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组合】紫禁城外八庙
除了娱乐圈有组合外,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很多景点的组合,像我们熟知的“三山五岳”、“四大名亭”、“七大古都”。 北京作为一个古都,除了赫赫有名的“燕京八景”之外,亦有不少景点组合,有些还成为了顺口溜,比如说城门的“内九外八皇城四”,比如说庙宇的“九门八庙一口钟”。 紫禁城无疑是北京城的核心所在,在那巍巍红墙之外曾有八座庙宇,被并称为“紫禁城外八庙”,曾经是北京非常光鲜的所在,不过现在(与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不同)大多隐于市井,没有了当年的显赫,却有着历史的深沉。 从南池子城墙开始了步行,沿南池子向北,步行500m左右就有普渡寺前巷的指示牌,从巷口进入普渡寺前巷东行约150m就是普渡寺。普渡寺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国保,亦是“紫禁城外八庙”中目前唯一开放的。位于高台上的山门和大殿构成了一个坐北朝南的院落,目前是三品美术馆所在,山门为美术馆办公室。 普渡寺明为皇家东苑洪庆宫,清初曾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睿亲王多尔衮府邸,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改为藏传佛教喇嘛庙,供奉大黑天神。目前仅存山门和大殿,均已修缮。尤其大殿结构颇为独特,有很高的可看性。




从普渡寺返回南池子大街,沿街继续北行,走过东华门再沿北池子大街,行走约800m,路东即是紫禁城外八庙的凝和庙。凝和庙是祭祀“风雨云雷”四神中的云神庙,始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即成为“北平市立第四十三小学”的校址,今为灯市口小学所在地。凝和庙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市保,目前不开放,仅临街红墙嵌北京市保碑及介绍牌。从卫星图片上看至少遗存两进院落的结构,坐北朝南。




凝和庙小门沿北池子大街继续北行300m,路东即是紫禁城外八庙的宣仁庙。宣仁庙是祭祀“风雨云雷”四神中的风神庙,始建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常年被机关单位占据为职工宿舍,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市保,目前正在修缮但不开放。从卫星图片上看,遗存三进院落坐北朝南。



以上即为故宫东侧的三座庙宇,均位于沿南、北池子大街东侧,相聚均不远。 紫禁城外八庙的另外五座庙宇,位于故宫西侧的北、南长街街侧。 从北长街北口南行150m左右,路西就是万寿兴隆寺。万寿兴隆寺明为兵仗局佛堂,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改庙宇,1989年被列入西城区文保,目前为民居大院。万寿兴隆寺坐西向东,临街山门保存完好,有康熙御笔“万寿兴隆寺”石额及“万古长春”字样。从卫星图片上看不清楚建筑遗存,网络介绍目前遗存文保建筑80余间。




万寿兴隆寺山门继续沿北长街南行,约50m路东即是福佑寺。福佑寺是祭祀“风雨云雷”四神中的雨神庙,始建于清初,此地曾是康熙读书处,弘历为宝亲王时曾以此为府邸,毛泽东青年时代来京曾暂住本寺,现为西藏班禅驻京办事处,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保。从卫星图片上看,福佑寺是紫禁城外八庙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庙宇,按照这个遗存的状况,理应列入国保。



福佑寺门沿北长街继续南行,约100m路西即是昭显庙,昭显庙是祭祀“风雨云雷”四神中的雷神庙,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保,目前是北长街小学占用,不得见真容,从卫星图片看大殿尚存。



昭显庙沿北长街南行约50m路西即是静默寺,静默寺山门目前是一个纯净水站,从卫星图片上看两进院落很清晰。静默寺目前是北京市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



紫禁城外八庙的最后一座是真武庙,原址在西华门外的玉钵胡同内,目前已经拆除,不但真武庙拆除,连同玉钵胡同等一片区域均已无存。 最后附一张行走的路线图,走完外八庙之后还到中山公园里看了社稷坛,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看了太庙,等未来走完九坛八庙,再文。
