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诸侯——让故事封于滚滚红尘
![]() |
此生只欠你,欠你一生安乐 |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
没有故意,注定的因缘齿轮转动,天地苍苍,什么东西悄然而生。
很喜欢方示,因为太欣赏她的才华,她在战乱时期展现出的勇谋,她为丈夫、军队一次次倾尽心血,我更是羡慕她能巧遇伯乐——为她打破军中戒律,摒除一切流言蜚语——她的良人。
故事从头到尾只充满了无奈。
那个年代的人,从出生就没有选择,家仇国恨,是非恩怨,忘不掉,放不下,放不了。
像秦权,注定要披上盔甲,征战四方,驰骋一生。
他的父辈也是这般走过来的,一代接替一代,是循环,是轮回。看似没有终结。
请务必体谅我言语匮乏,无法表达对战争的憎恨厌恶,然而这些让我们悲喜交加的人物正是战乱的始作俑者。
有人的地方就会生乱,这是生为人要遭遇的劫难。
克服化解,或是与之拔刀相见,决定权从来都在人自己手上。
恐于过去祖先父辈的循循善诱,碍于未来历史的悠悠之口,是男儿就要记仇,就要报仇。
相比起来,像我这样的妇道人家,若是上前劝阻,怕是当场被斩杀也只会赢得四周一片掌声叫好。
何其可悲的年代,从前,现在,哪怕将来。
孽、缘一开始没有区分,只因人心多变,而扭转了是非姻缘。
往往就是那一个眼神,一碗茶水,一次手起刀落,天书上的命数因此改变,善终或不得好死,皆缘于己。
武熬最终落得个暴毙的结局,比之他起初现于史书之上的不光彩的笔墨——他应得的结局。
过往的历史无不在告诫我们,这种看似渺小又卑微的人往往下定决心后,要么是危害苍生的畜生,要么是造福天下的吉星。
从前的武熬纯善勇敢,心里只有一个方示而已,但因缘不由人,
方示和秦权相识相爱,互相扶持一生,
在武熬狭隘的感情观里,他不能强迫方示,但他必须成为一个掌权者,抢到方示的丈夫得到的东西,让方示看到自己——她当初的选择是错的。
他找到了合适的方式,他是属于战场的。
方醒一开始便看透了武熬,所以明知道有他的虎狼之势,却还是废了他的名头,以绝后患。
方示和秦权却收了他。
方示说过,她和秦权如果输就是输在了太重情义。
否则以他俩的智慧,赶尽杀绝,这个故事应该很快就可以结尾。
在投靠秦权之时,武熬的计划开始。
方示捕捉到一点眉目,却终因为对他的亲情而搁置一边没去细想。
用人不疑,于是便是在“秦”军营里埋下了一颗炮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威力不可预测。
扶摇、徐章、焦大哥等人不止一次的提醒“养虎为患,终需除之。”
但武熬这种大将,对于军队来说,就是罂粟毒药,用过,就很难连根拔起。
众人皆认为是最后决胜的皇城之战,秦地百姓以为终于迎来主君大捷的那天,天空却迟迟不见日光。
奸贼与逆臣相组合,给我们无往不利的将军一击几乎致死的重创。
看着一个个报上姓名,便毅然奔进黑暗中引开士兵的将士,方示的无奈累积到最高值,
她必须留下两个人保护他!
于是最后两个将士带着昏死的秦权混进了出城的伤兵队伍中。
此刻,站在死胡同里的方示不怒不哭,作为陆苍方式的人,这天下的祸乱翻覆,她看得开。
但她如师兄一样,一旦入世,就会沾上人气,情欲加身,十几载的心血败于一瞬,哪能不痛心呢?
他们本就是一介凡人,不过是在山上修道养性,拥有异于常人的冷静思维和玄学妙术,只不过是想辅佐一个良君,渴求创建太平盛世,但这两个可能是世上仅存的陆苍方式,也输了。
我不去细想原因,我想我是知道的。那些死去的人们自己也是知道的。
故事里的每个人,为了达到目的,皆是手染鲜血。
从身负灭族之仇的秦权到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水,他们都有让人动容的苦衷,却一个比一个阴险狠毒。
要说从开始到最后,究竟是谁赢了?站在权欲之巅,形单影只,仰天长笑,却只得满矜泪。
故事永远没有结束。
----------------------------------------------------------------------------------------
那么如果秦权没有选择复仇,如果……我无法假设了,并非是已成历史,无法改变,而是命该如此,无可奈何。
如果如果的话,方醒就不应该下山,
那么李伯仲不会更加纵容自己的狼子野心,
世上也不会有方示,秦权将会一世悠闲富贵。
以此双向推理,原来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人就好了呀!
所以问题还是回到当时吧,方醒满腹才华无处施展,李伯仲视其为良驹,契约暗结,静静恭候他下山。
哪怕是师傅方示的劝告也阻止不了方醒的出山,可见伯乐与千里马的相遇便如天雷勾地火。
之后二人搭配,果然天下无敌。
但可惜李伯仲帝王相,苦逼身,没撑到四十岁就撒手了这大片江山。
多年的征战杀戮,早已疲了的方醒失了伯乐,至此便是苦撑。
直到最后和师妹的对弈中,方示破了棋局,他才了悟了自己这一生,
不过是陷入局中,成了一个俗人,哪还有半点陆苍方式人的样子,自己竟然变成了这幅摸样。
无奈的是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呀。
------------------------------谢谢闫灵同学——————————————————
2015年,4月20日
在隔了今春最后一阵风的窗前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