行业为所谓的“中产阶级”准备的消费价值观。
在北京,偶尔我也以寻找犄角旮旯地点的独特小店为乐,去看少有人知的文物建筑,寻觅有特色的异国料理,或者推崇一个相对小众的纪录片展。而在东京,一切都有了升级版:
筑地市场有“地球上最新鲜”的寿司,至少要排两个小时的队才能进店,也有色香味美的鸡蛋烧、鱿鱼饼,就摆在街头,摆在顾客眼前,它们——高大上的和市井的——融合在一起,一样的吸引人潮;
无数的博物馆,但比北京只推出通票更多的——在特殊展览期间,大家会联合制作一套博物馆印章,例如在上野,你可以拿本手册,挨个去那一堆博物馆,在看展览的同时集章子,简直像寻宝一样,每个小众的博物馆也因此有了发声的方式;
不止博物馆,像东京天空树这样的商业场所,在特定的旅游节期间也会参与做类似的集印章活动;
![]() |
东京天空树 |
无数各种主题的商业建筑群,银座,新宿,池袋,原宿,上野,表参道,下北泽,吉祥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同的观赏点,不同的一掷千金的理由,当然也包括独特的美食;
![]() |
涩谷十字路口。每次交通灯变化,都有近千人走过 |
是的,各种美食,东京拥有全球最多的米其林三星餐厅;高价位餐厅隐秘而高贵,却不乏游客蜂拥而至。街头小吃和甜点造型昳丽,排着长队,打着大幅的美丽的宣传画,摄人魂灵。各种人形烧、鱼形烧、御好烧、樱花饼、长崎蛋糕、年轮蛋糕、萌萌的猫尾形状的蛋糕、铜锣烧、冰激凌、炸物……即使已经饱腹,还是忍不住要去排队购买,把它们一一塞进嘴里;
![]() |
街头的御好烧 |
咖啡冠军开的咖啡厅,品质最好的牙买加蓝山豆子,高科技味道的雀巢咖啡体验馆,低调隐蔽的咖啡馆和街头的café stand,让咖啡控欲罢不能……
可是,在东京两三天之后,当我不再愿意为食物、就餐环境和特色小店、小众博物馆们举起相机的时候,当我开始觉得有些无趣,我忽然明白,这些就是我在北京、上海看到过的那些大店、小店、品牌招贴画、广告,这些就是在国内我一直爱好的,小清新文艺风,这就是我的未来。
也许再过几年,北京南站地铁站与火车站驳接的地方,也会如东京站一样有无数造型萌翻旅客的美食入驻,五道营会变成根津附近那些街道的模样,而王府井和西单——它们早就与东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相似——全球的商业中心都是如此。
而诸如一条那些有bigger的媒体、特约专栏所推荐的,一个个讲述上海杭州广州的私房菜或优雅酒店,它们讲述的事物的谜底,东京提前将其揭晓了。
地铁的车厢里,走进妆容精致、高跟鞋一丝不苟的中年职场女性,还有欧吉桑们——他们的年纪和衣着都好生相似。黑色西服套装、裸色风衣在这些市民身上有惊人的曝光率;一旦下起雨,城市里就是清一色的透明或者黑色长柄伞,让游客甚至要为这种有条不紊而惊恐。
此行之前,我看过一些电视片,据说日本的青年人很少有创业的想法。那时我还觉得,我的未来离日本越来越远了,也许会离美国越来越近,但在东京的日子里,我一次又一次的感觉到,也许,资源和人均空间的限制,会让压抑和齐整性伴随着这一代中国人。如同日本,精致的商业文化登峰造极,娱乐业也狂飙突进,欣欣向荣,但回到生活本身,人们还是在享受和消费的同时,不出意料的走在稳定的路径上,活在时代的框架里。
很难讲,那一刻,在那节地铁车厢开门的瞬间,我与那中年女性对视的时候,看到的是不是我自己的脸。
日常,干净,精致,但看不出表情。
--------------------------- 私心旅行公号·去往 --------------------------------
不定期更新,欢迎关注
![]() |
-
Alb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5 12:30:44
-
Lunatic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7-16 15:30:55
-
Ann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0 15:52:55
-
Am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29 00:14:12
-
浅藏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22 02:33:27
-
鹅笼先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10 13:58:50
-
静态动态5601802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9 09:48:26
-
#37#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8 20:57:05
-
七味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8 17:05:58
-
刘小陶(☆_☆)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8 10:48:18
-
hanmiii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8 08:28:04
-
Teru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2-07 09:37:29
-
秋分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8 18:31:23
-
大涌橋三十四號 赞了这篇日记 2015-10-17 20:12:19
-
黑兔兔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6-27 11:15:31
-
yanzi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20 08:48:03
-
星星知我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8 11:20:52
-
Edmond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7 22:56:44
-
再生成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4 18:20:13
-
Elisa D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4 17:19:08
-
喵喵怪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4-14 12: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