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情重玉龍山 許禮平(翰墨誌)
![]() |
吳冠中對玉龍山情有獨鍾,他為此山傳神的畫作不下十幅。何以鍾情若此,在此可以一說。
玉龍山位於雲南麗江,其山勢蜿蜒百里,山頂雪覆,長年如銀裝白玉,可能就是緣此得名 。
明朝的《野獲編》記有 ﹕「雲南麗江府西二十里有玉龍山,亦名雪山,山巔雪經夏不消,玉立萬仞,千里望之若咫尺。與蜀松州諸山相接。」昔日的麗江玉龍山是邊鄙之地,一般人不易到,文人能到也就更少,所以文字的資料就相傳甚少。即有亦未必能詳瞻。
但吳冠中的同學兼老友李霖燦,三十年代末曾登上玉龍山,他無意中卻對玉龍山補上前人所未記的一筆,因他當時用郵局買的明信片,「一面描寫見聞,另一面是用鋼筆畫的玉龍山速寫」,把山中無定的變幻都寄與吳冠中,這卻讓吳氏感到「真教人羨慕,遺憾未能跟着去。」
從此,玉龍山的迷離倩影,盤踞在吳氏腦海中。但直到四十年之後的一九七八年,吳氏才有機會去雲南麗江,千辛萬苦,才登上山,在生活條件極為艱苦的環境下,陰冷濕雨,守候着那出浴的蘇珊(希臘神話中洗澡的女神)。終於在一個半夜,吳氏突見玉龍顯現真身,急匆匆的在石板地上鋪紙揮毫,激情下為玉龍山傳神。還在畫上題詩:「崎嶇千里訪玉龍,不見真形誓不返。趁月三更悄露面,長纓在手縛名山。」並加數語:「步霖燦兄後塵,四十年後,合符玉龍。」吳氏後來陸續再畫了好幾幅。其中一幅送給李霖燦,一幅送給幫他在美國辦畫展的林露茜。
李霖燦之所以登玉龍山,緣於浙江淪陷時,禇民誼打電話找林風眠校長,林為免被拉下水而立即逃亡。而眾學生,也隨之撤退,轉徙浙、贛、湘、蜀之間。學校曾遷至雲南安江村,再遷四川青木關。有些學生不搭車,學徐霞客,步行上雲貴高原。其中李霖燦遂登上玉龍山,用明信片,「描寫見聞」。
吳冠中與李霖燦四十年代分別,卻要隔了半個多世紀,才在加拿大溫哥華重聚。後來吳氏和李氏的公子都分別寫了文章,記述這兩老同學重逢的情景。其時李氏已經中風,坐輪椅,雖頭腦清醒,卻是言語不清。重逢時,李氏口中喃喃:我有一條龍。那是指懸掛在客廳的《玉龍山》畫幅,並在這《玉龍山》畫下合影留念。李氏還舉起拇指說了個「好」字。這重逢,也是兩人最後一面。李霖燦是兩年後逝世。十多年後,吳冠中也仙遊了。
幫吳氏在美國辦畫展的林露茜(1940~2007)係美國藝評家,是文革之後最早研究中國畫藝的西方學者之一。一九八一年起任三藩市中華文化中心主任兼策展人,舉辦現代中國畫展,向西方世界介紹中國當代畫家和畫作。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年舉辦吳冠中畫展,巡迴美國好幾個美術館和藝術學院展覽,影響深遠,也因此而與吳老結緣。
吳老在舊金山畫展期間,他畫的另一件得意之作《玉龍山》由林露茜收藏。幾年之後,吳老人氣急升。他的畫作為新興藏家所熱捧。吳老畫價暴漲,三藩市邦瀚斯拍賣行黃小姐與林露茜相熟,知道林有吳冠中巨幅《玉龍山》,終於挖出拍賣,此畫遂釋出易主。二十年之後,黃小姐又向這位藏家鼓動,挖掘出來也是在邦瀚斯拍賣,筆者效法愚公,移《玉龍山》至寒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