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看美女】美得没有边界
![]() |
文//行素 图//不不
有一种美,美得没有边界,美得超越异性的目光与年轮。
古代的才女很美,美于闺怨,相恋时对影自怜,离别时“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孤灯梦不成。”;恋人离去,“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被人抛弃,“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折。”古代的女子们生活在恋人的关注下,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甚至位高权重如武则天,也写过:“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我们欣赏古诗词中美丽哀怨的女子,殊不知,她们可能是病了,这种病叫做“形象焦虑症”。这个病在现代也有,比如有些人不化妆不敢出门,有些人塑体、整容,身边的朋友不论多瘦都嚷嚷减肥,不论多白都怕晒黑。男人、女人彼此注视,却无法享受这种注视。在评判的目光中,我们认为自己不美,不完美,心理焦虑,自责或自弃。易患这种病的高危人群往往是女性,尤其是处于青春期、择偶期的女性。
“二十来岁时,我想女人到了三十五岁还有活的意义吗?我现在远远超过了三十五岁,我还活着,活的很好,活的很美。这种状态会累积到我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会达到更美的自己。”赵静在一个艺术沙龙中讲这段话,安静但有冲击力。眼前的赵静真的很美,美的健康、美在自然。黑色T恤映衬银色的苗饰项链,粉色丝巾飘逸着禅意,牛仔裤、运动鞋,舒适的混搭,是一个户外爱好者潜在的说明。“明天我就要出发去尼泊尔徒步了,今天上午参加了一位画家的画展开幕式,下午赶到这里与大家一起画画,我很开心。”赵静是开着设计公司的画家,她有一间画室名曰“自在”,鼓励零基础的成人前来绘画。
人生可以随时启动。赵静说:“我最近开始学古琴,谁说学艺只能是小孩子的事。大人的理解力更强,学起来更快。我们不能突破的是自己砌给自己的一堵墙。我们总说自己不行,一块一块砌起一堵'不可能'之墙,其实推倒只在一念间。推墙容易,砌墙难。”
作为女人,不敢随意启动自己的人生,也许是因为关注了太多的关注,善意的、恶意的、同性的、异性的、年龄的、身份的…。唯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抵御那如织的目光、外界的评判与累积的年轮。一个女人内心的强大,不在于她有多大程度无视他者的目光,而在于她用多大分贝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当她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也许是读书、也许是写作、也许是烘焙、也许是布艺,她是创造世界的上帝,这时她才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与自我满足的愉悦。
网上流传着一个令人悲哀的帖子,讲述一位妻子如何爱自己的丈夫,每天短信电话不断。新婚燕尔时,丈夫也乐此不疲,但时间久了,丈夫有些心烦。在一天晚上,丈夫外出打牌,没有回复妻子的短信,还赌气挂掉了手机。妻子猜疑丈夫遇到危险上街寻找,结果恍惚中遭遇车祸去世了,在帖子的最后,丈夫悔恨地流下眼泪。我看过这个帖子后非常悲哀,但不是为那位妻子,而是为她的丈夫。他遇到一个心理界限非常不清晰的妻子,没有自我意识与自我存在感。试想,在那天晚上,如果这位妻子与丈夫有共同的爱好和朋友圈,他们一起去玩牌,她不会出事;假设当晚是哥们派对,不能带家属,这个妻子完全可以去约闺蜜聊天娱乐,去参加文化沙龙,或者在家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不会一心想着丈夫怎么没有回自己信息,不会瞎想丈夫遭遇危险,更不会精神恍惚地冲到大街上导致悲剧发生。再往前推理,如果不是她每日频繁“骚扰”丈夫,他的丈夫也不至于要赌气关机。所以,她的死亡并不突兀,对于一个没有心理界限的人来说,当她得不到他者的关注,她就已经不存在了。可怜的是她的丈夫,未来将生活在对妻子的愧疚之中,难以超生。
有个经典辩论话题是“女为悦己者容”还是“女为己悦者容”,我觉得辩论的重点不是“为谁”,而是“容”。为什么“女人”一定要与“容”联系在一起?殊不知人类在创造的过程中存在一种“美”名曰“自在”,只有每一位女性都能自在地感受过“自在”,我们才能看到五彩斑斓的“美”,这样的美,美得没有边界,美得超越异性的目光与年轮。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